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上一世并没有完全解决掉北蛮,他们侵略一次之后,了解到大梁朝的富饶之后,一直虎视眈眈,休养生息之后,又卷土重来,直到夺/嫡之事发生,漠北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安定下来。
“众爱卿对这事有什么高见?”皇帝心里是愤怒到了极点,他觉得北蛮这次侵犯,是在挑衅他的威严。
“我们大梁必须给他们北蛮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看看我们大梁朝是多么的国富兵强,让他们认识到进攻我们大梁是错误的选择。”这是武官的看法。
“臣觉得应该不该,应当派人过去交涉,战争一旦触发,对应的,死亡和流民就多了起来,暴/乱也会顺应而生,于我们大梁弊大于利。”这是文官的看法。
“太子怎么看?”皇帝看向这个自己精心培养出来的儿子。
戚曜:“儿臣认为,应当反击,若是同徐侍郎这般看法,倒显得我们大梁是怕了他们,北蛮人向来不讲道理,应该先用武力镇压,再谈说教。”
太子不赞同徐侍郎的说法,其一是他这个交涉就是在妥协,没有大国风范,其二,他儿子居然打江三的主意,这更让他心生恶感。
戚述抬头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戚砚,转而看向了西南王。
上一世是太子并没有说这番话挤兑徐侍郎的话,而是说的先礼后兵。
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么,哪位爱卿愿意挂帅出征?”
这下朝堂又开始吵吵闹闹起来,怕死的不想去,还有不同阵营的人互相抢着机会,都觉得拿下北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自然都想拿到这个功劳。
上一世西南王是被皇帝钦点的,因为其他人吵得太过了,皇帝只能自己拍板定了下来。
这一世戚述却先一步走了上去。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
朝堂一片安静,任谁也没有想到睿王会愿意站出来。
戚曜急了,拼命使眼色,想要戚述退下来。戚述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到时候去了漠北,若是没人护着,他该有危险了。
戚砚也着急,想要上前阻止戚述,却被戚述瞪了一眼,又把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戚述很坚定:“父皇,这是儿臣仔细想过的事情,我也想像父皇一样,武能安/邦。”
皇帝对这句话是极其满意的,只不过他也不放心戚述前往,还得好好考虑考虑才是。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
皇帝不放心戚述,他这个小儿子没吃过什么苦头,连太子都去军营待过一段时间,戚述因为皇后宠溺,一直都没有吃过苦,现在突然让他领兵,如何让人不忧心?
*
戚述被叫到了御书房,皇帝,太子,戚砚都在。
“老七,朕再问你一次,你这是认真的还是同你母后闹矛盾了?这事不是儿戏,朕希望你想明白,战争不是闹着玩的,会有伤亡,稍有不慎,最终受到伤害的是百姓,而百姓,动的是国家的根基。”
皇帝甚至有些怀疑戚述是想要提前给戚曜在军中打基础。
“阿述,你不要冲动行事,你没有行军作战的经验,你去了恐怕也不能服众,到时候军中恐不能拧成一股。”太子更加担心戚述的安危,若是他出了事,皇后只怕没办法承受。
“父皇,皇兄,我想试试,锻炼一下自己,我总不能一直就在你们的保护之下,我该去见见这世间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往后,我才能更好的辅佐父皇,辅佐皇兄。”戚述这话言辞恳切,皇帝都被打动了。
只有戚砚,一直意味深长的看着戚述,不开口说话。
“老六,你说说你对这事怎么看的?”
突然被点名,戚砚觉得自己真的无辜。
“父皇,我认为给七弟一个锻炼机会也不是不可,北蛮兵力对于我们来说,还不足为惧,漠北的□□也是因为缺粮,等这边的粮草到了,内部的事情自然可以化解。若是担心七弟没有作战经验,自可以再派一位经验丰富的副将同往便是。”
戚砚在帮着戚述,这是戚曜的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不过想到他们最近走的近,他虽是心里有些不舒坦,却也没有说什么。
“既然这样,那就……”
皇上话还没说话,何总管就进来传话了:“皇上,皇后娘娘在门外求见。”
看来是得到消息了,只怕是赶过来阻止这件事的。
“让皇后进来罢。”皇上叹了口气,这事儿只怕有的闹。
“臣妾参见皇上。”皇后先行了个礼。
“见过母后。”
“皇上,臣妾过来的意图您应该明白的,就不绕弯子了,皇上,这事不能让戚述去,他没有什么经验,若是有个意外可如何是好啊。”
“我不去,还有别人去,别人都不怕流血牺牲,难不成我身为皇子,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不成?”戚述如今还是没有向皇后服软,二人的母子关系自然还紧张着。
“戚述,你就不能顾及顾及母后的感受?”皇后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
皇上最是怕这种,一旦女人哭起来,那可就是没完没了了。
“行了,这事还没有定论,明日朝堂上另行讨论便是,你们都先回去,老七扶着你母后回中魁宫,太子和老六留下来。”
戚述冲着戚砚使了眼色,这才扶着皇后离开了。
“你们二人对戚述想出征这事是不同的看法,那朕想问问,你们二人对于自己出征,或者是对于这件事到底是个什么看法?”皇帝知道戚砚是个有野心的,只是,皇帝只能有一个,自然是能者上位。
“父皇,儿臣认为戚述出征并不是明智之举,一来他没有作战经验,纸上谈兵乃是兵家大忌,二来,他若是到了军营恐难以服众,作战过程中就怕就是军心不齐,”太子不愿意戚述涉险,“若是定要去,那父皇请让儿臣一同前往。”
皇帝摇了摇头,戚曜还是心太软了,过于护着戚述了。
“父皇,儿臣认为七弟去未尝不可,只用再选一人辅助他便是,儿臣觉得西南王不错,西南王作战经验丰富,而加上七弟,更显得朝廷对漠北的重视,定能鼓舞士气,一举获胜。”
“太子,你觉得老六说的怎么样?”皇帝看着戚曜,再次问话。
“若是要派皇子出征,儿臣愿意前往。”
“太子,戚述是亲王,未来是要辅佐你的,难不成朕百年之后,你登基了,遇到这种事你就要御驾亲征?那朝中养着这些人是做什么的?”皇帝摇摇头,若是戚述得不到锻炼,往后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亲王。
“是儿臣短视了。”皇帝看来是想要戚述去的,戚曜也就不再说话了。
“你就是太护着他了,若是寻常人家,你这样定是好兄长,可是,曜儿,这里是天家,手足情深固然重要,但是你这样会害了他。”
皇帝一直在观察戚砚的表情,结果发现他一直很平静,哪怕说到了太子登基,他也是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不知道是真的对这个位置没有想法还是隐藏太深了。
“这事儿明日上朝再论,你们二人退下吧。”
出了御书房,戚曜和戚砚之间的氛围就变了。
“你为何要替戚述说话?”戚曜认为他会替自己谋利才是。
“呵,你以为我想要这个机会?或者你觉得戚述去军营到底是为何?”戚砚反问一句,“你不会以为他在和皇后闹情绪?”
戚曜:“你知道?我并没想通他想去的原因,所以才会一直阻止。”
“因为,他想博一个立功的机会,你明白了吗?”
立功?立功做什么?
戚曜一瞬就反应过来了。
那日自己在城楼上说的话再次浮现。
“你就努力点,努力做出点成绩,让父皇去帮你解决掉那些你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他竟是想用命去博,博一个和江云漪在一起的机会。
戚砚见戚曜反应过来了,顺嘴提了一句:“若是你不想他去,那你就得帮他摆平了皇后,摆平了江家,如果你不行,那么你劝不住他。”
“我知道。”
所以才会更加担心,他去了战场会不要命。
“福顺,准备一下,我们去安山寺。”戚曜没办法看着戚述这么做而不去阻止,他觉得自己挺卑鄙的,从来没有替江三说过一次话,如今却要让江三替自己出面劝住戚述。
*
这大概是戚曜第一次独自来安山寺,他不是信佛之人,不常来此地,如今是为了戚述,却不得不走这一遭。
他来的时候也凑巧,江云漪原本是想去拜访了尘大师,她这几天总感觉心里发慌,晚上彻夜难眠,刚出屋子,就见到了戚曜。
“民女见过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今日是孤有事相求。”戚曜觉得还挺难以启齿的。
“不知太子殿下这次来所为何事?”江云漪对戚曜的感官还挺好,他是真正的君子端方,不似戚述的流于表面,也不似戚砚的伪装。
“孤想问你一句,你对阿述有没有情?”若是有,他往后定会助他们二人结亲,若这只是戚述一人的想法,他会想办法断了戚述的念想,別让姑娘家为难。
收藏qubook.org书签防失联 书籍数据与原来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