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吉庆宫。
“太后,人已经找着了。”清荷嬷嬷突然来到成太后的面前。
“什么找到了?”成太后不由的问道,脸上带着疑惑,怎么她这么高兴的模样。
“就是您命奴婢找的和淑妃娘娘有些相似的姑娘啊?”清荷嬷嬷提醒到。
“这么快就找到了?”成太后有些惊讶,这也太过快了吧。而且这人有这么好找吗?
“是啊,可能是老天爷也看不惯淑妃这么嚣张了。”清荷说道,一想到自己接连几次因为淑妃在太后面前办事失利,特别是那次找话本,更是丢了大脸。
想到这次能给淑妃娘娘添堵她不由得更为开心了。
成太后闻言,犹豫了片刻。
清荷见此,脸上的笑意止住了,不由得问道,“娘娘,怎么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娘娘不是应该也开心的吗?
“这人,”太后有些迟疑。
清荷见此就知太后是因为淑妃而犹豫,立刻急忙上前劝道,“娘娘,你要想着前几日吴王来的时候,不是也说陛下和他生疏了吗?这可千万不能放过啊。再这样下去,陛下恐怕会对吴王越发不满了。”
想到这段日子,几乎淑妃每次都会派人送些故事,为太后解闷。让太后的心情不必一直沉郁。
可是,这在清荷看来,就是淑妃的阴谋罢了。现在只能拉吴王出来了。
成太后一听吴王,想到前几日他确实也有些失魂落魄,也和自己谈了一些,叹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说道,“那你明日里便去看看吧,”
清荷嬷嬷大喜。
却见成太后补充道,“夏荷也去。”
一旁的夏荷见此也是无奈,这也太过着急了不是。
可是前几日吴王过了来,不知说了什么,让太后变得越发着急了,心知不妙,可她也只能答,“是。”
想看看明日的那个姑娘到底如何。
而且,这才多久便找到了,她心中也有些怀疑了。
第54章 芸裳
上午,京城的一处宅子处。
正堂里有几人正在坐着,右边有两个嬷嬷打扮的的人,而左边确实一个面容消瘦中年男子,一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女子。
这两个嬷嬷便是成太后宫中的清荷嬷嬷和夏荷嬷嬷了。
清荷嬷嬷端起茶,一双眼睛仔仔细细的扫过眼前的这名女子,见她有些娇小的身材,眉目之间尽是怯弱,不禁心里暗中点了点头,这人确实是和淑妃娘娘有几分相像。
尤其是一双眸子,看着人时更是怯生生的,甚至比淑妃还让人怜惜。
“你叫什么名字?”清荷嬷嬷慢条斯理的问道。
这位妙龄女子闻言立刻退却了,眼神有些躲闪,中年男子恨铁不成钢,立刻走了上来谄媚道,“禀嬷嬷,我这女儿名叫芸裳,她一向胆小,还望嬷嬷恕罪。”
而后对着芸裳呵斥道,“芸裳,这位是清荷嬷嬷,还不快些见过,站在那里干什么?”一名面容黑瘦的中年男子对着一旁的芸裳说道,语气中透着一股不耐烦。
芸裳一听,眼中瞬间就带了泪水,哽咽道:“芸裳见过嬷嬷。”
一张脸如梨花带雨,虽然不及淑妃美,却也称得上是清秀可人。
尤其是,清荷嬷嬷站了起来,转到右侧面,恍惚的一看,当真是和淑妃娘娘有七分相似了。
“很好,”清荷嬷嬷瞥了这女子一眼,“再过几日等我消息。”
“是是是,”一旁的男子立刻点头哈腰道,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夏荷在一旁看着,见她如此轻易的就下了论断,便拉着清荷嬷嬷就往外面去。
“干什么?”清荷嬷嬷一脸的不耐烦,甩掉了她的手,“夏荷,我可告诉你,之前你抢我掌事嬷嬷的职位我还没跟你算账的,如今又想耍什么把戏!”
夏荷嬷嬷见此,心中也是叹气,“清荷,这位芸裳来历不明,万万不可往宫里带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清荷嬷嬷满脸的警惕。
夏荷说道,“你不觉得奇怪吗,这位芸裳只不过是一个落魄商人的女儿罢了,可一举一动竟然有些跟淑妃娘娘神似,让人疑惑,当真世上有如此相像的人不成。我怕是有人让她故意模仿,甚至是有备而来。”
“有备而来?”清荷嬷嬷重复了一句。
夏荷嬷嬷点了点头,一脸认真。
然而没有料到清荷嬷嬷嗤笑一声,“行了,夏荷我知道你对淑妃娘也很是喜欢,可是这世上谁规定了,只有那淑妃一个人长这幅容貌了不成?”
“而且,你当我傻吗?这两人的来历我早已命人查清了,家世清白极了。你不想得罪淑妃娘娘,那这功劳就是我的了。”
说完,不顾夏荷嬷嬷的欲言又止,立刻就离开了,而后对着那名中年男子说着什么。
夏荷嬷嬷,见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因为清荷嬷嬷很是满意,所以回去便和成太后说了,其中夸赞了了这个芸裳许多的好话。
成太后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好,那七日后,吴王妃不是过来吗,让她带着那个芸裳过来让哀家瞧瞧。”
“是。”清荷嬷嬷立刻点了点头,心道,淑妃娘娘这独宠的日子恐怕马上就要到头了。
只要等这芸裳有了孩子,这淑妃就不足为惧了。她信心满满。
第二日下午,沈苓已经将李则之大家布置的课业完成了。
“娘娘,”春风立刻上来,拿着药瓶,为沈苓的手腕敷药,毕竟娘娘实在是太过娇贵了,“您没事儿吧。
“没事儿的。”沈苓笑着说道。
其实每日里春风也心疼自家娘娘,但娘娘一向倔强,所以也就只能如此了。
她看着上面写的字,果然和娘娘之前写的进步了许多。果然娘娘真的是极为聪慧的。
很快沈苓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呵欠。
“娘娘,你要不歇会儿吧。”春风说道,琉璃见此也是从旁劝说。
“不了,”沈苓看着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我在软塌上小憩一会儿吧。”
“好的。”春风等人立刻将笔墨纸砚收了,将一切布置好,便出了去。
于是沈苓便躺在了上面,歇息了片刻。
很快,她就被一阵雨的滴答的声音弄醒了
“怎么了?”沈苓睡眼朦胧的醒来问道,“娘娘,外面已经下雨了。”春风打着伞,进来了。
“下雨了?”沈苓闻言,披着衣服来到外间的窗户这里,刚到,一阵阵刺骨的寒意袭来,让她起了鸡皮疙瘩。
雨中夹着冷风,透着一股子湿冷,天也是阴沉沉的,看着远方,一座座宫殿,飘渺又无情,不知为何,沈苓心中突然涌上了一股子孤寂。
春风见此,立刻去里间拿些厚衣服进来。
看着身旁的人,春风刚才出去了,现在的宫里,一个亲人都没有。心情空落落的,让人有些难受。想要找一个人陪伴。
她再次看了看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想到现在的陛下,几乎是每日里都在忙碌。
不知为何,现在突然很想见他,虽知这几日她确实多愁善感了一些,可是这个念头一起,却是无论如何都停止不了了。
甚至在她的心里疯狂的涨了起来,压都压不住。
春风恰在此时,将衣服拿了出来,拍了拍上面不存在的灰尘,“娘娘,你快披些吧,免得着了凉。”
“春风,”沈苓下定了决心,转过身看向了春风,一脸严肃。
“娘娘,怎么了?”春风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们去陛下那里吧。”沈苓说道。
“什么。”春风一脸惊讶,看向了有些暗的天气,“娘娘,可是这外面还下着雨呢。”这冬天的雨极是冷,若是打在身上,身体虚弱的可是会生病的。
“没事儿的,这雨不是也不大吗?”沈苓已经下定了决心了自然也不会让人轻易的说出悔改的话。
春风也知娘娘这个性子,见娘娘面色如此坚定,只能无奈的回道,“是。”
闻言,沈苓脸上露出了开怀的笑意,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恐怕见到自己他会极为惊吓吧。
“那我们走吧。”一说,便准备行动了。
见娘娘这么着急的就要出去,春风立刻阻止道,拦了下来,苦笑道,“娘娘不要急,这小厨房还煲着一锅汤,不如也给陛下送去如何?”
沈苓想到确实需要找一个理由,虽然急迫,也只能按捺下性子,说道,“行。”
于是春风立刻让厨房去敦促了。
此时,御书房内,议事完毕,其余的大臣早已经走完了,所以只剩下成元帝一人。
他没有坐在上面,而是来到门口,看着外面的雨,细雨如丝,打在脸上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不由得想到,或许现在她应该已经待在永和宫都不出来了吧。
她一向怕冷,莫不是已经直接将暖炉都抱上了。
想到她娇娇气气偏要装小大人一般絮叨找各种理由的模样,成元帝反而不觉得冷了,脸上柔和了一些。
这时,“陛下,”李封现在在这边过来,他身后一个太监也在打伞,他刚刚办事回来。
“说吧。”成元帝又从门口回到了屋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