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他出来的是同样低头缩脑的齐芳,她也是浑身都疼。
男客们大多都没见过明语,也不知出来的人到底是谁。但女客们之前可都是与明语打过照面的,便是看不清女子的脸,也从对方头上仅有的一根银簪判断出不是君湘湘的女儿。
之前在花厅,君湘湘的女儿戴的可是簪珠阁新出的红宝石头面。
再者,身形也不像。
一时间,众人的脸色各异。有好奇的有不甘的还有看戏的,更有精明的夫人,已隐约看出一些门道。
楚夜乔长松一口气,面色稍霁。
楚夜舟则是皱了眉头,有些怀疑地看向君涴涴。
君涴涴心里更苦,像是咬破了苦胆,胆汁充斥在口里心里,无一处不苦。她强自撑着,依旧是那副温柔悲悯的表情。
“这丫头是国公府来的,是冷少爷认错了人,嘴里胡吣着说是明语。我一时心急,也就信了他的话。”
“这不是你的错。”
有楚夜舟这句话,君涴涴眼眶更红。
冷霖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举凡某个大户出来的败类,更容易被世人津津乐道。他一出来,便有人小声议论着。
楚晴柔听着那些质疑母亲管家的话,听着那些人说国公府后宅门户松懈,什么人都能混进来,今天是一个丫头出了事,谁知道下一回出事的是谁。
她死死忍着,没有申辩。
楚国公冷哼一声,“一个丫头,搅得阖府上下不得安宁,让人看尽笑话。这样的奴才,还留着做什么,打死扔出去!”
齐芳闻言,目光大骇。
“不…不,奴婢不想死…大少夫人,您最是心慈,您救救奴婢,奴婢真的不想死…”
君涴涴面露难色,迟疑道:“父亲,她…不算是国公府的下人,她是从侯府过来的,是明姐儿身边侍候的人。”
有人想着那还是君湘湘的女儿不检点,身边的丫头都能与人私通,当主子的能好得到哪里去。人的眼光一旦偏颇了,纵是事实摆在眼前也不愿意相信。
季元欻听着有人又议论起来,嘴角泛冷,“楚大少夫人莫非是忘记了,这个丫头原就是国公府的下人,不过是先前我府上人手不够借过去的,她的卖身契应该还有你的手上,是死是活你说了算。”
先前看出门道的人眼神更是微妙起来,隔府的男女非亲非故,送丫头也就罢了,还捏着卖身契不放,到底是为什么?
楚夜舟脸色也不好看起来,原本怜惜的眼神慢慢变得冰冷,怀疑地看向君涴涴。君涴涴口苦心苦,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齐芳不想死,人死之前总会垂死挣扎。
“大少夫人,是你…是你让奴婢这么做的…你不能不管奴婢啊…”
君涴涴心一跳,忙朝自己的婆子递眼色。那婆子上前堵住齐芳的嘴,将人拖了下去。
按理说,此事无论真相如何,应该也就了了。
然而季元欻又开了口,“今日我算是见识到国公府的治家之道,深以为恩人之外孙女再养在府上恐怕不太妥当。万一下一次出事的人换成她,我如何对九泉之下的君侯爷交待。还请楚少夫人把明语叫来,我等会带她回侯府。”
众人原本移出去的脚步,又全部停下来。
君涴涴早就派人去找明语,那找人的下人在人群外摇头,她眼下也不知道明语去了哪里。面对季元欻冰冷的眼神,她开始觉得心慌,似乎有什么事情偏离原本的轨道,一发不可收拾。
明语在哪里呢?
她自己也不知道。
从后门出了清风阁后,她不敢往回走,一直往里面走。越往里走,她的记忆便越是搜寻不到自己在什么地方。
但是她不敢回头,她怕被君涴涴的人抓住。
空气中似有似无的飘来檀香的气息,那种熟悉的香火味让她的心神慢慢定下来。她循着香火味走过去,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致之中,看到一座小佛堂。
香火气便是从那传出来的。
佛堂里,一位素衣净面的女人在蒲团上闭目念经。她的手中,是一串一百零八颗的佛珠。那清瘦的手转动着佛珠,嘴里轻轻地诵着经。
似乎是感觉有人走近,妇人睁开眼,慢慢地回头。
两人同时看清对方的长相。
“师父!”
“湘姐儿?”
第17章 相认
明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师父明明已经仙去,她怎么能在楚国公府里看到死去的师父。再仔细一瞧,这妇人虽然和师父长得像,却比师父要年长一些。
而那妇人此时也回过神来,这姑娘确实生得像湘姐儿,却不是湘姐儿。湘姐儿大气明丽,一身清傲。这姑娘淡然幽若,一派清和。
“姑娘,请问你是?”
妇人的旁边,还有一位老嬷嬷。老嬷嬷上前对妇人低语几句,妇人的目光清明起来,扶着老嬷嬷的手起身,朝明语招着手。
“孩子,你过来。”
明语依言上前,走到她的面前。
她目光慈祥,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明语,而明语也在打量着她。要是自己猜得不错,这位就是楚国公的嫡妻卢氏。
卢氏和师父长得像,难道师父就是楚国公府那位早年失踪的大小姐?
“像,真像…”
明语不用问,也知道卢氏在说什么,她必是和君湘湘长得像的。好像卢氏与君湘湘的母亲交好,两人过往密切。
君湘湘之所以会和楚夜舟有婚约,也是因为卢氏之故。
那时楚夜舟还养在卢氏的院子里,君湘湘常常随母亲来国公府玩。一来二去,两位夫人便有了那么个意思,订下他们的婚约。
卢氏目露怀念,似乎通过明语看到了湘姐儿。她苦命的湘姐儿,和她的璎珞一样,都被人害了。
“孩子,你就是湘姐儿的女儿吧,你怎么会来这里?”
一声湘姐儿,足见卢氏语气中的慈爱。
明语恍然明白,为什么记忆中她能顺利入住清风阁。或许君涴涴也是利用卢氏对君湘湘的感情,才把原主安排进去。
她点头,“他们都说我娘叫君湘湘。今天府里宴请宾客,我的丫头微草被借去厨房帮忙。谁知宴席还未开始,另一个丫头齐芳告诉我说微草和人争执,我心急之下匆匆离开。齐芳将我带到一处院子,说是替我去厨房打探一下,让我等着她。我思来想去觉得甚是不妥,便自己出去找厨房,不想误入此地惊搅夫人清修。”
卢氏曾管着整个国公府,虽说儿女相继出事,但都不是在府里出的事。她自问自己管家无漏,别人的动作逃不过她的眼。
明语一说完,她便猜出一些什么。
神色冰冷,眼含讥诮。
“魑魅魍魉,这府上还真是越来越不堪。”
明语眼神懵懂,像是不明所以。
“夫人,我担心我那丫头…也不知她到底有没有事?”
卢氏对老嬷嬷使个眼色,老嬷嬷便出去了。
她拉着明语的手,越看越是觉得像湘姐儿。这孩子眼睛清亮,一看就是心清之人。这样的孩子,要是被人害了去……
先前她心如死灰,府里的事情一概不想理会,也不许身边的人谈论府里的事情,她不想污了自己的耳,扰了自己的心神。
“我听说你原也是信佛之人,方才你喊我师父,可是看岔了?”
明语点头,又摇头。
“也不算看岔,夫人与我师父确实生得像,只不过我师父要年轻一些。”
卢氏心一跳,紧紧抓着她的手,那力气之大,她都有些吃痛。一想到师父和卢氏的关系,她又很能理解对方的反应。
楚家的那位大小姐,因为一次普通的出京游玩而失踪。算起来,也有十几个年头。身为母亲的卢氏惊闻女儿的消息,如何能不激动。
卢氏的唇都在抖,手也在抖,她的眼神里全是期盼。
“你师父是谁?”
“我师父就是师父,她法号惠真。”
明语说着,想起那个看破世事的女子。她总喜欢摸着自己的头,幽远地看着远处的高山和头顶的天空。那目光透着怀念,满是悲怆。她难过地低下头去,胸中闷得难受。
“我师父半年前仙去了。”
卢氏的心先是充满希冀,尔后忽忽地往下落。
仙去了?
那便是不在人世了。
她面色灰败,身体摇晃一下。明语连忙扶着她,她借着明语的力没有倒下,无声地对明语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你师父和我生得很像吗?”
很像。
卢氏是崇远将军的独女,自小与父亲相依长大,习得一身好武艺。楚璎珞身为她的女儿,虽然并未习武,却也是英气十足不输男子。
“很像,我方才还以为看到师父了。”
多少年来,卢氏一直希望能听到女儿的消息,但她又怕听到。因为她深深知道,以璎珞的性子如果不是真的出了大事,是不可能躲着不回来。
除非是人不在了。
“你师父有没有说过什么,留下过什么东西?”
“我师父临终前,不许师叔们立墓下葬。说是世间本污浊,不如随尘去。她死后师叔们火化她的尸身,洒遍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