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拉了扯对方的袖子。那人讪笑两声。
新屋里,木头是湿的,哪怕烘烤过,房间里还是散发木头的味道。大人还能忍受,像囡囡这样小的孩子就受不住这味道。
屋里堆放几个箱子,一张简易的木床上,木氏正弯腰给床上的小宝宝擦拭身体。
三个丫头站在木床周围静静看着,神情都有些萎靡。
脚步声传来,大家全都抬头看去。
陆时秋头发凌乱,脸上,身上全是烧火时抹上的黑灰,犹如从难民营里回来似的。
木氏眼泪落了下来,“相公,你可算回来了。囡囡又起烧了。这可怎么办?”
村里有不少小孩子都会有这种情况。反复发烧,撑不过,人就没了。
陆时秋拍拍她的后背,让木氏找了个干净的布袋,把冰片装进去,又把薄荷碾碎搅拌均匀,敷在女儿额上。
古代医疗条件太差,哪怕用冰片敷,也只能快速降温,并不能彻底让她身体变好。
天已经彻底变黑,囡囡又开始哭起来。陆时秋按照四乙的指示,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干净的衣服,紧紧抱住女儿。
囡囡在他怀里睡得很踏实。
“每到晚上,她只要你。本来就病着,还一直哭,嗓子都肿了。”木氏重重叹了口气。
陆时秋摸摸女儿的额头,“没事。我照顾就成。她现在体温已经降下来了。明天天一亮,咱们就回村。”
木氏呆了呆,“回村?”
陆时秋点头,“金人败了。战事暂时解了。”
正要过来叫他们吃饭的洪氏听到这消息,赶紧跑过来,“三弟,金人败了?咱们胜利了?”
“对。”陆时秋点头。
洪氏喜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只短短几天时间,她就发现岛上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岛上没有淡水,他们带来的淡水只短短几天时间就用掉大半。
接下来恐怕还得上岸取水。大家一直提心吊胆的。
听到月国胜了,她当即跑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伙。
众人也都高兴起来。太好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去了。
原本正在盖房子的人听到这消息,全部停下手头的动作,打算找片地方对付一宿。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告急,从明天开始恢复一更(12点)。腰疼,天天日万,受不住。缓几天,我再二更,么么哒。
第46章
第二日, 大伙收拾东西回了红树村。
早上起来, 囡囡再次发了高烧。温度不像之前那样高, 可还是很吓人。
陆时秋寸步不离守着她,给她降温, 一旦发现体温下降,立刻把冰袋取下来。
连续发了七八回天烧后,囡囡终于退了烧,没有再复发的迹象。
陆时秋两口子累得精疲力尽。尤其是陆时秋。
他晚上要抱着囡囡。白天补觉, 可白天家里钉钉当当各种响。
如果是自家这样也就罢了, 可全村都是这样。
他只能将就着睡, 神经都快衰弱了。
好在囡囡病好后, 除了神情蔫蔫的,跟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陆时秋让大丫到灶房烧一锅山泉水, “当时忙着逃跑, 我也没想到去娘娘山灌泉水。咱们在岛上都喝带过去的井水,她就不行,你说这孩子的嘴也不知道咋那么叼呢。”
这样总不是个事儿。难不成以后到京城考试,也把水带着?
等她稍微懂点事了, 他必须把她的这坏毛病给改了。
木氏看到女儿好了, 心情格外舒坦, “她还小。不懂事。等大了再教吧。”
就在这时,外面来了人,木氏透过窗户看过去,冲陆时秋笑, “咱们村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她弯了弯唇角,“终于又能过安生日子了。”
陆时秋想到自己买下的百亩良田,“那你收拾衣裳,咱们明儿一早就回县城。”
木氏看了眼怀里睡得正安生的女儿,“要不再养养吧。囡囡刚好,身体还虚着呢。”
陆时秋问过四乙,孩子已经没事了,就是需要慢慢调养。在家也不好开小灶,还不如回县城,想吃啥吃啥。
“没事。咱们回县城好好照顾就成。”他把自己买了百亩良田的事情跟她和盘托出。
木氏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你哪来的钱?”
陆时秋看了眼外面,冲她小声道,“我之前去赌坊赢来的。”
木氏咽了口唾沫,有心想劝他别去那种地方。
就见陆时秋摆摆手,“那地方,我以后再也不去了。我想这钱就跟大风刮来没什么两样,就试试运气。谁成想咱们月国真的打胜了。眼瞅着地里的庄稼要烂到地里了,再不收今年可就打水漂。”
是这个理儿,木氏点头,“是该回去张罗人手。”
她小声道,“这事不告诉爹娘吗?”
陆时秋摇头,“不告诉。我这是留给囡囡的。”
钱财动人心,他的家业是留给女儿考科举的。谁都不能动。必须不能告诉。
木氏以为他是在说,这田产不会分给另三个闺女。她对此也没意见。她闺女将来是要招赘的,肯定要多置田,才会有人入赘。
两人商量好了,就向陆老头提出回县城。
家里已经收拾妥当,得知老三要回城,陆老头抽了口旱烟,爽快答应,“行啊。让你大哥送你去。”
他叹了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幸好是打了胜仗。咱们折腾一趟也没啥。”
陆时秋点头。
就在这时,柳媒婆登门了。
她进来就握住陆婆子的手,“你们一家都挺好吧?”
陆婆子笑着点头,“都挺好的。你们家呢?”
柳媒婆坐下来,“好,之前那些士兵来家里抓壮丁,家里的男丁都被征走了,就连我家老头都不例外。我带着两个孙女和三个孙子往府城去。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的。没想到回来后,他们平安无事。一个个都好着呢。”
陆婆子唏嘘,“平安就好啊。”
柳媒婆点头,“可不是嘛。还有什么比人活着更值得庆幸的呢。”
说到这里,她倾着身子,“不过也有没活着回来的。”
陆婆子一愣,“谁啊?”
柳媒婆指了指张家村的方向,“就前段时间,张莫斗不是想找个小伙子入赘嘛。我就给说一家,就住山那头,家里有五个儿子,穷得叮当响,也养不起那么多。就想入赘出去。我跟张莫斗说了之后。他说考虑几天。还没给我答复。”
说到这里,她重重拍了下大腿,“哎哟,前几天征兵,也不知是不是那小伙子运气不好,居然死了。那户人家就赖上张莫斗家了。非说张丫头克夫。”
陆婆子瞠目结舌,“这不是还没定亲吗?怎么就克夫了?”
“谁说不是呢。”柳媒婆翻了翻手,数给她听,“咱们定亲,要么得有媒人,有定亲文书或是定亲信物。她一样都没有,就敢找上门来讹钱。张莫斗能吃那个亏吗?”
陆婆子点头,“那指定不能吃那个亏。”
陆老头轻咳了两声。陆婆子回头看他,“你咋了?呛着了?”
陆老头冲她使了个眼色,陆婆子拧着眉,不明白他啥意思。
柳媒婆把陆婆子的胳膊扯回来,“张莫斗不肯吃这个亏。还说要报官。那婆娘撒完泼,发现没捞到好处,就灰溜溜走了。”
陆婆子拧着眉,“要我说你不就不该给张丫头说这么个人家。”
“哎哟,老姐姐。入赘啊。但凡饿不死的人家谁肯把儿子给别人。”柳媒婆推了下陆婆子的胳膊,“你肯吗?”
陆婆子讪笑两声,“那咋可能。”
柳媒婆重重点头,“可不是嘛。就这个小伙子还是我挑得最好的呢。人老实,不会有花花肠子。可惜命不好。全县征兵十几万,死了115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你说这运气得差成什么样吧?”
陆婆子附和,是挺差的。
她有些好奇,“咦,不是说金国来了十五万人吗?怎么咱们这边死的人这么少?”
就算再不懂战事,她也知道金国肯定死了很多人,这场仗才算胜利。现在他们这边死了一百多口,怎么看都觉得不对。
柳媒婆神神秘秘道,“说是临渝关有个红衣女鬼把几万口子都杀了。反正传得跟真的似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陆婆子哦哦两声。
柳媒婆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试探着问,“你家小四有着落了吗?”
陆婆子呆了呆,还没回答,陆老头抢先答道,“他婚事不急,再读两年书吧。”
柳媒婆笑得一脸褶子,拍着巴掌道,“咋能不娶妻呢。陆老哥,你这可是耽误孩子的终身大事啊。”
陆婆子颇为认同,“我也这么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啊。”
柳媒婆笑了笑,“老哥,上回你说张莫斗要是想跟你家结亲,你能考虑。现在这话还算数不?”
陆婆子惊讶地呆了呆,“啥?他……”她手快摇成残影了,“不成。咱们老四不入赘。绝对不可能。”
柳媒婆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别急啊。不是入赘。他呀,是想通了。想把闺女嫁出去。然后从张家族里挑一个男娃过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