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县城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潘家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都在县城和市里住。
潘父的大哥一家也在十年前搬去了县城。
休息的第一天,君越吃过早饭,上山割猪草。
附近的山里,有猪草的地方都让他摸的清清楚楚,好些个地方都是轮流割,一茬一茬的长,到冬天都有的割。
村里就没有别人家养猪是煮猪草喂的,那都是几十年前没办法的办法。
别人家养猪最多养一头,好些人家都不养猪。现在是农民也没有以前的农民勤快,养猪都是喂家里的剩饭剩菜还有油糠,绝对没有像潘家为了节约成本喂猪草。
喂猪草累人啊,早上就要去割,割回来还要洗干净,然后再剁,再和一些剩饭剩菜油糠一起煮。
君越家里也有会买油糠,煮猪食的时候也会在专门煮猪食的土灶大锅中加油糠,可还是以猪草为主。
上山,君越穿的是长裤,只要上山他都习惯穿长裤。割完猪草下山,直接来到河里洗猪草。
压了又压,扎扎实实一担猪草。
一个人在河里洗猪草,边上陪他的都是一些伯娘婶子们。
“潘家的小越是个懂事伢子,大学生,天天跟着他爸下地做事。”
“嗯咯,小越长的好,随他妈,瞧瞧,瞧瞧,干了一个月的活,天天晒太阳,皮肤一点也没黑,还是白瘦白瘦。”
“以后啊,小越样貌好,不愁没房子没车找不到老婆。”
“你们一个个闲的,看看伢子都让你们说的脸红,洗完猪草都不敢上岸。”
在码头洗衣服的女人中年岁最大的梅伯娘碎口身边的女人们,让她们别说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她们也没有什么恶意。
在乡下农村,有两三个地方是情报收集站,一个是那种村里人都特别喜欢去的人家或者公共场所。另外一个就是码头,那地方是女人们扎堆的地方。
挑着湿哒哒的猪草,回到家里,父母在,剁猪草,煮猪食都不用他。
休息了会儿,打开直播,开始今天的任务:直播。
他不是天天都直播,今天直播,带大家看看村里的山水,看看那绿草如茵的河边两岸草坪。
看看上次就有人好奇的石桥,虽然没啥名气,可几百年前的乡绅是花了好些银子修建的,石墩石桥到现在都是结结实实的。
上面还能过一辆大卡车。
但在不远处村里人集资镇里拨款建了一座新大桥,能同时过两辆载的满满的大卡车。
新大桥是村里出去的几位有钱人出大头牵线修建的,建造大桥的施工队也是村里出去的建筑大佬,材料都是实打实的好,一点也没有黑心。
石桥现在只过行人,连自信车都不许在上面过,两边都有硕大的字提醒行人。
上午的时间,举着自拍杆满村子的转悠,没有卖家里的菜,瓜,只是预告了一下,三天后,开始售卖:你从未吃过的可口大米,售价:一斤二十五元。
有十斤一袋的,有三十斤一袋,五十斤一袋,一百斤一袋几种规格。
什么,想零卖五斤,三斤一袋的 ,没有。
不接受预定,全凭自己手速是否快,能抢到。
直播间的粉丝们沸腾了,都知道主播买东西的原则,普通农家大米不会卖那么贵。
主播早就说了,家里的鸡蛋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土鸡蛋,价格随大流。
一种是他家养的鸡的鸡蛋,价格贵。
别的也是,别的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他们愿意买普通农家的也行,价格也就比市场上的稍稍贵一些,但不离谱。
只是那些普通的农家蔬菜很少有人光顾,都是买潘家的蔬菜,鸡蛋。有人把潘家菜送去检测过,没毛病,没激素没添加什么故意改善口感。反而检测出来各种有益的元素 ,但不是离奇,也不会吃几口就长寿但长期吃肯定是能延年益寿。
这点事大家都知道,农家蔬菜不打药不施化肥长期吃也能延年益寿,至少比吃大棚蔬菜比吃反季节蔬菜,比吃大面积种植的应季蔬菜要长寿。
大面积种植的应季蔬菜,很难做到一点农药都不打一点化肥也不施。只是他们打的农药化肥都是顶顶好的,各种有害残留很少很少的那种。就这样的,大部分都算有机蔬菜。
不少人都不信别人拿着潘家的蔬菜鸡蛋都有检测,还有的顾客本来就是干食品检测工作的。
不少人在弹幕上在君越的微博下证明,潘家的菜才是真正的有机蔬菜,纯天然。
转悠到中午,才回家,他本人出了一身的汗,全身湿淋淋。
明天去县城,后天去市里,要还钱。
君越定的包装到货,下午跑了一趟镇上,去到快递点,拿了包装袋,还有封口机。
夕阳西下,一天又忙完了。
每周直播一天卖货,一天直播摘菜摘瓜,装米上秤打包。
每一个步骤都在粉丝的眼睛下进行,一切都在阳光下。
做事的时候,是潘母举着自拍杆,对着儿子和丈夫。
一家人忙忙碌碌,因为米打了就拖回来,当着网友们直播包装。卖了一天大米,但包装好一袋袋上秤称好,包装好写上地址名字。足足忙碌了一个星期。
又是一个星期,陆续有不少地方的粉丝都收到了潘家大米。
包装袋是专门定制的,上面有潘家农产品五个大字,还有君越家的那块菜园和稻田的照片。
潘家农产品已经被君越注册,包装袋上的图片是君越自己拍自己做的。
帝都,一户人家
今天,快递送到家。有三大袋,一袋一百斤的大米,一袋蔬菜和甜瓜,一袋西瓜。
陆红霞忙开了,她退休以后,迷上了看直播。
一个月前,无意中点进了一个户外直播的视频,鬼死神差的看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以后,就迷上了。天天看公告还关注了人家主播的微博。
她一直没抢到,前段时间,预告大米以后,她就想着,这次无论如何要抢到。
天天守着时间过,那天一直播,她就进去,然后照着事先列好的单子,快速下单。
虽然价格是贵了一些,可她还是没有犹豫,为啥,她有研究过,看那些好评不是托干的。
她想着上当受骗也就一次,万一味道真如那些老粉说的那么好,以后啊,她就天天守微博,看看主播的下次直播公告。
家里条件虽然不是大富翁,但天天吃这样的大米,瓜,蔬菜也是吃的起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帝都离南湖省有些远,蔬菜到家用最快的快递也需要两天的时间。
没有刚摘下来时的那么新鲜。
收拾好三大袋快递,累的腰的直不起来,也到了中午。
她站直身体,扶着老腰,移到水槽边,打开水龙头,冲洗着手中不大的甜瓜。
她记得主播给她和当天一起包装的买家都送了一个小甜瓜。
这个甜瓜是自己买的甜瓜中最小的,想来应该是主播送的。
“嘎吱嘎吱”苹果大小的甜瓜,轻咬一口就咬到了瓜瓤,陆红霞学着主播教的,连瓜瓤一起吃下去,还真好吃。
第189章 我不是网红(06)
“唔,好吃。”开始还嘀咕了几个字, 后面一个字也不嘀咕, 静谧舒适凉爽的客厅,只有陆红霞一个人嘎吱嘎吱吃甜瓜的声音。
家里就只有她一人,儿女都有自己的小家。每个周末能按时回来住一晚或者陪她和丈夫一天, 已经是孝顺的。
今天, 是星期三, 儿女都不会拖儿带女的回家。
吃了甜瓜似乎不饿, 丈夫还没有退休,依然在学校上班。中午有时候都不回来吃午饭,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实验室吃的外卖。
原本不想做午饭吃,可忍不住想试试新米。
休息了一会儿,站起身来, 用量杯舀了两杯米,煮饭。
主播说他家的淘米水洗脸好, 想了想, 她把淘米水留下,单独用一个干净盆装着。
打算晚上就用这淘米水洗脸,洗完肯定还是要用干净水冲洗。
炒了一个辣椒炒茄子, 一个豆角炒肉沫,一个家里的昨天买的蔬菜, 三个菜, 足够夫妻俩吃。
煮饭的时候, 她就闻到从电饭煲飘出来的浓郁的米香味。如此浓郁的米香味还是她小时候在外婆家闻到过,那时候她最喜欢吃外婆煮完米饭,盛好米饭以后,留在锅底的米锅巴。
锅巴不急着铲,继续在烧火,倒入一些油在锅铲上,沿着圆铁锅,在里面四周滴落少少的一点油。
让油渗入锅巴中,等会儿再慢慢的铲动锅巴,一点点的铲动。一直等锅巴焦黄以后,再翻转锅巴,有米饭的这面继续用锅底上的油继续煎,煎的也焦黄为止。
浓郁的米香,混合了油,再在上面抹上一面霉豆腐乳,辣辣的,混合着腐乳味,米香味,菜籽油的清香,味道好到爆。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
那都是她儿时的记忆。
或者把锅巴煮锅巴粥,米香味,加锅巴味有时候还有那么一点点糊味,美味到极致,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吞口水。
电饭煲飘散出来的米香味,窜的周围两栋楼都是,住在大学新盖的教职员工宿舍区,他们这几栋都在后面,都是年龄偏大的教授们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