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奋斗多年所谋求的。
她在意的,不是富贵,而是人文环境,是周围的人能不能接受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
至少,在这里,哪怕她并不是最优秀的,却不必再被那些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言三语四夹枪带棒且十分低劣的诋毁。
然而,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温女士却倍感压抑。
如果说,在从前居住的小区,周围人射向她的,是明枪,他们是明着看不起她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且没有再婚对象,看不起她是个女强人;那么,在这里,伤她的则是暗箭。虽然大家见面时讲话都和和气气,彼此客气彼此尊重,但这些人的高傲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言谈之间总是不由自主地夸耀自己的儿女、孙辈、自己的见识和事业、自己当年的牛逼事迹。
他们并不说温女士不好,只是偶尔说话间的语气、微抬的下巴等种种神情,令作为心理医生的温女士能轻易看出别人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的真实想法——他们并不十分看得起她。
换言之,在这套她习以为常的规则体系中,她并不算是有地位的那类人。
她的苦楚无人知,也无人可倾诉。
她的骄傲不允许她表现出半分脆弱来。
她怕被人看了笑话。
她想要获得尊重,想要获得认可。她不喜欢在社交中处于下风,更像做高高在上的那一个。
这些东西,从前,她在外面很难得到。因为别人哪怕很羡慕她嫉妒她,言行中总要标榜自己,显得自己很牛逼,刻意贬低她。
换言之,她很优秀,但总是能令人在她身上发现一些点来找到平衡,认为她在某一方面优秀然而……
她还没有强大到让人臣服的地步。
于是,她内心的诉求,只能在陆之韵身上得到,并希望陆之韵能做到她不曾做到的。
元宵节那天晚上,按照传统节日的习惯,陆之韵做了青菜汤圆和几个温女士喜欢的小菜。她看上去照样像从前那样乖巧听话,照样事事照顾温女士,然而温女士却知道,在她和陆之韵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她已经落败了,她失去了对陆之韵的控制权。
陆之韵终于不再是她的衍生物她的附属品,终于不再身负她的寄望,开始作为独立的一个人活着了。
她的希望都落空,陆之韵的路已经开始。
餐桌前,俩人吃饭时秉持食不言的规矩,整个房间都静默无声,唯有隔音超强的玻璃窗外,烟花在天际、在高楼间无声地绚烂。
在这种时候,陆之韵尤其想念孟飞白。因为她和孟飞白一起吃饭时,永远不会担心他会骂她,就算她故意不夹桌子上的菜,非要他碗里的,他也不会斥责她,不会说她不对,反而也会说几句骚话撩他。
每一次,她习惯性地想要收拾碗筷去厨房忙碌时,他都会说:“放着我来。”
当他系着围裙挽着袖子洗碗时,她喜欢从他身后抱住他,双臂环着他窄窄的腰身,心猿意马,偶尔用侧脸贴着他的背脊轻轻蹭,偶尔隔着衣物在他后背落下一个吻,还不忘夸他:“我男朋友好厉害!又厉害又贤惠!”
当他炒菜时,她忍不住想要捣乱,趁他不注意就往锅里乱加调料,令他防不胜防。对温女士,她从不敢这样,因为温女士会生气得忘了教养吼她:“陆之韵,你是不是有病!”当然,温女士也不会下厨,通常都是陆之韵下厨也就是了。孟飞白可不会这样,他总是一边手忙脚乱地炒菜兼防备她,一边好像有些生气地喊:“陆之韵!”
陆之韵便讨好地笑笑:“爸爸,我错了。”
因孟飞白看上去年纪不大,这时候尚未长得很高,倒令她有种欺负孩子的感觉。
偏偏这种时候,孟飞白总是很无奈:“宝贝,别这样,要是做出怪味来,我不重做的。过来,我亲你一下,你乖一点好不好?”
真像是哄女儿。
极大的反差,有趣之余,又令从未感受过这样儿仿佛来自长辈的宠爱的陆之韵情不自禁地沉溺。
她想,如果她有一个像孟飞白这样的爸爸,将来一定找不到男朋友。于是,她单方面决定,等将来结了婚,申请在人造子宫中孕育一个孩子时,一定不要女儿,要儿子。这样,她的孩子就不会有找不到对象的烦恼,进而不会家里蹲打扰他们的老年二人世界。
晚餐在两下的沉默里,只能听到碗筷相碰的声音。
结束后,温女士放下碗筷吩咐陆之韵洗碗收拾餐桌和厨房,说完就要上楼回自己的卧房。当她走在旋梯上时,陆之韵叫住她,真诚地看着她说:“妈,找个对象吧,我这里从来都不会是问题。”
温女士皱了皱眉,终于找到机会借题发挥,轻斥道:“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谈恋爱谈傻了?以为人间处处都是爱?我是这么教你的?你和那个男生,别看现在要好,等将来他遇到的人多了,你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爱不爱的,有的只是见色起意。如果他还没有背叛你,说明他只是没有遇到足够的诱惑。”
陆之韵始终是理想而纯粹的,她相信世界上有那种形而上的、发自于内心的、执着的、不考虑任何现实条件、不论在什么境地都能坚守的爱情。
但她没有同温女士辩驳,只是仰起脸,习惯性地露出从前那样讨好温女士的笑,俏皮地说:“妈,你说得都对。但如果你要是遇到喜欢的人,真的不用顾虑我。”
温女士眼睛一酸,心头五味杂陈,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扶着腰,眉宇间的皱痕平展了些,勉强地露出温和的笑容:“我的事,我自然知道。你现在最主要的人物,就是搞好学习。”
“嗯,我知道的。”陆之韵回应着,转身走进厨房洗碗。
她和温女士之间,大抵只剩下了这样流于表面的平和和亲近。事实上,后来的生活如同从前一样,温女士一个月之中和她说的话,还不如和一个普通的外人一天所说的。
她们之间,像是有一种默契的存在,除了必要的交流,比如叫对方吃饭、问询一些必须问询的琐事以外,几乎都不怎么说话。
温女士照旧忙碌着工作,偶尔对陆之韵下达一些指示。
陆之韵在学习之余,但凡有时间,总是力所能及地做自己能做好的家务,以此来减轻温女士的负担。
——哪怕这并不是真实的世界,陆之韵依然做不到对温女士不管不顾。温女士毕竟是她的母亲,而她被温女士抚养,仿佛有一种巨大的负债感,令她身体力行地,一日复一日地,在自己不曾经济独立前,争取能少欠一点。
在节假日的家里,陆之韵是这样一个乖孩子。
除开她在学校和孟飞白谈恋爱以外,她的好样貌、她的好成绩、她的好修养、她的好性格等,又成了温女士同人在人际交往时炫耀的资本。
人到中年,炫耀的、攀比的,无非就是房子、车子、票子、配偶、后代。
温女士收割别人的赞美和夸赞,陆之韵在不在场不知情的情形下,高帽子被戴了一顶又一顶。
当然,温女士是不满足的。
因为陆之韵是她仅能用来炫耀的资本。而周围的人,要么婚姻表面上看幸福美满,要么儿女成双,要么家中资产丰厚……
她只能打女性独立牌,听着别人嘴里大部分时候夸赞艳羡的话,偶尔也听他们发出这样的声音:“如果遇到合适的,你也可以考虑下再婚。少时夫妻老来伴,虽然平时看着也挺烦,但有时候没个人陪着也挺孤独寂寞。”
往往,温女士在这时就会谈精神之独立,声称自己不愿向生活低下头颅,不愿意将就。然而心里想的却是——世界上哪来的爱?年少时,大家以为的爱情,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是雾里看花,朦胧的,不曾真实接触的,充满美好想象的。一旦在现实的阳光照进来,终将面目全非甚至于溃散。到后来,只有双方条件、利益的考量,只有斤斤计较和防备。
……
这都是温女士的经历。
是陆之韵现在尚未能经历、将来也不一定会经历的经历。她们是不同的人,必将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
温女士需要众人的认可、赞美。
曾经陆之韵则因为欠温女士的债太难偿还,而惧怕再欠任何人的债。她还不起,是故不敢靠近。
而通过过去几个世界的经历、通过她对自己和孟飞白这段关系的思考,她终于明白,也许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得失来衡量的,情感尤其不能。
也许不应当说有人对她好、为她付出过,便是她欠了债,要去偿还。
也许,对方只是单纯地对她好,希望她好。
它有的注解应当是——爱。而她要做的,只是发自本心地,去爱,然后被爱。哪怕将来有一天会被伤害,她也应当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行的果敢与毅力。
当陆之韵拥有了这样的心境后,她过得很快乐,即便生活中偶尔有小小的忧愁也总是很快就烟消云散。
高中生活仿佛一晃而过。
在家时,她仍旧是别人眼中的乖乖牌——为了无愧于心,力所能及地做着许多事去减轻温女士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