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想到,自己跟这位传奇人物的想法却不谋而合,难道这就是缘份。
不管是不是缘份,这件事都是棠梨要做的事,不是因为庆福堂也不是因为余家,是她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她知道,这件事做好了能惠及更多百姓,比她在老君观做义诊有用的多。
☆、第173章 知府求医
至于齐王回京又与自己有何干系呢, 心中明白却偶尔也会想起那夜的情景,他就坐在那儿, 自己跟他只一屏之隔,虽看不清他的神情如何, 但屏风上映出的轮廓却异常清晰,不同于以往的冷硬,甚至看起来有些温柔,且他说话的语气也与往常也大不相同,虽从京城开始齐王对自己便有些异样, 却也是守礼的,可那夜他的语气极为亲近,在讲究礼法的大梁,他那样的语气是极为不妥的, 不过若非采花贼, 谁会夜间进入女子闺房。
想到此, 棠梨不觉有些懊恼, 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招惹上这么个□□烦的,之所以称为麻烦,是因棠梨有种直觉, 自己跟他以后还有牵扯。
棠梨微微摇了摇头, 自己担心这些做什么,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如一座座山峰, 不管多高多险,只要想便都能翻过去。
想明白了,棠梨顿觉轻松了许多,可见人大多是自寻烦恼,想开了,便也不在烦恼,且事情太多也没空闲让她烦恼,棠梨要在老君观坐诊,不去老君观的时候,还需去给自己那些老病号复诊,且年关将近,家里也忙了起来,今年便宜娘心气儿高,还没到小年呢,就操持了起来,带着人把整个后衙打扫了几遍,把崭新的灯笼都挂了起来,院子里光秃秃的树枝子上都缠了特意剪的叶子跟花,这是傻婆婆的手艺,用纸做成的叶子和花,惟妙惟肖,夜里,廊下的灯一打,红花绿叶喜庆非常。
傻婆婆刚来叶家的时候有些胆小,过了些日子,便熟了,虽还是有些傻兮兮的却自在了许多,跟傻姑凑在一起一时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一时便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也不知笑什么,可笑声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就连便宜娘都说,听见她们笑,心情都觉敞亮了。
棠梨一进后衙便听见傻婆婆的笑声,虽说年纪一大把了,可傻婆婆的笑声却始终如少女一般清亮好听,目光往旁边爹娘的院子看了看,唇角弯了弯,看来娘很喜欢傻婆婆。
正想着,却见丰管家匆匆进来:“小姐,老爷让您去书房一趟。”
棠梨微有些讶异,忽想起刚在县衙外看见了吴府的马车,想必是吴知府来了,近些日子,吴知府常来家中走动,不是跟爹谈诗论词便是下棋,那情形不知底细的真以为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呢,先头爹娘还担心吴知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惦记着给他那个混账儿子提亲,后来见吴知府并未提亲事的意思,才放了心。
今儿那吴知府在,爹唤自己去书房做什么?莫非吴知府走了?想到此便问了一句:“吴大人可是走了?”
丰管家:“吴大人今儿跟老爷去了一趟济民堂,如今在书房跟老爷下棋呢。”
棠梨点点头,心里便明白了几分,想来今儿才是吴知府走动这些日子的目的,虽猜不出是什么,但肯定跟自己有关,莫非仍是为了他那混账儿子?
不大可能,这里是大梁朝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吴大人仍惦记着提亲之事,也该跟爹娘商量,断不会当着自己的面提。
若不是亲事又是什么?他堂堂的知府大人,成日往竹山县的县衙跑,还一口一个全章兄的称呼着,如此费尽心思折节下交,必有所图。
莫非是想让自己给什么人看病,棠梨觉得这个猜测应该**不离十,毕竟自己除了医术也没别的可让一位知府大人如此了。
想着,已到了书房,棠梨蹲身行礼:“吴大人万福。”
吴知府:“唉,又不是外人,这里也不是公堂,叫什么吴大人,贤侄女若不嫌弃唤一声吴伯伯就是了。”
吴知府如此说,棠梨也只能改口道:“吴伯伯。”
吴知府圆胖的脸笑成了弥勒佛:“这才对,你吴伯母时常跟我抱怨,生了孽障小子,若是个女儿如你这般该多好,又可心又有本事。”
叶全章忙道:“吴大人谬赞了,她一个小孩子不过胡闹罢了,哪有什么本事。”
吴知府:“这可不是谬赞,是实打实的,贤侄女年纪是小,可本事着实不小,一身神鬼莫测的医术,如今的岳州谁人不知活死人肉白骨的叶神医呢。”
叶全章一时更为疑惑,本来这些日子他虽常来走动,却并未提起两家结亲之事,今日却忽然说想见见贤侄女,自己也不好拒绝,这才唤了女儿过来,可听这话头愈发拿不准他打的什么主意,难道又要旧事重提不成。
吴知府自是知道他担心什么,咳嗽了一声道:“不瞒全章兄,我有一至交好友,素有旧疾,这些年也寻了不少大夫,却终不见好转,不知从哪儿听说我岳州出了一位神医,便特意赶来岳州求医,如今正在府衙之中,不知贤侄女何时得空去走一趟,若能医好他的旧疾,倒也不枉他大老远跑了一趟。”
叶全章听了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提两家结亲之事就好,医病是小事,如今棠梨在老君观坐诊,已是名声在外,吴大人是岳州知府,至交好友求到他头上也不稀奇。
想到此,看向棠梨:“如此,棠儿便去一趟吧。”
棠梨点点头,正想着是明儿上午还是下午去呢,不想吴知府听了立马站了起来:“不瞒全章兄,我这朋友被这病折磨的日夜难安,本来昨到了岳州之后,便催我来请叶神医,只是昨儿实在有些晚,不好上门打扰,这才等到今儿,我这朋友心急治病,可否劳烦贤侄女现在就随我去一趟。”
现在?叶全章有些犹豫,这都下半晌儿了,等到了岳州城天也该黑了,这再心急也没说大晚上请大夫治病的,又不是什么要死要活的急症,莫不是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并非叶全章多想,也不是不信任吴知府,这吴知府乃堂堂四品朝廷命官,再怎么着也不会龌龊到,也不至于用这种借口诓骗,叶全章不信任的是吴知府那个混账儿子。
他隐隐听了些传言,吴知府虽不再提结亲之事,可他那个儿子却在家里大闹了几次,都传到了自己耳中,可见并非空穴来风。
吴知府不至于做出什么事来,他那个儿子可就不一定了,万一那混账使出什么龌龊手段,在他吴府内宅之中,说不准女儿就吃了大亏,心中忧虑,神情便有些犹疑。
吴知府如何看不出来,心里暗骂自己儿子混账,以前成日里往花楼小倌里头钻也就算了,荒唐归荒唐,横竖那些本就是给爷们取乐子的,可自打碰上了叶棠梨,也不知那小子中了什么魔,竟一门心思的闹着要娶她。
过去他娘天天发愁逼着给他娶媳妇,他要死要活的不乐意,如今这终于想娶了,本该高兴的事,可偏偏招惹上的人不对。
这叶棠梨看似只是个七品知县的女儿,可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这丫头的后戳有多硬,先头自己之所以想结亲,是以为这丫头跟叶府虽走的近,到底只是亲戚,自己儿子堂堂知府公子,难道还配不上一个七品县令之女呢,可那日水寨宴席之后吴知府多方扫听,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啊,原来这丫头竟是齐王殿下瞧中的人,自己儿子跟齐王殿下争女人,这不是上赶着找死吗,可儿子是个混账,根本不管这一套,撒泼打滚的闹了几场,让自己命人送到别院看管了起来,才算消停了。
想到儿子,吴知府便忍不住叹气,索性直接开口道:“全章兄不必担心,犬子如今在别院中闭门读书,怕他胡闹,我已命人严加看管,不准他踏出房门一步。”
☆、第174章 送上门了
吴知府把话说的如此直白, 叶全章便再不情愿也不好拒绝,棠梨自是明白便宜爹的难处, 开口道:“想来吴大人这位好友久为疾病所苦, 及早看诊也能解除他的病痛之苦。”
吴知府大喜忙道:“如此,就劳动贤侄女随我走一趟了。”虽不好拒绝,却仍有些担心, 看见梅婆婆跟着才算放心。
棠梨倒是并不担心, 吴玖虽不是好鸟, 可在自己手里吃过教训, 他若不长记性, 还敢来, 那就别怪自己心狠手辣了,自己这药箱子里可是有几样好东西,正想找个人试试效果呢。
想着, 瞄了眼梅婆婆手里的药箱,她心里倒希望这吴玖别长记性, 不然,自己还得费心找人试这些东西。
想来吴知府那位至交好友的确病的厉害, 这吴府的马车赶得飞快, 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 屋府的管家早得了信迎出来行礼。
吴知府摆摆手,想起什么低声道:“府里今日可有事?”
管家机灵非常, 老爷这一问便知问的是夫人跟少爷, 忙低声回禀:“夫人一早便去了别院, 刚夫人跟前的婆子回来,收拾了东西,说要在别院住些日子。”
吴知府自是知道自己妻子的脾气,这是恼恨自己把儿子关起来,眉头皱了皱,若不是妻子如此不可理喻的一味宠溺,儿子也不会如此混账不知事,若只知道吃喝嫖赌倒还好,至多也就多费些银子罢了,可这混账偏偏要去招惹不能招惹的人,若惹恼了齐王殿下,他自己自寻死路不说,连带整个吴家都得跟着他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