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笑,这是时尚,时尚你懂不懂?”李依依不服气地说道。早上起来的时候,李依依发型乱了,又不想让太监给自己梳,只好乱七八糟地挽了起来。
“不懂!好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说完,他便起身要走。
“你去哪里呀?”李依依站起身来问道。
“去文渊阁。”他抚了抚衣袖说道。
“文渊阁?”李依依记得解缙,严嵩,张居正都是文渊阁大学士,也不知道这个文渊阁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她也想去看看。“我,可不可以,去文渊阁看看?”李依依眨巴着大眼睛,试探地请求道。
“文渊阁可是内阁和六部处理政事的地方,一般人可是不能进去的,更何况,你是个女子。”太子摇头拒绝道。
“瞧不起女人,哼,不去就不去咯!”李依依假装生气,坐下来说道。
“真的想去?”太子问道。
“可以吗?”李依依站起来拉着他,开心地问道。
“伴伴,去拿身干净的太监衣服给,张姑娘。”太子本来想说依依的,想想还是觉得不妥,便改口了。
“是,殿下!”旺公公一脸懵,也不知道太子和未来的侧妃娘娘,到底要干些什么,只好让人去拿了一身太监的衣服,之后,再给李依依。
这太监的衣服,李依依从来没有穿过,不过幸好是冬天,只要穿上外衣就可以了。只是,这扣子怎么扣的?还有这腰带,怎么弄的?
“你不是连这个衣服也不会穿吧?”太子坐在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李依依,看她手足无措的样子,忍不住走上前去问道。
“你看出来了?我真的不会穿。”李依依嬉皮笑脸地说道。“不然,你帮帮我?”
“好吧!”太子犹豫了一会儿,这里都是太监,总不能让他们帮她穿吧,再怎么说,也是男人。不过他并没有动手,而是用嘴指导着:“你先把里面左边的带子系上。”
“里面,左边,是这个吗?”李依依问道。
“对,你绑住这边,对,就这样。”太子耐心地指导。“然后,把外面的带子系上,对!然后把这个革带系在腰上。”
“怎么系,要打蝴蝶结吗?”因为宫女的袄裙她就是系蝴蝶结的,所以她才会这么问。
“这?会不会有点?那个?”太子也想不出来用什么词语形容。
“是不是有点娘?”李依依问道。其实她自己也这么觉得,不过,太监就是娘娘腔吗?“算了就这样,不管了。”说完,她又头发卷起来,然后带上帽子,穿上鞋子。“好了,我们走吧,太子殿下!”
“你跟在我后面,不要到处乱走,也不要乱说话,知道吗,小张子!”太子笑着说道。
“小张子遵命!太子殿下,您请!”李依依学着旺公公的样子,跟在太子的身后。
这三日是万寿节,大臣们休沐,他们到的时候,就只有值守的太监们。他们见到太子过来,连忙收起来懒散的态度,毕恭毕敬地行礼道:“太子殿下!”
太子点点头,带着李依依进了文渊阁,四处看看。这文渊阁很大,除了是内阁和六部办公的地方外,还是个巨大的藏书阁!里面的藏书浩如烟海,令人叹为观止。
“三哥,《永乐大典》在这里吗?”李依依被这里的藏书吸引了,她想起来,明成祖朱棣让解缙编修了《永乐大典》,但是现代正本不知道在哪里,副本因为战火遗失,只有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她当然想看看这正本的《永乐大典》。
“你也知道《永乐大典》?”太子惊讶地问道。
别瞧不起人,我怎么就不能知道《永乐大典》?“我爹是国子监生,他告诉过我的,我当然就知道了。”李依依骗他说道,张峦可没有跟她说过关于《永乐大典》的事情。
“跟我走吧!”说完,他便带着李依依来到了专门存放《永乐大典》的书架旁。“这些便是《永乐大典》,当年成祖迁都时从南京带过来的,不过是皇爷爷把它们存放在文渊阁的。”太子拿出一册来递给李依依。
这可是国宝啊!李依依小心翼翼地接过仔细观摩。这《永乐大典》的封面是黄色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书衣正面的右上方还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
她翻开书来,竟传来淡淡的书香,令人心旷神怡。这皇宫就是讲究,连书都这么美观!李依依不禁感叹道。看这个字体,是楷体,而且全部都是手写,里面的画也是用白描手法,描绘地栩栩如生,她被这些插画深深地吸引了。
“你很喜欢这些插画?”太子看出来,李依依对里面的文字似乎并不感兴趣,反而盯着里面的画看,他便问道。
“嗯!这些都是什么人画的?我太佩服了!要是他能收我为徒就好了!”李依依头也不抬地说道。
“这可是七十多年前编纂的,画画的人怕是早已作古,如何收你为徒啊?不过,文华殿,仁智殿也有些画师,像林良,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为你引荐,你可以拜他为师。”太子对李依依说道。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你想学的话,我可以亲自教你。”
第65章 文渊阁遇徐玉林
他的画确实很好,但是他擅长的是人物画,尤其是佛像,我可不想学,我想学山水画。“你那么忙,应该没有时间,我也不想麻烦你。”李依依把手里的书放回原处,又拿起一本新的翻看起来。
“林良的花鸟画倒是堪称一绝,有机会我带你认识认识他。”太子说道。
“好呀!”李依依连连点头。“对了,你不是有事吗,快去忙吧!再见!”李依依沉迷于书中的绘画,头也不抬,只是挥挥手。
“你在这里千万别乱走,等我回来。”太子无奈地摇摇头,临走之前还不忘叮嘱她。
“知道了。”李依依点头道。
“徐大人,今日休沐,您又来了,可是有事?”一个太监见徐玉林来了,便上前询问道。
“没事,就是想看看书。”徐玉林一边走一边说道。
“您请自便!”太监知道徐玉林喜欢读书,早已习以为常。
徐玉林径直来到文渊阁的东阁,走到书架边,拿起一本书来。他无意间看到存放着《永乐大典》的房间门虚掩着,难道是太子在里面?他便走了过去,问门口的太监道:“可是太子殿下在里面?”
“回徐大人,太子殿下不在,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公公。”太监回答道。
太子身边的公公,太子居然让他看《永乐大典》?这《永乐大典》正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看的,除了皇室以外,官员只有入了翰林才能一睹真容。而且,每次进去还要记录在册,若是有所损坏,还要受惩罚的。
徐玉林好奇地往里面看了看,发现果然有个个子小小的太监,正聚精会神地在翻看着《永乐大典》。只是他背对着自己,徐玉林看不清楚模样。
宫里最容不下的便是好奇心,徐玉林刚想转身走,李依依便放下手中的书,侧脸正好被徐玉林看见,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芙儿表妹,喜出望外,忍不住叫了出来:“芙儿表妹!”
“徐大人,您在叫谁?”太监莫名其妙四处看看,没有人啊,哪有什么表妹?
李依依也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赶紧走了出来,果然是徐玉林。
“徐大人,这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张公公。”太监对徐玉林说道。
“张公公?是我认错人了!”徐玉林反应过来,连忙说道。
“徐大人,太子殿下有话对您说,请跟奴婢过来!”李依依对徐玉林使使眼色,示意他找个没人的地方好说话。
“公公请!”徐玉林心领神会,便跟着李依依走。
李依依带着徐玉林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开心地问道:“二表哥,你怎么会在这里?难道翰林院在文渊阁?”
“翰林院原本是在文渊阁,不过正统年后,翰林院便不在宫里了。这些,我不是都告诉过表妹吗?对了我差点忘了,你都不记得了。”徐玉林耐心地向李依依解释,“我原本是不能入宫的,不过,礼部尚书周大人十分赏识我,便向太子殿下举荐了我。没想到太子殿下也对我颇为赏识。太子殿下知道我喜欢诗书,便给了我入宫令牌,可以随意出入书阁。”
“原来如此!啊!这么说,前些日子我爹娘的信是你给太子的?”李依依终于想通了,太子不能出宫,那信到底是怎么送进送出的。
“是,太子殿下告诉我,可以给你传信的。”徐玉林说道。“不过,我也不能每天进宫,只能隔三差五的找太子殿下。”
“谢谢二表哥!但是,为什么这些天爹娘没有写信给我?”李依依问道。李依依已经好多天没有收到张夫人的信了。不过,太子这段时间也出了很多事,难道是他没有时间?
“芙儿表妹,对不起,送信的事情被我娘发现了,她不允许我再替舅母送信!”徐玉林脸色暗淡下来。孙姨娘在他的衣服里发现了李依依写给张夫人的信,立刻到他的面前,当面撕碎,还说,要是再敢做这种事,就要告诉他父亲。徐适是个古板的人,要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会阻止他。他知道先答应孙姨娘,等时间久了,孙姨娘忘了,再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