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坤宁 完结 (时镜)


  而那少女……
  是姜雪宁。
  姜雪宁这时候满脑袋里正转悠着被沈芷衣这么优待的得与失, 完全没想到谢危的声音会在外面响起,直到看见他身影出现在殿门口,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谢危看着她被沈芷衣握着的手。
  那平静的目光里, 隐约浮上了一点若有所思。
  姜雪宁也不知怎的后脑勺忽然一凉, 被他用目光注视着的手掌更有一种被利箭穿了的感觉,一时背后汗毛都竖了起来, 完全是下意识地悄悄抽回了自己的手掌。
  ?天知道谢危见了她们关系好会怎么想!
  万一又怀疑她想搞事呢?
  还好,沈芷衣此刻的注意力也被谢危吸引走了,并没有注意到这小细节, 只在一怔之后扬起笑容来, 主动躬身向谢危一拜:“见过先生,给先生们请安。”
  这时其他人才后知后觉地跟着行礼。
  姜雪宁也立刻从座中起身来,向着谢危拜下:“见过谢先生。”
  谢危这才收回了目光, 只是又看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姜雪宁一眼, 才从殿外走进来,又从她身边经过,站到了大殿前方正中, 淡淡道:“没人迟到,很好。不必多礼, 都坐吧。”
  众人都依言起身,这时才敢向他看去。
  还是一身苍青道袍,青簪束发,宽袍大袖,衣袂上犹沾着外头深秋初冬时节那微微凛冽的雾气,显得超然绝尘,若山中隐士。
  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此刻此刻随同他一道走入殿中的还有翰林院选出来的四位先生。
  其中三位是先前奉宸殿考校学问时同谢危一起监考的老先生,另一位则是第一次见,四十多岁年纪,面容严肃,不苟言笑,想来是后来又选进来传授课业的。
  姜雪宁一眼就认出了前面那三个。
  毕竟时间才过去没几天。
  当日考校学问时这三位先生敷衍的态度和说的那些话,她都还记忆犹新。
  这时眉头便轻蹙起来。
  姜雪宁想起,自己曾说过要打这几位先生的小报告来着,不过还没来得及。
  谢危道:“今日是第一日,料想殿下与诸位伴读对先生们还不熟悉,且也不曾提前温书,所以经由我与几位先生商议,今日先不上课,只让大家认识认识先生,再由先生们各自讲讲今后半年要学什么,各自又有何要求。”
  说完他便看向了其余四人。
  这四位先生于是都出来各自陈明身份和今后所要教授的课目。
  此次入宫伴读所要用到的书都已经放在了她们的桌案上:一本《礼记》由国史馆总纂张重张先生讲;一本《诗经》由翰林院侍讲赵彦昌赵先生教;一本《十八帖》乃是书法,由翰林院侍读学士王久王先生传授,且据说还要教画;一本《算数十经》则是算学,由今日才来的那位国子监算学博士孙述孙先生来讲。
  四位先生,四本书。
  似乎没什么差错。
  可当那位讲算学的孙先生说完后,众人都发现不大对:每个人的书案上的确都提前放了要用的书,但一共也就四本,都由四位先生教了。
  那……
  谢危呢?
  姜雪宁还在琢磨谢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坐在前方的沈芷衣便好奇地开了口:“可是谢先生,这才四本书四门课呀,不是说您除了教琴之外也要教我们一门吗?”
  谢危道:“我教‘文’。”
  沈芷衣纳闷:“没有书吗?”
  谢危便抬眸向殿外看了一眼,道:“已着人去取了,一会儿便该拿来了。”
  拿来?
  宫里面什么书没有,要准备不该早就准备好了吗,怎么现在才叫人拿来?
  众人都有些奇怪。
  可谢危也不多解释,说完便坐到了一旁,只听那位讲《礼记》的国史馆总纂张重站到殿上引经据典、以史为鉴,同众人讲治学的重要。
  张重已是耳顺之年,鬓发斑白,正是早些天坐在殿中说女儿家只合读点《女戒》不需知道太多东西的那位,虽然通晓千年,可站在殿上讲起话来却一点也不有趣,死板且枯燥。
  众人都听得头昏脑涨。
  姜雪宁心里虽警告自己,谢危还在旁边,可她实在控制不住地神游天外,两只眼睛上下眼皮不住地打架。好险没一头磕在书案上,才惊得清醒了些,结果一抬眼就看见谢危坐那边,手里端了盏茶,正定定地盯着她。
  这一瞬间,她差点没吓得摔倒地上。
  有的瞌睡都飞去了爪哇国!
  姜雪宁彻底清醒了,脑海里陡然浮现出当时谢危那一句“不要再惹我生气”,于是悄悄按住了自己狂跳的眼皮,强打起精神来认真听上头张重老和尚念经似的讲学。
  足足熬了有半个时辰,张重才道:“因老夫学史,所以今日为长公主殿下和诸位伴读的讲学第一课,才由老夫来讲,为的便是开宗明义,让你们知道这一个‘学’字有多重要。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又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听天下鸿儒聚集讲学的机会可不多,你们该当珍惜才是。还望以后戒骄戒躁,丑话先说在前头,你们若是将自己在府里做姑娘时的骄纵脾性带来,老夫是绝不会容忍的。”
  姜雪宁心里长叹一声:总算是讲完了!
  上一世她不爱坐在这里听讲,真不能只怪是她不上进、不好学,实在是这些个老学究端着个十足的架子,讲起学来不说人话,也不管她们是不是听得懂,是不是愿意听,让人很没耐心。
  今日若不是谢危坐在这里,她恐怕早掀桌走人了。
  而更可怕的是……
  眼下只是半个时辰罢了,可接下来这样炼狱一般的日子,还要持续半年!
  姜雪宁实在有些绝望。
  坐在前面的萧姝和陈淑仪也都微微蹙了眉。
  中间的沈芷衣更是在张重讲完之后悄悄以手掩唇,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倒是几位先生面不改色,或静坐思索,或闭目养神,半点都没觉得张重这么讲有什么问题。
  唯有谢危看了看殿中这九位昏昏欲睡的女学生。
  但还没等他开口说些什么,殿外已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从外面跑进来,这凛冽的寒天里竟然出了一额头的薄汗,怀里抱了一摞书,向谢危道:“谢大人,您要的书都已经付梓,按您先前说的装订好了,十册都在这里了。”
  其余几位先生都看向他。
  殿中坐着的沈芷衣和众多伴读也都看向他。
  谢危便从那一摞书中拿起一本来翻了几页,似乎是在确认印刷装订无误,然后才一摆手,让宫人将这些书发下去,分给众人。
  一人手里拿到一本。
  最常见的蓝色书封,上头没有一个字,比起别的书来还有些显厚。
  姜雪宁隐约记得上一世谢危好像也是发了这样的一本书,但她那时早在张重讲得人昏昏欲睡时就溜了出去,后来也没认真地听过,甚至连这本书都没怎么翻开。
  所以此刻竟生出了几分好奇——
  谢危为了讲学而准备的一本书,里面究竟都是什么?
  她书拿到手中,便翻开了。
  然而仔细一看书中内容,顿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无逸》《郑伯克段于鄢》《勾践灭吴》《苏秦以连横说秦》《留侯论》《六国论》《公输》《鱼我所欲也》《逍遥游》《谋攻》《扁鹊见蔡桓公》《过秦论》《剑阁铭》《十渐不可中疏》《长安雪下望月记》……
  竟然什么都有。
  有的来自《尚书》《左传》,有的来自《国语》《战国策》,有的来自《墨子》《孟子》,从先秦到两汉到魏晋,从政论到游记,无一不是攫取菁华,选其名篇,全编入一书之中!
  谢危要教的竟是这些吗?
  姜雪宁忽然觉出了几分苦涩。
  难怪她老斗不过萧姝。
  想谢危运筹帷幄,智计卓绝,看这本书便知道他讲学并非糊弄,若能沉下心来学得几分,即便是皮毛,只怕也受益匪浅。
  上一世,萧姝都认真听过;而自己……
  对重生回来且上一世后来看过不少书的姜雪宁来说,这册书的内容都算得上是震撼,对其他初出闺阁的小姐来说,自然更是惊世骇俗。
  连沈芷衣见了都是瞪圆眼睛半天反应不过来。
  陈淑仪家教甚严,虽也读书写字,可却知道有些书有些文章 是不该女儿家看的,家里也从不让她看。
  此刻一翻书中内容,不由眉心微蹙,
  她实在没忍住开口问道:“谢先生难道是要教这些吗?”
  谢危没抬头,回道:“不错。”
  陈淑仪翻着书页的手指便渐渐掐得紧了,竟是起了身来,向着谢危长身一拜,一字一顿道:“天下自来乾坤分明,阴阳有序。男子立于外,女子主于内,泾渭分明,不应有改。家父曾言,政论乃是男子才该学的,女儿家若通经世之学,致用之道,乃是阴阳乱序,乾坤颠倒,有违天理。淑仪本敬先生学冠天下,可如今却编纂了这样一本书,来教我等女儿家,请恕淑仪冒昧——先生这样,会否于礼不合?”
  “……”
  谢危本还在翻阅手中这一册印得如何,闻言,那手指便搭在《过秦论》末尾那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上,静止不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