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当女主穿越到男频文 [银推] (橙汁感谢)


  “那他如今在何处?”江尤点点头,对张三有了新的印象,看上去像个傻大个,但是心思异常缜密。
  如今首要的事只有两件,一件是建设天上京,一件是建造天上京学院,不管是哪一件事,都需要大量的金钱,阿三此行效果如何,江尤十分关心。
  花容刚要说,外头就快步走来一人,低头行礼道:“参见长公主,门外张三求见。”
  张三?谁啊?还有李四吗?
  江尤第一时间先给自己讲了个冷笑话,然后笑道:“叫他去花厅回话。”
  除了阿三外,江尤不认识名字中带三字的,只是没想到阿三竟然姓张,真是莫名的巧合。
  阿三见到江尤时,神情莫名很激动,江尤人还没走进屋中,阿三就对她行了大礼,整个人都快趴在地上了。
  “快快起来,何故行如此大礼?”江尤第一次见到有人行大礼,除了父母葬礼上,以及国之祭祀上外,很少有人行大礼的。
  阿三一彪形大汉,本想在地上趴着说话,他觉得江尤乃是身居高位的贵女,不太可能将他扶起来,谁知江尤一拽就轻松把他拽起来了。
  阿三当下就愣住了,没想到长公主竟有如此力气。
  “长公主!张三愿投效长公主门下,誓死追随长公主!”虽然心里很惊讶,但这并不影响张三效忠,“张三愿为长公主赴汤滔火!只求长公主能留下张三!”
  张三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庶民,没有任何出身的孤儿,除了一身蛮力外,没有任何价值,他以前是游侠,靠着杀人放血的手段活着,昨日他回到天上京,听见有百姓议论登记户籍之事,他本是想去试试,没想到今天一早,去那名字奇怪的户籍部时,他真的领到了自己的户籍!
  户籍上的登记,还是良民!
  游侠,孤儿,一朝竟然成了良民,还分到了城外二十亩田地,虽不全是上品良田,甚至哈有两亩下品旱田,但他有属于自己的地了,他还有了家!
  天上京的情形,和他带着珍宝去往金林前,那是大不相同。
  街上的流民少了许多,官府的官员一派清正之气,且年纪都不大,街上有了叫卖的小摊,也有百姓拿着铜币去买东西。
  一枚铜币可买一斤米,壮年男子一天也只需吃一斤米!若是去内城做工建城,壮年男子可以赚取三枚铜币,在内城还管一顿饭,省下来便是三斤米啊!
  张三太清楚了,饥荒之时,三斤米可以养活一大家子好几日。
  有吃有喝后,百姓的精神面貌会变得很好。对比正处于战争中的宣国百姓,以及韦朝国都金林中的百姓,天上京的百姓就如同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张三意识到江尤和其他诸侯很不一样,这片名为上霸的土地,名为天上京的城市,会在江尤手上,变得越来越好。若能认江尤为主,日后必会受益无穷!
  “张壮士为人豪爽,又身有先天神力,投入我之门下,定能为我广开商路,造福我上霸子民啊。”江尤如今缺人,谁来她都不会拒绝,只要能帮她做事。
  张三能保护珍宝穿过战乱之国到达金林,还能携带韦天子赏赐的物品回来,他是极有能力的,是个人才。
  江尤与张三落座后,张三献上韦天子此次赏赐的宝物清单,江尤看着那厚重的一大卷书卷,简直要笑死。
  一夜暴富也就如此了。
  韦朝没别的,就是有钱,韦天子之上有几百位天子,韦朝更是延绵至今将近六百余年,这样长的时间,积累下的财富是极为可观的。
  因着近些年诸侯们之间摩擦不断,韦天子的权势日渐衰落,除了每年必须送入金林的朝贡外,诸侯国们已经许久没向韦天子敬献宝物了,江尤是今年的第一个,而且送去的东西都十分得韦朝大臣天子的喜爱,这回礼自然是丰厚无比。
  光是拳头大的珍珠,就有足足二十颗,这堆赏赐里,以千做单位的都是金子!
  “实在是太有钱了。”仔细看完所有物品后,江尤反倒笑不出来了,她撂下书简,一脸沉重的看着张三,“这一路上,阿三都见到了什么?”
  张三不知道长公主的心情为何突然由晴转阴,只得一边奇怪,一边老实回答道:“宣国正与吕国交战,国内兵力粮食消耗一空,街上已无壮年男子,甚至连十二三岁的孩子都无,小贵族们也是面色瘦黄,似是家中存粮不足。”
  “金林呢?”
  “金林倒是很繁华,街上全是身着绫罗之人,商户云集,只是金林与孟国国都极为相似,南北之间,差异巨大。”
  也就是说,宣国百姓吃不上饭,连带着贵族都饿肚子了,青壮年已经全都上了战场,连十二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这样下去,宣国离灭国不远了。
  韦朝和孟国国都一样,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繁华,除了贵族外,真正的百姓也是在忍饥挨饿,连身体面的衣服都穿不上。
  而韦天子,却能为了她送去的白纸与白盐,赏赐她这样多的宝物,毫不心疼。
  江尤想往好处想,或许韦天子没有做过什么压榨百姓的事情,他的宝物都是祖辈们积攒下来的,但这种想法,连江尤的膝盖都无法说服。
  贵族,包括江尤的金库,有多少钱上头,没有沾着百姓的血。这是时代的悲哀,非人力可以抗衡。江尤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力对百姓更好些。
  同张三又说了两句话,张三就退下了,张三前脚刚走,张奇就抱着一堆书简来寻江尤。
  “长公主,这些是属下一些读书的心得,属下打算将这些书简抄在纸上,日后放入藏书阁供人。”张奇期待的看着江尤,“孔先生说,只要长公主点头,我便可以抄写。”
  孔直竟然觉得张奇的读书心得优秀到,足以让他人借阅了?
  江尤没想到张奇的进步如此之大,她打开书简看了看,确实是一些名家文章的心得,写的极为浅白易懂,十分适合让初学者读。
  “我没想到,你竟然对书院一事如此上心。”因为江尤之前提过要建设书院,且会招来一批普通百姓,年龄从十岁到十六岁,会分学科,她有意叫张奇去负责基础教学,自那之后,张奇就非常努力的想要当个好老师。“抄写不必了,陆大匠正巧帮我研制出了印刷之术,将你的书送过去,他会帮你印好。“
  张奇没太明白,但他也没细问,他不会用琐碎之事劳烦江尤。
  这印刷之术说的当然是活字印刷术。
  之前因为纸张没有做出来,研究活字印刷的工匠虽然听明白江尤的说法,却一直无法理解,直到纸张的出现,他们才懂了江尤的要求。
  但是江尤要求的活字印刷还是没有出现,一直到黄纸变白纸,江尤要求做了一版刻板印刷,有了经验的工匠们,很快就做出了活字印刷。
  所以说,科技的大跨步并没有那么好完成,如果没有基础,一切成果都不过是建立在虚空之中的亭台楼阁,看似华丽,却毫无根基。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江尤坚定了快速发展基础教育的心思。
  那些工匠不是没有天赋,只是因为他们没读过书,不懂得何为思索,就如同一群只听得懂命令的傀儡。


第17章 官职讲女
  教育这事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后世,若是哪个君主提出来要搞教育,不会有人跳出来不赞同的,尤其是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后。
  但在这个时代嘛,教育,那就是在动这天下最大的一块蛋糕。
  别说功了,没人对江尤喊打喊杀,那都是江尤手段厉害。
  “唉,教育啊,没有老师怎么行。”江尤将手边的人算了算,在她眼中真正合格的老师,也就一个孔直,张奇都是勉勉强强。“罢了罢了,天上京还没修筑完毕,先弄个扫盲班吧。”
  江尤自言自语的写下了一个政策,叫花容给孔直送去。
  扫盲班必须提上日程,江尤可不想以后出个政令,领地里的子民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要找官员去给他们解说。
  官员也是紧缺资源好吗?认识字的官员目前更是少,如今江尤底下就是个空架子,到处缺人,因她是女子,还顶着孟国的头衔,根本没有几个名士来投,士族还在观望,江尤想要人才,只能自己培养。
  所以这个政策此时颁布,受到阻力是最小的,等以后士族下场了,江尤想要打破固有的观念,就会难上加难。
  扫盲班的老师,第一批是江尤曾经所设育婴堂的人员,那些人多少认些字。
  其实按照计划,应该是张奇教导的那些孤儿,但那些孤儿如今被江尤打发出去统计人口了,半年以内都回不来,只能让育婴堂的人先顶上。
  缺人啊。
  江尤发出了每个主公都会发出的声音,她现在看到人才,眼睛都会冒绿光了。可人才难得,实在是不好找。
  还好,就在这个关头,孔直的师父以及师兄弟来了。
  孔直的师父,是一位名士,虽是出身士族,但他的家族很小,如今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五个人了,这五个人,还包含了三家。
  子嗣艰难到这个程度,江尤都怀疑孔直师父家是不是有什么隐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