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重生一世 (差不多可爱)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差不多可爱
- 入库:04.10
胤礽微微摇头,径自一把抱住了书凝。青竹徐卫见了,急忙领着人退了出去,将这一方天地留给了夫妇二人。
胤礽低声诉说着今日的情形,书凝听的眉头都皱紧了。当听到他说,若是康熙不信他,便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时,书凝心疼极了。
“我相信你。”书凝抱着胤礽,重重的说道:“不论什么时候儿,我都相信你。”
胤礽侧头深吸了一口熟悉的香味,颓丧的说道:“皇阿玛似乎没有很相信我。”
书凝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说了,毕竟,那是康熙,她不好说什么。只能紧紧的抱着胤礽,安慰道:“我和孩子们,都相信你!”
胤礽垂着头,不住的想着,他上一世,经事少,以皇阿玛的喜怒为喜怒,无论何时,总是以皇阿玛为中心。所以对于后来皇阿玛的猜疑,才会那么患得患失。
可是这一生,他明明已经很努力很努力的去改善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了,却没想到,还是到了这一步!
这算是父子二人第一次正面对峙吧,他很沮丧,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尽数化为乌有了!
“凝儿,我们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胤礽沉重的说道。
书凝轻声笑了笑,“不怕,只要有你,多难都不在怕的!”
第1107章 赈灾
这件事,似乎就这样落下了,甚至许多人都不知此事。
到了三月,因为淮安、扬州等地频发水灾,康熙下令,命将今年的漕粮截下二十万石,以备淮、扬赈灾。
只是,这赈灾的人选,就有些难了。
此刻的乾清宫,康熙颇为无奈的看着面前的儿子们,沉声问道:“你们几个,都想去赈灾?”
胤礽、胤址、胤琪、胤禩,甚至胤祥,也坚定的点头。
“皇阿玛,我们想去。”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着,说完了,又互相瞪视了对方一眼。
胤礽想去,是想暂时逃离京城,去别的地方静静,毕竟,距离产生美。
胤祥,则是年纪小,想长长见识,毕竟,他还有两个妹妹要管。
其他三人,则是纯粹的想出去瞧瞧,顺带办个差罢了。
胤址急切的说道:“皇阿玛,儿子长这么大,也没有独自办过差呢,这次的差事,便交给儿子吧。”
胤址希冀的看着康熙,只是这话还未说完,胤琪胤禩便不同意了,“三哥这话可不对,三哥跟着二哥,已经离了不少功劳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弟弟们吧。”
怼了胤址几句,二人又重新看向康熙,认真的说道:“皇阿玛,把这次的差事交给我们吧。”
康熙看着二人,不禁笑道:“你们两个,何时这般好了?”
胤祥最小,弱弱的说道:“皇阿玛,儿子不跟哥哥们抢,儿子就是想跟着出去,长长见识。”
对此,康熙倒是没有异议,“这个可以,你这年纪,是该出去长长见识了。”
这么说,也就是康熙同意了,胤祥激动的脸都红了,“谢皇阿玛!”
康熙微微勾唇,“跟着你的哥哥们出去,好好学习。”
“是!儿子定不负皇阿玛重托。”胤祥坚定的点头。
胤礽虽然想得了这次的差事,但自从发生了之前的事情,他们父子二人,便有些怪怪的了,说话之时,也有些莫名的尴尬。所以,听了康熙这话,胤礽只是微微笑着,并不多话。
而旁边胤址等人就不同了,三人听了这话,纷纷再次请求,“皇阿玛准备让我们谁去?”
康熙一一打量着四个儿子,胤礽的淡薄、胤址三人的急切,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康熙垂眸想了想,说道:“这次的差事,便交给胤琪胤禩吧,还是要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胤祥跟着一同前去,好好学习。”
被点了名的三人,听了这话,激动非常。“是,多谢皇阿玛,儿子们定不辱使命!”
说着,三人便磕了一个头,胤礽微笑着说道:“恭喜弟弟们了。”
胤址撇撇嘴,不甚情愿的说道,“出去好好办差。”
事情说定了,康熙便没功夫儿看几个儿子们在这儿贫嘴了,遂不耐烦的说道:“行了,你们三个准备准备,后日出发。若是没有旁的事儿,便回去吧。”
康熙发话了,几人也不在这儿争辩了,恭敬的回道:“是,儿子们告退。”
行了一礼,几人便退了出去。
第1108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
一出乾清宫,胤礽便温声说道:“二哥还有旁的事儿,便不同你们多说了,你们三人出去了,照顾好自己。”
“是,二哥。”
微微笑了笑,胤礽便转身离开了,徐卫急忙跟在了身后。
只是,胤琪看了看,狐疑地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皇阿玛和太子二哥之间,怪怪的?”
胤址侧眸,看了胤琪一眼,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成日里琢磨什么呢,我怎么就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怪怪的?”
胤禩最为细腻,听了胤琪这话,也认可的说道:“五哥说的不错,八弟也觉得如此,他们之间,定然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听了胤禩的话,胤址愈发疑惑了,“是这样?”
胤祥还小,自然感觉不出来什么东西,“或许是二哥这些日子太累了也说不定呢。”
胤琪耸耸肩,也不再多话了,反正这事儿,也就是一个感觉,他也没有什么证据。
胤址不爱琢磨这些事儿,蹙眉叮嘱道:“行了,也别琢磨这些事儿了,你们赶紧回去吧,收拾收拾行李,还得给皇玛嬷和母妃们说一声,时间紧着呢。”
“是,三哥。”
三人齐齐应了一声,胤址便当先走了。突然得了差事,三人也得准备准备,亦不纠结那事儿,纷纷回了各自的住处。
……
接下来的日子,康熙便开始有意无意的疏离起胤礽了,有什么差事,都会让底下的弟弟们去办,美其名曰,为胤礽训练他们几个的办差能力。
索性,胤礽也不在意,康熙不让他办差,那便歇着好了。在前世时,康熙也这样做过,疏离他,不让他靠近政治中心。他实在着急,便让手下门人给他出谋划策,写一些什么折子、文章的,以求能让皇阿玛重新看中他。
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
只有责骂,康熙看他不顺眼,对他写的文章自然也不顺眼,只觉得他哪哪儿都错!
这一生,他可不会这么作了,皇阿玛不让他办事儿,那便不办呗。遂每日里跟着众人上一上朝,听着众人打嘴仗。下了朝,便马不停蹄的往太子府赶,还能回去陪着孩子们一起用个膳。至于书凝,咳咳,她是没时间用早膳的。
胤礽似乎一点儿都没有被康熙的情绪所影响,反而,这小日子过得舒心极了。
康熙看在眼里,又有些不高兴了。他还在这儿别着劲儿呢,凭什么太子就那般洒脱!
既然太子没事儿,那便给他找事儿。
故此,康熙降下旨意,阳春三月天,最是适合学习的日子,这些朝臣们,许久未好好学习。趁着这等好时候儿,请太子给众人上一上课。
旨意一下,一众朝臣纷纷恭维,“太子爷博学多才,他们能听到太子爷亲自授课,那得是多大的荣耀!”
听着众人的恭维声,胤礽只微微挑眉,不咸不淡的应道:“儿子遵旨。”
朝堂之上,康熙看着这样的胤礽,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心中憋着一股气,上不去下不来!
第1109章 拉拢人心
既然康熙下了旨意,胤礽便照着办事儿,不过讲一节课,还难不倒他。
只是,这上课的地点,胤礽想了想,决定选在胤佑的学堂。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胤礽稍微准备了准备,便在学堂里开课了。
只是,康熙听了,心中又不免多疑了起来。紫禁城里,那么多大殿,还有尚书房这样现成的地方,怎么偏偏就选了学堂?
莫不是想拉拢人心?
胤礽是不知道康熙如何想的,若是知道了,只怕会更加寒心。
康熙虽然对此有些不满,也只能压了下来。毕竟,堂堂的一国太子,竟然去给人上课,这太说不过去了。
到了四月,永定河积淤,为了老百姓的安危,康熙命八旗子弟前去清淤,由直郡王胤褆总领。
经过这些时日,胤礽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闲下来的日子,偶尔,会被康熙叫着去办一些琐事。
除此以外,便将更多的时间拥在了孩子们以及书凝身上。
总之,不负胤礽所望,在四月末,书凝肚子里,又揣上了小包子。
听着府医的诊断,书凝一时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刚刚生了三宝没多久,这次怎么这么快了?以往三个孩子之间,总会间隔个三四年的。
摸了摸小腹,书凝暗暗想着,等这一胎生了,她一定要做好措施,加上肚子里这一胎,她都要生四个孩子了,已经够了。
胤礽本来在前院儿,教导几个孩子,听到书凝身子不适,便急忙赶了过来,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好消息!
胤礽很是开心,连声问道:“太子妃的身子如何?腹中的胎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