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 完结+番外 (九州大人)


  对方不过是一时风光,她才是真的命好之人,注定的未来首富夫人!
  暂且不管重生女主心里如何的翻腾不休、恨恨不平,都不管钱宝芳什么事了。
  除了中途发生李文琪这点不算什么的小插曲,整个婚礼下来一切都十分顺利,喜庆的氛围持续了许久。
  夕阳西下的时候,这场热热闹闹的喜宴方才散场。
  直到把众人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月色已然悄悄爬上树梢头。
  稍后,卫斯年和钱宝芳被催着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被赶回了房间。
  因为顾忌着卫斯年的身份,村民们也没来闹洞房,拜天地那会儿的闹腾权当是已经闹过了,所以安静下来后,这会儿房间里也就孤男寡女两位新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钱宝芳想到了,但她没想到卫斯年会折腾的那么厉害。
  新婚第一天早上,新郎官神清气爽地起床干活,新娘子则睡到日上三竿还没起得来。
  钱妈笑眯眯地做了软烂可口的面条送进去,钱爸干咳一声,叫上女婿下地看看,顺便交待两句。
  秋收虽说刚过去没几天,但也不是就此闲下来了,因为冬小麦还没种上呢,所以地里的活还得忙上一阵才行。
  他们回城的时间估计需要往后推一推,不知道卫斯年的假期准不准许。
  钱爸在路上说着这件事,询问女婿的意见。
  不行的话两个小年轻可以先回县城,正好把嫁妆什么的拉过去,将新房布置一下。
  卫斯年说道假期足够撑到播完冬小麦,让岳父不用担心,他留下可以帮忙搭把手云云,哄得钱爸眉开眼笑,走路都带着风。
  隔天,村里果然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播种冬麦了,老钱家翁婿两个也一块下地忙活。
  有卫斯年在,钱妈这回省了份力气,更别提钱宝芳,母女俩只要做好饭送过去就成,其他完全不需要操心。
  在这种需要劳动力干活的时候,一般未来姑爷和女婿什么的都会过来帮一把。
  李家那边就是这般。
  李文琪的对象参加过那日的喜宴后就没再过来,隔了两天才碍着颜面,被李家叫过来帮忙。
  钱宝芳去给自家人送饭时路过他们家地头,看见方脸青年在地头树荫下歇脚,而李文琪却下地做了他那份工,顿时在心里摇了摇头。
  都说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也不知道没有了她这个碍眼的女配做陪衬,李文琪还能不能像剧情中那样称心如愿。
  心思电转间,钱宝芳走过李家地头,树荫下的方脸青年认出她点了下头打招呼。
  这一幕被李文琪犹如雷达般地看见了,刺激的她整个人立马甩下活计狂奔而来。
  钱宝芳无意与神经病纠缠,直接快步离开,走远了还能听见李文琪紧张关心的声音,外加一些诋毁她的话语,不禁撇着嘴翻了个白眼。
  唉,不就是一个男人么,跟狗看包子似的,简直了。
  等她送完饭回去时,那两人还在地头坐着,吃的玉米馍馍和凉白开,伙食相比起村里人家的正常水平来说有点差。
  毕竟老李家壮劳力少,孩子却好几个,又没能祖上冒青烟出个进厂的工人,所以也就只能勉强对付着混上温饱,至于吃的好不好的问题,根本没能力讲究。
  李文琪应该是不满的,因为钱宝芳绕着他们走过那段路时听到她在怂恿对象去县城闯荡做生意,到时肯定挣了钱肯定能让家里吃好喝好等等,看上去信心十足。
  倒是方脸青年一脸犹豫,说道没门路没本钱,城里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但是李文琪自信心膨胀,格外相信对象的能力,一番鼓励吹捧外加答应会帮他介绍村里那些出去做生意的人,终于让对方应下试一试的话。
  这事发生没多久,等到晚上的时候,钱宝芳就听说李文琪闹了点事出来。
  根据钱妈的八卦描述,那姑娘直接带着她对象去村支书家找王中华,拜托他给方脸青年当领路人教做生意,为后者保驾护航巴拉巴拉。
  上门有求于人一点力不带也就算了,关键是对方还一副理所当然你赚大了的施恩语气和态度,让人很是不喜。
  然后理所当然地,王中华果断决绝之。
  听李文琪那意思,他不光要把她对象的生意带起来,以后还得照顾着保驾护航,就为了未来好荣幸地争取一个‘小弟’的席位?
  他能答应才有鬼了。
  钱宝芳那样有头脑有路子,他都是偷师学着和兄弟们自立门户,也没想过屈居人下当人小弟啥的,结果李文琪倒是过来‘收’他当她对象的未来小弟了。
  脸这么大,王中华他表示伺候不起,走你的吧!
  信心满满的李文琪还没大放厥词完毕,就被村支书媳妇客客气气地请了出去。
  她对象自觉丢脸,让她再不要提这件事,他会自己想办法,而后表情乌漆墨黑地转头回他村了,估计这段时间不会再过来。
  李文琪跺着脚拦不住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象失望离开,暗恨村支书一家不识相,大金腿送到跟前都不知道抓住机会抱上,真是蠢笨如猪。
  被暗骂蠢笨如猪的村支书王叔,这会儿正考虑着冬麦种上后在村里办养殖场,为乡亲们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事情。
  因为有王中华在,他已经了解了些县城饲料厂的情况,到时若是真把村里的养殖场搞起来了,起码饲料这一块是不成问题的,可以找饲料厂合作。
  至于销路嘛,也不是问题,县城那些饭店肉铺总有愿意收的,不然他们自己开店售卖或者在乡下这片地方消耗了都是可行的。
  不过开头先养啥呢,不如就养猪吧。
  这个村里有经验,会养的人不少,还有杀猪的真把式,绝对能搞得起来。
  王叔越想越觉得可行,都等不及种完冬麦就开始列计划了。


第226章 霸道村姑成壕路30
  村里办养殖场养猪的事情,村支书王叔随后拿着计划表召集大家伙开了场讨论大会,最终确定下来。
  家中有余钱闲钱的都可以入股凑上一份子,到时丰收了按比例分花红。
  那些拿不出钱或者不愿意凑份儿的人家,等以后养殖场做出规模了可以帮忙干活,但只有每月的工钱可领,年底的花红是别想了。
  钱宝芳家掺了一份子,响应村里这样的致富举措。
  至于那点子花红进项,他们不怎么在意,主要是想通过此事让自家合群不显得太招眼。
  等到这件事大致商量好,地里的活计基本也都收拾妥当,钱宝芳一家就准备回县城去了,顺便打算带上秋收时刚打上来的粮食。
  有钱妈的小吃店在,不愁新粮没处使,还不用留在家里费心费力地特意储藏保管了。
  正好王中华也要回去一趟,索性开了拖拉机帮他们一次性拉过去。
  那些粮食最后被垛在钱宝芳之前住的那间小平房里,做好防潮的准备后能放挺久,不过凭借钱妈小吃店的消耗量,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都用光换成钱了。
  若是前些年闹饥荒的那时候,钱爸肯定是宁愿把粮食留着也不肯换钱的。
  毕竟那年头物质匮乏的厉害,粮食就是命,轻易动不得。
  然而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随着市场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已经不再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吃的那种时候,反而是有了钱差不多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因此,相比起需要精心伺候着的粮食,还是换成钱比较方便。
  秉持着这个思想,回来的当天,钱爸钱妈就拉上几袋粮食去打成了面,一部分给钱妈小吃店当原料,一部分放钱爸小超市里售卖,安排的妥妥当当,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把粮食消耗光了。
  甚至,钱爸还闪过一个念头。
  或许等他们家的粮食用完了,他可以回村再收一些回来,总比从供货商那里批发的便宜吧,不仅能降低卖货成本,还变相接济了乡亲嘞。
  钱爸将这想法搁在心里头考虑着,觉得等稍后试试,应该可行。
  钱妈没他脑筋转的快,只知道新粮食打的面一上来,做的煎饼和炒面都比往日的香,备受食客们欢迎,忙的她呀脚不沾地,手闲不下来,哪还有空想别的呢。
  当夫妻两个忙活着各自的铺子快速进入状态的时候,钱宝芳那边也差不多把早就装修好透完风的新房装饰好了。
  嫁妆什么的,当日是乘着拖拉机一起拉过来的。
  这会儿被卫斯年找人搬进新房里在合适的位置放着,又经过钱宝芳一番修饰打理,立马将空荡荡的屋子充盈的温馨感十足,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入住新房的当晚,小夫妻俩请爸妈过来坐了一下,算是暖暖屋子多点人气儿。
  钱爸钱妈过来转悠着看了看,觉得还不错,女婿分到的单位房子虽然不算多大,但起码比他们住的小平房好多了,看着像是会过日子的,就是门前的过道位置小了点,没有他们小平房门前宽敞,放个火炉子和橱柜就没地儿了。
  不过钱宝芳已经向二老透露了以后会买小院子一起住,现在只是暂时凑合一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