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不肯接纳张海瑶回娘家住,这件事是她心里的结,根本不能提,此时听到他提,她面上一怒,还想要再说,边上周老三扯了下她,示意她看厨房门口已然面色不悦的周母,顿时就不再说了。
她不说话,周母瞪她一眼,道,“海瑶,赶紧来帮忙。”
张海瑶清脆的应声去了,“娘,您别动,放着我来,弟妹来也成。”
独独不提在院子外面的梅氏。
梅氏让孩子去玩,自己进了厨房,沉默着帮忙,没有人跟她搭腔,主要是她进门后喊了一声周母后就不搭理人不说话了。
按理说张海瑶在外面呛了几句,但李青荷没有啊,她进门的时候,李青荷还喊她了呢,嗯了一声就算了。
今年这个年,注定是过不好了。
晚一点的时候,李青苗两人带着孩子回来了,屋子里人多,多了几分热乎气,气氛也不如方才僵硬,然后就说起镇上的胡言锡了。
先是李青苗,她说起隔壁堂哥想要把孩子送去,想让胡言锡便宜点束脩,一年收一两银子,全家一年还不一定能挣出一两银子来呢,就这,还不包笔墨纸砚。
“我大哥说,读两年认字就行了,然后去镇上做个掌柜的。考秀才根本不敢想,那是读书吗?那是拿银子来堆,还取笑说等儿子秀才读出来,他那边也凑出来一辈子的粮税了。”
“这话不对,”李青荷失笑,“那真要是秀才考出来,底下的孩子就省了束脩了啊,万一多生几个,岂就更划算了。”
这就是说笑了。
屋子里的人包括周母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对!”李青苗愣过之后,深以为然,“我得回去劝劝他。”
虽然一开始气氛不好,但后来好歹是缓过来了,梅氏那边的屋子是打扫干净了的,今日也没说要回去的话,最后住了下来。
翌日早上,一大早李青荷两人就带着回李家了,现在回去,都不用李青荷干活了,茶水点心包括饭菜,全部都做好了端上桌。
李家今年,又是两个女儿回来,柳兰花两人也回家了。
这夫妻俩勤快,哪怕初一,也跑去院子里打扫,又帮着李福把一个不好用的锄头重新换了个把,吃饭的时候,赵大山对着周承康端起酒杯,道,“我们家没地,等过完年,我还去帮姐夫干活,你们可别嫌弃。”
过完年肯定是要请人的,这本身也没什么,李青荷笑着应了,又对他道谢,比起周家尴尬的气氛,李家就好多了。
午后的时候,两人准备回家呢,路过周家时听到里面起了争执声。
“娘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了,你们非接人家去镇上,孝顺孝顺,也得她自己乐意吧?”这是张海瑶的声音。
周家吵起来了,两人肯定是不能装作听不见直接离开,于是进门,还没打开门呢,就看到远远的五妹夫妻两人慢悠悠过来,五妹身子重,赵力远扶着,很是小心的模样。
第99章 种药
院子里面还在吵,两人站在原地没动。等着五妹夫妻俩走到近前了,打算一起进去。
五妹微微皱起眉,“三嫂在吵什么?”
“可能不关你三嫂的事。”李青荷低声道。
站在门口等这一会儿,已经从几人的争执间拼凑出了大半,好像是周老大两人要接了母亲去镇上住。而周母自己不答应。
然后张海瑶就和他们吵起来了。
张海瑶与其说是为周母争取,不如说是她找个由头和周老大夫妻两人吵架,报复早前周老大嘲讽她的事。
丢下男人孩子想去县城,结果县城那边自己爹还不让她回去。这件事情在她面前是不能提的。一提就炸。
“我们进去吧。”赵力远道,其实他有点尴尬,不过这都到了门口了,要是再转身离开也不合适。
几人一进门,屋子里的吵闹声顿时就没了,如果是周承康两人进门,兴许还会吵得更凶。但是五妹不同,她嫁出去了,又带了夫君回来。赵力远对于周家人来说是客人,要是嘴碎一些,回去和他爹娘说了,五妹的身份就会尴尬。
张海瑶反应最快,“啊,力远来了啊,我去做饭。”
梅氏也低着头往外走,李青荷自然地跟上。
厨房中气氛尴尬,说起来周家这几个儿媳妇,梅氏没有娘家,张海瑶娘家在县城,那么远初一是不能去的,去了也回不来。而李青苗本来就是招赘,所以,到得后来,只有李青荷一个人回娘家了。
梅氏看了看院子里,低声道,“四弟妹,方才我们也不是乱吵,娘本来就应该跟老大过日子,我们住在镇上挣钱方便,总不能特意为了娘再搬回来吧?”
李青荷嗯了一声。
梅氏摊手,“但是娘不乐意去。”
“其实这个事呢,二嫂三嫂都能去劝,偏我不能。”她拿了一块肉出来 ,这个是周母早就备好的初一要吃的,换句话说,是特意备给五妹夫妻两人上门时吃的,她就着锅中的热水洗了,一边切,一边道,“娘现在是住在我那边的,要是我劝她跟你们走,兴许她会觉得是我不想留她住,到时候又难受。”
梅氏冷笑一声,“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果然不是假话。凭什么娘就帮着你们家干活啊?还帮你带孩子做饭,我和二弟妹三弟妹就没这种好事。”
李青荷和张海瑶暗中对视一眼,要是梅氏没有嫁过人,哪怕少点,聘礼也不会少了她的。当初她进门的时候,就是不要聘礼,要不是底下几个兄弟急着娶亲,周母还不答应她进门呢。
两人都不接话,今天初一,大过年的,谁愿意跟她吵?
这边两人沉默,梅氏又道,“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们不回来帮娘秋收过分……那当初我进门,聘礼一点都没有,人家青苗也没要聘礼,但人家是招赘,我这和招赘有什么区别?我都招赘了,还帮着干什么活儿?”
这就过分了,无论哪种,家中忙了,帮着干点活就不行吗?那李青苗两人回家帮忙也不是一两次,别说儿子了,就是女儿嫁出去,赵力远也回来帮忙干活了。
李青荷不想和她吵,好好的把饭做了,把客人送走。张海瑶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啪”一下把手中的木盆放到桌上,嗤笑道,“看把你能的,一个带着婆婆的寡妇,大哥能要你就不错了,还招赘……有柳婆子守着,你倒是招一个看看?”
“你什么意思?”梅氏面色难看。不能去县城,这事对于张海瑶来说不能提。那么对于梅氏来说,她之前的日子也是不想让人提的。
张海瑶重新端了盆,“日子过得好了,忘记了以前的苦,我提醒提醒你呀!”
都是自找的。李青荷也出声,“娘确实住我那边,也确实帮忙干活了。但是也帮二弟妹三弟妹带孩子了,两个孩子有时候在我那边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时候还打架。我也没说什么。你自己要跑到镇上去住,现在怨娘不帮你带孩子……大嫂,你觉得自己讲理吗?”
梅氏哑然,怒道,“你们俩说我一个,就是看我富裕了嫉妒!”
“你那算什么富裕?”张海瑶嗤笑,“弟妹人家有四五十亩地呢,人家也没有跟你似的飘上天去,我就是嫉妒她,也不至于嫉妒你的日子……”
“别吵。”周母进门来,“有客人在呢,像什么话?”
接下来的时间,周母就留在厨房帮着做饭,梅氏再不敢闹了,等五妹两人吃完饭,再把人送走之后,周母关上院子门,道,“镇上,我是不会去的。”她看向梅氏,“想让我带孩子,直接放下,但是孩子若是生病,就得你们自己带回去治。”
“我想住哪儿住哪儿,老四那边我住着舒服,我就愿意住,不服气也给我憋着!”
这种话说出来,那是谁也没话说了,梅氏两人带着孩子直接回了镇上。
晚一点的时候,周母把正房打扫完,还真就回了村西,就像是李青荷对着梅氏说的,周母住在她那里,她是不能赶婆婆离开的。再说了,她还帮着带干活孩子,她傻了才把周母赶走。
希钰这孩子,如果真要是找人帮忙看着,再没有比周母更让她放心的人了。
过完年,每家都开始春耕,今年看得到的,李青荷家那么多地到时候肯定请人,众人都忙着把家中的事情做完了去做几天。
李青荷夫妻两人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付工钱利索,活干完就付,中午那顿饭也舍得,菜里面还有点肉,很不错的活计。
每年李青荷的地都是最后种完的,她也不着急,今年的番薯苗比前两年都要多,早就打算好了的,上面那一片荒地,全部种番薯。
就在村里各家忙着春耕的时候,钱氏悄悄的回来了。
养好伤后,这些日子她都住在镇上的胡家,不过胡母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虽然没有直接赶她走,但话里话外处处挤兑,有时候故意不给留饭,钱氏是住不下去了。
回了钱家,她和尤氏彻底闹翻了,两家根本不来往,而钱家,早已经住了赵添福一家三口。如今再住一个钱氏……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
尤其早前好多人透过钱氏把地挂在钱来星名下,那时候也算费尽心思。求钱氏帮忙的时候是送了礼物的,结果这边一点便宜没占到,反倒还要被罚三年粮税,还提心吊胆那么久。如今钱来星已经死了,这些事都算到了钱氏头上,不能直接找她麻烦,村里人就到处编排她和赵添福之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