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秋季展览会十分重要,就连柳书记也询问了很多次,所有的产品也事先过目,原本公社的人还担心赵家村的竹编不过关,但和旁的产品一比,却显得鹤立鸡群起来,就连柳书记也赞不绝口。
很快便临近秋季展览,柳书记没有亲自去往省城,而是让邵瑜作为主事人前往省城带队,从青栾县出发,想坐三轮车两个小时去市里,接着转车坐大巴,抵达省城要四个小时。
赵家村这边带队的是赵队长和邵老娘,邵家哥俩倒是想来,但两个人笨嘴拙舌的,面对展会上的人恐怕都说不出话来,最后邵老娘倒是拍着胸脯出了头。
邵老娘也许是天生外向的性子,一路上操着一口乡音,坐在三轮车上和别人说话没有半点拘束,就连赵队长都绷着一张脸,邵老娘却左右逢源。
只不过邵老娘也没有高兴多久,去往市里的道路可算不得有多好,十分颠簸,邵老娘从前完全没坐过车,也从一开始的激动兴奋,变成了苍白着一张脸想吐。
邵瑜似是早有准备一般,拿了一颗丸药直接塞进了邵老娘的嘴里,看一旁赵队长眼巴巴的样子,邵瑜也给了他一颗。
他带的队伍里还有不少人晕车,邵瑜事先就预想到了这一节,丸药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这时候分发下去,大伙原本对于一个年轻小伙子带队的事还颇有微词,此时丸药下肚,原本的难受缓解了许多,大伙心下再没有嘀咕,只觉得邵瑜是真人不露相。
邵瑜一共准备了两包丸药,第一程几乎全军覆没,等到第二程坐大巴车,无论是路况还是座位都舒服不少,倒是有人缓解了不少症状,丸药有了些许富余。
“小伙子,你这药还有吗?能买一颗吗?”大巴车上其人见邵瑜一行挨个发药,且每个拿到药的人都是一脸放心的模样,顿时颇为意动,只是舍得出钱买的到底是少数,因而出声的就这一个人。
邵瑜看着对方衣衫整洁,双目炯炯有神,也不像是晕车的样子,但看他身旁以为老人家,此时面色苍白,脸上皱纹都挤到了一处,显然这年轻人是为了长辈出声。
邵瑜递了一颗丸药过去,说道:“自家做的,不值当什么钱。”
年轻人赶忙道了一声谢,还是执意要出钱,但被邵瑜拒绝了。
不仅如此,邵瑜看着老人家的脸色,反而问道:“老人家是不是肝脏有些问题?”
年轻人挑了挑眉,看了看自家爷爷,又看了邵瑜,问道:“你懂中医?”
邵瑜点点头,说道:“略懂一二,老人家这情况,一动不如一静,还是不要太过劳累。”
年轻人叹了口气,说道:“事出突然,倒是不得不走这一趟。”
年轻人先服侍着自家爷爷吃了那颗丸药,见他面色稍稍转好后,才回过头来看向邵瑜,见这邵瑜脸上神色略有所思的样子,觉得有些奇怪。
“老人家这次出门,是为了寻亲?”邵瑜出声问道。
闻言,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那老人,此时全都是一惊。
“你怎么知道?”年轻人问道。
“猜的,就当是我运气好吧。”邵瑜笑着说道,如今“破四旧”,他可不敢说什么看相测风水之类的事情。
“那小伙子,你运气好,能不能帮我猜猜,我要找的人在哪个方向?”老人问道,浑浊的目光里满是哀求。
邵瑜心下叹息一声,说道:“老人家,往东南方向找吧。”
第171章 年代文里的幺儿(八)
“东南……”老人家口中喃喃自语,回转身来看向某个方向。
邵瑜如今手头也没有工具,并没有进行正规的测算,只是略微估算,不过是一个“利在东南”的结论,只是大海捞针,人海茫茫,老人寻亲的希望依旧不大。
“后生,谢谢你。”老人家说道。
邵瑜脸上带着些许歉意,说道:“我只是猜一猜,没能帮到更多,抱歉。”
若是正经测算,至少也需要生辰八字,只是若他伸手要了,那一来显得失了分寸,二来搞封建迷信容易被人抓到话柄。
“老人家若是信我,东南方向不远。”邵瑜说道。
老人再次感谢,甚至还拉着一旁的年轻人一起道谢。
年轻人虽然觉得这事办得挺奇怪,但自身教养在,也没有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因为萍水相逢的缘故,也没有将邵瑜归结为江湖骗子,只在心里嘀咕几句,邵瑜看起来年轻像个读书人,没想到内里却神神叨叨。
“老人家若是不介意,我给您把把脉?”邵瑜问道。
老人家赶忙道了一声“请”,年轻人见这架势,立时起身将座位直接让给了邵瑜。
无论是老人和年轻人,原本都没有报太大的希望,但邵瑜却一边诊断,一边说得头头是道。
也不知是因为“医者仁心”在作祟,邵瑜几乎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愿意帮忙看一下。
老人家却越看下来,越是心惊,中医门槛不低,他没想到邵瑜外表看上去这么年轻,诊脉的结果,却和省里那些知名老中医一样。
“您这样,我建议,吃药方和针灸,都别耽搁,这样还有七成痊愈的把握。”邵瑜说道。
“七成!”年轻人一惊,就是省里的老中医,都只能说出一个“五成”来,没想到邵瑜一开口就是七成。
待年轻人见到邵瑜的诊断方案,从怀里拿出另外一张纸来,两张比对在一起,有些许差异。
“将钱老的方子给邵大夫看一看。”老人开口说道。
年轻人立马递给了邵瑜,本以为邵瑜会不高兴,没想到他却点点头,说道:“这个方子更加稳妥,只是见效要慢一些。”
年轻人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次他和爷爷回到省城,除了离家太久的缘故,便是因着想要去找钱老复诊。
“邵大夫,你们一行似乎带了不少东西,去了省城是打算参加秋季展会?”老人问道。
邵瑜点点头,老人家又问道:“那你们可有歇脚的地方?”
年轻人闻言刚想阻止,就听邵瑜说道:“上头已经安排好了。”
倒不是邵瑜刻意推脱,而是省城展会那边确实早就有了安排。
“邵大夫,那展会位置也定下了吗?”老人问道。
邵瑜继续点头。
老人脸上有些许失落,年轻人见邵瑜没有得寸进尺,心底松了一口气。
老人活了大半辈子,自然能看出来邵瑜没有坏心,纯粹是一时起意,但凡别人帮了自己,无论帮了多大的忙,他总想要回报过去。
“虽然已经定下来了,但你们在省城遇到了麻烦,都可以找我,只要我能帮忙,一定不会推辞。”老人说话间递了一张写着电话的纸给他。
这个年代家里装电话的,多半家境富裕,邵瑜倒没什么攀附的心思,但还是处于礼貌双手接过这张纸,小心折好收进口袋里,说道:“您老人家热心仗义,会有好报的,您要寻找的人,一定能找到。”
“但愿如此。”老人家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自责。
邵瑜见对方情绪低落,便也起身回了自己的座位上,邵老娘此时晕车的症状好转,见邵瑜和老人家说了那么久,便问道:“你们说什么了?”
见其他人也竖着耳朵想听,邵瑜没有提电话号码的事情,而是说道:“和老人家随便聊了几句,他问我们是不是参加展会。”
众人以为是普通的寒暄闲聊,便也没有多问。
大巴车在省道上走走停停,下午两点方才抵达省城,一车人全都是饥肠辘辘,邵瑜下车第一件事,先是带着众人去了附近的国营饭店。
这时候国营饭店的大厨,几乎全都是建国之前的饭店大厨,收益自然不赖,人很多,经费却有限,邵瑜点了一大盆饭,又点了一个量大的炒菜,虽然炒菜里只有一丁点调味的肉末,但所有人都吃得很香。
吃完饭甚至还在嘀咕着,要是以后顿顿都能像这样吃干饭就太好了。
这个时候的愿望,没有牵扯到太多的钱财,依旧还停留在吃饱喝足的层面上,邵瑜听了笑了笑,说道:“以后都会有的,到时候估计吃肉能吃到吐,还嫌弃太油腻。”
赵队长立马说道:“要真有那一日,我就是立时死了也高兴。”
吃完饭,几人在偌大的省城里,看着往日在乡下,哪怕在公社集市上,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一次的小汽车,在省城的街道上却时不时就一辆一下子开了过去。
省城里此时的楼房此时也算不得多高,但对于一群顶多见过三层小楼的人来说,乍然看到七八层高的房子,个个都是目露惊叹。
一行人打扮又比较老土,身上又背着大包小包,一路上还挺显眼的,但也没有路人跳出来嘲笑,顶多有人多看几眼,甚至都不曾指指点点,因而一行人也没有觉得有哪里不适。
邵瑜拿着一张地图,看着安排的招待所位置离这里不远,也没有带着他们搭公交,而是一路走了过去,乡下人家,走几里地都算不得多远,也没有人叫苦叫累,反而因为看着一路与家里完全不同的风景而惊叹连连。
这样一个崇尚艰苦朴素的年代,招待所的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三人一间房,没有独立卫浴,但是一楼有男女浴室,每个走廊也会提供热水,对于许多第一次来省城的人来说,已经觉得十分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