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动一动身子吧,可是人家的长手一拦,整个人都被人牢牢的禁锢在怀里。
她就只能被人这样几乎是独占一般的被人拥在怀里,两人的身体相触,有衣服的遮挡,一股隐隐的暧昧流动着。
可是两人却都享受这样的温情和暧昧。
沈苓于是这个时候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轻声细语的说道:“陛下,臣妾听闻这京中有一个女大家,为人严谨,对书法极为擅长。”剩下的话她没有说出来,只是看向成元帝,一副你懂我的意思吧?
“嗯。”成元帝此刻似乎就沉浸在温香软玉中,脑子都不动了。
沈苓气的鼓了脸,这还真让人说啊,可是看着成元帝的脸,冷峻中透着一股威严。
这个脸之前她毕竟怕了这么久了,罢了,罢了,她怂,她承认自己很怂的。
于是,就直接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陛下,不如臣妾去和那女大家学习一下。”
成元帝点了点头,眼睛微眯,“出宫?”透着一股危险的意味。
“不是,”沈苓立刻摇了摇头,她有一种小动物的直觉,“让女大家进宫。”虽然心中她是想着出宫的。
可是见成元帝这幅样子,便知道他是不准了。
成元帝沉思不语。
沈苓等的有些着急,这件事不是应该很容易的吗?
直到良久成元帝才说道,“朕听闻这李大家可是极为厉害,为人严肃,可不会因为你淑妃的身份对你另眼相看。若是你吃不了苦,到时候哭哭啼啼的回来怎么办?”
沈苓立刻回道,“不会的,不会的,不会吃不了苦的。”她连忙做保证。而且哭哭啼啼,她什么时候哭哭啼啼了,除了假哭的时候。
“陛下,臣妾绝对会很认真的和李大家学的。”
见她严肃着小脸,眼神认真,直直的看着自己。
“好吧。”成元帝终于不忍再捉弄于她,也不说其实自己早已弄好了。
便唤李封进来,吩咐了一声。
只留李封听着这话,一脸诧异。心道,陛下,你不是早就命奴才去说了吗?
不过见淑妃娘娘开心的模样,罢了,这或许是两人之间的情趣也说不定啊。
只不过,在关上门之前,见淑妃娘娘极为开心的扑进了陛下的怀里。
陛下的脸上也闪过了笑意,顿时李封就明白了其中的真意。
回到了宫中,沈苓立刻就吩咐一旁的春风,“将母后给自己的话本子拿来。”
“是,娘娘。”春风立刻拿了来。
沈苓看着这些话本子,一目十行,准备为明日里成太后那里的东西做好准备,她时不时的念叨几句,再回想几句,而后刷刷的在洁白的宣纸上写着什么。
沈苓第二日长了记性,过来看太后时,早已用了早膳。
来到吉庆宫中
“成太后,”她行了一礼,面带微笑,仿佛昨日里最后的争吵没有发生一般。
一个幼辈如此,成太后也不好再多做纠缠,于是淡淡的说道,“免礼吧。”
沈苓便站了起来,看着一旁清荷嬷嬷端了药过来,服侍着成太后用了药。
“还是继续练字吧。”成太后喝了药后,冷冷淡淡说道。
沈苓闻言,踌躇了片刻,说道:“太后,臣妾也知自己的字实在太丑,若是抄写佛经恐怕有辱佛祖。”
“亏你也有些自知之明。”成太后说道。
沈苓一僵,也知成太后对自己印象不好,于是继续说道:“因为太后的教诲,所以臣妾昨日里请求了陛下,让陛下为臣妾找一个学字的老师过来,想认真的学习一番。”
“普通的人教你,你不会学个□□十年这么久吧。”成太后说道,眼睛中带着一股审视,这人不会想偷懒吧。毕竟她作为淑妃,哪个老师敢对她不好。
“不会,不会,”沈苓立刻道,“这位老师是京城有名的李则之大家。”
成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这位李则之大家的名声她也是听说过的,听说脾气极臭而且极其严格。看来她是真心想好好学,由此对沈苓的印象稍好了一些。
点了点头,冷冷的瞥了她一眼,“李大家哀家也有耳闻,你切记要跟她好好学。”
“是。”沈苓面上恭敬的点了点头,心里却想着怎么将讲话本这话说出来。
然而,“既然不练字,那你便为哀家诵读经书吧。”她淡淡的说道。
沈苓一愣,还有这招。
“怎么?”成太后看了她一眼,“不愿意。”
“不不不,”沈苓立刻便拿起经书便准备念了起来。
她的声音软糯,可是念着佛经,听着也是悦耳至极。
成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还算满意。
而且她时不时的提问一番。
虽然大部分都回答不上来,可是有一些见解,也让人耳目一新,这倒让成太后对她的印象好些了。
不过,沈苓念着有些口渴,而且见成太后的眼中也有些倦意。
突然,她见上面有一个名字,似乎很是熟悉。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些故事派不上用场,可是有些故事倒是可以啊。
“太后,”沈苓停住了。
成太后看向她,因为之前的印象好,所以问道,“怎么了?累了?”
“不是,不是,”沈苓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怎么能善罢甘休,于是她试探的问道,“臣妾小时候曾经听说一个故事,关于西天取经的故事,还颇为有趣,今日看到这人,觉得有些熟悉,不知太后想不想听。”
“取经的故事?”成太后看了她一眼,“怕是又是一些不得志的书生编造的。”
不过念着她对自己还好,“那你就说一说吧。”竟然知道自己喜欢话本,莫不是姐姐告诉她的。成太后眼中闪过深思。看来,杨姐姐当真喜欢她了。
“是。”沈苓庆幸的是她陪着人看了好几遍的西游记,一些故事还记得清清楚楚,虽然一些细节忘记了,可是大致走向还是记得的,于是立刻就讲了出来。
起先成太后还微微的不在意,后来却是目不转睛,专注的听了起来。
甚至在沈苓口渴的时候,主动让人给她倒水。
她想不起来的时候,眼睛更是含着期待之色认真的听着。
更是让人端上了茶点,让沈苓好好休息。这样一个环境,可比昨日轻松多了。
连一旁的宫女都听的入迷了起来。虽然她知自家太后喜欢佛经,可是她却觉得枯燥至极。玩玩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能讲这般有趣的故事。
然而,上午的时间一晃就过,再加上她还时不时的袖子一番,沈苓还没讲多少,时辰便到了。
她对着太后说道,“臣妾就先告辞了。”
成太后点了点头,之前期待的表情也没了,恢复了淡淡的神色,“去吧。”
“是。”沈苓立刻便走了,今天过得还行。虽然自己说的有些口干舌燥。
心里感叹着,这成太后如果不涉及吴王看起来也不难相处啊,可是偏偏一个吴王,还有那个人,就成了她的魔障了。
这厢,清荷嬷嬷,处理完了事务,听闻太后竟然还让人给沈苓上了茶点语气也好了一些。可谓是大为惊吓。
清荷嬷嬷,来到成太后的身边,看向成太后,眉宇之间竟然透着一股活力,不像之前沉静的近乎死气沉沉,这,“太后,”她有些颤抖的说道。
成太后看了她一眼,“哀家看错了,她还是有些聪明的。”
“娘娘,你莫不是对她有些喜欢。”清荷嬷嬷问道。
“不会,”成太后叹了一口气,“有小聪明又如何,不晓得三从四德,挑拨吴王和昭儿的关系还是令人不喜。”
闻言,清荷嬷嬷松了一口气,看来太后还是和自己是一边的,没有被淑妃的话给哄了去。
“不过,”成太后想到刚才听到的故事,那个猴子到底怎么了,虽然这故事有些荒诞,更是和佛经扯不上太大的关系,可是却极为有趣,难得的挑起了她年轻时候偷看话本的心思
于是问道,“明日里她什么时候过来?”
“什么,”清荷嬷嬷想开了嘴,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她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第48章 李则之
这次去了杨太后的宫内,沈苓倒是不再抱怨了。
“母后,您可真厉害。”成太后当真只是顾着听故事了,没有再多管教自己了。
闻言,杨太后直笑,好笑道:“谁让你之前不在哀家这里来的。”
“那是苓儿错了,”沈苓立刻乖巧的将一个糕点递给了杨太后,以做感恩。
杨太后就笑眯眯的吃了。
这时,“陛下驾到。”
成元帝一进来,看着便是沈苓喂母后吃东西的场景,两人倒是其乐融融了。
眼睛微微一眯,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见过母后。”
沈苓见此,见他的眼光扫在自己身上,虽然只是一扫而过仿佛没什么,可是心中小动物的直觉倒是觉得有些不安了。
于是立刻安静了下来。
杨太后也没有察觉到,只是继续闲谈起家常来了。也说起她这次的小机灵。
沈苓闻言,便立刻忘记了以前的小插曲,得意洋洋起来。幸亏她有急智,还没有忘记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