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道,“林姐姐说的这话也不尽然,不过是以前林姐姐没遇到罢了。要说我们那会儿的人呢,今日我遇到的这事才蹊跷呢,林姐姐以为什么事?我过来的时候遇到了湘云妹妹,说是卫大爷这一次要随着去铁网山,她闲着没事出来逛,我邀她一块儿过来,她居然还酸溜溜说一些话,打量给谁听呢?”
迎春笑起来了,指着惜春,“自然是说给你听啊!”
惜春一扭身,“我才不听,我也懒得听。”
黛玉笑起来,“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她?这有什么好计较的,她就跟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口无遮拦,是那种南墙撞穿了,都不会回头的性子呢。”
迎春道,“说起来,云妹妹是我们几个中最可怜的。林妹妹没有回京前,是老太太疼她,她和宝兄弟一块儿住在老太太的碧纱橱内,住了好些年。那会儿,她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咱们家里的。后来,林妹妹来了,她怕是觉着林妹妹抢了她在老太太跟前的好了,这才处处和林妹妹作对的。”
探春道,“这就是她想不开的地方了,她在咱们家里说难听一点是寄人篱下,可林姐姐不同,况林姐姐在咱们家,吃的穿的用的,连身边使唤的人都是自己的,这能比吗?老太太心里常过意不去,说若不是她老人家,林姐姐便可以在南边跟自己爹娘一块儿,能不多疼些?”
惜春笑道,“老太太疼她,连我都没有说她抢了我在老太太跟前的好了呢,好歹我也是姓贾不是?”
吴桂珍和冯芸英都笑起来,走过来道,“好啊,你们几个在这儿赏着秋景,拿人的短处儿下酒,好叫我听到了!”
黛玉笑道,“快别说了,姑娘们的船过来了,叫她们听到了不好。”
冯芸英便问道,“你说你今日大张旗鼓地,这是在做什么?我是猜到了,我也不敢说,心里好奇想问。”
黛玉低声道,“如今十三也该选妃了,檐哥儿早该议亲了,宫里娘娘急得很,我母亲也天天儿念叨,我也是迫不得已,你们若是觉着有好的,就跟我说说,好歹也叫我多认识几个人,也没有说要挑三拣四的意思。”
吴桂珍却是嗔道,“便是挑三拣四又如何?咱们这样的人家,凭什么就挑不得了?这是这几年皇上没有大肆选秀女了,我听说先皇在时,隔几年便选一次,那时候诸王郡王的妃子们也都是赐下来的,这才是挑三拣四呢!”
到了暖风坞上,这是临水的一处屋子,里头早就布置好了,宴席开在这里。这会儿,十三和檐哥儿把两个孩子送过来了,交给黛玉,二人正要出去,黛玉问道,“你们吃饭在哪里吃?”
十三道,“哥回来了,在前面,叫我和檐哥儿过去吃,我们去了!”
舜哥儿从黛玉怀里钻出来,跑去摘了一朵菊花,将一朵百鸟朝凤拽断了,噔噔噔地跑过来,正要递给黛玉,就听见“啊”的一声,黛玉抬头看去,见是柳侍郎家的姑娘无限惋惜地看着舜哥儿手里的花,实在是这花太过名贵了,舜哥儿就这么掐了,也实在是可惜。
见人都看着自己,柳如惠顿时尴尬不已,连忙站起来,朝黛玉行礼道,“我失态了,还请王妃见谅!”
庞玉燕见是柳如惠,一向都是与她不太合的姑娘,不由得嗤笑一声,“我当是谁?原来是柳姑娘,也难怪,以柳大人那点俸禄,别说是这样的百鸟朝凤了,便是家里养两盆随便点的花儿,也嫌吃了肥料呢!”
柳如惠的脸通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实在是不好反驳。好在她跟前的丫鬟喜鹊是个不饶人的,笑道,“真是好笑了,都是朝廷为官,都是拿一样的俸禄,庞姑娘家里也不是什么有恒产的勋贵,怎地庞姑娘家就能养得起名贵的花儿鸟儿了?”
黛玉意味深长地朝庞玉燕看去,庞玉燕迫于压力,低下头来,嘟囔道,“谁说的?谁说我家里养得起的?”
黛玉笑道,“谁不知道柳侍郎是出了名的清廉?身在工部这样的衙门,正三品,仅次于堂官,家里却清贫如洗,连皇上听到了都动容。这样的人,朝廷求之若渴。今日我也是费了老大的劲才请来了柳姑娘,实在是多谢柳姑娘肯给我这份脸面。”
柳如惠忙行礼,“王妃此言重矣,如惠担当不起!”
这边发生的事,很快便传到了云臻的耳边,一并儿的,十三也听说了,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哥,柳侍郎家里果真这么穷?”
檐哥儿道,“我也一向敬重柳大人的人品,听说他家的姑娘因一年到头没有什么衣服首饰,这才很少出门。不过,柳姑娘的针线活儿做的好,这一次啊,姐姐是看中了她绣的一架屏风,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了来,柳姑娘感激姐姐,这才过来赴宴的。谁曾想,竟被庞家姑娘如此奚落。”
待晚些时候,宴席散的时候,黛玉格外留了留柳如惠,道,“你且先等等,一会儿我叫车送你回去。”
送完了人,黛玉喊来十三,“你带着小厮去帮我搬两盆花儿来,一定要把那盆百鸟朝凤带上,我送给柳姑娘她带回去养着。”
柳如惠忙道,“这怎么好?”
黛玉道,“人难逢知己,花儿也一样,难逢惜花人,今日既是叫它遇上了,自然我也不能叫它错过了,否则岂不是造孽?所以啊,你一定要带上,回头你养好了,我过去赏也是一样的。”
柳如惠感激不尽,十三趁此机会朝她好好儿看了两眼,见浓眉大眼,显得格外英气,也少了平日里所见的女孩儿的那些娇气,落落大方,虽生得并不出色,却也是中上之姿,这般想着,又难免多看了一眼。
第270章 拣四
送走了柳如惠后,黛玉便喊了十三说话,问道,“今日来了这些姑娘了,有没有瞧着觉着还不错的?”
十三挠了挠头,故作不知地道,“不是吧,嫂嫂,难道说你今日办菊花宴为的是我?檐哥儿呢?他有没有瞧中的?”
黛玉嗔了他一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只说你自己,话怎地这么多呢?”
十三满脸通红,正要凑近黛玉,被云臻一把推开,“说话就好好说话,这么近做什么?”
十三只好挪了个凳子在黛玉跟前,问道,“嫂嫂,您看中了柳家姑娘是不是?”
黛玉摇摇头,“我看中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中了谁。我跟你说,我这次邀请来的姑娘,首要的第一是家世清白,父兄廉洁,母亲贤惠,如此将来才不会拖累他家姑娘,其次,姑娘的人品也最为关键,再才考虑到了长相。”
黛玉道,“要说品貌双全的,也不是没有,可是婚姻不是男女在一起便罢,而是结两姓之好,你这样的身份,如今不显什么,可到了将来了,就难说。皇子富贵,若娘家不识大体,仗着你横行霸道,难不成你见天儿地给背黑锅不成?天天收拾烂摊子,好名声都变坏了,不是你做的都是你做的,辨都辨不清楚。”
云臻也跟着道,“是这话,柳忱乃两榜进士出身,其子如今在国子监读书,听说成绩优异。他夫人姜氏,也是出自望族。柳家以耕读传世,在福州声名极佳,当年我去南海沿子的时候,有所耳闻,与他家二房柳愉也有过一面之缘,人品着实不错。”
十三一听这话,便知事情应是定下来了,此时心里虽还不知如何是好,嘴里却是答应道,“既是哥哥和嫂嫂都选定了的人,兄弟还有什么话?自然是哥哥和嫂嫂做主了。”
黛玉却摇头,“此事不可!”
云臻兄弟觉着奇,才说好,为何又不好了?黛玉笑着对十三道,“便是说婚事,也得你与她情投意合了才好去说,这会儿你全凭我们做主了,将来是要一辈子过日子的人,这哪能行?”
云臻沉吟片刻,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担心就担心在那姑娘万一许了人家了,或是没许,咱们等得人家姑娘也能等?”
黛玉道,“这就要看十三弟有没有这福气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总比娶了,放在家里了,又觉着不满意的好。”
十三有些失魂落魄地回去,有心去找檐哥儿说话,如今檐哥儿已经开始闭门读书了,才叫人托了信来,今日一回去,就被他爹训了一顿,说从今日到来年上场,都不得出去鬼混了。
他躺倒在床上,有些笑自己的痴傻,明明庞玉燕是那么个人,可谁知鬼使神差那一日看了一眼后,就觉着越看越欢喜了。他又不敢下定决心,生怕落得皇太子那样的下场,如今,东宫里,听说热闹得不得了,天天上演全武行,太子连东宫都不想回了。
“双喜,进来!”
十三从床上爬起来,要了一壶酒,两碟小菜,叫双喜陪他边吃喝边说话。双喜哪里敢?只在脚踏上坐了,够着吃两口,问十三,“爷有什么心思没有?”
“没心思,爷叫你陪着喝酒?”十三白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娶妻娶贤啊,可是就这么着,我心里也不甘心得慌。”
双喜听了,明白了他家爷的意思,笑道,“爷,恕奴才说句僭越的话,您若是想和庞家姑娘过王爷和王妃这样的日子是断断不可能的。依奴才的意思,王爷和王妃吃的米比您吃的盐都多,婚姻大事上,您可千万得听王爷的,这可是关乎到自己一辈子,还有将来子嗣的大事。您要心里放不开,待大婚了,娶了正妃,将来再纳庞家姑娘当侧室,正好王妃也有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