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试试将□□放在□□中,将□□中的竹筒换成青铜或是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若是能做成这个,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陆若华觉得她很快就会看到火铳等热武器出现。
“我还是那句话,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你不如尽全力去奋力一搏,你的命运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话落后,唐馨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直到最后才点了点头道:“多谢山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比来时,唐馨目光中多了坚定和希望。
送走了唐馨后,陆若华刚回到自己府中,便听到下人惊慌来报:“王妃,南阳侯进宫状告王爷气晕了文昌大长公主,陛下大怒,传召王爷进宫了。”
陆若华听后了然,文昌长公主这是要给晋王扣上一个不敬长辈的罪名,不过这样的罪责,即便是天正帝偏袒晋王,但是京中的人却会胡乱传播,这才是文昌长公主打的主意,到时候京中的人都会指责晋王,天正帝都不好意思偏袒。
“派人去将南阳侯府近些日子的花费散播出去,并说文昌大长公主还不上田税,都是因为子孙不孝,肆意挥霍。”
“文昌长公主是被南阳侯府的不肖子孙气晕的。”
第135章 余孽
宫中, 面对南阳侯的哭诉, 天正帝揉了揉眉头, 对着下面的晋王问道:“此事你怎么解释?”他倒是没想到文昌长公主会这么放下身段, 去陷害一个后辈。不过想想也是, 连下毒这样的事都会做的人, 又有什么底线呢
“承不觉得文昌姑母是因为承气晕的。”晋王半点没有愧疚之色, 反而直指南阳侯道:“文昌姑祖母是在听了承念过南阳侯府的花销后才晕倒的, 承认为文昌姑祖母是因为南阳侯和府中子孙不孝,才气晕的,跟承没有半点关系,还请皇伯父明鉴。”
“阿承说得可是真的”天正帝听到晋王的话,努力压下嘴角的笑意, 对着南阳侯严肃地问道。
“陛下, 晋王这是倒打一耙, 分明是晋王来府中催债不顾情面, 言语激烈,不敬长辈, 所以母亲才晕倒的啊。”南阳侯平日里不怎么上朝,全靠文昌长公主的补贴和南阳侯爵位的俸禄过日,只是听说过晋王夫妇在口舌上厉害,原本他还不以为然,如今可算是见识到了,这颠倒黑白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厉害,且句句是诛心之言。
“臣奉皇命收缴田税, 这文昌大长公主府和南阳侯府也不是第一个,之前的各府中也没有因为臣过去收税而晕倒的,可见臣处事并无不妥。”晋王不待天正帝发话,赶紧辩解道。
南阳侯觉得晋王是睁眼说瞎话,那些府邸中有很多哭穷的,可是晋王怎么做的,直接让人封了各府的库房,这样强硬的手段让一些人叫苦不迭,可是他们又能拿晋王怎么样?当然,也真有还不上钱的,晋王就直接让人将实现调查好的各府农田,庄子折算成银两充当田税。装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他们生怕自己晕倒后晋王直接让人将府中库房搬空。
“你做事朕向来放心。”天正帝点头道。
南阳侯听到这句话,心中一紧,天正帝这是在偏向晋王,于是赶紧道:“陛下,臣的母亲至今未醒,晋王殿下不能如此颠倒是非啊,陛下明鉴啊!”
晋王听到南阳侯再次提到文昌大长公主,冷哼一声道:“臣觉得文昌大长公主晕倒,跟臣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因为南阳侯府子孙不孝,肆意挥霍。”这次晋王连姑祖母都没有叫,直接称呼了文昌大长公主的封号。
“南阳侯想说什么?”晋王直接堵住一脸气得通红的南阳侯,冷声道:“正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南阳侯难不成认为是文昌大长公主支持尔等挥霍无度?”
南阳侯被这句话问得进退两难,气得脸都青了。他若是说文昌大长公主不支持自己府中奢侈用度,那就等于承认了母亲是自己气晕的。若是他说文昌大长公主支持,那就更不行了。
天正帝见南阳侯说不出话来,眼中染上笑意,但语气依旧严肃道:“好了,大长公主被气晕是事实,晋王你身为晚辈,表示一下也是应该,朕记得太后赏给你两个上好的人参,你回头给大长公主送去,也算是表现一下你对长辈的关心。”
“臣遵命。”晋王应道。
南阳侯听了天正帝的话才差点真的被气晕过去了,他母亲贵为大长公主,先帝的嫡亲妹妹,缺这两根人参吗?他们府中要什么样的人参没有?天正帝这是将他母亲和他当破落户打发呢。
而且,最后天正帝说这两根人参不是赔不是,而只是表示对长辈的关心,这说明什么,天正帝这是默认了晋王所说,他母亲晕倒是他和南阳侯府的人气得。
“好了,你退下吧。”天正帝直接对着南阳侯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
待南阳侯退出后,天正帝指着晋王笑道:“这是你想得主意?”将文昌大长公主的晕倒变成南阳侯府自己惹的祸,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妙得很。
“是阿华怕臣被文昌长公主陷害,事先就帮臣想好的。”晋王说到这有些洋洋得意,炫耀般地道:“阿华可是各种情况都帮臣考虑过了。”
天正帝看着晋王傻乎乎的样子,有些没眼看,哼了一声,谁还每个贴心的媳妇了。
“朕让你查的文昌大长公主府的其他情况,你都查得怎么样了?”天正帝问起正事来。
“已经查得差不多了。”晋王正色道:“原先废福王的大部分财产都被文昌大长公主吞下了。”不然,南阳侯府也不会如此挥霍无度,仅凭那一点少交的田税前绝对支撑不起。
“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天正帝冷声道,目光冷凝。当年先帝宠信废福王,宫中的很多珍宝都赏赐给了废福王,后来他查抄福王府的时候,府中的财产加在一起只有一半的数,剩下另一半不翼而飞,他查来查去没有头绪,直到一年前,有人在宫外发现了原本先帝赏赐给福王的翡翠盏,他才顺藤摸瓜查到原来此事和文昌大长公主有关。因为那翡翠盏,就是南阳侯府二公子欠了赌债,从文昌大长公主府偷偷拿出来典当的,此事是瞒着文昌大长公主的,文昌大长公主到现在都不知情。
“还有,当年废福王的次子就是现在南阳侯府的三公子,因着此子是庶出,又整日被拘在府中,所以并不被人注意。”就是因着不起眼,所以这些年才没人发现此子的真实身份。
“看来,当年福王是用府中半数的财产换了他此次这条命。”天正帝摸了摸手中的扳指道。
“这么多年,福王一系已经消亡,文昌大长公主还养着这个余孽意欲何为?”天正帝说到这眼中满是锐利。
晋王知道这个时候,天正帝不需要他发表什么意见,他只需要静静听吩咐就好。
正在这时,一位内饰走到天正帝面前,小声禀告了几句话,随后天正帝摆手示意其退下,“南阳侯府的世子去找老大了。”天正帝摩擦着手中的扳指,眼中意味不明,最后对着晋王道:“派人盯紧老大和文昌大长公主府。”
“希望老大不要太糊涂。”维持朝局的不一定非是老大,他还有别的皇子。
第136章 黎和安
文昌大长公主府
御医走后, 文昌大长公主就睁开了眼, 对着守在自己身边的南阳侯道:“陛下那里怎么说?”
南阳侯将天正帝与晋王的话复述给自己母亲后,垂着头道:“母亲, 看样陛下是不准备站在我们这边了。”虽说他是个纨绔, 不上朝,但是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外人都说他母亲文昌大长公主深受皇宠, 以前他也这么觉得, 可是如今一看, 对晋王,天正帝那才是真正的偏宠,他母亲这更像是走个过场。
“他和太后恐怕早就就知道我当年受先帝指使给太后下毒的事了, 不过是没有证据, 又碍于我是先帝的嫡亲妹妹所以才没有清算,可笑我早些年还以为他不知道。”文昌大长公主心里明白得很。当年天正帝即位,就开始清算福王一系, 之后福王被废,圈禁在皇陵,一声不得出, 参与福王一系的官员尽数被诛杀,一时间京中血流成河,后来废福王谋害太子,天正帝借此机会彻底诛杀了废福王。
原本天正帝和太后也是要清算她的,不过一没有证据,二来那段时间天正帝查抄的人太多, 京中官员皆战战兢兢,甚至有官员文官上书骂天正帝残暴,有暴君之嫌,天正帝为了自己的清名,才没有接着清算人。天正帝为了树立自己贤德的名声,便要广施恩德,她这个先帝的皇妹就成了首选。因着天正帝至始至终没有对她出手,所以天真地以为天正帝不知道,如今看天正帝对她的态度,恐怕天正帝和太后早就知道了。
“这些年,我这个大长公主看似荣宠无限,但是这事实只有自己知道。每年皇家内宴,宫中从未邀我,便是每年过年时外命妇入宫朝拜,太后虽给我赐位,不至于站着,却从不跟我搭话,这陛下太后早就对我心存不满了,如今,这更是要借着这小小的田税之事清算我呢。”文昌大长公主说到这,心情有些激动轻咳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