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腆为一省之长官,罗大人似乎嫌弃本官多管闲事了,本官倒不想这样,只是罗大人做事磨磨唧唧,一个普通的粮仓着火案,罗大人却搞出了研究灭门惨案的架势来,也不知罗大人到底安得是什么心思。”金峰讥讽道。
长生被他这么说,丝毫不惧,道:“大人此言差矣,粮仓里面存粮千万,亦能救人千万,岂是一桩普通的灭门惨案能比,大人这话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只怕还当大人是个不顾百姓死活之人呢。”
柳晖诧异的挑了挑眉,长生说的话没有半分客气,就是纯粹的硬怼,在他身上也看不到半分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完全是竹杠成精的模样,柳晖心下戚戚,回想起从前自己跟长生相处,暗道长生还算给了自己几分面子,若自己被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怼一番,只怕里子面子都没有了。
长生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尊卑观念,大家同朝为官,你品级高也无法决定我的生死,顶多给我使使绊子,就算被人诬陷,长生自认他如今在建业帝心中还有几分分量,虽然不一定能得到建业帝百分百的信任,但起码能有一个申辩的机会。
长生也不是一个死心眼忠君之人,他自觉对苏铭有所亏欠,哪怕知道对方做的事情九死一生,但依旧义无反顾的支持,为了不牵连魏岚等人,长生很久都没有再联系魏岚了,有计划的一步一步与魏岚划清界限。
“罗大人如今是御前的红人,本官是管不得你,不过提点两句,便被罗大人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本官实在不知,到底你是巡抚,还是我是巡抚了。”金峰冷冷的说道。
“大人严重了,下官不过是真心实意为大人考虑,大人不领情就罢了,何必这般践踏下官的一片好意。”长生虚情假意的说道。
柳晖倒是有些吃惊,两个人都撕破脸皮了,还能这样硬聊,他心下倒隐隐有些佩服起长生来,只是他也知道,长生能够跟金峰硬刚,完全不给面子的前提是,长生自身有底气。
与他们这些苦苦熬资历的官员不同,虽然大家都是进士出身,但长生状元身份表明了,他的起点便很高,每三年都会诞生三百个进士,但被皇帝记住的,可能就只有一甲那三个,如今长生虽然仍然留在陵南,但所有人度知道他迟早要回到京城,他的未来如无意外便是一片坦途,因而只要自身强硬,便无需受金峰掣肘。
而柳晖,就算他再不愿意,他也是个被金峰拿捏住考评的人。
此时若换了旁的官员,见到金峰上门,只怕就立马将张大山给放了,而长生甚至连一个扣押的理由都不给金峰,就坚定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这样不留退路的硬刚风格,真的不是旁人能够学的。
金峰见长生油盐不进,神色竟然和缓下来,话语中也隐隐有服软之意,道:“罗大人好心好意,只当是本官误会了,如今时间紧迫,粮仓一案尚且没个结论,眼前这个小案子,罗大人若是怕赵氏族人包庇此人,不妨移交给别的衙门,罗大人信不过本官,难道还信不过柳大人吗?不妨将此案移交给按察使司受理。”
“此案必须由本官审理,这是陵南府辖区内发生之事,本官既然受理了,依照律法,在本官尚未结案之前,上级衙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案件审理,为了两位大人不落下干涉案件的罪名,还是勿要再提移交之事。”
长生这样一副杠头模样,完全是软硬不吃,金峰低一回头,却不愿意再低二回头。
“罗大人先前承诺的办案时间已经到了,如今还没有给出个结果,粮仓失火一案,还是移交给有能力之人来办。”金峰黑着脸说道。
长生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大人还要本官再说一遍吗?粮仓一案虽然没有苦主申诉,但同为案件,办案人员亦不受上级官员干预,如今尚未到案件规定的结案六十日,大人三番两次强行干预案件,倒有藐视大邺律法之嫌疑。”
柳晖听了满是诧异,暗道你既然这么强硬,那又何必让我给你扛三日?
第125章
中间虽然夹杂着一个看似打圆场的柳晖,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瑕省官场便知道,长生这个刺头又和巡抚闹翻了。
长生如今在瑕省官场名声并不好听,但也多亏了他这些年来勤勉政事出了成绩,不然一个“不敬长官”的名头便能够他喝一壶。
金峰跟贺勤一般,既想用长生,又想压长生,而等到如今长生表现出这般的反骨仔特点,他更是容不下长生了。
言语上不饶人,外加行动上步步紧逼,金峰很后悔,去年没能将长生拉下去,而去年的风平浪静,也被金峰刻意解读成长生有意蛰伏,先前柳晖的死扛,也被解读成长生有意故布迷阵。
长生倒没有那么多想法,只是想着金峰迟一日烦自己便好,如今虽然气走了金峰,又派了衙役强硬的驱赶走赵家族人,但他心里也知道,粮仓一案,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赵大山依旧死扛着,不论用什么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这个人行伍出身,受过不少苦,并不是贺希那样蜜罐出身的小少爷,因而无论什么样的刑讯手段,似乎都不能起作用。
这样的人,要么是死士,要么便是心有顾忌。只有世家大族才有养死士的底蕴,整个京城估计都不会超过十家,且死士不会摆在明面上,也不会如赵大山这样有妻有子有小情儿的潇洒,那么长生猜测着,便只有一种可能,赵大山的软肋被人拿捏着。
观察赵大山前后态度的变化,应当再近期内,幕后之人对赵大山进行了二次威胁。
长生脑海中细细回想,又有薛采辅助,目光便落在了孙小千身上,薛采观察细致,那日夜里审讯时,孙小千的行为,似乎有往前的意图,且他身上挂着的两个香囊,也显得十分怪异。
孙小千的事情给长生提了个醒,这衙门里有金峰的人,先前长生自以为将衙门治得如同铁桶一般,也算是自打脸了。
长生信不过旁人,便直接向罗念的上峰写了封借调函,直接将罗念给借了过来,对方品级略低于长生,也不敢不卖长生这个面子。
罗念武艺好,虽然不是多么聪明的人,但足够值得信赖,罗念不用做多么费脑子的事情,只需跟踪孙小千,查探清楚他每日里做什么事便好。
长生并没有以自己的名义调派巡抚衙门的差役名单,他有自知之明,若是自己去寻找,那么肯定会被各种推诿婉拒,长生绕了个圈子,寻了布政使司的余季大人,请他以布政使司的名义,向巡抚衙门调人员资料。
余季大人从前是长生的上司,这种举手之劳,他便随手帮了,长生自是感激不尽。
得了人员资料之后,长生又将整个案件细细的梳理了一遍,购买桐油的三个人,王三元和赵大山都是行伍出身,且调查过两人的档案后,长生发现这两人是在同一处军营服役,再加上同乡的关系,这两个人应当很早就认识了,长生根据这两个人身份信息重合部分进行推测,第三个购买桐油的人,应当也是行伍出身,并且可能也是他们二人的战友。
古代士兵退役之后,大多数都是返乡务农,极少数留在军中,还有部分优秀的会得当军中官员的推荐,进入官衙里当个差役之类,王三元和赵大山就是这种情况。
但十分遗憾,借调的巡抚衙门差役资料里,并没有第三个跟两人情况类似之人。
长生也没有气馁,又继续推理。
王三元在火烧粮仓之后,很可能执行暗杀账房书吏的任务,而赵大山这几日,貌似是在城中各处打转,似乎在寻找什么人,那么第三个人会做什么呢?
长生想起粮仓里缺少的那个流民,这个流民能从事件中抽离,便显得十分关键,若是能找到这个人,也许就能推动案件向前一大步。
赵大山在城中寻找的,则很有可能是那个流民,那么第三个人执行的,可能是跟赵大山一样的任务。
此事隐秘,因而金峰不会派太多人去寻找那个流民,那个流民能去的地方很多,那么第三个人便可能是在城外寻找那个流民。
左后颈有个暗红色的胎记,会武功,活动范围在城南一片,如今应当在城外寻人,很有可能是衙门中人。
这边是第三个人目前已知的全部特征。
长生从巡抚差役的档案里,虽然有家住城南一片的差役,但这些人的情况明显与第三人的特征不符。
能够为金峰所用,并且执行这般隐秘计划,显然有重大把柄在金峰手里。
长生尚在思索第三人会是什么样的人,薛采忽然开口道:“大人,那人会不会不是巡抚衙门的人?”
长生一愣。
薛采继续道:“我们一直将视线放在巡抚衙门,会不会是别的衙门的人,譬如提刑按察使司,或者布政使司?”
薛采的话倒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这个人甚至可能不是官府中人,只一点,能够杀那么多人,应当是武功高强之辈。
相似小说推荐
-
吾心安然[快穿] (闲庭饮茶) 2019-01-23完结4306安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奇怪的人,姑且先以人来称呼吧,她穿梭于各个世界之间,旁观历史的书写,见证...
-
假白莲变身万人迷 (一曲绝唱) 2020-02-13完结4439 6094开放式结局没有第二部之后情节自行想象吧,简介格式好像不太对我也懒得开电脑排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