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皇帝露出了爪牙,且来势汹汹,好像蛰伏多年,就为了这一刻似的。所有大臣才恍然,原来皇帝终究是皇帝,不是他们可以小看或者忽略的。
即便他被架空,只要他一日是皇帝,他还是拥有处罚他们的权力。
苏批完这些大臣,就拿出了章存的奏折“章存。”
“臣在。”
所有大臣噤若寒蝉,等待着新一轮的批判。
“你提的这些建议,朕觉得很好,宫中消耗太大,也太过奢侈,需要开源节流,如今虽然是太平盛世,但是边疆问题仍然存在,且仍有许多地方,朕的子民还吃不饱穿不暖,朕实在是痛心。”苏将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形象演的栩栩如生,“居安思危是需要的,所以你这些提议,朕准了,你好好办。”
章存闻言,喜道“陛下英明,臣一定竭尽全力。”
“嗯。”苏应了一声,又道“今日,朕想推行一个新税收制度。”
这话一落,所有人都是一惊,包括萧铭。
古往今来,税收制度都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事,而推行一个税收制度,那必定是很难的。
因为没有一个制度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必定会触犯到其他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就会拼命的阻挠。
“陛下三思。”
苏还没说制度是什么,一帮大臣呼啦啦就跪了下来。
“三思你妹。”苏站起身,走了下来,一脚踢在了最近的一个大臣身上,“朕还没说呢,就三思,怎么?朕连推行个税收制度的权利都没有了?”
所有人都被苏的气势震住了。
苏这才慢悠悠的回到龙椅上,说着税收制度的雏形。
她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打破炎国只知摄政王不知皇帝这句话。
诚然,税收都是从古至今民生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然而,等苏说完她想要实行的政策以后,除了她提拔的三个官员和萧铭以外,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陛下三思。”
所有大臣吧啦吧啦的说着反对的理由,事实上,苏的这个税收制度得益了老百姓,却是动了很多商人地主的利益。
俗话说,官商勾结,这些大臣,哪几个没收过商人地主或者地方贡献出来的银两,苏这一做法,就是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说什么为天下百姓想,朕看就是损害了你们的的利益吧。”
接着一众大臣又呼啦啦的喊着冤枉,倒有一些为官清廉的大臣同意苏的做法,但也很快被‘利益派’呵退。
苏也没打算一天就能把这事办好,更别提她还有后招。
“好了,这件事先到这里,退朝。”
苏说完,便是甩手离去。
大臣愣了一会儿,瞬间成群,小声的议论着。
萧铭则是看着那年轻帝王的背影,微眯双眼。
这只盘着的龙,终于露出了爪牙。
苏回到了书房,摒退了所有人。
“龙二。”
书房里瞬间出现一个人,容貌普通,穿着普通,放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的那种。
“陛下。”
自从龙一去保护穆淑妃以后,龙二就被调了上来。
帝司虽然被架空,但作为皇帝,他还是有一定势力的。
比如说,暗卫,还有御林军,这些势力都是绝对忠诚于皇帝并且直接由皇帝管理的。
“你附耳过来。”
龙二有些奇怪,但也连忙附耳过去,只见平静的眼神,很快起了波澜。
“就这样,吩咐下去,立马执行。”
“是。”
苏起身,看向窗外,眼里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宿主,你任务不做吗?”
“靠!”她能说她睡个觉就忘记了吗?
“龙三。”
刚接替龙二职位的龙三立即跳了下来,“陛下。”
第698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去给我收购那个……”儿什么来着?
“……”儿没好气道“后红子。”
“去给我收购那个后红子。”苏点头,“记住,要把京城内所有的后红子都悄无声息的收购,千万不能让人哄抬市价,最好分批,你懂吗?”
龙三立即会意“属下明白。”
“嗯。”苏从空间拿出一大叠银票递给他,“不够再来找朕拿。”
“是。”
苏挥了挥手,龙三也出去为苏办事了。
早朝上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
苏在书房也没安心多久,帝司就过来找她。
京城某茶馆内。
“出事出事了。”一个男子跑进了茶馆里。
此时正是早上,喝茶的人有很多。
众人往门口一瞧,立马就有人认出了来人。
“哟,包打听,你今天又打听到什么事了?”
那来人也就是包打听闻言,表情凝重道“这次出了大事。”
认识他的人都鲜少看到他如此表情,闻言都好奇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是啊,赶紧说啊,你要急死我们啊。”
只见包打听随意坐到一张桌子上,便道“大家都凑过来,我怕隔墙有耳。”
包打听这番姿态,都让众人的好奇心到达了顶点。
所有人都纷纷凑过去,很快将包打听围在了中间。
“我有一个姑婆的弟弟的小舅子,在宫里当差,听说当今皇上,今日早朝时,提出了新的税收制度。”
“什么?”
“税收制度?”
“难道又要加重我们的税?”
“你们别急,听我说完。”包打听喝了一口茶,继续道“那皇上提出的制度都是一些减免百姓们的税收的政策的,具体是什么我也听不明白,反正那意思是比起现在的税收,至少能降一半。”
“这是好事啊。”
“皇上居然这么好。”
“太好了,税收降一半,我们的生活也能过的更好些啊。”
“不对,包打听,那你说出事是什么意思?”
“刘大哥问到关键了。”包打听摇摇头,一副气极模样,“你要知道,这税收降了,那可是损害到了那些商人还有地主的利益,那些大臣怎么能同意?文武百官半数以上,都让皇上三思,听说皇上在早朝上气的直接甩手离去。”
“不是吧?”
“这帮大臣,没一个好东西,还说什么父母官!皇上体恤我们,他们居然还反对!”
“就是,真没想到皇上居然这么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那,摄政王没帮我们百姓说话吗?”忽有一人提出问题。
“对啊,摄政王权利这么大,他说话,一定管用。”
包打听摇摇头,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如果摄政王同意,皇上也不会气的甩手离去了。”
“摄政王为什么不同意?”
“突然对摄政王有些失望。”
“摄政王不同意,应该也有他的道理吧。”
“是啊,也许是皇上的政策不是很好?”
很多人为摄政王开脱,但话越说越小声。
人们都是自私的,当涉及到他们利益的时候,那些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人,就会成为他们的敌人,哪怕那个人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摄政王。
当然,一次的不同意,自然影响不了摄政王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但人的信任,只要一步开始瓦解,后面再摧毁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茶馆里的一次小谈话,很快,就传到了炎国所有百姓耳中。
甚至那些带头反对皇上推行新政的大臣都被扒了出来。
罗金成,正三品,大理寺少卿,掌刑狱案件审理,他就是带头反对苏推行的领头人之一,也是苏要除去的第一个对象。
这个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如此重要的职位却是一颗毒瘤,苏怎么忍得了。
几日过去,苏每每都在朝中提出推行新的税收制度的事情,但都被反对。
随着苏的布局,百姓们也渐渐知道了税收的具体政策。
与他们猜测可能是政策不好的原因完全不一样,这个税收制度相当的好,至少对于百姓来说,那是相当的好。
但一次一次被驳回,罗金成的名字也反复被提及。
于是罗金成的府外,经常有人丢臭鸡蛋臭叶子,罗府的人出行,也讨不了好,鄙视的眼神只是小事,更大的事,就是只要是罗府的人买东西,那百姓都自发抵抗。
百姓们全部都奋然抵抗,在他们看来,罗金成就是他们的敌人,一定要除掉。
苏自然也是关注着百姓们的情绪,她要看着,不能让百姓们做的太过过火,引起民怨,更重要的是,要在百姓们坚持不住的时候,她再出来收场。
罗金成自不是好对付的,那些不卖罗府东西的百姓,都相继被抓到了牢里,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渐渐地,百姓们开始畏怯了。
而就在这时,苏出手了。
搜集了一大堆证据,还有人证,在早朝的时候,以雷霆手段让罗金成入了狱,且再无翻身之地。
这一仗,让所有老百姓第一次看到了他们炎国的皇帝。
在他们心里,以前那个传说只懂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甚至还拉着摄政王搞断袖的皇上,通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皇上的新定义,爱民如子,威武霸气,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