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里五皇子的谋士们,却因为收到了错误的情报,误认为这是皇帝年纪老迈,身体不好,在找借口修养,于是鼓动五皇子集结侍卫逼宫。
五皇子受不住诱惑,冲动了一把,被七皇子守株待兔,斩落剑下。
皇帝得知五皇子一事,气急攻心,彻底病倒,半年后,勉强支撑着将七皇子册立为太子,又熬了一年多时间,驾崩离世。
这可真是一环扣一环,环环都没有逃出作者的设计。
当然,现在季明珠未死,直接从源头上掐死了这些事情发生的可能。
而温钧这个救下季明珠的人,也算是间接改变原著剧情的人了。
想到这里,温钧不由得一笑,低头看了眼牡丹花,心情很好地转身回屋。
季明珠喜欢牡丹,这朵花颜色娇妍,雍容华贵,正好配她今日的正红色纱裙。
……
四月十五,礼部派了人来传召温钧等人参加复试。
只有复试通过,才能获得最终的殿试资格。
温钧等人有真材实料,自不必担心。复试过后,又花了一天功夫在礼部学礼仪,免得进宫冲撞了贵人。
温钧对下跪没什么芥蒂。
如果这是得到利益的一条必经之路,他必须得跪,那又有什么好扭捏的?男子汉大丈夫,直接下跪便是。
所以比起丛安这个除了父母祖父,从未跪拜过其他人的公子哥,他这个现代人,反而学得更快一点。
一天下来,他已熟稔于心。
行礼也有讲究,想要不卑不亢,优雅从容,姿势一定要流畅写意。
学过礼仪之后的第三日,温钧早早出了门,在礼部的带领下到达玄武门宫门口,和一众考生等待入宫参加殿试。
殿试在太和殿广场举办。
将近三百名贡士整齐盘坐,气势颇为壮大。温钧是会元,座位在第一个,最前面。
至于主持殿试的人,由皇帝钦点,官职不一。这一届便是由由左丞相、礼部尚书和几位翰林学士监督。
而众人心心念念的皇帝,并没有出现。
据说历届殿试都是如此,皇帝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全看他心情,能来看一眼,都是心情好。
温钧有点遗憾,对于这古代帝王天子的长相,他还是有点好奇的。
也不知道错过了今日,他什么才有机会看一看。
第96章
殿试只考策问, 题长二百字,所问共两题,皆是近日最热门的朝政时事。
试卷发下来,考生顿时安静了下来,认真埋头应答。
只是太和殿两边站满了侍卫和官员,在如此众多的目光注视下, 众考子颇有一些战战兢兢之感,心神大乱。
温钧是其中唯一的例外。
他已经连中五元, 不出意外,皇帝一定会给他状元之位,以创造六元及第的佳话。
既然已经知道结果,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所以温钧考得非常从容。
其他学子都在慌乱下有些影响了发挥,唯有他挥洒自如, 面带和煦微笑。
左相何大人目光落在温钧身上, 目光衡量,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将此子收入旗下。
礼部尚书吴大人无意中瞥见,心里嗤笑, 有些想笑他的痴心妄想。
和皇帝抢人, 未免太过天真。
说曹操曹操到,就在这个时候,皇帝身穿一身明黄色龙袍,从太和殿另一端入口出现。
官员脸色一惊, 作势下跪行礼。
皇帝摆手, 及时制止了他们的举动, 而后站在人群后面,遥遥地看着温钧,越看越满意。
早在得到会试那一张考卷后,他就对这个名为温钧的考生起了浓厚的兴趣,只是为了不引起朝中臣子注意,免得扼杀了这少年才子的性命,强行忍耐下来,没有立刻召见。
不仅如此,为了保全温钧,他还暗示了礼部尚书一番,让他不要将温钧的事情传出去。
这是他登基近三十年来,第一次出手袒护手下臣子。
现在温钧已经在他的暗示下拿到了会元,外人知道他连中五元的消息,估计以为他也是为了温钧的虚名才对他感兴趣,倒是不用再掩饰对他的欣赏。
皇帝想着,往前走了几步,在考生里装模作样地转了两圈,停在了温钧身后。
“……”温钧眯了眯眸子,手上不停,镇定得恍若无事发生。
场中忽然诡异地安静下来,大臣们一脸噤若寒蝉,他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这样的场面下,更要镇定,才能不出漏子,获得皇帝的好印象。
温钧继续答题,写出来的字文雅清瘦,自带风骨。
身后传来一声赞叹的“好”。
温钧低下头,无声地勾唇,随即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似乎被这个声音惊吓到,有些慌乱,然后停顿了一瞬,才接着写下去。
这是一场演给皇帝看的戏。
毕竟聪慧有才可以,多智近妖却不好。
皇帝都是多疑的,能够容许身边出现聪明人,却不会容许身边人心机深沉,不受掌控。
温钧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要是真的对皇帝的出现没有一丝慌乱,那就太过骇人了。
皇帝果然相信,虽然有些惋惜青年还不够镇定大气,却并不生气,满意地点点头,没有再打扰温钧,从温钧身边走过,朝着众大臣走去。
“皇上。”大臣们连忙低声叫道。
皇帝低声道:“朕来看看就走,你们好生监督,殿试结束立刻将前十名的考卷送到御书房,至于其他人,你们看着批阅就好。”
“微臣遵旨。”大臣们拱手应下。
皇帝点点头,花白的短须微微抖动,像是在丰收季挖出一个超级大红薯的老农,心情愉快得不像话。
……
太和殿广场十分辽阔,温钧没听到皇帝的话,察觉到皇帝走了,有点出神。
虽然从礼部尚书主动向王莫笑示好的行为里,能看出皇帝应该对他颇为满意,但是亲身接触这古代君王,还是叫人有些热血沸腾。
封建社会,平民命如草芥,想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不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这个机会。
想到这,温钧立刻将心思收了回来,认真地应付殿试。
比起会试时,还需要顾及主考官吴大人的偏爱,这殿试,就是真正地自由发挥了。
温钧将自己的理念尽情地挥洒在策论中,笔锋犀利,言辞毒辣,果断而狠绝。
和他的外表大相径庭。
当然,按照他观察这些年观察,皇帝正好也是好这一口的,所以就算他外表和理念不一,只要中了皇帝的心意,便是没有连中五元的名头,状元之位也唾手可得。
三个小时匆匆而过,殿试结束。
温钧收笔,深呼吸一口,收敛了外露的情绪,又恢复了谦谦君子的温和表象,随着大队伍一起上交考卷,离开皇宫,等待殿试的结果。
丛安低声问他:“你可看见皇上了?”
温钧摇头:“礼部不是说了,不可抬头直视皇上的圣颜?”
“我也不敢看,现在觉得有些可惜。”丛安叹了口气。
温钧无奈:“今天殿试,老实点不好吗?过几日还要宣布结果,你有的时间看。”
“也对!”丛安很快想通了,又来了精神,满眼期待起来。
温钧摇头,露出一丝失笑之色。
季明珠对殿试结果也是十分好奇的,回到家,温钧又遭遇了她的盘问,和她说了一遍后,得到她差不多的反应。
“希望殿试结果快点出来。”季明珠说着,双手合十祈祷,喃喃道,“一定要是状元,一定要是状元。”
温钧握住她的手:“放心。”
焦急的几日等待后,四月十九日,温钧再次随礼部入宫。
这一日刚好也是朝会日,众考生领了进士服,匆匆穿上,然后在议政殿门外集合,分列两排,等待里面宣布最终的结果。
到时候,皇帝会直接开口宣布一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
而二甲等人的名次,将会由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宣读。
对读书人来说,传胪也算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荣誉。毕竟一甲也就那么三个人,而二甲里,无疑以传胪最为尊贵,拥有唱名的权利,也在在皇帝面前留下一点印象。
可惜,名次还没出来。
这是最令人焦虑却又最令人期待的时刻,寒窗苦读十年,正为了这一刻金榜题名。
温钧的简历摆在眼前,宛若泰山,不可战胜,众多考生不敢觊觎状元之位,只能退而求其次,盯着榜眼、探花和最有机会的传胪。
若是能够得中榜眼探花传胪,也不枉这十年苦读。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大家的心里都悬着,议政殿里终于传来了宣召声。
温钧作为会试第一,走在队列最前面,带着众考子走进去。
然后,顺理成章的,被点为了状元。
“……苍南郡上林县温钧为状元……”
听到皇帝说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温钧俯身行礼,心跳加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昨日他还是平凡的农家子,一朝便成了天子门生。站在金碧辉煌的议政殿里,让人心里忍不住生出一种豪迈大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