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坤宁 完结 (时镜)


  青年的轮廓,比少年时更深邃鲜明了些,一双眼也比旧日多了些沉稳和内敛。
  只是偶然抬起,仍如无鞘的剑——
  灿若骄阳,锋芒毕露!
  深蓝的一身劲装,袖口绑紧,结实的手臂有着流畅的线条,腰背挺直,更有种蕴蓄着力量的美感。因为刀剑磨砺而长了些茧皮的手掌,却慢慢从那锈蚀的麒麟铸刻上抚过。
  有什么东西顺着陈旧的纹路爬了上来。
  分明是如此地冰冷,燕临却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滚烫。
  点将台离地三丈,宽有百尺。
  五万边军阵列于下!
  却只他一人,独立高台之上。抬望眼,唯荒野苍茫,旌旗迎风,地滚彤云,剑如覆雪!


第204章 边城
  “离开黄州, 一路往北?”早朝过后,沈琅留了机要大臣下来议事,可就这时候, 外头忽然来了急报, 他仔细听完后, 一张本就阴鹜的脸越见阴沉下来,只道, “可查知了他将往何地?”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新义额头上都冒出冷汗来, 哆哆嗦嗦回:“听下面人说, 看路线,似乎、似乎是往边关的方向去……”
  边关?!
  在场诸位朝中辅臣、六部要员, 无不为之倒吸了一口凉气, 面面相觑。
  张遮本要奏报今年刑部秋决事宜, 闻得此言,更是眼皮一跳。那一张沉默寡言的脸上, 少见地由于惊诧而有了一丝松动。
  然而随即又平复。
  他甚至恍惚了一下, 目光垂落时,瞧见自己官服袖袍上那细密爬上的云雷纹,才想起, 这一世与上一世是不同的。
  上一世,她同乐阳长公主沈芷衣交恶,也无力营救勇毅侯府于水火。而这一世,长公主殿下在宫中待她不薄, 勇毅侯府虽被抄家却保住了大半力量,只流放黄州。她甚至成了谢居安真正的学生, 麾下更有前世富能敌国的尤芳吟,若人在南方, 势必还会遇到卫梁……
  那样多的人,命迹因她而改。
  那么今时今日,燕世子比上一世更早地有所异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这件事却大大出乎了沈琅的意料。
  他高坐在御座上,额头太阳穴的位置却有些突突地跳动,只觉一股气血往脑袋上冲,抬手慢慢压住了,才咬牙切齿地续问:“只他一个人擅离黄州?燕氏一族其他人呢?!”
  王新义跪到了地上:“发觉燕临离开黄州后,当地州府官员便立即搜索,可,可……”
  沈琅骤然一把拍在御案上,厉声道:“说!”
  这“砰”地一声响,案上笔墨皆在震动。
  王新义整个人立刻全伏了下去,额头贴着冰冷光滑的地面,声音里一片惶恐:“回圣上,不见了!燕氏一族不见了人,全都逃了!”
  “胡说八道!”
  沈琅的面容近乎扭曲,御案上所有东西几乎都被他一把扫落在地,奏折笔墨,一片狼藉。
  “燕氏一族上百口人,一个燕临跑了尚不足为奇,怎么可能一族上下都没了踪影?!他们哪里来的本事,逃过朕重重耳目,逃过州府重重关卡?!”
  这一下,是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齐呼“圣上息怒”。
  毕竟这两年来,皇帝对政务越发疏懒,信奉长生之道,常服五石散,性情越来越喜怒不定。朝中官员动辄得咎,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了。
  众人即便舍得这一身官服、一顶乌纱帽,也得要顾虑一下自己肩膀上这颗脑袋。
  唯独张遮慢了那么半拍。
  年事已高的刑部尚书顾春芳,心底叹一声,先跪下来。转头一看自己得意门生还扣着那封事关今年秋决名册的奏折立着,便抬起手来扯了他一把。
  张遮扣着奏折的手指用力几分,便突出几分凝滞冷厉的线条。
  到底还是没拂顾春芳好意。
  只是屈膝前,一眼瞥见从御案上滚落到脚边的贡品松烟墨,似乎是嫌挡着地上,便轻轻一脚拂了开。
  顾春芳瞥见,不由看了他一眼。
  满朝文武都战战兢兢,唯有边上立着的一名和尚格格不入。
  生得面方耳阔,有些凶相。
  穿着一身大红僧衣,却偏做高僧之态,得闻燕氏一族遁逃消息,也不过微微皱了眉。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当朝国师,圆机和尚。
  这些天来,朝野上下就没什么好消息。
  内有天教作乱、搅得民不聊生不说,外有夷狄窥伺,原本绝密的乐阳长公主被困鞑靼王庭、向朝廷求助的消息,不知怎的竟走漏了风声,传得满城风雨,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朝廷要派兵营救。
  可朝廷里哪个不清楚?
  即便是要同鞑靼开战,也不会选在这时候。嫁出去的公主就是泼出去的水,在她去往鞑靼王庭的时候就已经等于死了,当皇帝的怎会为了一个死人贸然开战?
  坏就坏在消息走漏!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原本沈琅的打算是瞒着,等沈芷衣遭遇不测的消息传出,再举哀兵以为公主复仇的名义开战。可眼下倒好。若明知公主处境却不发兵,被百姓知道,势必失了民心!天教在内作乱,本就巴不得抹黑朝廷,一旦此事有所纰漏,必然会给对方制造可乘之机。
  这当口上,燕氏一族还不见了人!
  沈琅不由冷笑起来:“好,好,朕看他们是合起伙来要让朕不痛快!”
  众人无不噤声。
  沈琅但觉万分暴躁,起身踱步,往下方一扫,却没看见谢危,不由道:“谢少师回乡祭祖,人还没回吗?”
  王新义但觉倒霉,也不知这一天天怎么这么多坏消息,还全要由他来提醒,脑袋挨在地上,半点没敢抬起来,道:“回禀圣上,您忘了,山东曾传急报,少师大人回京途中遇刺。不过昨个儿来了消息,说是人已经救出来了,正于济南府修养,料想过不多时便会启程回京。”
  沈琅眉头一皱:“谁人袭击,可曾查清?”
  大理寺卿跪在下头不敢说话。
  顾春芳朝他看了一眼,才替他道:“回圣上,事发突然,刑部与大理寺才派人前去督查,想必不日将有眉目。依老臣所见,少师大人乃朝廷命官,敢于其返京途中行刺者,不是乱心便有反心,只怕与天教那起贼子有些关联。”
  是啊。
  除了天教,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行刺谢危?
  顾春芳之言不无道理。
  边上圆机和尚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谢少师吉人自有天相,幸而无碍。天教贼人犯上作乱,其心实在可诛。不过倒要恭喜圣上了。”
  皇帝正自暴躁,哪里有半分的“喜”?
  众人都觉奇怪。
  沈琅也不由看向他,对他倒是颇为信任,神情好了几分:“国师这话说得奇怪,喜从何来?”
  圆机和尚竟道:“一喜谢少师安平,贼子未能得逞;二喜燕氏一族异动,露了痕迹。边关有鞑靼虎视眈眈,贼子燕临偏往边关去,想必有里应外合之心。是以如今边关的处理,必要慎之又慎。少师大人乃圣上股肱,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又深得圣上信任。老衲有一计,倒不妨趁此机会,使少师大人去往边关,一则避开天教贼子的截杀,二则督查军情,严防生变,三则守株待兔,倘若燕氏一族生出反心,以少师大人之能必使他们有来无回!”
  众所周知,谢危虽无帝师之名,却有帝师之实。
  圆机和尚这两年来虽以国师之名,在民间大兴佛教之风,以与天教抗衡,在信众之中颇有名气,可在这朝廷里,大臣们却还是认谢危多一些。
  毕竟能在朝中为官的,即便不说恶,可也没几个善。
  哪个能真的信封佛教?
  不过都是表面对他客气罢了。
  毕竟朝野上下都知道,一旦真遇到什么棘手之事,还是要谢先生共议,方能有所定夺。
  如今听圆机和尚这话,倒是一点也不生疑。
  沈琅也考虑起来。
  边关的形势比起朝内,实在更为紧迫。他自不可能亲去督军,派谢危前去的确最好不过,所以当机立断,道:“拟旨!着令谢少师不必返京,济南稍作修养后,即刻前往边关,督军严防,但有异动者立刻就地处决,绝不姑息!”
  “圣上圣明!”
  诸位大臣都伏首称颂。
  只张遮抬了眼,瞧着圆机和尚唇边挂着的那抹笑,觉得事情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
  “所以,到底是谁要袭击我们,查清了吗?”
  姜雪宁看着谢危将片好的鱼放进漂亮的白瓷盘,撒上少许姜丝去腥,搁入蒸笼,仿佛已经能看见它端出来时会是何等美味模样,不由得咽了一下口水,才这般问道。
  她可不敢往深了猜。
  遇袭当时曾明明白白听见刀琴说了一句“教中”,叫她回想起谢危上一世将天教连根拔起、赶尽杀绝的做派来,心底里都忍不住为之冒寒气。
  谢危将蒸笼盖上,拿了一旁的巾帕,将手上沾着的污迹擦去,眸中却是异色闪烁,波澜不惊地回:“天教反贼,胆大包天,还能有谁?”
  姜雪宁不由被他噎住。
  谢危却是抬眸瞧她,看她那清丽的面容被灶膛的火光覆上一层晃动的暖色,不由颇带几分深长意味地笑起来:“你想是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