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前的大运河,见证历史变迁,不能荒废了。就算是单单作为一件古董,我们也要好好地保管、收藏。”
一帮子武人,既没有大阿哥的“怀旧情怀”,也没有收藏“古董大运河”的想法,但他们都是新老文人们一起“造作”起来,影响力是巨大的。
“‘造作’这个词儿豫亲王用的好,贴切。”
“可不是?吃得太饱,日子太好,可着劲儿地折腾。”
“大文豪们动动笔写写文章就要反宗族宗法,其实心也是好的。”
“好是好,可豫亲王也说了要慢慢来。年轻人毛都没长齐就跟着吆喝反宗族,反宗法,自己一辈子很可能就被毁了。”
“文人嘛,一只笔杆子,二阿哥说得对,把大运河留着给他们抒发情怀就是。”
…………
一身儿天青色小清装,文质彬彬,风流倜傥,被南方文人赞誉为既有“知己好友”……的二阿哥,干脆不再出声。
被这帮子“文武双全”的人一搅和,什么情怀都没了。
海洋的另一边。
从小麻省出发,咳咳,三阿哥来到扶桑大半年,做了很多大事儿,最后要临走的时候看着扶桑省的名字不舒坦,一封折子上去,得到亲阿玛的允许,扶桑省改为小麻省。
大队人马等着三阿哥动身,三阿哥心满意足地看着高高的“小麻省”石碑,欣赏够自己的书法,潇洒离去。
小麻省的数万老百姓吼着跳着,高声欢送三阿哥。
“三阿哥一路顺风。”
“三阿哥明年再来。”
“三阿哥再见。”
…………
身材修长,面容俊俏,气势凌人……的三阿哥一身儿传统的月白色常服,姿态翩翩,风度翩翩地登船,优雅地转身,眯着眼睛遥望岸上的人群,挥手。
挥手这个动作发明的太好了幺。
三位大阿哥紧赶慢赶,都赶在大年二十四之前回来京城。
一家团圆自是怎么亲香都觉得不够,加上春节大小宴会、聚会、舞会不断,顺治二十八年的春节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自打回去一趟老家隆重祭祀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回来京城,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一帮子老王爷就觉得此生圆满。
现在面对一家和乐的盛况,只觉得是老天爷的额外赏赐,感恩知足。
“想想我们当年在关外,哪能想到有今天?”
“关外,关内,海内,海外……我昨天看地图,哎吆吆,眼花。”
“你本来就眼花,我就喜欢捧着地图看,天天看不够。”
…………
老人家们聚到一起,陈年恩怨尽消,好像小孩子一样吵嘴逗趣儿。
小孩子们聚到一起尽情撒欢。
大人们溜冰、打球、玩牌,诗词歌赋……
举国上下的欢庆中,皇上和皇后娘娘这里安安静静。
国事、家事,大小事儿都有孩子们帮忙,皇上陪着媳妇儿静养安胎。
皇后娘娘闲着没事儿,也在捧着地图看,和皇上玩最新一版的地图拼图。
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皇后娘娘一张图拼下来,想起前些日子大臣们讨论其他地方发展暂缓的决定,很是理解。
皇上放下手里的小方块,亲亲媳妇儿一口,客观平静地一一道来。
“大臣们都说大清国的地盘越来越大,光陆地就有四千万平方公里。隔着海洋的地方不好控制,若是花费巨大都做大建设,将来不知道能不能和中原融到一块儿,白费功夫。”
“叔父们的意思是地盘打下来就是,挖矿收粮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建设的事儿,按照他们归附大清国的时间顺序来。
泽宪认为北方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要想办法让其彻底融进大清,不能丢失。
泽庆认为南方的宗族势力过于庞大,甚至因着‘天高皇帝远’,老百姓听族长的,不听县令的。
泽安一门心思要把原来的扶桑国彻底变成大清国的一个省。”
“泽宽……”泽宽在几个孩子中“野心”最大。
皇上眼睛微合,话头咽下去。
皇后娘娘看一眼皇上,稍作沉思,最为关注南方的宗族势力。
“上次有大臣提议禁止民间大修祠堂,我觉得可行。”
“可行性不大。”皇上扶着媳妇儿做起来用茶点,慢慢道来其中的原因。
“华夏的上古文明中心在黄河流域一带。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兴盛,但文明还是偏北。
一直到秦始皇灭六国后发兵南下,对东南的百越地区用兵数十万,才将东南沿海地区纳入中央大一统帝国的管辖。”
“汉代以来,中原文明不断对外扩展,南方地区逐渐涌入各种北方和中原移民。当地的土着居民或是被消灭,或是流窜于山林之间,或者北迁南渡。
外来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报团取暖,保全自身;面对不熟悉的新环境,团结同心,一致排外。而且那时候世家更迭,这些家族来自北方,带去宗族门阀的观念……形成今天南方聚族而居的传统。”
一句话,凡存在必有其原因。
“是不是还有地形的原因?我在南方的时候看到一些。”
皇后娘娘用了一口纯奶,语气不确定,“比如福建、广东两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一条武夷山脉把福建和北部的江西、浙江隔开……独特的地形之内,堪称化外之地,世外桃源。”
“广东位于五岭以南,自古就是隔绝中原的流放之地,加上绵延不绝的山脉隔断,完全闭塞的环境下,东南人民聚族而居,官府势力很难干预。”
皇上点头,“梓童说的很对。”
“还有一点,南方人是移民为主,他们天然的没有安全感,对历朝历代的朝廷也没有归属感。
宗族,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的归宿。朝廷如果要打破这种信仰,必须要先给他们一个新的信仰。”
“否则……”皇上想起后世有些地方宗族信仰崩塌后引发的混乱,男童拐卖,黑社会,融资、传销,邪教组织……“此事不能着急。”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的大运河,有的段,还是在用的。蠢作者感觉,古人的宗族也不是没有好处,过继等等。当然男童拐卖自古就有,不是现在废除宗族引发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赤羽陌璃殇 4瓶;君子竹、绯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58 章
…………
偏殿里头一时间安静下来, 皇后娘娘看一眼皇上,夫妻俩默契地用着点心, 都没有说话。
皇上似乎是做了决定, 有自己的理由, 却是和很多次一样, 无法说出来。
皇后娘娘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却也没有多问, 眉眼带笑。
皇上也笑。
“南方的宗族社会,有其特殊性。如果我们学着儒家、理学家那一套笼络人心, 那不是走了回头路?”
皇后娘娘用着“阿玛饼”的间隙又看一眼皇上,这次是明显的不认同。
“梓童别担心。”皇上的一双丹凤眼还是曾经的模样, 明亮清透,点尘不染。
看得明白,却有自己的坚持。
“福建、广东, 再朝南的地方,包括西部, 北方等等,凡是和朝廷对着来, 欺压平民的宗族、家族势力, 需要打压, 没错儿。
但这是两个方面。”
“朝野上下, 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对一些文人、年轻人不断的闹腾着要反宗族要求严加打压。
其根本,这场风起来, 是由江南的年轻人要反对家庭和父亲的权威引起。”
皇后娘娘眉心一跳。
皇上对着媳妇儿露出安抚的笑儿,语气轻缓,“这伙儿学贯中西的年轻人,聪明有才,热情冲动。
因为朝廷这些年明里暗里的宣传引导,民风开放进步,自己也知道没有理由直接反对父母的管制,干脆拐个弯儿借助宗族引起朝廷的注意。”
……这下子皇后娘娘不说话了。
年轻人要争取婚事自由,她作为曾经年轻过的人,现在即将娶儿媳妇的母亲,好像没有立场发言。??
皇上喝完一杯纯奶,发现媳妇儿用完一杯纯奶,把点心碟子朝她面前推推,接着说,“这些年我们领着臣工们在全球各地忙乎,看似都忽视了江南。”
“江南作为大清国的根本之一,是大清国的重中之重,江南这些年自由发展,变化很大,超过我们想象的大,群臣,或者说江南当地士绅们--不安。”
不安?皇后娘娘目光一冷。
“他们是怕江南和西方学习?”
“怕,怎么不怕?
大清入关三十年,国家基本稳定,和平富庶,外患基本没有,内部自然滋生很多新问题。
群臣都开始着眼内部,各有各的考虑,都想要把自己手里的“蛋糕”巩固……。”
夫妻两个说着话,看看时间,十一点,孩子们都还没有回来的,自去午休。
洗漱躺下,皇后娘娘很快睡着,皇上睁着眼睛,睡不着。
这些年,他顾虑着清末民国,后来几代人的女权奋斗过程中的各种家庭悲剧,一直是让十五叔不着痕迹地宣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