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古代卖内衣 (七月初九)


  芸娘心头高兴,也不去计较这几人趁火打劫,十分大方从袖袋中摸出三颗碎银一一散了出去。
  日头西斜,今早芸娘承诺要陪石阿婆去买菜好亲手逮那把石头当银子的骗子,几人便将内秀阁的大门锁好,就此分手。
  待芸娘同青竹回了李家院子时,她阿娘李氏正摆弄着扁担和木桶准备出去挑水。
  芸娘惊咦一声,奇道:“怎的今儿刘阿叔没来?”
  自从此前她阿娘腹痛晕倒,那多事的郎中嘱咐刘铁匠要“体贴着点”,刘铁匠便对郎中的话言听计从。
  可那“体贴”岂止一“点”。
  除了每日晚饭前挑水将两个水缸倒的满满,晚饭后还要来将潲水桶倒干净,甚至连煮饭的柴火都提前准备好,然从一名铁匠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杂役。
  怎的今日阿娘却不等刘阿叔来?
  李氏并未回答芸娘的问题,只将两个木桶挂在扁担的两头,将扁担抗在肩上准备出门挑水。
  还未走出院子,便听到吧嗒一声响,一只木桶掉到地上,将院里泥地砸出个浅坑。
  芸娘忙上前去瞧,只见扁担一端挂木桶的铁钩已然断成两截,一截还连在扁担上,另一截随着木桶一起掉落到了地上。
  这水是挑不成了。
  李阿婆见李氏半蹲于地默默摆弄扁担,并无吱声的意思,便对芸娘道:“你刘阿叔今早被铁锤砸伤了手,你可是忘了?”
  芸娘终于想起来这一茬。
  此时李氏方沉声道:“别人与我们无亲无故,帮了一两次便罢了,怎能让他人日日都围着我们打转。”
  芸娘觉着她阿娘说的很有道理。
  按她阿娘的性子,欠了人情必定得双倍奉还。
  欠了那刘铁匠的人情,她阿娘要送一年半载的三餐才能还清。
  虽说饭菜都是顺带着一锅里做了,可多买二两瘦肉不是银子?多洗二两小菜不费功夫?!
  此时挑水担子已经坏了,芸娘又舍不得让她阿娘葵水未完便提重物,便同青竹扛了担子和一只木桶去附近的井里打了水,两人再用担子抬着木桶将家中水缸添满。
  不多时石伢便来等着芸娘一同前去买菜,芸娘令青竹在家帮阿娘做饭,她扛着挑水扁担道:“我去找刘阿叔修铁钩,顺便再去买菜。”
  李阿婆便将她留住,给了她几钱菜钱,又从厨下端出一个大瓷碗,里面盛了满满一碗汤药,道:“给刘铁匠送过去……”
  芸娘将扁担交给石伢,自己双手去抱了药碗。原以为汤药烫手,没想到触手时却是凉凉。
  她不由奇道:“凉了哇?”
  汤药自是要趁热喝,凉了的药效可要打折扣。
  她阿婆便又瞟了眼李氏。
  李氏此时如同老僧入定般不理会身外事,只坐在厨房门外就着天光十分认真的一片一片挑拣着手边小菜。
  芸娘同石伢到了打铁铺子,将汤药放在柜面上,道:“阿叔,趁热喝……”
  她话刚说罢,想起汤药早已温凉,又忙补充道:“怕你烫嘴,我阿娘用扇子扇凉了的……”
  刘铁匠的面上原本如他平日般冷然,此时却将她瞟上一眼,眼中神色莫辨。
  她忖着刘铁匠这是觉着她家对他的关爱不够真诚,又把她阿婆的面子加上了上去:“都扇了,我阿婆也扇了扇子……”
  刘铁匠便垂了眼皮,放下手上工具过来端了瓷碗,二话不说咕咚咚将汤药喝尽。
  芸娘又忙忙替她阿娘还着人情:“水缸里的水也满了。阿叔手受了伤,就别操心我家的事……好好养伤。”
  她从石伢手中接过扁担,连同断了的半根铁钩一起放在柜面上,道:“阿叔接好了铁钩不用送去我家,待会我回来时顺便来拿……”
  她说了这一连串的话,自觉十分体谅和关怀他的伤势,可刘铁匠的面色却越加沉重。到后面,又抬眼瞧了她一眼,唇角翕动,最终道:“我不是……”
  此时石伢在几步之外大声呼喊她:“阿姐,再不走太阳落山啦……”
  她忙忙连声应了,回头又强调道:“担子上的铁钩接上后千万别送去我家,我回来时顺道取便成……”
  刘铁匠面色又难看了一成,而芸娘已经一蹦一跳的跑开了。
  古水巷附近一整条街白日里清静冷清,到了傍晚却很热闹,卖菜卖果子的都摆了摊,为附近上百户人家提供着生活所需。
  但古水巷的住户却极少在此处买肉买菜。
  往前再走上一盏茶的功夫,有处比古水巷更贫寒的地界,在那处摆摊所卖的各色物件都要再便宜上几分。
  芸娘与石婆婆说定,石婆婆如往日买菜般慢慢往前走,她同石伢便悄悄跟在石阿婆身后。阿婆每次买了菜,等找了碎银,他们便上前瞧一瞧究竟真假。
  谁知今日石阿婆运气不差,虽买的同昨日菜蔬一样,找回的一大把铜钱中掺杂的几颗碎银却无一假冒,俱是真银。
  芸娘便安慰道:“阿婆别急,这几日我们都同你一起买菜,那人要是自此收手也就罢了,若是再敢骗您老人家,我们定给他揪出来!”
  待几人买了菜蔬回屋,芸娘顺路要去打铁铺取扁担,却见平日要开到半夜的铺子今日竟关的格外早。门上挂着大大一把锁,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李家院子里,李阿婆远远坐在树下做针线,手中是正在给青竹做的新布鞋。
  约莫是鞋底太厚,一根针穿过去,麻线便极难扯到头。
  李阿婆却并不将心思放在鞋底上,只竖起耳朵细听厨下的动静。
  厨房里,李氏肃着脸将白米舀进盆里,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浇到白米上。
  双手还未来得及伸进去,站在她身旁的刘铁匠已经一把将淘米盆接过去,受了伤的手固定着木盆,另一只手伸进盆中来回将稻米搓洗干净。
  李氏看也不看他,倏地转身,重新舀了一瓢水,正要将将此前挑拣干净的菜叶子放进水瓢淘洗,刘铁匠又伸手将水瓢接到手中,沉声道:“我来洗,水凉……”


第62章 磕一个头等于一两银
  李氏低了头,唇角翕动半响,终究出声道:“不好总打扰你……你多次操心芸娘,这是……”
  她从腰间取出三两早就准备好的银锭递过去,伸手将水瓢取回来,续道:“几次劳烦你垫付银两……现下家中经济松泛了许多,不好欠着你……”
  刘铁匠不接银子,只不出声的瞅着她。
  李氏站在那里,低着头,将水瓢里的菜叶子一根根洗干净。
  她比他要矮上一头。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她一张桃花面上镶嵌着一双盈盈水目,眼睛下面是一个小巧的鼻子,鼻梁秀美却直挺,其上略略有点驼峰,面颊削瘦,在最下面收成个尖俏的下巴。
  此时她面上没有一点表情,在盈盈惹人怜惜的同时又透着股冷漠倔强,令人不敢靠近。
  他自是知道她是美的。
  她五六年前搬到古水巷时,便因美色引得古水巷附近成亲或没成亲的男人都很是骚动了一阵。
  那时他的发妻还未亡故,他也从未起过其他心思。
  他瞧着她偶尔抱着两三岁的芸娘进进出出,那时他十分单纯的想着,小小芸娘这般年龄已经有了她阿娘的影子,若是他有了娃儿了,日后便让他娃儿娶了芸娘。
  后来他也没等来儿子,发妻却又病亡。
  此后三四年他再未起过续弦的心思,只一心想着好好打铁,好将为亡妻治病时欠的外债还清。
  外债还清了,日子渐渐好过些,断断续续有人开始为他做媒。
  便在这个时候,因为有媒婆逼迫她给人当妾,他经过李家时因为一个要掉不掉的门栓停留了脚步,自此竟与她有了牵扯……
  他叹了口气,站在厨下手足无措不知该做些什么。
  她塞给他的银子他自然不能收。
  哪怕他在男女之事上再迟钝他也知道,收了银子便等于她还完了人情债,今后还哪里能吃的上她做的饭。
  李氏瞧了眼他放回在灶台上的银子,抬眼恨恨瞪了他一眼,道:“若你不收银子,待芸娘回来,我便让她同你磕头道谢……”
  他被她这毫无力度的瞪眼扰的心中大乱,便在此时,院门一响,芸娘的脚步声传了过来,紧接着是她的惊咦声:
  “咦,扁担被送进来了哇?是刘阿叔送进来的吗?阿婆你可别怪我,我千叮咛万嘱咐说他受了伤,不要他送扁担的……可见刘阿叔实在是个太过于热心之人……”
  李氏听到芸娘的动静,从厨下探出身子,绕过刘铁匠向芸娘招手:“过来,向你阿叔磕头!”
  芸娘瞧着李氏的面色,心中咯噔一声。
  她阿娘的性子历来温柔。
  寻常人瞧她阿娘似是柔柔弱弱一副永远不会凶狠的模样,实则如她阿娘此时抿着嘴唇垂着眼皮面无表情之样,以她穿来这个世间同她阿娘相守的三年多对她阿娘的了解,她阿娘这不但是生了气,而且是生了大气啦!
  她到了厨下瞧见刘铁匠,略略一愣,急忙给刘铁匠一个询问的眼色: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何事?
  怎奈刘铁匠此时的心思并不在她身上,对她那个隐晦的眼色没任何反应,只听到李氏要让芸娘给他磕头,反而面上有了郁郁之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