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彻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你很有天赋。比我刚开始入行时有天赋得多。”他是在说她今天的表演。
他夸得真心实意,嫣然却自愧地低下头,受不起这份赞誉,原先亮晶晶的眼睛黯淡下去,“刚刚是我没演好,辜负了蒋导和片场那些辛苦的工作人员。”
当时她拼命想要入戏,可她真的……
想象不出家庭和睦的孩子面对父母时应该是怎么样的反应。
尽管她那么努力,可她揣摩不了一样自己完全没得到的东西。
被父母爱的感觉。
应嫣然忍不住再次失神,喃喃:“而且,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桑桑存在过吗?她很可怜,可她好幸运,养父母和亲生父母都那么爱她。”
短暂的沉默后,费彻选择告诉她:“桑桑是真的。”
《血月亮》是一个在现实生活里发生过的故事,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桑桑被拐走后又被找回来。但,故事终究是故事,来源于现实,又异于现实。
“剧本是假的。桑桑没有遇到过那样好的父母,桑桑的养父母很糟糕,糟糕透顶。可太过现实的剧本,不受欢迎,所以编剧改了剧情。”
“然然,现实中温谨礼的孩子在被人|贩子拐后,那个孩子甚至变成了另一个恶魔。”他说得轻描淡写,似是无意将一桩往事提起,又轻轻放下。
却勾起了应嫣然的好奇心:“我……可以知道原来的故事吗?”
两人坐在体育台上,费彻转过头。他今年四十五岁,早已不年轻了,笑起来时眼角有遮掩不住的细纹,无声叙说那些从他身上逝去的时光,可他笑得温柔而慈悲,这也是岁月带给他的力量。
“好。”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继续^_^
第63章
那是一桩发生在好几十年前的旧事, 久远到早已被残忍又温柔的时间掩埋, 除了当时关注过新闻的人们, 就只剩泛黄的旧报纸还有记载。
而对于旧事里面的人,故事的帷幕早已拉开。
真正的桑桑,不是女孩,也不是三岁那年趁家人不注意走丢的。
桑桑家雇了个农村来的保姆,二十来岁, 手脚勤快,温家人看她朴实, 又听说她家里环境不大好, 有好几个孩子养活, 这才留下她。
温家待保姆不薄, 吃穿用度都没少她一份,温夫人更拿她当自家姊妹, 让桑桑叫她“小姨”。
谁知道竟为温家埋下了祸患。
温家对保姆越好, 保姆心里越不平衡。
她嫉妒温家家境优越, 对人才能这么有礼貌;也嫉妒温夫人头胎就生了男孩, 而自己连生三个“赔钱货”;更嫉妒桑桑能生在温家,吃穿不愁,父母恩爱,她的孩子待在家里挨打挨骂, 喝口米粥。
凭什么啊?!
凭什么社会这么不公平?
她和孩子受尽各种苦难,温家却可以一副浑然不知世间疾苦的幸福模样?
那时桑桑已五岁半,在温父温母教导下他自幼乖巧听话, 人也比一般孩子要聪明一些,三四岁就能记事,因而总被邻里夸奖。加上形似温母,虽是个男孩,可五官漂亮精致,怎么看都招人喜欢。
可以轻易想象,如果没有意外,这个孩子以后该有多么美好的人生。
然后。
在一天早上,温夫人去参加国内的教师讲课大赛,温先生飞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周的演奏会,保姆借着回家探亲的说辞绕过小区里的熟人,把桑桑带到了偏远山区卖给了别人。
那个年头,大部分的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农村里尤其如此,谁家没有个儿子死后都无颜见老祖宗,可有人兴许两世缺德,越想生越生不出,于是便打上了别人家儿子的主意。
桑桑被转手倒卖了三五次。
卖得一次比一次远,一次比一次偏。
他年纪小,最初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他一问自己真正的爸爸妈妈在哪,就会饿肚子,遇到脾气恶劣的,还会遭打。
有一次他又饿又痛,发起高烧,迷糊中听到人|贩不在意地商讨,倘若他死了,不知道小孩的器官能不能卖出价钱。
他不怕饿不怕痛,可还是怕死,死了,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桑桑就这样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自己又活了过来。
最后,桑桑被卖到偏远的西南山区里,方圆十里都是重重大山,像一道又一道天关。
桑桑的养父母都是山里人,养父没什么出息,不爱干活,成天躺在家里睡大觉。养母做完活回来还要做饭,看到养父气就不打一处来,两人便吵架,一个骂“窝囊废”,另一人回击“下不出蛋的母公鸡”。
这下可算踩了养母的痛穴,可她不对养父发脾气,毕竟是自己的丈夫,再怎么吵也是一家人。
只有桑桑。
是个外人。
对着孩子能有什么招数解气。
不外乎打骂,不给饭吃。
那是人|贩子用惯的,毕竟还存着卖的心思,不能把“商品”折损得太过分。
可买回家的“物品”,只要不弄坏,怎么作弄都随意。
头一两年里,桑桑没在床上睡过觉,牲口一样养在猪圈里,吃喝拉撒也在里面。
看着那么漂亮的孩子,浑身脏兮兮臭烘烘和猪抢食,养母还会拉着外人边看边笑:“哎,你们看,他像不像一只猪?”
后来,反而是村里人看不下去,劝桑桑的养父母,毕竟是买来传宗接代的男孩,要继承他们家的香火,不能欺负得太过火。
桑桑也学乖了,围着养母一口一句“阿妈”嘴甜哄得是心花怒放,洗干净后穿着破旧衣裳也是山里最漂亮的孩子,好看得移不开眼,面对这样的人连重话都不好意思说。
山里人大多不识字,只男孩有机会去外头念书,可山中离乡里远,住读和伙食费加起来又是一笔费用,因而能送孩子出去读书的少之又少。
桑桑养父母家靠养母一人干活养活,从牙缝里抠出钱来存下,留着给桑桑以后娶媳妇。
除此之外哪还有多的钱让桑桑上学?
即便有,也不会这样拿给他浪费。
桑桑没为此要过一分钱。
小山村离乡里远,于是桑桑每天四点起床,披星戴月赶山路上学,包里装的干粮管够一天,晚上回来后还帮忙做农活,跟在养母身边伺候,让人挑不出一点刺。
桑桑在乡里怎么过的,山里人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拿回来的成绩单普普通通,似乎也不是什么读书的苗子。
后来桑桑能考上县城的高中,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桑桑只好难为情地解释:“考试时的前桌是我的同学……”
哦……原来是抄的。
怪不得呢,他们这座贫穷的大山里,可从来没出过读书好的人。即便这样,读到高中的桑桑在山里人眼中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
念完高中,桑桑没参加高考,回到了小山村。
他说自己考不上便没去,正好免了养父母的烦扰。
适当读读书就行了,读那么多书除了浪费钱有什么用?能娶到媳妇吗?
桑桑闻言点头,养母露出满意笑容:“桑桑,村里那么多姑娘,你有看上的没?”
桑桑低头,和村里孩子截然不同的冷白肤色上浮出羞赧的红:“阿妈觉得可以就好。”
养母试探性地问:“隔壁老王家的姑娘你喜欢吗?”
桑桑短暂地沉默了一下,似很犹豫提起:“阿妈,我觉得,村长的女儿好像欢喜我。”
养母哈哈大笑:“崽子会挑,我们家崽儿长这么乖,哪个妹儿不欢喜你?”
桑桑摸着脸不好意思地笑。
除了出众的样貌,他身上半分看不出是个大城市里精英家庭的孩子的迹象,这也让村人渐渐对他放下了担忧的心。
当初养父母买下桑桑时还曾遭到过村里人阻拦,倘若有朝一日桑桑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他们村里的秘密难保不被警察发现。到时候,问题可就大了。
最后是村长出面说服大家,无后为大,不能让他们家断子绝孙。何况他们村位置偏僻,一般人进不来。再者孩子小,才四岁,养着养着就把这当家了。
桑桑那时候被人|贩折磨得厉害,看起来比同龄儿童瘦小很多,因而被谎报了年纪,毕竟越小的孩子能开得价钱越高。
桑桑就这样在村里渐渐长大了。
——
故事很长,嫣然却听得兴趣盎然,没想到费彻停顿之后长久地静默了,忍不住开口问:“费老师,小山村里到底有什么不能让人知晓的秘密?桑桑的亲生父母有找到他吗?桑桑还记得他们吗?”
一连串连珠炮弹似的问题向费彻袭来,他听完后不紧不慢从后往前开口作答:“记得,他从来没有忘记他真正的家人。如同温家人一直惦念着他,他也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回家的路。”
“在乡里读高中那几年,他想尽办法联系温家,那年月通信闭塞,他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终于得到了有关温家的消息。”
“自从桑桑被抱走后,温家人找他找了很久,可惜他们没能坚持到桑桑长大……他们的结局就和《血月亮》里一样,只是连温谨礼也死了,所有挂念他的人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