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另外还有件重要的事儿也在等着她处理。
  城内的坊市已经定好地方了,照着之前大家商量的方案做的,几家联合建一个工坊,每个工坊的负责人则由他们联合的几家商量决定。工坊的负责人又联合起来成立一个行会,把控着上下游的交易,也担当着做决策的风险。
  陶倚君的织坊也是其中一份子,地位还不低。毕竟吃穿住行里面,穿是民生必须的。
  “大方城那边想要分一杯羹?”得到这个消息,陶倚君有点惊讶,“他们那边不是有固定进出货的渠道吗?互市这边我们都不能插手,他们这是打算抢我们的生意了?”
  有竞争是免不了的,但是陶倚君没想到自己这生意摊子才刚搭好架子就有人想要截胡了。
  “其他人怎么说?”
  “大娘子,家主人的意思是不能让。”绸缎铺的罗掌柜代表他背后的罗家给出了态度,“大方城一向走的是高价货物,我们小方城则选择跟他们避开。现在大方城那边的意思是连这一块都不让我们做了,这跟断人财路有何分别?既然他们不仁,我们也就不义。想要抢夺我们的份额是不可能让他们得逞的。”
  “是这个道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各位可有个章程?”陶倚君环视四周,几位绸缎铺和布坊的掌柜管事都没吭声,“这事儿不是我陶家一家能做到的。诸位最好回去跟你们主家商量一下,拿出个主意来。”
  陶倚君愿意出这个头,但是不代表她愿意当冤大头。流血流汗让她上,其他人躲在后面捡便宜?那不好意思,她陶倚君不是舍己为人的人。
  各位管事离开后,陶倚君想了一会儿,带着阿满去了县令家里。她打算去问问县令娘子对这事儿是怎么看的。
  “大方城的位置比我们这里要好得多,是出入关的必经之地。西域客商以前也是多从大方城那里借道而行。不过就其地形来说,想要发展固定的交易,还是受限了些。我们这边虽然不是要道,但是因为处于跟草原相接,且并非主要战场,所以互市才会选择在我们这里进行。”
  县令娘子比起前一位县令娘子来说,头脑要清晰得多。
  “前次大娘子猜测陛下可能要兴兵,我与郎君也是如此想的。观后方屯田扩充,想必时间不会太远。”县令娘子斟酌道,“大娘子你擅水利,农田一应事务,其实大可不必在行商一事上费太大心力。只要桐将军在,大娘子就万事无忧。”
  县令娘子也是一番好意,她觉得陶倚君事事出头的话,容易招人嫉妒。若是男子还好,偏她还是个女郎。被一个弱女子压在头上,也难怪那些男人们想要跟她一较长短。
  从县令娘子的话中,陶倚君听出了一点意思。感情是有人看她不顺眼,想要给她使绊子了。就是不知道小方城这边有谁倒了矛。
  其实县令娘子说的那番话,陶倚君也曾考虑过,可到底她跟寻常的女郎不同,明知可以做而不去做,她浑身都会不自在,做梦都会去想。
  但是既然那些人只是想要让给她使绊子并不是赶尽杀绝,那大家就堂堂正正的交手好了。
  她的优势在于霍桐,有这位大将军夫婿坐镇,那些想要让她低头的家伙,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我知道我劝不了你,你也跟寻常的女郎不同。只是阿君,万事皆要小心,有时候认输不丢人。一时胜负,于大局无关紧要。”
  县令娘子拍着陶倚君的手背,诚恳劝导。她也没指望陶倚君就此收手,也知道她收不了手。陶家上下数百人可都指着大娘子过活,还有城外的农庄药坊,那些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阿君,我听郎君说你那里有一药方子,对养身有益。正巧,我娘家一位长辈身体不太康健,于家里休养,我这个做晚辈也不知道送些什么好,你就紧着你那方子上的药材,与我置办一车,我好使人送回去。”
  县令娘子顿了一顿,“我那位长辈之前在朝中任职,官至御史中丞。老人家好的见得多了,那些奇珍异宝也不敢拿去碍他的眼,就只能想些法子让老人家松泛松泛了。”
  陶倚君原本还没往心里去,但是听到县令娘子后一番话,她眨巴眨巴眼睛,顿时明白这是县令娘子在帮她抱大.腿呢。
  御史中丞虽然不是内阁重臣,但是官位已经不低,还是有实权的实职官员。御史中丞的直属上司就是御使大夫,那可是相当于国家审计长的职务,专管钱袋子的,她一边城小商小贩,能在御史中丞面前刷个名熟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行嘞,正巧我从西域商人那里也得了些少见的香料。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图个新鲜,到时候娘子一起送回去吧。”
  陶倚君强按着心跳,面色不惊不喜的接过话头,做足了淡定从容的姿态。
  “那可好,有阿君这些东西,我也不用头痛要置办什么才合适了。”
  两人相视一笑,便不再提此事。
  等到回去后,陶倚君终于忍不住捧着脸笑出声。别看她在霍去病面前也挺得看重的,但她知道,那是因为霍桐是霍去病和卫大将军都看好的人,才会爱屋及乌的对她另眼相看。再说了,霍家和卫家这会儿的势力都在军队上,真正在朝中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她想要在边城发展,武力只是保障,朝中官员的保护伞才是她努力想要得到的。
  “不行不行,我得平静下来,好好想想接下来该如何做。”陶倚君拍了拍自己脸蛋,强迫自己平心静气。
  跟大方城那些商贾的争斗现在不着急,她得好好捋捋自己做过的那些事儿,看有没有出纰漏的地方。等到县令娘子送了礼回去后,说不得那位御史中丞会关注一下她。倒不是觉得自己一定会被人立刻看重,但是如果自己做事仔细谨慎,或许能给那位大人留下好印象,以后有事儿,人家顺口说句好话,自己付出的就值得了。
  正想着,突然听到阿满的声音响起。
  “你这人怎的鬼鬼祟祟的,你是干什么的?”
  陶倚君起身走到窗边,朝外张望,就看到阿满带着两个婢女站在院子外,她对面站了个男人,从她的角度,看不清其面容。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可能要请假,如果来不及更新,我就直接挂请假条。


第七十四章
  自从陶家在边城开始发展后, 人多了,人员构成也就复杂了, 里面不乏有其他势力安插进来的探子, 这情况陶倚君早就知道,也没太关注。她手上的事情目前来说还是光明正大的, 也不怕谁来探底, 毕竟最大的底牌在她脑子里,她自己不说,谁能知道?
  拿出来的技术和图纸就算流传出去也没什么, 本就是集众家之长发展出来的,要她把这些当做自己的东西, 她脸还没这么厚。
  阿满很快把那个在外面鬼鬼祟祟张望的人赶走, 进来之后皱着一张小脸随口抱怨了几句。
  都是大家族出来的, 她也知道这些肮脏事情少不了,可被她遇到了, 心情总是不太痛快。
  “别想那么多了。”陶倚君递给阿满几根竹简, “上面的东西你看看, 要拿去送礼的。”
  阿满随便看了一下, 咋舌:“这么多,价值不低啊。阿君你这是要给谁送礼?”
  陶倚君把跟县令娘子私下做的交易跟她提了提,阿满点头感叹:“如果真的能得到中丞大人几分好感也是不亏了。倒是阿君,你觉得县令娘子这人如何?”
  陶倚君抬头看了阿满一眼,目光透出疑惑。
  “我阿姐家有个小侄女,今年十岁了, 正在相看人家。阿姐觉得李县令家的二郎就不错,两人年龄也相当,只是不知道他家可愿意否。”
  说起来陶倚君今年也才到及笄之年,阿满比她小年头,明年也当及笄了。她已经跟霍桐定了亲,等到今年八月就满了孝期,接下来就该相看成亲的好日子。可阿满到现在还没有动静,不知道她阿娘是如何安排的。
  没听到陶倚君的回答,阿满放下手上的竹简,微微侧头看向陶倚君。
  “我观李县令是想让他家二郎娶关内的女郎。”陶倚君回过神,想了下跟县令娘子以往的交谈,总结出对方言语间曾透露出的念头,“其实我也见过你阿姐的那两个侄女。大的已经定亲了吧,听说是马家的郎君。小的那个当初我见她时还挺腼腆的,这快要一年没见过了,也不知道性子爽利些没有。”
  “那丫头就是个闷葫芦,身体又不是太康健,阿姐的家婆心疼孙女不想她嫁太远。可城里适龄的郎君要么是顽劣不堪的,要么已经定亲了。”
  陶倚君沉吟片刻:“阿桐有个族侄,年约十六,是大了些,但是为人不错,有学识又识礼。家中父亲早年病逝,阿娘守着家里田产养大了他家兄弟姐妹三人。长子前些年举荐入仕,虽然只是个刀笔小吏,但大郎的岳家却是家产殷实的。大娘子定了亲事,约莫就是明年初就会出嫁。前些日子阿桐与我说,想要让我在陶家给寻一女郎。只是你知道的,我在族中并说不上话,想要找个好的也难。如果你阿姐愿意,倒可以见一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