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政笑道,“阿娘不说我们也要预备的,文武双进士,咱们大景朝也是头一个呢。阿娘有福气,有个这么有出息的孙子。”
老太太笑得脸上的褶子越发深了,一叠声的说好好好。
过了年,武举春闱中,赵世简一鼓作气,中了第三名。状元是英国公的一位嫡孙,榜眼是一位异常勇武且于兵法之上很有天赋的外地人,姓熊。
金銮殿上,景平帝见到他后,欢喜地拍拍他的肩膀,“上一回,你的两榜进士第十名是朕钦点的,这一回,朕再给你钦点一个探花郎。”
旁边的吏部高老尚书心里直发酸,这样文武双修的出色少年郎,却不是自己的孙子。唉,家里那个几个不成器的,什么时候能给我考个进士回来啊。
兵部刘尚书高兴地看着一干新科进士,这一回,这些人才都归我们兵部了,看你姓樊的还骄傲个什么劲儿。
樊掌院摸摸胡须,笑而不语。
严文凯在一边笑道,“圣上,我朝文武双进士,这还是头一个呢。”
说罢,他忽然跪了下来,高声喊道,“吾皇圣明,得天下英才而聚之,我大景朝必定繁荣昌盛,万代流传。”
众位大人们一见他这样,心里直骂,好你个严文凯,这般奸猾,拍马匹也不带上大伙儿,一个人吃独食。
能陪着皇帝站在这里的,都是身居高位。不要以为这些老大人们都是刚正不阿,论起拍皇帝马屁,他们称二流,没人敢称一流,众人立刻一起跪下,齐声高贺。
景平帝开怀大笑,“众位爱卿请起,大景朝的天下,还需要众位爱卿与朕一起治理呢。”
众位老大人们听得皇帝这样说,心里也高兴,士与帝王共治天下,谁不想陪王伴驾呢。
赵世简刚刚二十二岁,景平帝点了他做武探花,然后众位进士一起打马游街,这回赵世简终于可以骑白马、戴杏花了。且因他文武双进士出身,比武状元还要出彩。
琼林宴上,英国公的孙子和赵世简一起,诗文不断,拍的景平帝浑身通泰。
等这一切忙完后,赵世简又回到御林军当差。
顾长史等人还没等他进门,立刻迎接了上来,“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得中武探花。”
赵世简笑道,“这些日子,有劳各位了,今儿晚上,我请诸位喝酒。”
众人笑道,“赵大人如今身上文武双进士加身,我等跟着赵大人,以后也能多添两分光彩。”
赵世简也禁不住有些高兴,“多谢诸位了。”
当天夜里,赵世简喝了个醉醺醺回家,他不知道的是,家里正有好消息等着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 周三啦,亲亲们学习和工作都累了吧?看过后希望大家能轻松一刻,然后顺手收藏作者的新坑和作者本人哟~~
--------------------
感谢在2020-01-06 17:19:51~2020-01-07 17:19: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淮上佳人 2个;罗克万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罗克万 20瓶;从容吃瓜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轮回转迎新送旧
刚进家门, 玉娘立刻拦着他, “二爷, 快洗洗再进去, 二奶奶如今可不能再闻酒味了。”
赵世简靠在文崖身上, 疑惑地问她, “你们奶奶怎地了?”
玉娘捂嘴笑了, “恭喜二爷, 贺喜二爷, 庆哥儿要添个弟弟了。”
赵世简顿时酒醒了, 高兴地立刻往屋里冲, 冲到一半, 停下脚步, “文崖,给我打水,我先洗洗。”
屋里,李姝已经听见赵世简的声音, 知道他回来了。但她没起身, 仍旧和封娘一起抱着庆哥儿在床上玩。
庆哥儿已经快两岁了,能说一些简单的话, 但捣蛋能力一流, 正在床上翻跟头。
封娘也大了,比以前懂事些,忙挡在李姝前头,“哥儿, 仔细些,别磕着二奶奶。”
庆哥儿虽然会说的话不多,但他能听得懂,看了眼封娘,又看了眼李姝。
封娘摸摸他的头,“你阿娘的肚子里,有小弟弟呢。哥儿不是喜欢小弟弟吗?”
庆哥儿还不懂那么多,只觉得封娘说得他有些害怕,忙钻到李姝怀里。
李姝搂着他,“他还小呢,不懂那些。咱们慢慢跟他说,忽剌巴一下子让他离我远些,他可不就害怕。”
封娘笑道,“还是二奶奶知道的多,我可懂什么呢,只晓得让哥儿别碰着奶奶,忘了哥儿还是个小孩子呢,哪里能离了亲娘。”
李姝笑看了封娘一眼,玉娘终于把封娘带出来了,她也是时候操心玉娘的婚事了。
正想着,赵世简进来了,“娘子,娘子。”
见他进来,封娘忙出去了,还哄走了庆哥儿。
赵世简高兴地直搓手,“娘子,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我听说头几个月不大稳当,娘子定要仔细些,从明儿开始就躺着吧,哪里也别去了。”
李姝笑了,“哪里那么精贵,已经两个多月了,快稳当了。过几天二妹妹抓周,咱们肯定要去呀。下个月二姐姐家的元哥儿也一周岁了,二姐姐和二姐夫成婚这么多年,总算有了儿子,自然是要大办的。到时候我肚子也稳定了,咱们定是要去的。”
赵世简轻轻摸了摸她的肚子,“娘子,前儿咱们那样,会不会伤到孩子?”
李姝脸红了一下,“我注意着呢,无事的。只是,以后要委屈官人了。”
赵世简笑道,“只要你们母子能平平安安的,我做什么都愿意。”
过几日,两口子一起往柿子树巷去了。庄姨娘生了个女儿,总算对赵家有了归属感,不再一味觉得自己是为了弟弟才到这里来的。
赵书良给小女儿取了名儿叫嬛娘,嬛娘是个女儿,又是庶女,故而她的周岁并未大办,赵书良只让孙氏准备了几桌席面,自家几房人一起吃个饭。
李姝和赵世简才到柿子树巷,家里已经热闹起来了。
其他三房人一大早就来了,赵书良和赵世崇今儿都请了假在家里,孙氏正忙着一边指挥家里下人忙活中午的席面,一边陪着老太太等人说话。
庄姨娘抱着女儿,挨个儿给老太太等人看。
老太太摸了摸嬛娘的小胖脸,对余氏说道,“长的可真好,肉肉的。咱们家就缺小女娘,我就生了你大妹妹,你们四家头先也只有三个,如今多了嬛娘,总算凑足四朵金花了。”
吕氏笑道,“嬛娘妹妹虽然年纪小,辈分却大,民哥儿都十几了,都得管她叫姑妈。”
李姝进门后立刻给老太太等人见礼,老太太忙拉着她一起坐下了。
赵世简给老太太抱拳行礼,“阿奶近来身子可好?”
老太太笑眯眯地,“好好,你们也好,庆哥儿呢?哎呦,这皮猴儿,我如今可逮不住他了。”
赵世简又笑道,“阿奶,庆哥儿她娘又有身子了,月份还小呢,晌午还请您和大娘多照看照看。”
老太太等人立刻惊喜地问道,“果真?这可真是大喜事。”
说罢,老太太再不让李姝走动,只让她陪着自己说话。很快,慧娘也抱着儿子典哥儿一起回来了。
李姝问慧娘,“妹夫怎地没回来?”
慧娘笑道,“老家老太太去世,官人回老家去了。典哥儿还小,我就留下了。”
李姝点点头,不再问。
嬛娘抓周抓了个拨浪鼓,众人都笑了。
洪姨娘今儿见自己亲姑妈在这里,胆子也大了,“姐儿以后定然是个爱热闹的,跟庄妹妹正好不一样。”
洪姨娘脸大,当初赵家并未给她二人排大小,洪姨娘仗着自己是赵书良亲表妹,直接管庄姨娘叫妹妹。庄姨娘随她,倒是庄小郎有些气愤。
后来庄姨娘生了女儿,洪姨娘一边眼馋,一边幸灾乐祸。不过是个丫头,还瞒得这样紧,过个三两年,谁不会生养呢。
老太太看了一眼洪姨娘,没说话。她这个侄女,就是没脑子,整天咋咋呼呼。有那精神,赶紧给老三生个儿子才是正经,如今却叫个外头来的压到你头上去了。
老太太不想提自己这糟心侄女,继续跟一众媳妇和孙媳妇说话。
中午,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周岁宴,然后各自回家了。
等到丽娘家的元哥儿抓周前一日,赵世简吃过夜饭后跟李姝说道,“娘子明儿先去,我吃晌午饭的时候再过去,去了就直接去吃席面,除了岳父和和二哥,也省得跟别人应酬。”
李姝点点头,“那官人路上慢些,不要赶。”
赵世简揽过她的头,“娘子明儿也要慢些,说起来,咱们家也该预备辆车了。马都养了,没有车怎么能行。岳父家如今不也有车了,咱们置办一两跟岳父家一样的。”
李姝笑道,“官人光想着买马,官人忘了,车买回来,咱们也没地方放呀。总不能为了车,再去换宅子吧。我日常出门也少,让小厮们雇辆车就是了。”
赵世简应了,“娘子,如今你受不得累,咱们早些歇着吧。”
睡下后,李姝忽然又跟他说,“官人,玉娘也大了,官人看,给她配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