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最佳男配 (传山)


  作为家中最年长的长辈,什么事都只需要他动动嘴。吩咐一下就成。
  “嗯, 白天进城的时候, 已经去过春梅婆家。她应该会回来的, 不管怎么样,也得拜见拜见您。”
  “那行,都到齐了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自己去拿礼物,都是一家一个盒子,上面有写名字。
  每家的不一样,老大家的多了两人,多一些,两位孙媳一人一份,在盒子里也有单独放置。
  除了两位孙媳的礼物,其余的都是一样样的。至于春梅的,等她来了我再给。拿了礼物就出去,我要歇歇,房间有收拾吧?”
  这话是问的几个儿子。
  “爹,收拾了,都收拾了。”
  “好了,我乏了,想歇息歇息。”
  “是。”
  一群人呼呼啦啦的又退了出去,不敢再叨扰。
  有钱的老头,就是招人喜欢,出手阔绰,每家的礼物都很实惠 。
  两位孙媳都怀孕了,一个快生了,一个刚怀上。虽然娘家条件不差,可如此精致的头面,还是很难得的。
  这些都是君越游历时买来的,空间里面还有。
  君越的回归,地动引发的灾难,在秦家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大孙秦文海扶着娘子毛氏,回到夫妻俩的小院,老宅的正房后面,可是加盖了两个院子,给秦文海,秦文洋兄弟俩的小家庭住。
  回去的路上,毛氏好奇的紧,小声的问道:“相公,祖父在外面干什么呀?”
  “不知道,只是知道爷在外游历,别的都不敢问。
  爷不愿意说的,我们还是不要问的好。
  有些时候,祖父想说的话,我们一家人没有人敢问。”
  秦文海有些怕那眼神锐利的老爷子,扫视他一眼,能吓得他直哆嗦。不过祖父不会轻易这样,只是在他学习不认真还有不听话的时候才这样。
  “好的,以后我也不问,只是祖父赠予的头面太珍贵,我也不知道回礼回什么。”
  “不需要回同等价值的礼物,如果有心,等你生孩子以后,给爷做套衣裳,做两双鞋,一双单鞋一双棉鞋。
  这些比花钱买礼物还让爷高兴。”
  “嗯,都听你的。”毛氏性格温顺,以夫为天,相公说什么,就什么。
  老二文洋的娘子陈氏也是差不多意思,好奇祖父是怎么赚的银钱,还有回礼回什么。
  ***
  三个月后,年后到现在北方一直滴雨不下,可南方却开始暴雨倾盆。
  不少老农白天恨不得不眨眼的盯着地里田里的那些庄稼,他们有经验,知道可能今年的年景不会好。有可能会遇到干旱。
  经验丰富的老农,已经开始吩咐家里的人囤粮食。
  南庄的乡亲们,从三个月前,陆续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做梦,梦到未来两年大旱,颗粒无收。
  真实的梦境,让所有能做主的那些老爷子还有当家人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知道全村家家户户都这样以后,人人都相信了是神仙或者先人托梦示警。
  南庄的乡亲们囤粮食,还有他们家的亲戚以及周边关系好的人家,都被他们招呼了囤粮食。
  方圆几十里的乡下,村村都在传说大旱的事情。家家户户不管全信还是半信,都开始囤粮食。
  秦家
  一辆牛车驶进老宅,君越站在院子中,指挥着驾车的大儿。
  “都安排妥当了?”
  “安排妥当了,店铺全部贴了告示。”
  “那就好,人请了没有?”
  “请了,打井的师傅,明日一早就过来。”
  老大秦长平,今日一早和兄弟们就进城贴告示,然后买了一些日用品,还有粮食,肉食,还有一些点心吃食。
  只要进城,每次都会买些粮食回家。家里虽然已经备了能吃四年的粮食,但还是习惯性的囤一些。
  请了两位会打井的老师傅班子,自家打五口深井,家里兄妹五家一家一口深井,还有大伯三叔家中,这次也是爹给出银钱打井。
  总不能看着他们没有水喝,爹还说给村里打三口深井。
  说是给刚出生的曾孙还有下半年即将出生的曾孙祈福。
  一共十口深井,要最近完成,时间紧,直接请了两套班子。
  秦家才开工三个月的干菜,泡菜,酱菜工坊,正在大量的制作各种干菜,泡菜,酱菜。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秦家的工坊做事。
  帮忙管事的,至于秦家四兄弟加关三勇,全部在外面收菜,鸡蛋,鸭蛋还有长成的生猪也收。
  咸鸭蛋,皮蛋,腊肉腊肠都要制作,山上的蘑菇,木耳也没少收。
  年后,这些可都是银钱,都是高价商品。
  “二叔,来了。”在工坊管事学技术的是秦君越的侄子,大哥,三弟家里的儿子儿媳们都在工坊做事。
  让侄子侄媳妇们都跟着学习怎么做酱菜,泡菜,还有腊肉腊肠,这些人人都会做。可要是做的味道好,可不容易。
  君越有秘方,他教会几个侄子,让他们学,让他们做。以后等几年,让他们自己做。他只是找个由头,解决下地动,干旱加速的贫穷。
  让乡亲们都有事情做,能赚些银钱。
  他可不打算长久的开下去,累死人。
  教会侄子们,以后这门生意就让他们几个做。
  “嗯,来了。今天情况怎么样?”
  “昨天回来的,今天都已经处理好。”
  大侄子文昌每天都要给君越汇报情况。
  “挺好,做完了就回去,陪你爹说说话。”
  “知道了,二叔。”
  趁干旱时,不能到处跑,君越教闺女女婿赚钱的营生。分家了,就能学了。
  第二年,北方依然没有下雨。情况越发严峻。粮食的价格已经是天价,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
  只是皇庄附近方圆几十里的范围,依然平静。只是山上多了好些挖野菜的老妇和年轻妇人。
  一群群的拎着菜篮子背篓,进山挖野菜。
  夏季时,河水越发的浅了。
  南庄村各家各户勉强种了一些,有田没田的都种了黄豆。黄豆耐旱,不用多少的水,到了时间段挑水浇一些就行。
  种的黄豆,可以去秦童生家中换粮食,换银钱。
  各处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人闹事,住在京城的郊区,安全系数不错。
  干旱两年,恢复期两年,四年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在家里多待了两年,君越再次踏上寻宝的征途。
  四年的时间没闲着,教育孙子,家里最小的孙子外孙都已经是秀才,大的几位也成了举人中进士。
  该娶妻的娶妻,该嫁人的嫁人。该定亲的定亲,都是经过他考核调查过的人选。
  “爹,不走不行吗?”村口老五长娟一脸的不舍,老爷子是咋了,一定要走,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过两年就回来,不会超过三年。放心吧,给你们配的药丸要吃,都是保养身体的。”
  临走之前,他给家里的亲人们都留了养身丸,听他的话,每天吃一颗,坚持吃几年。能多活二十年,他可不想过几年回来,儿子闺女们居然有人比他先死。
  “会吃的,能不能去两年就回来一次,每次在家住上一年半载的。”长娟恳求着。
  “好,听我姑娘的。两年回来一次。”
  告别家里的亲人,离开了京城,向着上古修行遗迹出发。
  后面的几十年,君越一直奔波到八十岁,才停下脚步。
  这方世界他能找到的上古修行遗迹全都找到了。每一个地方都被他刨的干干净净。
  修为一直控制在低阶,但他因为修行的缘故,也活过了百岁。
  秦家因为有他传下的方子,历经多世,秦家后人们都过的不错。
  做出来的东西味道好,还不引人注意。一直口口相传,孩子从小就要读书识字还有学方子,多少代的人用经验总结,改进方子。
  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世界,帝京三环市中心,一家帝京百货隔壁的一栋大厦一楼,有个五十平方的小店铺。
  每天从早上十点开门到下午四点,一直有长队排队买点心,中式的,西式的,古时宫廷御用点心应有尽有。
  一位从外地来的客人,排了整整三个小时,好不容易排到他,此人笑眯眯的指着各种点心,说道,“老板,一样给我来五斤。”
  店铺内的一位中年男人,从后面走过来,“年轻人,不好意思,每位客人一次一共最多买两斤点心。您可以选四种喜欢吃的,每样半斤怎么样?”
  “好,依老板您的。”
  年轻人指着四种点心,一样买了半斤。只是他在付款的时候,突然亮出来一块紫色的玉牌。
  店铺内的中年男人,神色一变,一把抓住那紫色玉牌,问道,“小伙子,你姓什么?”
  “伯伯,我姓秦,秦凯。”
  年轻人眼睛亮晶晶的望着中年人。
  “姓秦,你家老祖是秦?”
  中年人留了两字没有说出来。
  “文泰,三百年前,我家离开了帝京,去了南方生活。但家谱一直保管的很好。”
  “快,快进来说。”
  秦涵拉着年轻人进了隔壁的咖啡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