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御花园,便有专人带领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寰氏无奈只能与黎清分开了。她是皇后的弟媳妇,位置自然很靠前。
黎清的位置稍微有点尴尬,在一个非常角落的地方,旁边甚至还摆放着带刺的蔷薇花。蔷薇花期乃四到九月,这才三月末期,能开花一定是经过了很艰难的培育过程。
不知是本来就在这里,还是有人故意弄的。能在宴会上如此的,除了位高权重的人,还能有谁呢?
黎清尽量是自己低调,秉持着无人打扰便做缩头乌龟的道理,安然的坐在位置上。角落里才好呢,没人注意,就没人找事。
她暂时还不想和一群命妇对上。
皇后设宴,按照规矩,宫中的妃子也是要参加的。黎清在角落里暗中观察,认识到了几大妃子。
天齐讲究含蓄内敛,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花枝招展的妃子。妃子的衣着服饰与配饰完全是按照宫妃的标准礼仪制式来的。只是发型和妆容上略有不同。
宫里的贵妇自然是用的天下最好的保养品,其中靳贵妃五十五岁了,看起来也就四十几岁,皇后比靳贵妃小些,看起来更年轻些。
当然,在黎清眼中,这些人都是画着妆容的中年妇女。皇帝的这几位妃子当中,只有德妃高氏年芳三十五,其余均在四十以上。
天齐的皇帝都不是禽兽级别的,到了一定年龄,便不再选妃了。想要新鲜感,就从宫女之中挑选看得上眼的。百年之后,若是无子,全都陪葬。
风险很大,很多宫女也都不敢冒着高风险,更何况这一任皇帝对皇后情有独钟。
所以后宫还算清净。
“今日乃花夕节,本宫依照往年惯例在此设宴,节气中总是喜事,待会儿只管尽情享餐观赏花草歌舞,本宫先在此敬上一杯,以示对开国圣德仁皇后的怀念。”
皇后上官氏起身对天举起酒杯,一敬之后,一饮而尽。
众妇人姐儿也学着上官氏的做法,一杯之后,全都坐下。
皇后给了身旁的女官一个眼神,女官会意,高声道:“奏乐,起歌舞!”
乐师们立刻吹拉弹唱起来,一群如花般美丽的女子飘然行至预留出来的空地上,翩翩起舞。
“皇后娘娘,妾听说前不久陛下给了一位奇女子以封号,好像是什么织锦娘子,乃是推广棉花的大能,于我天齐有功,不如趁此机会,让她现身,给诸位命妇姐儿们引荐引荐,以后也好认出他来。”
酒过三巡之后,靳贵妃见皇后无心观赏歌舞,趁机进言道。
她知上官氏请了这织锦娘子,还是专门派了身旁的女官去的。
那棉花推广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官家现在才例行封赏,定然让上官氏不开心了。不趁此机会搅和一二,她怎么甘心呢?
靳贵妃这话说的不算小声,很多妇人都听到了。其中也包括哪些年过古稀的老太太们。这些人都是老一辈的,在天齐建国几十年之后出生,那时候天齐还没有现在这般稳定,大小战争不断。这些老太太们也算是经历过建国之后的余波,心中精明着呢。
对于为国贡献的人,她们心存敬畏。
这会子提到了,倒有一种冲动想要见见了。
“妹妹说的有理,我正有此意,就引来见见吧。”上官氏说完,她身旁的女官立刻喊道:“舞停!”然后挥了挥手。
因为没喊乐声停,所以乐声未敢断乐。通常轮空时,有轻音乐的演奏方法。前日从坊间传入一首李白诗的唱法,他们连夜学了,这会子正好派上了用场。
“传织锦娘子上前。”
黎清正悠哉的坐在角落里,准备享用美食,虽然这些食物已经冰冷了,但为了五脏庙,多少还得吃点儿。刚要下筷子,歌舞就停了,接着就是传召。
她就知道,今日不会太平。
于是她整理了衣衫,迈着轻巧的步伐,乘着乐声,缓缓走上前去,走到离皇后还有一丈三尺的地方停下。
好一个端庄妇人!
这是众人共同的心声。
“妇人姜黎氏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康安。”黎清半蹲着身子给皇后行了礼,接着道:“拜见各位娘娘,各位娘娘康安。”
“平身吧!”
上官氏看着黎清一系列礼数周全也就歇了为难的心思。此妇三十岁,常年待着乡下,也不算难看,更不粗鄙。
看来传言有误,上次女官汇报的都是真的。再看此妇怕自己容貌出众抢了各家风头,还把脸给涂黑了,若不是注意到了那双水灵的手,还真被骗了。
靳贵妃不是等着她生气么?那她偏不。上官氏很快给黎清打上了知礼贤妇的标签。
“黎氏,我听闻你长居锦州,刚搬来上京,可还习惯?”上官氏问道。
第323章 皇后赐珠
“娘娘,妇人习惯,上京风俗多样,也更热闹,很多新事物,妇人未曾见过,一切对妇人与家人来说都很新鲜,所以就算初来乍到,也不觉孤独。”黎清的回答得很真实,只要给这些人树立起一个形象就行了。
这御花园中,可全都是朝廷要员家里的后宅主妇,看她们即可看出那些官吏们平日的样子。
当然,她的回答也将给她们留下第一印象,就好比面试者与面试官。她留在这些人心中的第一印象便是以后朝廷要员对他们家的印象。
关乎到云及以后的人脉。
“习惯就好,上京乃我天齐之最核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方,黎氏可不要被花花世界给迷了眼。”上官氏习惯性的说教几句。
黎清连忙点头称是。
她早已看出上官氏与靳氏之间的火花,两人暗中较量着呢。她怎么好意思夹在中间做盾牌和矛呢?
“娘娘提点的是,妇人自会牢记于心。”黎清福了福身。
皇后见话题已经被聊死了,又不能放了黎清下去,又道:“本宫倒是对你的事迹喜欢与佩服的紧,今日准备了礼物送给你。”
上官氏说完,女官便拿着礼盒走到黎清面前,打开它,将其呈现给众人看。
“东珠,竟然是东珠,而且还是一串儿,价值连城啊。”
“没错,色泽细嫩光滑,一定是上上好品。”
“这东珠是我送你的见面礼,这是高丽的贡品,陛下将之赠我,怎奈何我没这个福分,今日见你的肤色挺配,就送给你了。”上官氏解释道。
黎清只看了这一串东珠一眼,立刻礼道:“多谢娘娘。”
“配她肤色?噗,配得上吗?皇后娘娘分明是为了送礼而故意说的吧。”大皇子妃连秀珍眼皮子悄悄动了几下,一脸不屑的说道。
不过是平民妇人,还当真是一朝飞上枝头,做凤凰了?她才不信呢。
“大皇子妃似乎有什么异议啊?”上官氏早就看连秀珍不爽了,靳贵妃生了大皇子,大皇子妃就算她半个女儿,怼她相当于怼靳贵妃。
果不其然,靳贵妃十分不高兴的看着大皇子妃,眼神锐利的像是要杀人。
大皇子妃吓得赶紧瑟缩脑袋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黎氏,方才是大皇子妃吃多了酒,口不择言,你别往心里去。”靳贵妃见自己儿媳妇已经收敛,你想承担这个责任,只好替她擦屁股。
“无碍,我不在意,多谢皇后娘娘赐珠。”
黎清微微笑着,暗中记住了大皇子妃这张脸。
“你喜欢就好,这串东珠你可不能压箱底昂!”
方才黎清没有屈向于靳贵妃,倒是有骨气的。既然站在本宫这一方,本宫也就不吝啬庇护。
上官氏很快做好了决定。
“是,我一定谨遵皇后娘娘懿旨。”黎清回答道。有人注意到黎清的自称变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去吧。”
“是。”
黎清又回到自己的位置,此所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春华一直站在黎清位置旁的角落里,背上早已经打湿了。黎清将装着东珠的盒子交给了她,顺便带上一个安然的眼神,春华浑身的紧张感才缓缓舒展。
“黎氏的性子颇为爽利,倒是个难得的妙人。”卫国公刑老太太对身旁的顾相家的秦老太太小声说道。
“这分明是个可以以姿容压迫所有人的美人,只可惜圆滑的很。”秦老太太眨了眨眼道。
刑老太太一听,兴趣更甚。她怎么没看到?
“我看你是老眼昏花,黎氏的脸色暗沉了些,可她手白啊!”
原来她就是我那傻儿子认得干姐姐,改日应当送上请帖。对面的承恩侯府齐氏心中暗暗想着。
别人不太清楚这妇人的底细,她还不清楚么?她所做的事,拿出来,这里的妇人有多少人比的过。
接下来便是各家姐儿出来小小的展示自己的才艺,黎清很有兴趣的观看了,对京中的高门嫡女算是有了大致的了解。
宴会之后,在场的命妇姐儿陆陆续续离开。黎清也收拾好,准备离开了。
“黎娘子请留步!”
黎清回头一看,竟然是上次来送请帖的女官,于是礼貌道:“不知女官可还有事?”令牌方才已经让春华送到这位女官手上了呀。
“传皇后娘娘懿旨,就将此令牌赠予黎娘子,以后多来宫里玩儿,用得上。”
“……”黎清有些惊诧。
姜家门庭只有她一人独撑,官家除了封号和几亩田产,便什么也没有给她,她不是县主更不是郡主,一个普通人而已。赶不上在朝廷有公职做依靠的后宅妇人。她有何殊荣可以得皇后如此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