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金推] (痒痒鼠)


  一个夏天,协助刑部和大理寺破了两起全国各地送来的大案要案。
  哥哥们收到萌宝和欢宝的来信果然都放了心,皇上和皇后娘娘收到两个小闺女的信件也是开怀欣慰。
  人间七月天里,皇上和皇后娘娘已经到了南海海域附近,估摸着十月份就可以到京城。
  老两口这一次几乎逛遍全地球,世界上最高的山,最冷的南极、北极,最热的大非洲,最危险的热带大森林……到处都是他们的足迹。
  也不是单纯的游玩。
  遇到地方上的不平事,管一管;遇到有官员私欲做崇,危害一方,惩治一番,协助新官员接手;遇到地方上有好官想要造福民众但是有困难的,能帮的就帮一帮……。
  吃吃美食,看看风景,交交朋友,这么几年下来,皇上和皇后娘娘不光是留下美丽的故事传说无数,还给大清国又划拉了几个地盘。
  大清国人瞧着越来越大的大清疆域,真心认为,皇上能带着他们蹦跶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大清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太阳不落,可不就是和太阳肩并肩?
  当然,这些对于皇上来说,都不再是最重要的事儿,日不落帝国的荣誉,大清国二十年前就有了。
  皇上带回来几位人才,其中有他一直顾念着的艾萨克·牛顿先生。
  即使有果宝、海宝、山宝在,皇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艾萨克·牛顿先生,就和这个世界的大清国人都崇拜果宝、海宝、山宝,把他们当神仙下凡一样。
  在皇上的心里,艾萨克·牛顿先生永远是伟大的牛顿先生。
  艾萨克·牛顿先生不知道,他最最崇拜的大清皇帝对他是如此的推崇。
  他当年在大清国学习结业后,有感于大清国的强大和进步,尽管非常不舍得放弃加入大清国籍继续深造的机会,还是回去了自己的国家。
  在英国的皇家科学院做了二十多年,经历了英国君主立宪大革命的动乱,尽心培养出一批学生,如今已经年迈。
  心里的遗憾时不时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冒出来。
  在皇上到达伦敦,和他一番长谈,并且诚恳地邀请后,艾萨克·牛顿先生终于耐不住内心的思念和向往,答应和皇上一起来大清国的北京定居,安享晚年。
  阳光和煦,海风轻拂,皇上和几个“好友”坐在甲板上聊天说话,一位四五岁的小胖娃娃蹑手蹑脚地跑到皇上的身后,伸出小胖手捂住皇上的眼睛。
  一身儿红色的娃娃版小清装,一头蓬乱的红褐色头发和他的两个嘴角一样调皮地飞扬,大眼睛明亮闪耀,法兰西语言,小奶音清脆响亮。
  “猜一猜我是谁啊,大皇帝爷爷?”
  其他人笑而不语,皇上微微一笑,“大皇帝爷爷来猜一猜,是不是我们的伏尔泰小宝宝?”
  ※※※※※※※※※※※※※※※※※※※※
  感谢在2019-11-21 12:09:10~2019-11-22 09:31: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緋羽☆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番外二十

  自从皇上回来京城, 主持琅琅大婚,册封太子,退位……各种震惊世人的大活动不断。
  大清国迎来新的帝王, 四贝勒泽宽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登基即位。
  丹陛大乐在太和门里东西两檐下开始演奏,王公和文武百官就位和向皇帝行叩礼。
  戏竹二、大鼓二、云二、方响二……威严端庄, 清和雅正, 整个内城挤挤挨挨的百姓都能听到隐隐约约的乐曲声。
  普天同庆,举国大乐。
  全世界关注, 大清国人闹腾了整整一个月。
  皇上做了五十八年的皇帝安然退位, 每天和太上皇后娘娘抱着重孙孙逗乐儿,跟着操心其他儿孙辈的人生大事,六十多岁的人了,近瞧着还是清隽风流,风度翩翩的中老年一枚,身子骨儿硬朗得很。
  此一大喜。
  四贝勒人品端正,行事作风类似皇上,又正是精力充沛,能力卓绝的时候登基, 此二大喜。
  皇家一家人和睦友好,兄弟友爱,第四代人出生,此三大喜。
  …………
  喜事儿连连,富庶强大的大清国无风无浪, 顺顺当当地迎来新一个时代,如何不闹腾个够?
  顺治五十七年五月初九,皇上退位大典礼。
  五月初十,四贝勒的登基大典礼。
  六月十一,各项礼仪活动基本上走完,各地方的各种庆祝活动也基本上结束,每天又跳又舞的看直播的大清国人乐呵大张的嘴巴还没合上,太上皇领着一家人去拜祭皇陵。
  也是在直隶省永平府的唐山遵化县,北揽长城,西眺北京,南临津唐,东通辽沈,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因为唐太宗当年东征高丽驻跸此地而得名。
  和太上皇记忆中的清东陵、清西陵一样,又不一样。
  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的景区提醒。
  同样是万亩松林涛涛风声呼啸。
  一家人对着睿亲王的义皇帝墓,太后娘娘墓,礼亲王墓、豫亲王墓……等等宗室先祖的陵墓依次祭祀,接着去看看文臣武将们的墓,鳌拜大将军的,喀兰图将军的,吕宫大人的,陈名夏大人的……。
  与山水相称,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井然有序,一片恢宏、壮观、精美的墓葬建筑群。
  太上皇站在书满汉碑文的圣德神功碑亭里,仔细地看着文人给叔父写的颂词,好像第一次看一样。
  前一部分用散文的形式叙述大清义皇帝的身世、体貌、学问、品德……武功文治方面的功德等等,后一部分是四言句式的颂词,叙述大清义皇帝的家庭、子女、孙男等情况。
  所涉内容广泛,语言概括、精炼。
  当然,为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它和历朝历代任何一个帝王的圣德神功碑文一样,对史事的阐述有明显的夸张或歪曲之处,但客观描述的部分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太上皇笑了笑。
  只有帝王才有的圣德神功碑,他终究是不负当初给叔父的承诺。
  身体也还是硬朗的多尔博领着小孙子孙查齐来到堂兄跟前,瞧着阿玛的圣德神功碑,也是笑。
  刚刚五岁行五的孙查齐眼神儿懵懂,多尔博的目光带着回忆。
  当年阿玛临终之时,其实想劝说堂兄,一座亲王陵墓就好。
  阿玛和太宗皇帝之间的恩怨,那些年和豪格堂兄之间争斗波及到的人,肯定会在阿玛去世后翻旧账,这些事儿,十五叔父看的明白,他和阿玛也看的明白。
  可堂兄硬是没有让阿玛把那句话说出口。
  堂兄一个人顶住满朝廷文武百官的压力,亲自主持修建了这座帝王陵墓,亲自主持殡葬礼仪,一路跟着下葬。
  多尔博想想那一段处境艰难的日子,就是眼眶发红。
  按照十五叔父的说法,对比堂兄的一生功绩,阿玛的功绩真的不起眼,更何况还有其他功劳卓着的叔伯们,堂兄堂弟们,文武大臣们对比着。
  大清国皇陵内的第一座帝王陵墓,应该是给堂兄的。
  太上皇拍拍堂弟的肩膀,轻轻摇头。
  叔父一生的功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如果当年叔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行事,如果叔父放不下和太宗皇帝的恩怨和他争斗起来,他真的不敢想象,大清国有没有今天?
  肯定是没有如今这般顺利走下来的圆满。
  “多尔博有所不知。”
  就是叔父自己也可能不知道,太上皇的语气里透着说不尽的感激和感恩,“叔父的一生,值得这座帝王陵,值得‘义皇帝’的帝号。”
  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万万大清国人的命运,如何不伟大,如何不值得?
  多尔博看看堂兄眼里的钦佩,不明白。
  堂兄眼里有着多尔博看不懂的原因,多尔博也没有细问。堂兄一生看人看事总是有着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角度,最后都证明堂兄是正确的。
  堂兄真心认为阿玛值得,多尔博很高兴。
  小家伙孙查齐转转脑袋看着长辈们,咧着嘴巴乐出来。
  堂兄弟两个沿着神路慢慢踱步,多尔博心里最后一丝不安放下,语气轻轻地和不断围上来的孩子们讲述,睿亲王去世前的那段时光。
  “二格格和三格格出生的时候,阿玛其实就剩口气,坚持着咽不下……”
  夕阳绚丽,晚霞火红的傍晚时分,四代人静静地听多尔博讲故事。
  睿亲王的儿时,父母恩爱,作为老来子特别受宠,生活得很好,可是年少失父,紧接着母亲不明不明地被逼死,妻妾大都来自蒙古,和仇人太宗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家庭生活并不大幸福。
  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儿,过继弟弟的孩子。
  而且他年少之时就跟着父兄征战四方,身上大小伤势不断,就算晚年后一门心思养着,也没有一般人的身体好。
  能活到顺治三十年,看到两位小格格出生,几乎是用尽他所有的力量和意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