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好歹也是声名响当当地存在了。人人都在羡慕她有个好儿子,按理说娘家人也该听说了风声,然而一点响动都没有。
多方打听之后,黎清才知道原来黎有良考取了举人,一家三口搬到锦州城去了。
也好,没有人来打扰她的生活,她逍遥自在的很。
她这几年过的也算十分顺遂了,所谓的娘家人对她来说并不是可怕的存在。
面子是个好东西,丢了,里子的脏污就都出来了。当年自己一来就撕毁了黎家的遮羞布,也算是给原主出了口恶气。
第164章 洛阳书院
转眼就到了四月,整个乐旭县栽种棉花苗进行的如火如荼。
云及已经将武定全部的武学都学了去,五月的时候他和管尚轩就要动身前往洛阳书院了。约好了过了姜氏的寿辰才去。
姜氏是四月二十八满四十九,自家人围成一桌,安安静静的过。就像前几年那样,煮上一碗长寿面,再窝两个荷包蛋。这么多年,一直如此。
这边的寿辰都不主张铺张,除非是长辈过甲子,会大办长寿宴席。
洛阳书院是蜀地乃至整个天齐都很有名气的一所书院,和其它三大书院齐名。其它书院分别是苏州的崆峒书院、扬州的青山书院、和上京的应天书院。
这些书院都是天齐开国之后大儒们在朝廷的扶持下建立的,前朝卫大肆破坏文化,天齐建立之后,文人们总算有了依靠,第一件事就是全力批判卫朝。
前卫学秦,迫害读书人,不许新办学校,控制舆论,还停止了隋唐所建立起来的科举考试制度。
人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没文化带来的困扰,所以轮到天齐的时候才这么重视文化的发展。
天齐可谓是充分总结了前朝的教训,但是重文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武力值的弱鸡,所以天齐一直受到来自于北蛮的压迫。而前卫朝的大部分余孽都投靠了北蛮。
天齐一百年都在清缴前朝余孽,一但被打上了前朝的标签,就被诛九族了。
这些都不是黎清要关注的重点,她现在要关注的是洛阳书院。
经过多次打听,甚至偷偷瞬移去了洛阳书院之后,黎清总算是放下了一颗老母亲的心。洛阳书院在锦州东部,往益州走的方向。
书院在半山腰上,当然所谓的山并没有多高,就是不知道为啥会以洛阳命名,总的来说可能是和洛阳有什么联系。书院里的环境在黎清看来还蛮好的,有苏州某园林的感觉,学舍宿舍都比较完备,最重要的是里面拥有一定数量的藏书。
黎清已经悄悄的将一切都打听清楚了,为了云及她不惜做贼去了书院的后厨,发现饭菜比村学里的好上数倍。
对于贫困子弟,书院还有额外的补助,以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感觉里面的学习氛围很浓厚,随处可见吟诗作对,还有抱着书啃的学子。
这下黎清才总算放下了,不过姜氏不知情况,她可放不下,在四月末的时候就对云及千叮咛万嘱咐了,甚至想要给云及寻个书童作陪。
只是书院明文规定不许携带书童。人家规定,书院圣地是来锻炼人的,不是来享福的,故而姜氏空有想法而无处实现。
她见着黎清一副轻松毫不着急的模样,忍不住责骂道:“自己儿子就要出远门,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当娘的居然还有心情悠闲的坐着喝茶?还不快滚去收拾东西。”姜氏一边说,一边将黎清拉起来,推进云及的房间里。
“……”黎清觉得委屈。
嘤嘤嘤。
她明明为了让云及好过一点,已经提前打点好了一切,还花银子买了洛阳书院旁边的一间小院儿。
也就是所谓的学区房。
学区房在哪个朝代都不便宜,黎清简直肉痛死了。
算了,还是要顺了姜氏的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姜氏讲起道理来,黎清耳朵能听出茧子,她都怕了。
云及进屋见黎清在给他收拾东西,立马抢了她手上的东西。他家娘亲已经够辛苦了,这些小事怎么能劳烦她呢?
“娘亲,快去歇着,小白自己可以做的。”云及将东西都塞进箱子里,拉着黎清走到桌子旁,给她倒了杯水。
黎清道:“那好,我就在这里看着你。”
这几天管尚轩回家去了,钟氏十分想念儿子。管尚轩一旦去了洛阳书院,那就只能一年到头才能见到一次了。
到时候两个娃子在码头碰面,然后一起前去洛阳书院参考。他们两个考上的机会蛮大的,樗夫子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两个娃子的可塑性都很强。
“出门在外,不可妄动武力,也不可落下习武,更不可冲动,娘亲一直都教你做事要动脑筋,你可记住?”
黎清看着云及忙碌的身影,忍不住说道。
“记住了,小白谨遵娘亲教诲。”云及有模有样的对黎清垂腰拱手道。
姜氏进来就看到了这一幕,她心里想着黎清正在帮着云及收东西,谁想到她居然像个老爷似的坐在那里。
她咽下一口气。
“阿清,你在做啥呢?”姜氏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颜悦色的,可是她越是这样,越显得可怕。
挖槽。
黎清:娘,您要是生气,您就大声说,生气的说,千万不要笑哇!
云及见状哪里还不明白,怪不得她娘亲要来帮他收拾东西呢!原来是被奶奶逼迫的。
他的行囊一直是奶奶在收拾,娘亲主要计划要带哪些东西。每次娘亲说,哪些东西用的上,哪些东西用不上。
偏偏奶奶说都带上,结果证明娘亲是对的。
所以这次奶奶直接让娘亲来帮他了,娘亲却并不想,而是想考验他的能力。
如何能费最少的力气,达到最大化的物用?是娘亲交给他的命题。
“奶奶,让我自己来收拾。”云及挡在姜氏面前,一双大眼睛盯着姜氏的脸。
“嗯?”
“我这不是以后要自己照顾自己嘛,现在提前演练一下,免得我去处以后出了错,被人取笑了去。”云及接着说道。
姜氏一听觉得挺有道理的。
于是云及的房间里,两个大人如同两尊大佛似的,坐在桌子旁紧紧盯着云及的一举一动。
黎清这样是被姜氏逼的,而姜氏才是真心的。实在是她觉得这样做很没有必要,带那么多东西干啥,洛阳书院旁有个小村子,那里有集市。
集市是书院带动起来的一个小经济带。
啥东西都有卖,云及只需要带上衣裳和被子就行了。
现在他可以只带夏衫,以及一些个薄外套,防止偶尔雨后冷风。
其余的,不是还有她在嘛!天冷了送过去不就得了,还能顺便看看娃子。
第165章 入学考核
管飞鸿亲自送的两孩子前往洛阳书院参加考核。
尽管云及可以不用参加,但管尚轩还是想找个人陪伴,于是云及也参与考核了。
入学考核首先得看之前的一些文章或者成绩,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印象。
据了解,洛阳书院同样的是有分班制度的,资质好的全堆放在一起。老师教学采用的是因材施教,还有就是辩论试讲学。这一点是在模仿当初的孔圣人。
就是因为这样,学校才人才辈出。
黎清唯一不看好的就是,学院严重歧视创造性人才。也就是他们只收书生,而忽视了对于一些工生的培养。
要是天齐的教育能将此项囊括进去,那么按照天齐现在的经济发展,极有可能提前进入现代经济,也就不存在未来的一些不必要的代价了。
黎清觉得,她怎么有种想造反的冲动呢?
好像有句话叫,穿越不造反……呃,什么来着?哎呀,管他呢,自己又没有能耐高举社会主义大旗,预见将来是赤旗的世界。
黎清老母亲的心一直都在线,虽然她表面上没有亲自去送两个娃子,暗地里还是跟着去了。看着云及安然的进了书院的大门,黎清才转身离去。
在这个没有监控且死角很多的时代,黎清瞬移消失的样子很难叫人发现。只要她想,就能去到想去的地方。她以前也想过瞬移到美洲,去带辣椒和玉米回来,也只是想了想罢了。
就这两个东西就足以改变天齐这个国家了。
她很佛,佛的只想顺其自然。
就连云及考学,她都没有强行要求必须考上来着。走自己的路,一切经营全靠自己。云及就在走自己的路,虽然她对云及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但毕竟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云及自己手中。
黎清雇人将买的学区房给打扫干净,又请了木匠打造家具,什么锅碗瓢盆的,全都没有买。
云及根本不知道他家老娘已经给他买了个房。
唉,要是放到现代,云及就是妥妥的富二代啊,走到哪里都有自己的房子住的那种。
照着这种态势下去,姜家的房产将会遍布云及所过之处。黎清这么做一方面是不想苦了云及,另一方面还有自己考量的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也就是万一以后云及做官失败了,被抄家了,还能找地方落脚。
像这些小房产是不会被收走的。
官场伴君如伴虎,所以一开始黎清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世界上还能找到比她还考虑周全的母亲吗?黎清每想到此处都有些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