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还在说西方洋人把技艺和宗教结合在一起大不对,皇上刚刚也说人家西方人都知道匠人也是天才之一,我们自己倒是把技艺和文人联系在一起。虽然汉家匠人大多不识字,不会表达。但是不识字不代表他们没有文化,不会说话不代表他们没有知识。”
“周武王爱民实行仁政是好事儿,前朝匠人的高超技艺也是好事儿。可是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汉家匠人受到的不公平歧视问题,和汉家文人喜欢的‘五行说’没有关系。再说了,就算有天大的关系,真正做精美的物事做出来的是匠人,不是汉家文人的‘五行八卦’。”
汉官们听着听着心惊肉跳,他们可不想带上一顶类似西方“罗马教廷”的帽子。
但是还没容他们接着开口辩解,汉家的一位商官突然站了出来,“小臣恳请,开办各民族的商科学院。”
商科?这下子汉家士人更是震动,“士农工商”中地位最低的商人也要办商科?开民族学院?孩子们学什么?入商籍学跑商?
简直是胡闹。
小顺治对汉家士人的想法心知肚明,“士农工商”的地位分属简直比“男尊女卑”的历史还要久远。可是他也想努努力,把前朝中后期就不断加剧,现在休养生息了十来年日益凸显的阶级矛盾稍稍整理一番。
而他对于孤单地站在朝堂上的这位商官,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真心喜欢跑商这个事儿并且引以为豪的商官,一直存有好感,“林商官接着讲来。”
“谢皇上。”
同样知道商者在天下人心里的地位,孤单一人快要坚持不住的林商官,听到皇上的这一句认可性的问话,不由地眼眶一红。
他对于向来一视同仁地对待各民族,各阶层的朝臣、万民的皇上,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对于被皇上委于重任做没有做到最好的自己很是自责,再加上此刻心里的激动,声音听着就带有几分沉重。
“刚刚小臣听皇上提到蒙古人称呼汉家商人胡扎,很气愤,很伤心,很惭愧,也很自责愧疚。是小臣等没有做好应尽的事务造成的民族矛盾。”
“小臣琢磨着,商者虽然远远不如士人的地位高,但是他们行走天下,翻山越洋的到处跑商,对于民族交流国家交流的影响非常大,不可忽视。开办各民族的商科学院,培养有学问,有道德,诚信高的商人,培养会做账,会看货识货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在整理穿唐小妖的入V万字,有点忙。啾啾啾。这两天本文没有第二更吼。么么哒。
胡扎 ,不诚信的人。据说是古代去蒙古做生意的人引起的称呼。据说现在在外蒙古偶尔还可以听到,但是很少了,毕竟大家基本上都是文明人了哈。
匠籍制度,朱元璋把当时的人按职业划分可大致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其中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委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世世代代就这样,不能改变。顺治二年取消。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古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第 38 章
林商官的话一说完就退回队列,小顺治微笑不语。多铎等人发现苗头不对, 皇上也不表态, 各个也都不言语。一时间御门大殿鸦雀无声。
其他人尚可,事不关己。被这番“狮子大开口”引出火气的汉家士官们却是越想越无法忍耐。商者本身不同于农、工者, 手中有钱有门路的商者不同于一心种地或者一心做工的农户、工者,更何况工者只要求办学没有要插手朝廷事物的意思。
几乎每一个汉家士官都是强烈反对。
汉家士官们的想法是, 前几年他们没反应过来给了工、商之人崛起的机会,还让他们得见天颜站到了朝堂上, 现在居然要求承担联系各民族的责任?果然商者逐利野心之大毫无廉耻。
礼部侍郎王大人直接说道:“旗人官学院是特例, 不能效仿, 尤其是开办专门的民族商学院更不可行。商者行走天下是为利益,开学院是教育天下人追逐利益, 如何使得?兴教育、办学院当是有德之人所为,联系各民族,解决各民族事务也是当地官员职务……。”
性格狂傲但是自从被小顺治几番敲打, 再加上被调到工部每天忙碌没有时间理会朝堂争斗的工部侍郎陈大人, 跟着出列, “臣赞同王大人所言。商者行商之事需要加强管理约束,商者内部需要整顿, 然商者不应参与民族之事。”
小顺治还是微笑不语。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的王崇简和陈名夏是真心这般想法, 即使是不想让商者参政, 也不是针对林商官或者商者中哪一个人,已经很是难得。
汉家原前朝魏忠贤一伙现在朝中的北党领袖兵部侍郎兼内院佐理机务冯铨,瞄见新一代江南文官领袖, 吏部侍郎、内院佐理机务吕宫没有做声,他也没有出列。
小顺治安静地看着下面的眉眼官司,安静地听着下面汉官们的一句句反驳,发现汉家南北两派之人又开始争吵,觉得今儿的早朝估计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随即站了起来,“此事后议。诸位爱卿有不同意见上折子。”
随着司仪太监高喊的“退朝”声音响起,众人恍然明白过来,到了皇上给小阿哥做“胎教”的时间了--麻利地回去写折子吧。
豫亲王临出殿门前抬头看了一眼点火成功的林商官,林商官对他笑得真心友好。豫亲王的小眼睛一眯,觉得这个商场老狐狸是要“漫天开价”等着汉家士官们“坐地还价”也确实是有几分本事。不过这个和他无关,不波及到八旗走商的人他就不管。
同样反应过来的陈名夏不理会其他人,难得对着这个接替他位置的“后辈”吕宫扯出一个笑儿,“吕大人可有空?”
吕宫在心里叹气,不管他多么的厌恶痛恨,多么的不想卷进这些前朝灭亡原因之一的党派之纷争,他是一个江南人这个身份却是注定了无法清净。
两个人在一家茶楼里头坐下来,店小二送上来茶水又退下。
两个人都无心饮用什么,陈名夏直接问道:“吕大人意下如何?”
不想和他多呆的吕大人同样很直接,“和陈大人的意思一样。”
陈名夏突然沉默。
当年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的沉默然后做了一个决定。今时不同往日,虽然事儿不同,也没有了性命之忧,但也是必须做一个决定。
吕大人同样沉默。
他痛恨前朝时期误国的魏忠贤一党,他厌恶在李自成进京的时候投降李自成的一伙儿文人,他痛定思痛地反思前朝灭亡百姓受苦的原因在顺治二年就进京赴考,想要朝堂上不再有党政,想要国家安定。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遇到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帝王。
不走寻常路的皇上选择了不对五世达==赖妥协,不想借助五世达==赖的宗教影响力间接统一西藏这个最简单的方式,也不接受唐朝时期一样只派一个驻藏大臣的藩镇模式。大清和西藏、准格尔的这一仗肯定要打,而要打西边,首先是要把蒙古那边安定。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想,野心勃勃的皇上根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而他们,也不能给工、商之人借此再次崛起的机会。
“吕某想跟着皇上赌一场。”吕宫抬脚出包间之前,留下这句话。
陈名夏把那壶冷掉的茶倒了一杯出来一口气喝完,脸上的神色疯狂。
赌赢了,满汉蒙古西藏回回等六十个民族不再有战争。赌输了大不了再和前些年一样天天打。既然如此,为何不赌一把?
第二天的早朝汉家南派士官们出来提议,商者出仕一事不行,商者要求的学院也不需要开办,工者要求的学院也不需要单独开办。
民族之事重大,他们作为大清士人,大清文人愿意且应该主动联系、调解各民族之间的纷争,普及各种文化知识--在各地方各民族开办民族语言、艺术、医术、技艺、匠艺等等文化综合学院,学院内增设做账目等课程……。
小顺治对于吕宫的选择并不意外。冯铨等人听着听着眼睛越睁越大,他们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皇上想做的事儿,只是君臣默契地没有提起罢了。现在南派人不光捅开了这个事儿,还站到了皇上的那一边。
因为昨天==朝堂上的动静,退下去养老的睿亲王多尔衮今儿专门来上朝,结果听到这么一个大事儿。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本来西藏那边的办学不成功皇上的心思就会歇了,没想到江南文人站出来支持。
当下他也不再犹豫,“臣附议。”
豫亲王跟着站出来,“臣附议。”
“臣附议。”
…………
因为皇上这些年的折腾,自觉在文化上有了底气的满人官员纷纷站出来支持在各地方各民族办学。包括宁完我、范文程这些辽东旧臣。
冯铨等人不想同意,然而朝堂上除了他们几乎是一边倒。
“臣附议。”冯铨的声音听着怎么都遮掩不了被逼无奈的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