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应是扑了过去,紧接着的声音便无法入耳了。大巧正要进去,却被明月扣住了嘴,一行人匆匆离开。不远处,宝钗等人朝这边过来,黛玉也只远远地避开了,不一会儿,也不知为何,那翠竹林里头竟被人点了火,宝钗等人连忙去,见火中冲出来两个衣衫不整的人,顿时众人面面相觑。
大巧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躺在屋里的地衣上的时候了,她怔愣了片刻,醒过神,连忙爬起,屁股和头一并儿转着圈儿,转了大半圈了,这才看到屋子里的人,坐着,眉目如水地朝她盯着,“大巧,你知罪吗?”
“太子殿下,奴婢知罪,奴婢不该,不该”
“你不该如何?”
“奴婢不该半路里拉肚子”
“半路里拉肚子可不是什么罪!”一道声音插了进来,大巧顺着声音看过去,见堂下两列楠木交椅上面也坐了人,说话的正是秦王妃,垂眸看着她,“大巧,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正晕倒在翠竹林的边儿上,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打晕了你,又是谁把你扔在哪儿,这堂堂的公主府里,你是遇到什么坏人了吗?”
“奴”大巧张大了嘴巴,她正想说她原本是和秦王妃她们在一起的,是王妃要她去喊她们过来,只眼下听秦王妃的这话,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了。
就在这时,太子道,“是王妃派你出去的?她身边只带了你一人?是准备做什么?”
大巧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是太子妃派奴婢去找秦王妃来,说是有要事要与秦王妃商量,奴婢便去了。”她生怕黛玉反驳,连忙道,“还有信物为证,秦王妃说担心不是太子妃找她,太子妃还写了一张字条,还有一根玉簪为证。”
众人的目光都朝几案上太子手边的证物看去,这番话,才大巧晕过去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说了,“臣以为是太子妃仰慕臣,叫人给臣送来了这字条约了臣在翠竹林相会,还有这根玉簪,臣去了,果然瞧见了太子妃在那里,臣喜不自禁”
寿安已是冷笑一声,朝黛玉道,“我说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秦王妃在中间捣的鬼,那字条和玉簪既然是太子妃送到了你的手里,又为何在驸马的手上了?”
黛玉看似一脸茫然,“是啊,这就要问这丫鬟了,为何把太子妃要给我的信物给了驸马爷?难道说,这丫鬟原本就是听从于驸马爷的?”
“你胡说!”戚建通跪在地上,直起身来,朝黛玉恶狠狠地道,“分明是你在中间捣鬼!”
黛玉慢条斯理地“哦”了一声,笑道,“驸马还想攀咬谁?难道你想说我与你也关系好,这才愿意借此机会,成全了你的好事?可惜,很抱歉,我并不知道你竟是仰慕太子妃良久的!”
寿安见驸马哑口无言,不由得气怒道,“你也不必说这种话了,你口齿伶俐,我们说不过你,单看你在父皇跟前是不是也如此伶牙俐齿?”
黛玉站起身来,拍了拍衣裙,“公主,你也不必为我担忧了,想必父皇若是知道了,也一定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先是八爷府里的姬妾怀了驸马的孩子,如今已为驸马诞下一子来,如今连太子妃也被染指,父皇一定也很担心,下一个遭殃的皇子又会是谁?便是皇太后娘家的侄孙,也不必如此欺人太甚,专拣皇子们的女人欺辱!”
这一说,一旁陪坐的四皇子和五皇子也难免跟着气怒,目露凶光地朝戚建通看了过去,二人均是想到,确实如黛玉所说,戚建通还专挑皇子下手。
太子正要说话,门口已是滚进一人来,慌慌张张地道,“禀主子们,太子妃,太子妃失足落水身亡了!”
“什么?”太子装作格外吃惊的样子,黛玉也跟着吃了一惊,可看到太子眼中略有喜色便知这只怕是早就安排好了,也不由得心头一寒。待太子出去了,黛玉跟在后头,四皇子云宥扭头看了黛玉一眼,问道,“不知八弟妹是否知道,太子妃是什么死因?”
黛玉站在廊檐下,朝天边看了一眼,笑道,“听说今日太子殿下宠幸一位戏子,恰好被太子妃瞧见了,怕是因此才想不开的吧,真是人间痴情女子啊!”
云宥一笑,“八弟妹真是才思敏捷啊!”
黛玉道,“我又不上场做文章,何来的才思敏捷,不过是人之常情,稍微揣度便可知罢了!”
第253章 续弦
宫里,得知太子妃的死讯,皇太后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一直嘴里喃喃道,“怎么会?怎么会死?她怎么可能会自己投湖而死呢?”只,偌大一个太明宫,没有人回答她的话,谁都不信太子妃会投湖而死,可是,消息已经传开了,太子当着太子妃的面宠爱一个戏子,以至于太子妃受不得这辱,赌气投了湖。
那会儿,因为捉奸,太子妃身边只有一个下人,便是大巧,可巧的是大巧肚子疼,稍微走开了那片刻功夫便酿成了如今这样的大祸。
“你信吗?明儿那样的性格,她怎么可能会想不开呢?”皇太后问她身边的宫女福荷。
福荷想了想,“皇太后,这真是很难说的,太子妃一直想要生个皇孙,可这么久以来,也没有怀得上,太子妃前儿还和奴婢说,太子如今恩宠越来越少,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遂了心愿。”
福荷不过是想用这法儿安慰一下皇太后,哪里能想到,皇太后越发难过起来,流着泪道,“是我害了她啊!”
福荷又憨憨地道,“怎么能是皇太后害了太子妃呢?皇太后多宠爱太子妃啊,自从入了东宫,皇太后把她当孙女儿一般待,若太子妃好好儿的,将来太子登极,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皇太后不由得被她逗得笑起来,“你这孩子,就是憨笨!”
福荷却摇头,“皇太后,奴婢不憨笨,奴婢只是喜欢实话实说!”
“好,好,实话实说!”皇太后又是悲从心起,叹了口气,“她这一死,留下个孩子,也是可怜,你去说一声,待丧事过了,就把孩子接进宫里来,放在我跟前养着。”
福荷应一声“是”,见皇太后没说什么了,她去沏了茶过来,想着说点开心的事,便道,“太子妃既然薨了,东宫不能一日无主,待丧期过了,也要给太子殿下重新选一个太子妃,要说好姑娘,自然是出自襄阳侯府,可侯府里也没有合适的姑娘。”
“薇儿还不错,前次太子选妃,她年纪着实小了一些,不得已才选了武安伯府的姑娘。如今薇儿大了,又正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又是端庄守礼的,也唯有她才有资格当这太子妃了。”
皇太后吩咐福荷,“你去宣武安伯府的姑娘进来侍奉我,在太明宫里小住一段时日吧!”
东宫之中,已经开始举丧了,太子妃年轻,又是横死,自然不会在宫里停灵良久,甚至,皇帝连一道旨意都没哟下来,丧事也是一律从简了。武安伯府上的女眷来,在门口哭天抢地,黛玉等站在一旁,只冷眼旁观。
谁知,武安伯夫人却突然朝黛玉扑了过来,“秦王妃,怎地同去寿安公主府赴宴,偏偏太子妃出了事?”
黛玉抹着眼泪,“伯夫人,这事儿,我也纳闷,太子妃多好的人啊,怎地就无缘无故去了,有什么事是想不开看不开的?便是遇到再艰难的事,也该想到身边还有郡主这么小呢,这不是傻吗?好好儿的太子妃不当,偏要走这样一条路!”
一时,武安伯夫人偃旗息鼓了,只是她不说了,来东宫吊丧的人却不肯停下来,均是纷纷议论起来,“是啊,怎么会死了的呢?前几日看到太子妃还好好儿的,有说有笑!”“少说两句吧,谁知道做了什么事?”
武安伯夫人不由得抹着眼泪道,“我几个孩子里头,我是最疼爱她的,她又是大的,打小儿孝顺长辈是她,疼爱弟弟妹妹也是她,入了东宫后,几次太子都在我跟前夸她好,她怎地就舍得离我而去呢?”
太子妃薨逝,东宫如今是良娣卫氏主事,出来邀请诰命夫人们到里头去坐一会儿,黛玉趁机告辞,从东宫里出来,坐上了轿子,黄芦在旁边随着,道,“才从宫里传来的消息,说是皇太后已经召了襄阳侯府庶出的小姐进宫小住,说的是侍奉太后,实则,戚姑娘今年满十六,暂未议亲。”
黛玉沉吟片刻,“襄阳侯府也是人丁单薄,太侯爷纳了那么多的妾室,最后只落老侯爷一人,老侯爷也还算争气,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只可惜二儿子才成年还没来得及娶亲就死了,这唯一的一个姑娘虽说是庶出,与别人家里那嫡出的也差不多,可若给太子当继室,身份还是太单薄了一些。”
明月在一旁道,“这有什么呢?如今一进宫侍奉太后,身份就起来了,又是太后娘家的侄孙女儿,还会有谁说什么不成?”
黛玉笑道,“是这个话,只可叹,太子妃尸骨未寒,那边就已经开始挑人选了,实在是叫人不忍心!”又问黄芦,“戚家姑娘人品如何?”
“回王妃的话,听说从小儿便是养在嫡母跟前,嫡女一样地养着,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堪称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