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 完结+番外 (九州大人)


  最后天色昏暗之际,钱宝芳收上摊子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喘着气直呼好累。
  她觉得这样不行,再来几次,她的嗓子就别要了,浑身也像散架了一样,虽然赚的钱是很多,但比卖煎饼累上太多了。
  果然付出和收获是成等比例的,老祖宗诚不欺我!
  为了偷懒,钱宝芳想了个法子,比照后世服装店那样,连夜用钱爸卖水果的硬纸壳子做成几块价码牌出来,一块上写一个价格,然后摆摊时对应价格的衣裳放到一处,再将相应的价码牌往上面一插完事。
  现在市场打开,也不需要她口吐莲花地夸人了,能少说话还是少开口吧。
  插上价码牌,简单易懂,看到的人觉得贵的自动退散,真想买的再来讲价,到时她自会酌情减上那么几块钱,免得白费唾沫。
  还有搭配方面,她提前把能搭到一起的放一块,谁看上了就买走,真不满意的再换上一两次差不多就成了,不用她时时刻刻搭上一身又一身的去介绍,简直累死个人。
  这样的架势一摆出来,倒是挺能唬人的。
  首先避免了一些只看不买的主多纠缠,省得钱宝芳浪费口水,最后还累成狗,让她中途多少能抽空歇上一歇,同时还没有落下卖货量,甚至因此而提高了点销售额。
  毕竟现在是供求不平衡的市场环境,卖货的才是大爷。
  钱爸钱妈本来还担心她那样一搞会把顾客都吓跑了,结果瞧着衣裳摊上还是那么如前几天那样热闹,专门过来买衣裳的人只多不少,过后也放心了,随闺女自己折腾,年轻人就是有想法。
  一周后,钱宝芳手里的货卖完了,数着到手的营业额心里有了底。
  与此同时,王中华那边的货存也几乎见底,剩下一点被他们拾掇拾掇带回村,便宜处理给乡亲们,让他们也见识一番。
  衣裳卖完的当晚,钱妈做了一桌子菜。
  钱宝芳让钱爸陪着和王中华一伙人吃饱喝足,而后盘碗筷子撤下去,大家围成一圈憋着高兴劲,神情郑重又肃穆。
  是时候一起算账分钱啦!
  两方人先对了对账,确认账本无误后才搓手手分钱钱。
  王中华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当初那份协议出来,按照上面写好的比例,从他们的收益中将钱宝芳的那份二成利润划出给她。
  钱宝芳也拿出协议,如约从自己这里划出二成的数额分给他们。
  两份中的二成和八成都是钱宝芳这个资助人自己的,而王中华那边得到的剩下八成和二成,则还需要同他的几个小伙伴再按照功劳付出情况另行分配。
  这一块,钱宝芳不管,他们自己弄好不出矛盾就行。


第222章 霸道村姑成壕路26
  倒卖衣裳这种事,第一回 尝到了甜头,再来一次就比较容易了。
  节目结算完后没多久,王中华他们就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始再次南下之行,打算进更多的货回来,抓住时机赚上一笔。
  不然等到以后大家伙反应过来都跟从倒腾的时候,估计就没现在这么大的赚头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秉着这个道理,王中华没有多休息几天就开始筹措下一趟去广州的行程计划。
  因为上一次赚的相对来说不算少,几乎是空手套白狼地挣了一千多块。
  零头给他们几个兄弟分了养家,剩下的一千块则没动,准备拿来做第二趟进货的货款,到时回来赚更多的利润。
  念着钱宝芳家借钱的恩情,王中华专门过来吱了一声,问她还要不要带货。
  钱宝芳立马点头,有钱干嘛不赚。
  得知他们备了一千块的货款,她也拿出一千块出来,带同他们一样的货就行。
  当然,字据还是要立的。
  因为双方都合作过一次,见证了彼此的诚意和信誉了,所以这次的见证人只叫了卫斯年一个,没让他特地再去拉中年干部过来。
  新的字据上甲乙方想必上回掉了个儿,甲方变成了王中华,乙方是钱宝芳。
  前者收取后者一千块货款帮忙从南方带货,回来后利润三七分,也即是王中华三,钱宝芳七。
  本来王中华想着还跟上一次的那样二八就成,但钱宝芳不想因此让两方人闹起隔阂,毕竟这回和上次不同。
  上次是钱宝芳借给他们钱,让对方帮自己带货也算应当。
  但这回就不一样了,出钱和出力的谁功劳最大闹不清,利益分不匀,难免会让人心生不满。
  钱宝芳不想考验人心,更别提当时借钱的那点恩情。
  如果她只知使唤人家却不给于同等的酬劳的话,再多的情分早晚也会消耗干净。
  所以第二趟带货,协议上她定的是给对方三成,若是以后有第三趟就定四六,第四趟定五五开,几次下来差不多能让王中华他们将首次资助的恩情还完了。
  之后他们就两不相欠啦,到时钱宝芳估摸着也不用对方再帮忙带货了,自有方便进货的途径开拓出来。
  等到王中华一行人出发后,钱宝芳这边也忙开了。
  煎饼摊仍然是钱妈在管着,已经不再需要她多看顾,钱爸的水果零食摊生意也渐渐趋于稳定,更不用她操心。
  而钱宝芳忙碌的却正是她所要‘开拓’的进货源问题,为此早已做了点准备。
  当时在摆摊开卖那批衣裳之前,她其实提前各留了一份样本收了起来,之前一直忙着卖货盘账分钱没来得及运作。
  这会儿有了闲暇时间,当然是赶紧行动了。
  钱宝芳趁卫斯年过来找他的机会,拿出那几件留下的衣裳给他,问道,“咱们县城的制衣厂不是已经开始生产了吗,你瞧瞧这些个款式能不能做出来?”能出来的话,她就不用再找人帮忙带货了。
  相应的,分出的那几成利润,怎么着也能足够支付县城制衣厂的出厂价,甚至远远高于后者。
  这么一来,钱宝芳除了不用再麻烦王中华他们,还能节省更多的成本,在前期赚取更高的利润,后期也有可讲价的生存空间,简直一举多得。
  既然身边就有这么个便利,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她老早就盯上有这样的念头了。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版权不版权的问题,仿照着新潮的款式做出来,只要好看就不怕卖不出去。
  “这想法不错。”卫斯年点头肯定,接过衣裳样本决定帮她去试试。
  想来应该是没什么困难的,毕竟制衣厂车间里可是花大价钱请了不少老师傅过来,照着现成的衣裳做出一样的款式来应当不难。
  这件事,钱宝芳放手让他看着点,自己又转身去忙着去实现心里的某些构想。
  之前卖衣裳时她就感觉到不方便了,一大堆货物堆在摊子上不仅很难整理,顾客还不方便观看挑选,影响生意是肯定的。
  那会儿由于正卖的兴起,没时间改变一下摆摊方式,现在有时间了,她得多为下一回摆摊做做准备。
  比方说,她找到上回卖小推车的工匠,让其帮她做了几架类似晾衣架的东西,外加不少的木头衣撑子,到时再去卖衣裳就用衣撑子把衣裳撑起来挨个挂在晾衣架上,一排排的让顾客围看挑选。
  这些都是钱宝芳根据后世的服装店学来的小花样,毕竟是不少前辈总结出的精华所在,届时效果应该不错。
  至于木头人模特嘛,小县城还太保守,现在弄出来不适合,再说她自己就是现成的模特架子,完全可以省去那一步,因此钱宝芳也就没动到那个头上,准备等以后开服装店了再说。
  是的,钱宝芳并不满足于只摆摊卖衣裳。
  她也是具有远大志向的。
  比如等摆摊卖衣裳挣够钱、时机成熟了,她就赶着好时候开上几家服装店,当一把富一代的感觉。
  要知道以后可是通货膨胀的厉害,光靠摆摊卖衣裳是不行的,得顺应潮流。
  还有钱妈的煎饼摊、钱爸的水果零食摊,等以后有机会买了铺面,让他们都转成开小饭馆、小超市,乘着时代的东风,保准儿稳赚不赔,发家致富奔小康。
  钱宝芳将这些计划一笔一笔在心里头记清楚,只待将来市场进一步开放,能让人民群众买卖房产了,她就逐步将其实施成真。
  只可惜现在街上的店铺基本都属于国营店,个人别说卖,连租都不成,想卖点东西就需要道接头吹风冒雨地摆摊子,不然客源都没个保证,也赚不了多少钱,都不够折腾的,唉!
  不过前景是好的,希望就在近前。
  钱宝芳不着急,多等等就是。
  忙碌加思虑的空档,制衣厂那边还未有回音,王中华他们倒是先回来了,带回比上次更多的货,以及新鲜事物。
  这一趟因为有了经验,比之上回省下不少功夫和时间,更大着胆子带了一些上次没敢动的东西。
  钱宝芳欢迎他们平安归来,然后看过自己那批货后,被王中华示意瞧他紧紧护着背回来的那个包。
  拉链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不少亮闪闪的大金表大银表,差点晃花人眼。
  “都是南边工厂里生产出的机械手表,进价不算贵,即便翻个几倍卖也比百货商场柜台上的便宜很多,绝对不愁销路。”王中华悄声透露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