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奇听到小姑娘说哥哥姐姐,心里高兴地不行,总算明白了他的一个游侠为什么总说女孩子软软的。
他现在可不仅觉得小姑娘软软的,还甜甜的。
乐轻悠请忽尔信和他的一儿一女到客厅安坐,一面让春卷、嫣红都去厨房帮崔大娘准备菜肴,一面又让春田去前衙跟三哥说让他忙完了就过来。
饭后,忽尔信就说起了正事:“三少爷,轻轻丫头,我带了家里五架最先做出来的织花机过来,还带了三四个已经会熟练操作织花机的织工,只要这边的作坊准备好,我让人把机子安好,今天晚上就能开织。”
忽尔信口中的织花机是那种专门织毛毯的织机,而现在他发展的那些毛衣毛毯,已经不止羊绒一种的,驼绒、兔绒,还有为了迎合大周以及周边各国贵族奢侈享受的狐狸绒。
一色的狐狸皮大裘就已经是贵族之家很好的衣服品类了,就更别说专门用狐狸绒织出厚绒布做的衣服,一件最低也需金千两。
这两年,忽尔信靠着创新服装原料,赚了不少,后来更是因为乐巍的引荐,跟云家羽绒那一块有了生意往来。
仅仅四五年,忽尔信所拥有的资产在大周富商中也能排得上号了,而他也在当初生意越做越大时就找关系迁到了蜀地,成为了大周国民,要不然他的生意在大周,乃至在西南域的那些国家都做不到如此顺利。
而这一切,都是乐轻悠和她的哥哥们给的,所以别说带来五架最新的织花机,就是再带五架来,忽尔信也不会吝啬。
听了忽尔信这话,方宴笑道:“轻轻年前一把作坊准备好了,我叫个人带路,先把机子装好。”
“好好”,忽尔信点头答应,反正一切听你们的安排就是了。
方宴这时也忙着,只留下说了会儿话,便又起身到前衙忙县里的事情去了,不过走前却交代乐轻悠有什么问题让人去前面喊他。
乐轻悠能有什么问题,忽尔信那边一句话,他带来的那些人就推着车跟方宴点的两个差役去了作坊装机子,她什么都不用做。
但是也不能让忽尔信他们一家人跟自己干坐着,乐轻悠想了想,请他们去县衙后面那个专门种花草的园子去游赏。
过去的路上,珠珠和乐轻悠走在一起,低声问她:“刚刚,那个是你三哥?他有没有娶亲?”
乐轻悠:“……”都怪习惯,当初她喊三哥时三哥纠正了好几遍,她也没改过来,现在又让人误会了吧。
“他虽然还没娶亲,但是已经有心上人了。他是我义兄,我就是他的心上人,等我及笄了,我们就会定亲。”人家问得直白,乐轻悠也解释的清楚。
珠珠听了,惊讶不已地打量起乐轻悠,摇着头说:“那我出现的太晚了,本来我还觉得你义兄长得很俊呢。”
乐轻悠忍不住笑道:“就算你出现的早,我三哥……他也不会喜欢你的,他就喜欢我。再说了,他有心上人,你就觉得他不俊了。”
“可不是,别人的男人再俊和我也没关系”,珠珠说着,再次打量乐轻悠:“轻轻妹子,你和我在蜀地在其他任何地方见到过的大周姑娘都不一样。以前我要是看哪个男子觉得好,被他们心上的姑娘知道了,她们对我都是一种驱赶的态度。像你这样笑着跟我解释的,几乎都没有。”
乐轻悠想了想,说道:“可能我们这里的风俗跟你们那里不一样吧,我们这里,男女之间的喜欢大都是很隐晦的。”
“那你怎么不隐晦?”这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县衙后面的园子,本来在前面看园子里那些雪见紫、菊花的颜奇突然插口这么问。
乐轻悠也没不好意思,“可能是我和三哥一起长大的,相互之间不陌生。”
颜奇说道:“以我的经验来看,一对男女之间没了陌生感等同于没了新奇感,这样一来,距离感情变淡也就不远了。”
乐轻悠直接听气了,“我三哥跟你不一样。”
忽尔信也停住脚步,呵斥二儿子,“与轻轻丫头不要胡扯”,又招手对乐轻悠道:“这从菊花挺漂亮的,能不能送我一盆?”
乐轻悠在靖和县种的这些菊花花期挺长的,都已经开了春,却还开得很是旺盛,她便道:“大叔喜欢哪盆自己挑吧,不过这些菊花应该开不了多长时间了,您只要保护好这些菊花的根部,来年秋天它们照样盛开。”
忽尔信道了谢,笑着挑那些一盆盆的菊花去了。
珠珠瞪了她二哥一眼,低声道:“二哥,你以后说话之前先告诉自己一边,轻轻妹子是大周的贵女,不是西南域那些能和游侠一夜风流的女子。”
颜奇抱臂一笑,其实说完他也觉得有些唐突了,刚才说的那种情形都是他从西南域到西北域一路上与酒家女、舞女、歌女来往时的感觉,拿来套一对有情人,的确不太合适。
但是吧,颜奇还是觉得,他刚才说的是很有道理的,男女之间没了新鲜感真的待一起都会觉得腻。
三人在园子里消磨了大半下午,吃晚饭时,两名差役便过来回禀,已经把机子都装好,忽尔信带来的人也都安排好了。
于是第二天,方宴特地抽出一上午的空闲,带着自家轻轻,陪同忽尔信一行去作坊看他们试机子。
这作坊附近居住的百姓早在昨天下午就好奇地不行,问那两差爷,人家也不说,今儿个看见太爷和小姐带人过来,有些个胆大的妇人就推推搡搡地过来问。
因为茶话会,乐轻悠和靖和县的妇人是很熟悉的,便对其中一个眼熟的小妇人道:“肖大嫂,烦你跟相熟的人都说一声,作绒坊要在咱们县里开张了,有意进来做工的,便去县衙报名,只要是会织布的,我们都要。”
那几个妇人一听这话,脸上都爆开了惊喜的笑容,再三地感谢过小姐、大人,这才高高兴兴地一起去通知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
方宴说道:“下午我再让人贴几张告示。”
乐轻悠点头,“还需要几个做饭的打扫卫生的,看守门户的也要两个,都要婆子,你一定要写清楚。”
方宴好笑地拉住她的手捏了捏。
无意中看见这一幕的颜奇觉得,中原的男人可能对身边人的要求跟他们这些四处游走的浪子不一样。
五架机子试过,十分顺利,回到县衙后,忽尔信才把准备了一路的话说了:“这个作绒坊的经营我准备全权交在县衙手中,就当是感谢你们对我的一次又一次帮助。”
第286章
方宴不可能同意这点,他不会一直在靖和县,归到县衙,以后继任者的人品谁也不能保证,若是在忽尔信手中,那便是商家正常经营,只要不亏钱,他是不可能亏待坊子里的女工的。
另一个方面,接了这个作绒坊,容易被人捏造把柄。
乐轻悠也说:“我们这是招商引资,直接把作绒坊接受,跟暗抢有什么差别?大叔,您不要小看靖和县,这里靠近西北,收购驼绒、羊绒也都很容易的,不会比其他地方的作坊少赚钱。”
忽尔信十分不好意思道:“是我思虑不周了,那就还让我家的人管着,不过衙门里如果有什么需要纳捐的,三少爷,您直接派人去跟管事的说一声就成。”
接下来又就收购驼绒、羊绒之事谈了起来,菜上齐后,众人便都围坐在桌子边边吃边谈。
忽尔信带着儿子女儿一直在靖和县带了半个月,等第一批驼绒、羊绒收满了仓库,这才启程回去。
忽尔信家中生意的重头都在蜀川那边,他作为当家人,不可能离家太久,珠珠自然是和父亲一起回去的,颜奇倒是又多留了两天,但是两天后就牵着马出了靖和县,一路向西,出关到关外玩去了。
县衙又恢复了冷清,上午乐轻悠在园子里移栽、修剪了一上午,下午无事,她也不去打扰三哥,便带着春卷去街上玩。
新年只过去两个月,靖和县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街道两旁又开了好几家新的店面,银楼、铁铺、布铺一家挨着一家,令人迎接不暇。
此时午后,位于主大街于敏心胡同交叉口的杨家油果子铺还是客流不断,乐轻悠经过此处时,已经六个多月的杨氏在小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乐小姐,有些日子不见了”,她笑着打招呼,“要不要进去坐坐?”
“杨夫人”,乐轻悠停下来,点头示意,“我想四下里走走。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杨氏也不坚持,笑道:“店里的生意很好,自从大人下令免除了进城费,进城人数日多,我爹娘每天都得炸二百多斤油条呢。”
正说着时,一个穿着草鞋的汉子抱着孩子从旁走进了铺子,后面还跟着一个妇人。
妇人看起来是第一次进城,紧紧跟在汉子身后,汉子找了个位置,把孩子交给妇人,让她抱着孩子坐在凳子上,走去柜台旁要了五六根油条和两碗豆浆。
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汉子笑道:“这家的油果子好吃得很,还不贵,三文钱六根,一文钱两碗豆浆,比去吃面条实惠多了,又能让你尝个鲜。快吃。”
店里进进出出的,大部分都是这样衣着简陋的人,但他们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