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她考虑不周,在黎清面前乱说了一通,现在定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肖红儿准备改日再去探探黎清的口风,看看她在黎清心中的是如何的。
“黎娘子,这是何物?”梁山显和狼牙发现了河边落了一座好像纺车的东西,但是比一般纺车可大多了。
黎清带他们到河边去,李敖正在那里做最后的修整。
“这是水力纺车,通过水来转动运行,需要两三个人来同时操作,一天内可以纺出普通纺车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纱线。”李敖停下手中的活计,上岸来,对几人说道。
“李敖说的没错。”黎清附和。
狼牙长期在水上生活,对于这些妇人之物,他向来是敬而远之的。船上的有女人为了她男人能有衣穿,时常将劫掠来得纱线纺织成布料,亦或者是直接劫了布,做成衣裳。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纺车,黎清在狼牙心中份量逐渐上升。
这特喵的还是个女人吗?整个天齐都找不到这么能干的女人了,可惜了,要是男的,带出去,说是我狼牙的兄弟,那得多威风啊!
“之前我不是让你们去考察么?以后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可以按照你考察的结果,寻找最适合的线路外销出去。”黎清指着大纺车道。
梁山显的船是租来的,黎清还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船只。不过现在有狼牙这个人在,狼牙的船只定然就可以征用了。
也得发挥一下大哥的用处不是?
黎清坏坏的想着。
带了那么多人来,怎么可以白吃猪肉,而不养猪呢?她又不是圣母,搞什么难民集中营?这些人对她来说就是廉价劳动力,她正在资本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呢!
建房子用不了多少钱,养这些人也花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是有人才能创造价值。
“不知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卖呢?”梁山显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这乐旭县除了产出丝绸、葛布以及麻布等各种布料,还能有什么东西好卖的。还有就是这一切的市场都被各家商人给垄断了,并没有多余的路子可以走啊。
“看到田地里的苗子没?这些可都是宝贝。”黎清蹲下身子,抓了一把泥土,慢慢的糅松散,从指缝里落到地上。
狼牙瞪大眼睛看着地里的小苗子,那土里冒尖儿的,脆弱随时可能被风折断的小苗子:“这是甚东西?”
“棉花。”
黎清往回走着,边走边对梁山显说:“今日你带他们在屋子里挤一挤,明日开始买材料建造房屋,安置好这些人,至于他们……当然不能吃白饭,我会想办法。”黎清对梁山显说道。
“是,多谢黎娘子。”梁山显在后头抱拳弯腰道。
黎清浑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这些人,待遇和原来的一样,现在整片西郊都是我的,我给他取了个新的名字,叫西水庄,是我黎清的庄子。”
梁山显略微的顿了一下,他和黎清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是那些人却是和黎清签订的终身契约,黎清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牢牢的绑在身边,替他做事。
但是双方的各占利益,他受了黎清的恩,所以对此毫无怨念。
这是最好的方式。
梁山显懂得的。
狼牙听自己带的人被黎清收下了,连忙道:“黎娘子,我带来的那些人,都是我们船上的老人了,那个……嘿嘿嘿,多谢您收留了哈,尽管用就是,现在他们都是你庄子上的奴隶了,嘿嘿嘿。”狼牙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叫你乱说话,乱说话!
把自家的人送给别人当奴隶,这天底下,也只有他做出了这等事。要是被有心人给听了,还以为他抛弃了江湖上的道义了呢。
这些人是之前跟着他干爹在水上呼风唤雨的,现在老了,被新人挤下来了,好歹还有点威力在呢!万一跑到干爹那里去乱说一通,自己岂不是要死的渣渣都不剩。
黎清噗嗤一笑,戏谑道:“我可要不起奴隶。”
“诶诶诶,哪能啊,我知道黎娘子最是心善,你别看他们年纪稍微有点儿大了,可那都是在水上威风过的一把好手,种地的杠把子,尽管用就是。”狼牙也不管黎清方才是什么态度,一本正经的推销起自家那些残兵老将们,口水不要命似的往外吐。
第128章 上表朝廷
“停,我说过了,我这里不收奴隶,和这些人都是契约关系,不过签订的是终身的契约,至于死不死,这不好说。”
“好嘞,作为报酬,黎娘子若是以后在河上运送东西,我狼牙必定会派人护送,保证你们的船队都好好的。”狼牙信誓旦旦的做保证。
黎清才没那么相信这不靠谱的狼牙呢,这人看起来神经大条的样子,她完全没有感受到作为一个凶神恶煞的匪徒该有的精神面貌。黎清让文钦拟好文契,自己拿到官府去做了保,然后让这些人都签上,不会写字的就按手印儿。果不其然,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写字,甚至不识字。
做好了这件事,就可以挖地基建造房屋了,还是采用老方法建造,又快又能遮风避雨。黎清将芋头食肆那边的所有盈利扣除一部分作为应急资金,其他的全拿来建造房屋,为此她还卖了一个话本,才堪堪付清了。
这些人简直就是来追债的,黎清恍然想起她还欠上京某当铺一千两银子。这简直是……好气哦。
她应该是最不会经商的人了吧!从开铺子到现在,都处于一种支出状态,黎清拼命的告诉自己,她白手起家,经历这样的日子是正常的,事业嘛!在万事俱备,暂无东风的情况下,总会是低谷期的。
黎清的那本章回体已经初稿完结,正在审核改稿,预计一个月之后,就可以让人交给魏西晨了。
她还要关注云及的近况,陪陪姜氏。
姜氏知道她最近忙得很,家里种地的事儿都没给她说,自己悄悄咪咪的就撒了谷种,将桑田里种上了棉花。黎清知道这里种棉花的少,可是她又十分需要,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五月的时候,朝廷的旨意下来了。不出所料,朝廷要黎清秋十月,携子进京,到户部参加考核。
黎清云及和姜氏在苏徐宁的带领下跪地接旨。
还有几个月,也不着急,云及还可以再精进一下。
之所以黎清不自己教云及知识,是因为她其实没那么厉害。她一个现代人,虽然专业如此,但是她是现代教育教出来的人,这样的教育确实不太完全适用于古代。
何况她的学识完全比不上樗夫子,樗夫子一直夸赞她,夸赞的也只是在教子德行上,而不是学术上。
等一切步入正轨,她也要开始读书了。这里拥有现代人永远也得不到的古籍,这么好的资源她不用,那就是傻蛋行为了。
等赚到了钱,便可以进行藏书,尽量让更多的书籍能够流传下去。
……
“苏大人,这次我给你带好东西来了。”黎清对苏徐宁福了福身道。
这是苏徐宁在乐旭县的最后一年了,十月他将携妻子带着姜家人一同前去上京。朝廷早就想把他调回去了,无奈因为锦州瘟疫的事儿,一直没有官员敢来此地。而且锦州相对于苏州等地,已经是西南蛮夷,穷山恶水了。所以他才生生的多留了一年。
“哦?还请黎娘子道来。”每次黎清来,不是要买地,就是给他好东西,她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政绩。苏徐宁时常对他的妻子说,此女子乃福星啊。
不知道这次黎清带来了什么好物,他实在好奇的很。
黎清从包里拿出那本《棉桑纪要》,呈给苏徐宁道:“这是我亲自种植,外加走访所得,还有一些个对应的发明,我想这东西不仅仅是对你我,还有对天下百姓都是件儿好物。”
苏徐宁打开书一看,顿时被书中内容所吸引。
他越看越感到不得了,“这……这……”三锭脚踏纺车,水力大纺车,简直绝了。
黎清并没有将新式织机的图片附上去,这是她的杀手锏,怎么能公之于众呢?
“这些全都有实物,我已经带人研制,并且发明出来,投入使用。”黎清道,
“可是真?”苏徐宁狠狠的按下自己内心的激动。
“千真万确。”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苏徐宁此时想的不是这东西能够给自己升多少级官职,而是这东西能够造福多少天下百姓。
自古以来,人们就为了衣食所忧,达官显贵衣食安然,尚有蚕丝金缕。而下层百姓很多却衣不蔽体,无以御寒。
如今有能够降服棉花的工具了,这才是千古的一大奇事啊!这是天下百姓之福。
想到这,苏徐宁竟然涕泪纵横。这可把黎清下了一跳,不就是个《棉桑纪要》吗?就激动成这样了?黎清挑了挑眉。
黎清不懂苏徐宁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齐人对天齐百姓的心。那是他的报国之志,造福百姓之情,真真切切。
“我立刻上表朝廷,附将此书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立刻推广棉花种植。”只是今年种植棉花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年。
这就是黎清想要的结果,等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之后,自己已经占据了棉布界的大半江山。
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原材料问题就此解决了,再加上乐旭县的田地很适合种植棉花,自己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