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爹是王羲之 金推完结+番外 (苏格拉提拉米苏)


  听到木履走动的声音,王徽之放下笔,抬眼望向屋门。
  王羲之走进来,见王徽之放下了笔,他温声言道:“五郎心中有事。”
  若是认真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必定会全神贯注,不会分心。而王徽之听到动静,就放下了笔。说明他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书写。
  抬眼看向王羲之,王徽之语气随意的开口问道:“阿耶寻我有事?”
  王羲之颔首,他走过来,脱鞋入席间,先拿起案上的纸,欣赏王徽之的书法。
  过了一会儿,王羲之点评道:“五郎下笔越发肆意不拘了。”
  王徽之漫不经心的点头,对王羲之说道:“阿耶有事直言。”
  王羲之放下纸,缓缓言道:“若你对友人失望,当如何对待?”
  王徽之挑眉问道:“阿耶可是厌恶了殷刺史?殷刺史此人,本就非良友。谢叔父与刘叔父二人曾言过,此人不过是嘴巴厉害了一些,非大才之人。”
  殷浩以清谈出名,走隐士路线,靠这两点来宣传自己的名声,引起朝廷对他的关注。谢安与刘惔都觉得殷浩心思多,才华少。
  王羲之喟叹一声,他目光复杂的望向轩窗外面。
  王徽之告诉王羲之:“阿耶此时离开他,为时不晚。”
  “若此时离开,恐怕众人皆知,我与他交恶了。”王羲之纠结。总归朋友一场,王羲之不想闹得这么难堪。
  王徽之反问王羲之:“阿耶顾忌他的颜面,他可有顾忌阿耶的颜面?此人多次让阿耶做小人行径,刺探官奴等人的动静。他不曾顾忌阿耶与官奴的父子关系,为何阿耶还要顾忌他的感受?”
  王羲之沉默,藏于袖间的双手,握成了拳头。
  王徽之懒洋洋的说道:“善恶是非,阿耶自有判断,我就不帮阿耶做决断了。”
  说完,王徽之拿起笔继续练字。
  王羲之目光复杂的看了眼王徽之,他再次喟叹,转身穿鞋离开了王徽之的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司马道生:皇伯父,我二人一道去气恶父,让他上不了朝。
  司马晞:妙哉妙哉!
  会稽王(吐血):汝等小人!
  嗷嗷嗷~蟹蟹各位爸爸!好多营养液,开森(/≧▽≦)/
  ps:历史上,348年赵王卧病,东晋本打算趁机北伐,其中王胡之就被派出征,他在半道上去世了。因为主角改变了历史,阻止了348年的北伐,所以王胡之就拖到了现在才去世。
  褚裒(pou第二声)历史上,他曾经不顾朝廷命令,擅自率兵北伐。当时边境有好几万百姓想要依附晋国,还有几百家有实力的世家相聚起兵,与褚裒取得联络。褚裒派人接应这些人时,被赵国打败。
  然后褚裒退兵,与此同时黄河以北大乱,二十几万晋国遗民想渡江。因为褚裒退兵了,接应不了这些百姓。最后这些百姓孤立无援,都死了。每次读到这一段史料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毛骨悚然,四肢发冷。


第93章 密谋
  “刘叔父。”
  见到刘惔, 王献之对他露出了一个灿烂明媚的笑容。
  刘惔似笑非笑的扫了眼站在王献之身后的阿陌,目光盯着阿陌手上拿的锦盒, 他语气淡淡的言道:“七郎给我带来了什么。”
  见刘惔开门见山, 这么直接。王献之转头看向阿陌。
  阿陌把锦盒递上, 打开锦盒。
  拿出那幅画, 王献之告诉刘惔:“戴安道所作的《兰亭图》, 我想刘叔父必定会喜欢。”
  刘惔挑眉言道:“只有一幅?我听闻,你五兄每回去戴家,都会从戴安道那里带走不少画作。你五兄待你甚好,那些画作必定赠给了你。”
  漆黑如染墨的眸子直愣愣的盯着刘惔,王献之微微张大嘴巴,做出吃惊的模样, 对刘惔说道:“刘叔父,我觉得你不是那种人。”
  刘惔接过那幅画,打开画卷欣赏起来, 慢悠悠的回应道:“七郎以为, 我是哪种人?”
  王献之缓缓言道:“献之觉得刘叔父见识卓越,有宰相之才。而且是个善良正直的清官!”
  刘惔轻笑,他将画放下,伸手捏住王献之的脸:“听闻你曾有意让谢安石入卫将军府为长史?”
  王献之任由刘惔捏着脸, 没有推开刘惔的手。他咧着嘴回应道:“朝廷决定升我为卫将军那一日, 谢叔父料到我有此意,便连夜溜走了。”
  刘惔笑出声来,他扬眉说道:“听闻谢安石举荐了谢五郎入卫将军府。不知谢五郎能力如何?”
  王献之眼神闪烁, 他回答刘惔:“谢叔父举荐的人,自然是人才。刘叔父对卫将军府的事情如此感兴趣,莫非刘叔父也想入卫将军府做事?其实,也不是不行。只要刘叔父辞了丹阳尹一职,便可入卫将军府做事。我正愁寻不到司马呢!若是刘叔父肯入卫将军府助我,将来必定能名垂青史!”
  刘惔捏着王献之额的脸,似笑非笑的言道:“谢安石说,你这张小嘴,能蛊惑人心。果然厉害。”
  王献之被刘惔捏得脸疼,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推开了刘惔的手。
  坐到另一旁,王献之揉着自己的小脸,回应刘惔:“刘叔父知道我今日为何来见你。”
  刘惔泰然自若的收回手,他对王献之说道:“卫将军府的茶,听闻不错。”
  王濛爱喝茶。王献之做出干茶后,送了一大批茶叶给王濛。过年期间,刘惔在王濛家品尝过泡茶。见刘惔也喜欢泡茶,王濛送了一些茶叶给他。这阵子刘惔天天喝茶,茶叶已经见底了。
  王献之顿时明白了刘惔的意思,他立马表示道:“回去后,我即刻让人送些茶叶到贵府!”
  刘惔满意的点头,漫不经心的提了一句:“年纪大了,近来腰有些难受。”
  王献之只好凑过去,帮刘惔捶腰:“刘叔父躺下,我给你捶捶腰。”
  刘惔躺了下来,又说道:“这软枕,倒是不如靠枕舒服。”
  王献之立马表示道:“回头我让人送一些靠枕与抱枕到贵府!”
  刘惔满意了。过年期间,到东山拜访谢安的时候,看到谢安慵懒的靠在靠枕上,刘惔当时觉得酸溜溜的。他自认待王献之不错,为何有好东西王献之最先分享给谢安与王濛呢?还有许询与孙绰,过年期间这两人也收到了王献之赠送的好东西。唯有刘惔,什么也没收到。这让他很不开心。
  不等刘惔开口暗示,王献之一边给刘惔捶腰,一边打量着刘惔的屋子,主动说道:“我看刘叔父这里没有座椅,若是刘叔父不嫌弃,我过后派人送几把座椅到贵府。”
  刘惔轻哼道:“七郎真是聪慧。”
  王献之笑嘿嘿的说道:“刘叔父,现在该谈正事了吧?”
  刘惔闭上了眼睛,他缓缓言道:“褚季野并非是听我之言,才上朝议事的。”
  王献之继续给刘惔捶腰,好奇的问道:“不是刘叔父请他上朝议事的吗?”
  刘惔回答王献之:“那日我登门拜访他,不过是提醒他早些回藩镇。谁知他第二日就上朝议事了。”
  王献之诧异了,他停下捶腰的动作,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此说来,是他有意为之?”
  刘惔翻了个身,告诉王献之:“王修龄在时,他的劝言,褚季野必听之。如今王修龄不在了,褚季野的心思,无人能猜测。不过有一点能肯定。褚季野想北上伐赵!”
  当年朝廷要晋升褚裒,眼看褚裒成为下一个庾亮,于是琅琊王氏让王胡之劝褚裒,让褚裒将权力转交给会稽王,回到藩镇镇守。褚裒听从了王胡之的话,带着王胡之回到藩镇。如今王胡之去世了,褚裒将王胡之的遗体送回京城,却迟迟不离开。刘惔觉得褚裒是想留下来,重回朝堂提议北伐。
  王献之蹙起小眉头,低声说道:“可是现在并不是伐赵时机。晋国现在,还是太弱了……”
  刘惔告诉王献之:“有了去岁捐粮这件事,各大世家目前不会轻易表态支持伐赵。褚裒想要北上伐赵,哪怕太后同意,只要满朝官员不同意,褚裒也无可奈何。”
  王献之点头,但是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思量了一下,王献之开口询问道:“刘叔父以为,若是我去见他,二人谈论到政务,他可会弹劾我?”
  刘惔摇头:“褚季野此人话少,心思多,旁人窥探不了他的心思。”
  就连刘惔也料不准褚裒的反应。
  明亮的眸子忽然闪烁,王献之笑眯眯的对刘惔说道:“不如刘叔父替我试探他?”
  刘惔眼神淡淡的斜了眼王献之,语气不冷不热的回应道:“七郎想让我出面试探,你在暗中观察?”
  “刘叔父真是聪慧!”王献之眼巴巴的望着刘惔。
  刘惔翻身坐起来,告诉王献之:“三幅戴安道之作,三幅你阿耶之作。”
  闻言,王献之心里顿时觉得肉疼。戴逵的画作,现在价值连城。今日已经送了一幅戴逵的画作给刘惔了,再送三幅戴逵的画作给刘惔,这不是在割王献之的肉吗!
  见那双如画的小眉紧蹙起来,那张精致如玉的脸,神色纠结。刘惔觉得有趣,他笑着说道:“七郎倒是像极了你阿耶。难怪你阿耶常与人道,七子当中唯有你最肖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