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XXXX”
“你那样不太行,无法完全排出污水,应该…………XXXX”
“其实也可以这样,……xxxx”
他们说了半天,杨先生都只是慢慢点头,没说什么意见,直到最后,大家开始等待杨先生的反应时,杨先生却把目光看向了夏云。
“夏云,你觉得这些想法如何?”
杨先生当然知道夏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但是他相信夏云的思想中,总有那么些闪光点是自己用得上的。
不过这在其他工程设计师看来,实在是有些无语了,他们这么多人的想法和构思,最后要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来总结?
******
这一天的当晚,一个劲爆的消息忽然间传遍了整个国内的学者界。
虽然消息还没有被正式证实,但是很多渠道都已经开始传这个消息了。
“听说李氏猜想被证明出来了?”
“哈?真的假的?谁证明出来的,还是说是哪个教科院的团队证明出来的?”
“不知道啊,听说是一个教授证明出来的……”
“这么犀利?是科学院的教授吗?哎呀,好好奇啊,到底是谁,还有,到底是怎么证明的,什么时候公布出来让大家看看。”
网上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了,全是关于李氏猜想和其证明者的各种小道消息,但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
这就导致在当天晚上,几乎国内所有的研究员都在准时的时间打开了电视台的科研频道,等待科研频道的新闻。
因为他们都想知道,这个李氏猜想的新闻到底是什么情况。
毕竟,作为国际上存在了十几年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所有人都是很关注它的。
很快,这个频道的新闻就播出了,主持人站在台前,微笑地和大家说道:“今天,我们要荣幸地宣布一个重大的好消息,这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荣誉。”
“在三天前,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李氏猜想被我国的一名优秀人才给成功证明了出来。”
听到这儿,那些电视机前观看的学者们各个都竖起了耳朵,一般学者研究员都是很忙的,所以他们不会只做看电视这一件事。
他们一般都是一边写报告写研究表,一边竖起耳朵听着电视里的动静。
接着,主持人再度说道:“这位优秀的人才便是,华大学府的……”
嗯?
华大的?
华大还真的是有戏啊,根据之前的网上传闻,莫不是华大的一位教授?
主持人的声音继续在说道:“华大的一位年仅19岁的大学生——夏云!”
“她用短短二十三个步骤,将旷世难题李氏猜想彻底破解!”
此话说完,这个时间段全国几乎所有在听新闻的研究员们,都在同一时间,停下了正在“唰唰唰”写字的笔头。
然后各个目光略显呆滞……无神地、无法聚焦地迷茫着。
19岁?
23个步骤?
到底是他们幻听了,还是那位已经去世数百年的最伟大数学家——
高斯重生了?
无论怎么样,学术界炸了。
第129章
学术界炸了。
因为一个二十三行的猜想论证炸了。
因为一个19岁的女孩炸了。
以上两个,互相拆开来看,研究员们或许还能强迫自己接受,可一旦放在一起,他们觉得无法接受。
永远无法接受。
“????我聋了,我没听错吗????”
“你没聋,你没听错,是那个夏云,之前就很出风头的那个华大的夏云。”
“我知道她之前很出风头,可是我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夸张!”
网上的议论一经炸锅,立刻各方媒体全体蜂拥而来,即使很多不是学术界的也都第一时间去报道了这件事。
“我国19岁才子,解出世界难题——李氏猜想!”——《中文报》
“全世界都疯了,只因为这个19岁女孩。”——《国际前线》
从这一天开始,基本上每一个国内的研究所,以及国外的研究所,那些研究员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把夏云的那二十三步骤拿出来研究研究。
这精华而惊人的二十三步骤,被国际上美誉为——“黄金二十三步骤”。
因为这二十三步骤,真的是每一步都是精华,每一步都是艺术。
每一步看完,你都会感慨,到底是什么样的大脑,才能想出这么完美的浓缩步骤。
这真的是黄金二十三步骤,每一步都在滴着黄金啊!
这件事一出现,最高兴的就是华大了。
因为他们旗下的学生得到了这么大的荣誉,连国际上的研究学者和专家们都在称赞夏云,华大觉得脸上忽然光彩无限。
为此,华大决定好好借此机会营销一把,把自己学校的门面装点得更加光辉。
所以当即,华大就购买了华市最中心地段广场里的一块显示屏,并且在当晚,就让那块显示屏上,滚动出现一串字幕——
“祝贺华大学子夏云,破解世界级数学难题!”
本来呢,夏云破解了难题,这是学术界的新闻,作为一般的不太关心学术的市民来说,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是不会知道的。
但是华大呢,就是要宣传让这些不关心不会知道的市民也知道这件事,这样就可以凸显出华大的牛逼,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学子。
而华大的如意算盘打得也确实不错,这天在华市中心广场这大银幕一显示,果不其然大家就开始搜索和询问了。
“华大的学生解决了世界级难题?这么吊啊,这个夏云看来好厉害。”
“我谷歌了一下,好像是解出了一个什么猜想,全世界几十年没人解出来哦,这个小姑娘强的。”
“我搜到这个小姑娘照片了,这也太年轻了吧?”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猜想是什么东西,也不太清楚什么是世界难题,但是这个夏云的名字我是记住了……”
大部分市民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但是他们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华大一个很优秀的女孩,解决了世界级难题。
同一天晚上,蔚蔚正巧坐在车里,路过了华市的中心广场。
她看到了那巨大屏幕上的滚动字幕,她当然是看到了新闻的,也知道夏云最近得到了什么样的荣誉。
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可能她并没有感到意外。
她相信夏云是多么与众不同的人,所以她做出任何惊天动地的行为,在她看来都不会出乎意料。
蔚蔚忽然喊了一声,“停一下车。”
前排正在开车的司机,便把车子停了一下,“怎么了,小姐”
蔚蔚看着那霓虹闪烁下的发光大银幕,那流光的霓虹色彩倒影在了她原本就琥珀色的瞳孔中,更加交织出了无数重叠的色彩。
她道:“去联系中心广场的负责人,问他一块大银幕的收费是多少钱。”
管家一边拿出手机,一边问道:“小姐,你有什么打算呢?”
蔚蔚纤细的手指抵住了自己的下颌,看着窗外道:“他有多少个大银幕,我就出多少倍的钱,让他把广场上所有的大银幕都换成和这块相同的字。”
*******
远在临市的夏云,而且还是远在临时郊外水库那儿的夏云,她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出名了,也不知道自己被报道成什么样了。
她正在思考该如何回答杨先生的问题,杨先生刚才让几名工程师说了对于水坝排水系统如何分辨污水和可用水的设计,然后现在在问夏云的看法。
夏云感觉到了那些工程师眼中无语的神情,他们肯定觉得他们千辛万苦想出来的好点子,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个无经验的新人的看法。
当然,夏云也知道这可能是出于杨先生对自己的信任,不过她在想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给这些人一个面子?
因为刚才这些人说出来的那些观点和设计,夏云基本上每一个人都可以给他挑出或多或少的弊病。
当然,他们说的那些,也许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问题,但是看在夏云眼里,总还是会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一些不太合适的地方。
要说吗?
看着杨先生那期待的眼神,夏云觉得自己还是实话实说吧。
于是她说道:“是这样的,我觉得刘前辈提出来的第一个方案,虽然可以执行,但是需要花费的成本过高;李前辈提出来的第二个方案,我认为在执行到一半的时候,在测量的程序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张前辈提出来的第三个方案,看似比较合适,但其实会遇到偶然发生的突发现象导致污水和可用水混在一起。”
说完之后,她明显感觉到那几个工程师的脸色都变了,他们本就觉得夏云是一个没经验的人,乖乖跟在后面看着就好了。
现在她倒好,一个一个把他们给反驳了。
而且这反驳的理由也不够充分。
夏云当然还没说完,接着,她就开始继续补充自己的观点,“刚才我的这些观点,当然也是有依据的,”说完她拿起那些工程师的粗略设计图,开始具体分析了起来。
这么一分析下来,倒也还是有点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