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最佳男配 (传山)


  “嗳,还是支书叔说的对。”何帆没想到来谢恩还解决了风雪封山时的住宿问题。
  晚上,君越又找亲爹开了一张外出证明。也和亲爹嘀咕了许久,村里必须也得准备起来。
  第二天,夫妻俩自制了一辆大雪橇车。君越出门半天,还弄回来两只大狼狗,拉雪橇得有狼狗,被优化过,吃过大力丸的大狼狗,力气大,耐寒耐造。
  比成年牛马的力气都要大,是蔡郭两家日后出行的工具。
  第三天,君越夫妻俩坐着雪橇车进城,一路上两只狼狗轻松的拉着夫妻俩。
  进城到城里的家,屋前的积雪堆成了大堆,瓦片上也只有薄薄一层的雪,应该是姐姐姐夫帮忙扫了积雪。
  下雪以后,姐夫魏建军也不用天天开车跑,三天一次,每天就一趟去京城的车,早上去,下午回。
  他们几位跑京城的司机轮流值班跑。
  冬天危险,加上车子不耐造。都是一些旧车,哪里敢大冬天的天天跑。
  一天一趟刚刚好,本来小地方人没几个人天天去京城。
  加上还有火车分流,一趟足够了。
  “越哥,等下去四姐家看看。”郭玲看到屋顶的薄薄积雪,提议道。
  “行,先收拾一下家里。先送一趟物资回家,下午再来的时候再去。”
  两人进城就是为拉物资回家做借口的,油盐,粮食,棉被,棉衣,棉靴,也搞几双回去。
  还有菜,柴也要搞一些回去,一直要吃到用到三月,蜡烛备一点,主要是备些煤油。
  他还想着蜂窝煤搞一些回去,家里有个煤炉子。从前段时间开始,家里吃鱼,吃肉都是用旧煤炉子做的。
  土灶做荤菜,味道散出去不好,后来郭玲从城里买回来两个旧煤炉,还托姐夫找关系弄回来不少的煤。
  这次大雪封山,两人想着再弄一些煤球玩。


第175章 末世女穿六零(10)
  雪橇车不用拆卸,直接进了新宅子, 年前, 一间房也没有租出去。
  俩人两狗一车进到院子里。积雪不深, 两人安置好车,在最后一进院落的杂物房, 放肆的装各种物资。
  除了没有蜂窝煤,大部分的物资都有。杂物房四周都是结实的木架子。放上几袋杂粮,另外一个架子上, 放了油壶, 五斤, 十斤的油壶都是装的豆油, 还有一壶十斤花生油。
  空间内没有煤油, 但有蜡烛, 君越放出来不少蜡烛。
  一个人出去黑市, 转了一圈, 找人买了六百个蜂窝煤和三十斤煤油。打算带回家四百蜂窝煤。留两百蜂窝煤在城里的家里。
  第一趟是君越一个人回去的,护送四百个蜂窝煤,加上二十斤煤油。煤油要给亲爹妈送过去两斤,等他们用完了, 还可以再去他家里装一些。
  亲爹妈从不占他的便宜, 除了他孝敬的几包点心,偶尔的一斤肉, 别的都会给钱。他知道是不想家里的三个哥哥, 占便宜久了, 变成习惯。只要父母给钱,他每次都坦然收下。
  其实这样也好,要孝敬父母,他私底下可以孝敬,给钱买点心做衣服都有。
  回到家里,郭父郭母如今身体好了不少,夫妻两帮着卸煤球。还担心的问,“没人看到吧?”
  “没,我都没有让他们把煤球送去家里。送到离家相反方向的一处偏僻巷子里的。玲子一起帮我运回城里的家。”
  君越说的隐晦,但郭父明白。嘴角微微翘起,有些许的小骄傲,自家闺女有宝贝。
  “嗯,那就好 。小心再小心都不为过。”
  “爹,我知道。等下回城,再送一趟,晚上我和玲子不回来,想做顿好吃的谢谢我姐和姐夫他们一家子。”
  “应该的,要是你姐忙,可以把俩小家伙带回家住段时间。家里有孩子,热闹。”
  城里的宅子都是君霞夫妻俩帮忙照看,郭父,蔡父,魏父那是铁三角,在部队时好的就跟一个人似的。现在三家又是亲上加亲,郭父是真心实意的说这番话。
  “行,我问问我姐。”
  中午君越又送回来一趟粮食,粗粮杂粮,还有大白菜,土豆,萝卜,还有藕。油盐酱醋,肉,还有十几板冻豆腐。冻梨也买了不少,还有一筐苹果。
  苹果是筛选出来不好看的苹果,但口味是一等一的好。
  卸下物资,君越转头拎着一斤五花肉,两斤煤油,两斤花生油,两斤盐,一兜子冻梨,还有十几个苹果去了蔡家,蒙的紧紧的,走在路上遇到熟人,瞅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蔡小五拎的都是些啥。
  “小五,这是去看你爹妈啊?”熟人问他。
  “嗯,李叔这是去哪儿?”
  “没事,出去溜溜。”李叔提着水桶,一看就知道是去湖边凿冰抓鱼改善生活。
  “李叔,小心些,家里的孩子喊上,带捆绳子绑在身上。”
  看着李叔一人,君越多唠叨了几句。
  “啊,对奥。”李叔反应过来,他没有觉得君越说的不对,即使不对,人家晚辈也是一片好心。
  几句话的功夫,君越已经走进自家家门口,进门前,临时在袋子里放了两包点心,一包鸡蛋糕,一包桂花糕。
  “爹,妈,我回来了。”进门就喊。
  声音洪亮,嗓门特别的大。
  蔡母赶紧下炕,披着棉衣站在堂屋门口,殷切的望着小儿子,到现在她还偶尔怨怼丈夫,把家里最孝顺的儿子给“嫁”出去了。
  没有贴心的小儿子在身边,她总觉得不舒心。
  见到小五,脸上,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整个人年轻了不少。
  “小五,不是进城了吗?怎么还回家?”老母亲伸出暖暖粗糙的双手,自然的摸上儿子露在外面的手,冰冰凉凉的。
  双手摩擦着小儿子的手,希望能给他暖的热乎些。
  “妈,我回家送点东西,等下还进城。今晚住在城里,你想不想小明小伟两个?”
  放下手里的几个袋子,君越习惯的把手伸进亲妈的咯吱窝取暖。他的动作取悦了刚才还在心中怨怼丈夫的蔡母。儿子虽然没有和自己住在一起,可他还是亲近自己。
  习惯还和小时候一样,一点也不像结了婚的大人。
  上翘的嘴角,告诉屋子里的人,她心情:阳光明媚。
  “想,怎么着,你想接他们两个回来住啊?”
  蔡母当然想两个小外孙,小嘴甜,还长的好。怎么不想。
  可君越还没有说话,坐在一边的二嫂又说话了,“小五,不是嫂子说你,明知道猫冬全家都吃的少,你还接两孩子回家吃,家里可没有粮食照顾两个小祖宗。”
  事关粮食,大嫂三嫂也看向君越,等待着他的回答。
  君越好笑的望着三位嫂子,淡淡的说,“我什么还时候说了让小明小伟住家里来。
  再说了就是住家里来,我姐和我也不会让家里吃亏。”
  说实话,他很理解三位嫂子的担心也理解她们的抠门。可那急切的语气,依然让他不舒服。
  二嫂被日渐威严的小叔子盯着有些害怕,喃喃道,“小五,我,我,也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们能吃一口。”
  “嗯,我懂。”君越看了眼身边的二哥,有些意兴阑珊。坐了一会儿,哄了会儿亲妈,就离开了。
  下午三点半,君越赶着雪橇车回到城里。
  家里的郭玲,已经收拾好要去四姐家准备的礼物,一包红糖,一包酥脆的桂花糖,还有八个苹果。
  准备好菜,夫妻俩才离开家门,去到四姐婆家。
  绕过一条街走到主街道上,路面上的雪,铲的干干净净,走了十几分钟,再绕进一条宽巷子,几分钟以后就到了魏家。
  不是周末,家里只有四姐夫妻俩带孩子,“姐,姐夫。”
  魏建军家里的客厅到了冬天,安装那种比暖气还管用的围炉,一支烟囱从家里伸出去,家里没烟,还暖乎乎的。围炉上还能煮饭炖菜烧水,很是方便。
  魏建军听见声音,带着大儿子走了出去。
  “怎么进城了,有啥事儿?”魏建军问道。
  “进城买些东西,有老人说今年天气有些不对,我想着家里多备些油盐,万一遇到了大风雪封山。
  家里也不用着急,你们住的城里,也适当补一些,粮食,菜,家里烧的柴火,油盐都备上一些。
  虽然城里有电,但大风雪时弄不好会停电,煤油,蜡烛,一样都不能少。”
  真要遇到大风雪,医院都不能保证有电。还别说民居。
  “不会吧,没听人说起过。”魏建军半信半疑,他不是不相信小舅子。
  “多准备一些没错,大冬天的,啥啥都不好买。”
  “那倒是。”
  蔡四姐没有矫情,接过弟弟拎来的礼物转身藏进自己的陪嫁炕柜中。
  她还没大方到把小五送的礼物,给全家一起用的地步。
  晚上,君越请魏家人全家人吃饭,他买宅子时魏二哥是帮了忙的。
  依照和姐夫说的话,又对魏父魏二哥说了一次。
  魏父听了还真放在了心上,之后魏家人轮流进黑市悄悄的补了不少物资。
  风雪如约而至,从在县城住了两天后,夫妻俩运回不少的物资回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