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瑾提醒道:“穆嫔之事,事关太子爷,谣言传到这种程度,也足够打击穆嫔了,为了大家的安全,最好不要牵扯到太子爷。”
曹尼玛与董鄂瑾认识这些天,大体也了解她是个什么人了,知道她不是因为怕,因为怂,才提醒他避着点儿太子爷的。
他淡笑了下,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态度,问了句:“是不是九爷要帮着太子爷?”
对曹尼玛知道自己未透露的底细,董鄂瑾一点儿也不意外,她微微一笑,刚要开口,曹尼玛这个心思细腻的土匪却先摸摸鼻子道:“我不是调查你啊,知道你和九爷的事儿,我真是不小心看到的!”
他很看重董鄂瑾,故此怎么也要把这事儿解释清楚了,这是信任问题:“知道你是董鄂府的小姐,那天我去找你,然后就瞧见九爷跟你那个啥……”
他正要翻墙头呢,就看见了。
糙汉子略有些不好意思的提醒着:“那个啥,你们也不注意着点儿,公共场合,在花园儿就亲嘴儿,也不知道避着点儿,关屋里亲啊……”
董鄂瑾面色略有些薄红。
他个糙老爷们儿,教育着她要懂得规避,可他这大嗓门儿,嚷嚷得全天下的人都快知道了。
曹尼玛也挺不好意思的,急急的解释道:“那个啥,我当时就看了一眼,怕你们再胆儿大的干点儿啥少儿不宜的事儿辣眼睛,赶紧翻墙走了!后面你们干啥了我可啥也没看见啊!!”
他之前还在想,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收了董鄂瑾这样的人啊,后来看到居然是九皇子胤禟!
第一反应有些懵。
第二反应觉得有些扯。
第三反应觉得这俩人站一块儿,还别说,有股莫名的、变l态的契合感。
董鄂瑾耳根微红。
暗暗发誓以后决不让九爷在公共场合得逞。
怕曹尼玛再继续这个话题,她便将话题又带回去:“九爷不会帮太子爷,但,涉及党争,事情会变得很麻烦,故此,还是不要掺和的好。”
曹尼玛认同她这个观点。
他当土匪也是有原则的,除了良家妇女,善良百姓不碰以外,贪官可以毁,但党争不能参与。
开玩笑,皇帝老儿虽然年纪大了,但脑子还精明着呢!
掺和谁继位的问题不是找死吗?
想他们当土匪的,一代代往下传还要挣个高低呢,要不是他们家五代单传,但凡兄弟们有想谋朝篡位的,那他老子是第一个不答应!
“你放心,我是个明白人儿,就是有件事儿还挺不好意思的……”
看他这么踌躇,董鄂瑾诧异:“什么?”
糙汉子的脸上突然冒出了一种违和的腼腆憨笑,“那个啥,当初我们抢的那个山炮……抢的是九爷的。”
董鄂瑾:“……”
第257章 真正人傻钱多的在这儿
曹尼玛真是挺不好意思的,但毕竟是兄弟了,九爷就是他们神矛局的女婿,不说出来实在有些对不住。
不过要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抢的!
面对刚请回来的大当家,曹尼玛积极承认错误,嘿嘿笑笑,实话实说:“九爷那是所有土匪都盯着的肥肉,为了山寨的发展,我怎么能放弃呢?!是吧?”
董鄂瑾哭笑不得。
这土匪理论没毛病。
“就是九爷吧,他太精明了,太贼了,当初我们盯着这批货整整盯了三个月,差点儿就没到手!还好当时赶上暴乱了,我们就趁火打劫了!”
曹尼玛摸摸下巴,还略有些小遗憾:“可惜了,你说,他要是钱多人傻该多好!那我们得劫多少银子啊!”
董鄂瑾:“……”
低头,朝这儿看,人傻钱多的在这儿,被劫多少都不心疼。
只是……
曹尼玛虽未土匪,却做事颇有底线,能劫九爷,那就说明九爷背后也不是多干净……
如现代社会,经商的要是没点儿政治背景或是在政界有人,那还真是不好办事儿。
九爷两边都占了,自然是最好做生意的人。
再加上他人又聪明,也怪不得会赚那么多银子了。
她对他背后到底做了什么并不感兴趣,只是有些诧异,他竟然这么早就开始准备这些了。
也许是她并不了解历史,所以对皇子间夺嫡的开始并不是很清楚。
九爷既然如今能准备到这种程度,说明早有计划。
难怪历史上的九子夺嫡轰轰烈烈……
“咱们神矛局肯定是要发展的,军事力量尤为重要,但以后可别再打劫了,一是目标太大、太危险,容易造成伤亡;二是,这毕竟是一个要做得长久的事业,有污点不怕,但志向一定要光明,行事一定要磊落,目标更要放得长远,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因小失大。”
也许自己心里还残留些革命情怀,故此,董鄂瑾既然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要将所有事情正规化,不能还像之前那般随便散乱。
那不是保家卫国,那是打着为国的旗号,小范围内的祸害。
曹尼玛知道她的意思,也喜欢她这么讲,总觉得自己听完她一席话就深受教育。
笑道:“你说的对!都听你的!咱们的发展要光明!要青史留名!!”
董鄂瑾拍拍他的肩膀:“嗯,你有这个觉悟,我很高兴。”
说罢,她就走了。
曹尼玛颇为恭敬的送她出去,笑得爽朗高兴。
回来后,自己略有些愣。
他怎么……好像在她面前成小弟了呢?!
虽然她确实是大当家吧,但他好歹也是当了十几年老大的人啊!
这种莫名其妙的臣服是怎么回事儿?
曹尼玛郁闷了。
这女人果然是能人,竟然在潜移默化中就把他给彻底影响了……
娘呀,极品,太极品……
……
惠妃见那穆嫔是靠不住了,便找了德妃。
四妃各据一方,并不亲近,多少年了,惠妃第一次进永和宫,德妃娘娘甚是惊讶。
第258章 宜妃是杀人凶手
惠妃向来眼高于顶,自持四妃之首,宜妃那样的宠妃她嫉妒轻蔑,更是瞧不上她这种没背景的人。
能让她突然笑脸相迎,主动进这永和宫,德妃娘娘惊异之余更是警惕。
惠妃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只是,德妃万万没想到惠妃会提起当年的事儿。
“德妃妹妹啊,胤祚这孩子,一直都是个听话懂事儿的好孩子,奈何……生不逢时啊。”
胤祚是德妃心中永远的痛,那孩子早殇,是她没看护好他……
尤其,那孩子还是被皇上寄予厚望的。
祚这个字,既是保佑,也指帝位。
她知道孩子名字的那一刻便欣喜若狂,然而,后宫鬼祟多,太得帝王宠爱便会遭人嫉妒。
这宫中早夭的孩子又多,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当年之事,到底是有人在背后做鬼,还是真的是胤祚福浅命薄……
那董鄂瑾与九爷如今私交甚密,背后护着她的便是宜妃,若让宜妃陷入不复之地,她再摆弄那小丫头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惠妃娘娘得意的想着,也不提温宪公主的事儿谈合作,那样太刻意,只是纯粹的找宜妃的茬儿,意会的向德妃透露当年胤祚之死是宜妃在背后使坏。
德妃沉浸在当年的回忆中,神色有些怅然哀凉,一时间竟忘了回答惠妃的话,惠妃便只得分外好心的提醒她了:
“妹妹你想啊,宜妃当年万千宠爱于一身,正是风头无两的时候,除此之外,这宫中最受关注的便是胤祚那孩子了,从小便聪慧懂事,光瞧那名字,就知道皇上极为看重……可偏偏,胤禌出生才几天啊,就大病一场,又恰逢胤祚病重,两边都需要父爱,可皇上却没看胤祚,偏偏只去了宜妃的胤禌那边儿……”
惠妃说到此便止住了。
点到为止更能令人遐想无边。
尤其她最后一句话尾音拖得极长,声调刻意的变化着仿佛能直直的扎到人的心底,让人不自觉的便深思起来……
德妃娘娘真的陷进了惠妃这段话中。
即使她明知道惠妃这就是在刻意挑唆,可……到底是宜妃的儿子夺走了她儿子最后的父爱。
这是事实。
就像是一根极其粗壮的刺,深埋已久,已深入骨髓,不特意的去想它,便也没什么痛觉。
可一旦被人用心良苦的一寸寸深挖出来……
鲜血淋漓。
她浑身似乎都布满了钢针一般,扎得生疼,血肉模糊。
仔细想想……
胤禌,生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七,而她的胤祚,去世时间便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
差七天。
仅仅就差那七天。
可宜妃的儿子胤禌,明明是一个生出来格外茁壮的新生儿就突然生了病,这真的是巧合吗?
德妃陷入了无法控制的怀疑。
这些怀疑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像是野草一般疯狂的滋长着,蔓延在她心底的每一寸角落,密密麻麻的堵得她几乎快要窒息。
惠妃娘娘看目的已达到,又温和善良的宽慰了几句,便施施然起身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