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其他的,平日里该买也就买,要不,咱们再买个房子吧,总归也不会亏了。”
陈清风:“行啊,你来选。”
姜甜甜:“我们两个人商量着来呀。”
虽然姜甜甜因为固有的印象,肯定比陈清风看的更准确,不过姜甜甜都是从不格外的盲目,平行世界又不是完全一模一样,她才不盲目自信。
再说,不管啥时候,夫妻俩有商有量才好呢。
“那么,我们买房子做什么呀?”姜甜甜靠在陈清风的身上,软绵绵的。
陈清风:“你觉得,开个火锅店怎么样?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火锅。”
姜甜甜喜欢吃火锅,但是这边的口味并不偏辣,火锅也不算火。一般吃火锅,他们都是自家来,总归不是那么方便的。但是如果自家开一个,就可以做自家的食堂了。
想一想,这不是很方便吗?
陈清风:“你觉得呢?”
姜甜甜高兴的点头:“行哒,很好的主意。”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火锅!
没有人!
她说:“我们要开一家最正宗最好的火锅店。”
陈清风含笑:“那么,就这么决定了!”
两个人果然很快的做出了决定,他们买东西从来都是那种反复比较的人,差不多合适,就会下手的。不管是买房子还是做决定,都不例外。
虽然位置不是繁华的街道,但是胜在距离他们家比较近,步行溜达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如果开车更是快的不得了。三五分钟就到。其实这边偏幽静,并不适合做火锅店。
但是陈清风和姜甜甜这俩人却迷之自信,觉得只要东西好,味道佳,就不担心那么多。
就算是别人真的不识货,他们也不会亏得太多啊。反正房子是自己的!他们买过房子之后,手里的现金就几乎没有了,姜甜甜果断的找苏小麦借钱装修。
反正,他们还的也会很快。
苏小麦接到姜甜甜的电话,好奇的问:“你们要开火锅店?”
姜甜甜:“对的呀,我们为了吃火锅方便。”
苏小麦:“……”
还真是吃货的执着。
她说:“行,你需要多少,我把钱打给你。你们找好大厨了吗?”
姜甜甜:“还没呢。”
苏小麦:“……”
闹了半天,这两个人什么都没有计划,走一步看一步?
这么想着,苏小麦真是服气了。
她又问了一下他们火锅店的位置,更服气了。以苏小麦的经商眼光来看,她觉得如果在这个位置,肯定是不行的。估计要赔的。这个位置根本不适合开火锅店的啊!而且陈清风和姜甜甜还毫无准备。
不过,如果是别人,苏小麦会说,八成要赔。但是这事儿搁在姜甜甜身上,苏小麦又觉得,应该不会的。
幸运女神总是会眷顾傻白甜。
在她看来,姜甜甜不管多大都是最大的傻白甜。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
姜甜甜:“你说。”
苏小麦:“他是山城的,祖上就是御厨。他家的火锅,那是真的超级正宗,你如果能给这个人挖过来,不管生意如何,口味肯定最好。”
她说的这个人,就是上辈子救了她的大叔。
她的御厨经历是编造的,但是这位却是真的。他的手艺特别好,各种菜色都有涉猎,不过要说最好,那肯定是川菜风味儿了。至于火锅,更是不再话下。
可不要觉得火锅就不需要手艺,火锅的汤底和底料,更是需要大手艺的。
“好嘞!”姜甜甜一秒就知道苏小麦想说谁了,开心:“谢谢五嫂。”
苏小麦:“这个人自己有店,不过他跟同样合伙的弟弟关系一般,你想要把他挖走并不难。”
姜甜甜立刻:“五嫂指点一下我?”
苏小麦笑:“这人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爱财。”
姜甜甜瞬间了然:“就是,他如果不来,我就砸钱。砸到他肯来?”
苏小麦失笑,点头说:“就是这么个道理。”
“好嘞,你瞧好吧。”
苏小麦给姜甜甜留了地址和联系方式,陈清风很快的就联络到了这个人,果不其然,苏小麦还是挺了解这大叔的。他很快就包袱款款,跟着陈清风一起来到了上海。在他的操持下,他们的火锅很快的开了起来。
老爷子果然是比较厉害,没几天就让他们的火锅店走上了正轨。
姜甜甜晓得前世某连锁火锅店某捞捞的模式,晓得好的服务是最重要的,正是因此,他们店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要知道,现在可是改革开放不到十年,大家还没从供销社的冷脸里走出来呢。突然感受到让人如沐春风的贴心服务,整个人都是有些发麻的。
不过,正是因为装修豪华、用料新鲜,又服务牛逼,他们这家店倒是一下子火了。
虽然这店真是贵的很,可是还是架不住有人来。
他们的生意,每天络绎不绝。
他们店里吃一餐,就算是点一些普普通通的青菜,差不多也要一个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了。如果稍微点一点肉,那么两个月工资妥妥就进去了。
所以要说普通人吃得起这个,那么真是笑话了。
不过啥时候都不缺有钱人。他们价格高,偏是有一些人就喜欢他们这里的氛围,改革开放这些年,政策好,许多人手里有了钱。好些个敢闯敢干的,更是感受到了好政策的优势,积攒了不少的家底儿。
民以食为天,不管啥时候,这方面,都不亏。
店铺火起来了,那真是一顺白顺,连他们选的位置,都一堆人觉得好,十分推崇。
许多年以后,这里仍就是沪市最有名气的高档火锅店,并且鲜有对手。陈清风两夫妻不算是那种为了钱废寝忘食的人,但是许多人提起他们夫妻,都要感慨一声眼光独到。
外人不知道他们夫妻的经历,但是他们的同学哪个不知道呢?要知道,他们刚开上海的时候还要租房呢!但是一路走下来,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像是几个跟他们夫妻交好的,也跟着他们捡了不少漏。
其实也不是真的要从他们这边占什么便宜,跟着学,还不会吗?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毕业呢。
乐宁就曾经问过姜甜甜:“你家赚钱就买房这习惯,是哪儿来的啊?真的不怕亏了吗?”
别人不知道,但是最为夫妻俩的死党,他是晓得姜甜甜夫妻在火车站那边,接连买了六处房子的。
姜甜甜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大傻子,问:“除了乱世,自古以来,房产哪有不赚钱的?”
乐宁:“……哦。”
所以,有的人赚钱,他们优柔寡断的赚不到。就因为这个,乐宁就坚定的跟着陈清风和姜甜甜夫妻混了。咱对投资不敏感,咱可以跟着能人学啊!
因为姜甜甜的话,乐宁说服了自家也在那边买了一个小铺子,他们家不像是陈清风他们固定来钱比较快,就是靠着固定的工资,不过还算有点家底儿。大的买不了可以买个小的,他们家自己也不做什么,直接出租出去,一家卖包子的铺子很快的干了起来。
也不过两年的功夫,这里拆迁了。
乐宁家:“……”
买的时候两千块的房子,赚了两年的房租,他们又到手了四千块。这干啥有这么大的利润啊!
从那以后,乐宁就服了。
许多年后,母校校庆,他们班级所有人联合起来捐了十万块钱用于母校建设。要知道,这个时候月工资也不过一百几不到二百,他们仅一个班级就捐出来十万,搞得整个学校都轰动了。
如果上级拨款,这笔钱都不算少,更不要说仅仅是一个班级。
不过,这似乎对他们同学来说,倒是还好!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乐宁:“我的第一桶金,就是跟着陈清风买房子……”
同学甲:“好巧啊,我也是。”
同学乙:“我就跟你们不一样,我是第一时间租了陈清风他们商场里的摊位发的财……”
同学丙:“好巧,我是听他说火车站附近吃喝好卖,给我大哥指了路。他从摆摊到小餐馆,然后到现在的大饭店……”
同学丁:“我听姜甜甜说倒腾手表赚钱,趁着寒暑假跑鹏城,赚了第一桶金……”
同学戊:“我也是跟风买房……”
……
诸如此类。
总之,大家算一算,班里光是跟着买房的,就有一半人了。还有跟着学着搞小生意的……总之,大家一合计,越发的觉得,这夫妻俩,眼光绝了啊。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也不是为了赚大钱,有时候是为了省事儿,有时候是为了爱好,有时候则是为了吃吃喝喝。
总之,十分让人难以想象。
这样的人,竟然赚钱了。
而且,带动他们赚钱了。
他们这些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同学的情谊本来就后来更强更亲厚。而因为陈清风夫妻这财神爷的属性,大家更是聚成一团。格外有凝聚力。
而他们这批学的是电视广播新闻,所以一般也都是从事相关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