公安又问黄大夫:“你家有藏东西的地窖或暗室吗?”
黄大夫心里“咯噔”一下,却面不改色地说:“地窖有,暗室没有。地窖在这边,你们来跟我看看,平时地窖不常用,只在夏天或冬天储存点瓜果蔬菜……”
黄大夫带公安检查了地窖,里面还剩了点发了芽或干巴坏了的地瓜。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罐子,是装酒或咸菜用的,再没别的东西了。
公安们检查一遍,没有发现别的异常,只有枣树疯长的问题最难解释清楚。
“黄大夫,你家院子发生不合理的事,我看暂时也不适合居住了,你们先另找个地方住着,这个地方暂时封了吧。”
起码在查清楚之前,谁都不合适住在这里。
黄大夫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下来:“行,我们先搬到别处住。今天家人走得匆忙,我们能回来带衣服被褥走吗?”
因为黄大夫名声不错,还有周师傅的面子,公安同志同意了黄大夫的请求。
黄大夫马上吩咐跟在一直身边三儿子:“让你媳妇和你大嫂她们赶紧回来收拾平日里用的东西。”
黄三立马去叫人了。
黄大夫之前说家里没有暗室那是瞎话。作为中医世家,家里有些祖传秘方,是历代黄家人最重视的东西,怎么可能在大面上放着,当然是藏在暗处,一般有掌家人保管,代代相传。
因为之前红WB翻腾过一遍,把属于封建糟粕的东西都聚集到院子中了,因此黄大夫提出要拿家里的日常用品,红WB也没理由阻止。有公安看着,毛孩子们也不敢闹得太厉害,何况黄家还“不一般”,红WB头头生怕惹到黄家的精怪,哪敢管太多。
于是,黄大夫和家人在收拾东西时,悄悄把祖传最重要的几本医书和秘方转移了地方。
黄家发生如此奇怪的事,又有很多人看到,肯定瞒不住,很快便传了出去。
自然有胆子大的人不怕怪事,还很好奇到底怎么回事,过了几天,发现黄家没啥动静后,竟然跑到黄家打探情况。
七彩想帮黄大夫护着黄家的院子,时不时过来转转,当她看到有人耐不住进去查探情况,又跟搞恶作剧似的,把黄家花坛里的几种花催生成小树一样高,花朵开的跟霸王花似的,枝条长长的,会抽打人,让胆子大的人看了也心声退意。
很快,黄家老宅有精怪的事情越传越渗人,胆子大的爱探险的人看到墙头冒出的超大花朵后,也不敢进去了。毕竟未知的事物总是让人害怕的。
于是,黄家老宅逐渐成了荒宅,谁都不敢轻易进去。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黄大夫换了地方住,医馆也开不下去了,他脾气好,性情豁达,索性修身养性,什么都不干了。他的儿孙原来在家帮忙,后来都找了别的活干,先凑着这过呗。
黄大夫和周大夫活了大半辈子,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也没见过如此神异的事。
周大夫说:“莫不是你家真有精怪在护着院子?”
黄大夫一头雾水,“我哪知道,反正我没听祖辈传下过这种事。不过这样也好,起码那些孩子不会去我家瞎折腾了,以后或许还能有要回老宅的一天。”
周大夫:“应该能,总不会一直乱下去,就是老辈子传来来的好多东西可惜了。都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也不知道这么一闹腾,老辈子传下来的东西还能剩下多少……”
他的语气中满含惋惜之情。
黄大夫:“那也没办法,大势所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还惦记医书呢,“就是不知道那些东西哪里去了,可惜那些医书了。”
周大夫:“谁知道啊,也许你家精怪给藏起来了,等以后日子平静了,就会把东西还给你。”
黄大夫:“要真是那样还好了。”
七彩听到师傅和黄大夫的话,也没有把东西马上还给黄大夫的心思。时局还乱呢,还是以后再平稳了再把东西还了吧。
七彩看外面挺乱的,红WB到处搞破坏,只黄大夫家遭了殃,很多学者、富贵人家也遭了殃,家被抄了,东西被毁了。就连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寺庙、道观都遭到破坏。
七彩不知道为何时局会变成这样,但是她觉得有些东西被毁了真得很可惜,先藏到空间里,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吧。
于是七彩到处悄咪咪地捡东西放到空间里。她的空间足够大,可是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古书古画类的文化传承,断了可惜,七彩捡的最多。
七彩把东西藏起来时,都是隐蔽地躲藏起来行动,反正她不需要接触东西就能把东西放到空间中。
因为东西总莫名其妙,吓到不少红WB,或是趁机作乱的人,所以七彩所在的市区闹得没有别的地方凶。
七彩看到有人批D老师,学者等好人,也会悄悄帮助他们。看到批D的狠的,七彩会催生周围的植物吓唬人,等把闹革命的人吓走,七彩会给那些被批D的人留下药品或粮食。
她这一善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每次七彩催生植物的地方,都会留下各种传闻。上面也会派人调查。他们甚至把七彩催生的异植挖走研究,但是没什么用,什么都查不出来。
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就算植物突变,可本质结构没有变化,以前什么特性,疯长后还是什么特性,除了有的植物开花或结果更大一些。
参与过异植研究的某研究人员说:“如果全国的粮食能疯长成这样多好,每年得多产多少粮食,那样全国人民都不用挨饿饿了。”
“你想的倒是挺好,可惜咱们也没法找出这些植物突然疯长的原因。”
“唉,说得也是,真不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突变的?”
“继续研究吧。”
而七彩根本不知道自己偶尔催生植物的举动,让研究所人员头疼不已。她只知道她空间里的东西藏得越来越多了,以后不好处理。
第92章
这一年也没有招兵, 好多抱着没学上想当兵的想法的男生, 都没盼来征兵的人。
到了金秋十月,上面下发“复课闹G命”的通知。
停课停了将近一年多,等到学校再次开学时,有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去不去上学了。
家里有门路的,可能让已经安排工作了。反正上学也是为了端铁饭碗, 既然有了合适的工作,人家即便听说学校开学,也干脆不再上学了。
像农村没有门路的学生, 在家务农一年多, 有的家长看迟迟不开学, 干脆歇了让孩子继续上学的念头,开始给孩子安排找对象, 准备让孩子延续老辈子的传统生活方式,结婚生子干一辈子农活。
说实话, 这年月农村供个高中生真不容易。虽然物价低, 学费也不高,但是在学校吃饭、买学习用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农村来钱门路少,有的真是全家勒紧裤腰带供一个学生上学。
之前冷不生停了一年多, 真是耽误了不少学生。可是没办法,大环境如此。
除此之外, 还有像七彩、程叶这种想通过学习考大学的
学生,一听说学校开学,很快就做好准备去上学了。
不过各地复学的时间不同, 七彩准备去上学时,已经到了十一月份。
李秀珍在家给儿女收拾行李时说:“老天爷长眼,总算开学了,你俩到了学校好好学,再学上三年,争取考个大学出来安排个稳当的工作。”
她还不知道因为时局发生变化,学校制度也随之改变了不少,大学不是谁能考上就上的了。
“妈,我会管着哥哥的,你放心。”
程立国怀疑:他是当哥哥的吗,好像一直被妹妹管着?
谁让七彩的学习情况不用大人操心,只有程立国让人操心。
程茂林和李秀珍高高兴兴把立国和七彩送县里去上高中。林奶奶也不例外,她还指望长生有出息呢,怎么可能不让他?于是,复学后,还是三人同行。
程叶想回学校继续上学,可没那么容易,她经过一番折腾才顺利入学。
程叶不是有工作吗,她领到工资后,并没有跟单位说辞职,而是趁假期回家,把她想要继续上学的想法提出来。
“爸,我干了两年工作,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还想回到学校继续上学。”程叶这次打定主意想回学校上学,谁都拦不住她。因为她干了两年后厨勤杂工工作,干的够够的。
当初程叶跳过级,她也才十六岁,跟上学晚的学生差不多大年龄,因此耽误两年后提出去上学,年龄可不是问题,就看学校会不会再收她。
程叶就没想过学校不会收她。她在市里工作时,一直惦记着继续上学,初中课本都带着呢,经常拿出来看看,就是为了以后复学做准备。
程叶提出重新上学时,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亲爹。
程茂田不理解小闺女的想法,拧着眉说:“我好不容易求你爷爷找你姑奶奶给你安排了工作,你说不干就不干了,你这样做对得起你姑奶奶给你费的那些心思吗?再说了,你不是初中毕业了吗,你又没考高中,你想去上高中,人家就能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