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这样周全,您将心放在肚子里才是。”连氏打趣道。
“她从小做事就样样周到。”大太太叹了一口气道,可越是这样,她就越忍不住担心。可能天下的母亲就没有不操心女儿的吧。
“王爷和王妃的仪仗还有两条街就到了。”侍女来报道。
“起身吧,去门口迎接。”靖北侯听后站起了身,道:“二房和三房那也通知一声。”天地君亲师,即便是女儿女婿,那也得先论君王后论亲情。
陆若华到靖北侯府时,便看到靖北侯和大太太领着靖北侯府的人站在门前。
“见过晋王,见过王妃。”随着靖北侯拱手行礼,身后的陆家人也紧跟着参拜。
“父亲可是折煞女儿了。”陆若华赶紧将靖北侯扶起,道:“哪里有父亲拜女儿的,父亲和母亲赶紧请起。”三朝回门,按照礼部定的规矩,她和晋王用亲王仪仗出门,声势浩大,这实非她所愿,但是却也违抗不了礼部的规制。
“王爷,王妃咱们进门说话。”靖北侯知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对两人请道。
“岳父大人请。”靖北侯对着靖北侯尊敬道:“本王是晚辈,岳父大人先行。”
靖北侯连道不敢,最后只得两人一同走进大门,紧接着陆若华挽着大太太的手跟上。
回到正院中,陆若华对着靖北侯和大太太跪下,叩完三首后便被大太太拉到了怀中,一阵嘘寒问暖。随后对着旁边的靖北侯道:“你们陪着王爷先聊,我和阿华说会儿话,王爷不会介意吧?”最后大太太将目光放在了晋王身上。
“岳母和阿华多日不见,理当说些体己话,我怎么会介意?”晋王赶紧回道,一脸本该如此的样子,看向陆若华的眼中带着温柔和爱意。
等大太太拉着陆若华走后,靖北侯和陆哲等人远没有了在大门时的恭敬,靖北侯靠在椅子上,饮了口茶道:“看如今的样子,王爷和阿华相处的还不错?”
“阿华性子好,能娶到阿华是本王的荣幸。”晋王恭敬道。
靖北侯听到这句话,嘴角一抽,就阿华那个性子,平日里看着是温柔可亲,但是凌冽的时候他看着都有些心惊,所以,对于晋王能昧着良心说阿华性子好,还是一脸真诚的样子,他都觉得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若是以后王爷和阿华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王爷要如何办?”靖北侯再问道。
“那就谁对听谁的。”
和预料中的不一样,他还以为晋王会一直说些甜掉牙的情话呢。
看着靖北侯诧异的目光,晋王道:“阿华虽是您的女儿,但是阿华在外游历两年,随后您又在外出征,想必对阿华的性子了解不多。阿华虽然执着,但是她并不是不听取旁人的意见,相反,她虚心请教,若是发现自己不对的地方,必定会放弃或是修正自己的意见。”他觉得靖北侯对阿华的了解停留在表象,这也许和父女两人这些年相处不多有关系。
而他不一样,阿华游历在外和他在边关的时候,他和阿华都有信件往来,阿华会将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和他分享,听取他的意见,他不止一次在信件中看到阿华直言自己的错误。
“若是你们都无法说服对方,各持己见呢?”靖北侯再问道。
“那就遵循阿华的想法,不过我会尽力去完善这个想法,为阿华保驾护航。”晋王停下思索了一下,随后才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阿华的想法有时另辟蹊径,很多时候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这是我这些年的感受。很多时候,我的想法都不如阿华的巧妙。”
夫妻两人的相处,总有要退步的一方,很显然,在晋王和女儿的相处过程中,晋王是退步的那一方。这个意识在靖北侯和大太太心中同时出现。
“还有一事,阿华升迁的事到底是为什么?”靖北侯想到前些日子吏部下达的调任,对着晋王问道。外面的人都传闻那是天正帝对晋王的厚爱,所以才给阿华升官,但是朝中的重臣都能意识到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若只是施恩,升到工部郎中就好,何必加监察御史这样的职位呢。
“那是阿华自己争取来的。”晋王没有解释,只是道:“阿华的能力您也清楚,以她的能力升迁是早晚的事。如今陛下信任阿华,您放心就好。”
靖北侯闻言,便不再多问,女儿从小便有主意,这一路又是靠自己走过来的,没有向靖北侯府要半点助力,此次之事,想必女儿心中有打算,他也不打算多问。
这边,大太太也拉着陆若华问了好多事,将陆若华问得脸都有些红了,才放过她。
“好了,知道你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只是你要知道,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才是,不能老是让一人迁就另一人,时间长了,没有人受得了。”大太太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晋王迁就女儿,她怕时间长了,晋王会生出怨气。
“阿娘放心,我都明白。”陆若华点头道,这点夫妻相处之道她还是明白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去见见你祖母吧。”大太太拉着女儿的手道:“虽说老太太糊涂,但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你阿爹还是希望看到一家人团聚的。”
“只要祖母不过分,我和王爷都可以担待。”陆若华保证道。
第130章 纳妾
泰安堂
陆若华和晋王随着靖北侯夫妇来到泰安堂的时候, 二房和三房的人都到了。老太太和从前一样,坐在泰安堂的主座上, 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远没有几年前的气势, 但似乎人逢喜事,精神不错。
二房和三房的人看到晋王和陆若华后赶紧起身行礼道,陆若华赶紧将人扶了起来。晋王看着主座上没有丝毫动静的老太太皱了皱眉,他对靖北侯敬重, 对靖北侯府的人行礼也都赶紧叫了起,他这是看在阿华的面子,却不代表靖北侯府的人可以轻视他的身份, 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可以容忍不敬自己的行为,但却不能忘记自己还是宗室,身兼维护宗室之责。
靖北侯看着坐在主座上等着女儿女婿来拜见的老太太,目光冷凝, 他突然觉得自己顾念那点母子情真是件可笑的事,他的母亲是一点都没有将他和他的儿女放在心上啊。
“母亲腿脚不便, 我代母亲给王爷和王妃问安。”靖北侯对着晋王拱手道。再是女婿,那也是位高权重的亲王, 是皇室, 是天正帝视若亲子的侄子,先论君臣后论亲情,这是礼制。他的母亲身为这么多年的靖北侯夫人, 这点道理怎会不明白。如今揣着明白装糊涂,愣是不起身,这是想让晋王和阿华,和靖北侯府之间起龃龉呢。
“岳父客气了,本王是小辈,老太太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坐着就好。”晋王和颜道,看在阿华和靖北侯的面子上,他可以对老太太容忍一二。说起来,他来靖北侯府次数也不少了,连靖北侯夫人都见过不少次,但是这位靖北侯府的老太太还是第一次见,而且看阿华和靖北侯的脸色,他也能看出老太太和靖北侯与阿华并不亲厚。
陆若华原本还想给阿爹面子,给老太太行个礼,但是如今看着老太太在上首动都不动的样子,也不再行礼,老太太都不给她面子,她又何必给老太太面子呢?
但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老太太真的接下了晋王的话,笑眯眯地道:“老身腿脚确实不好,多谢王爷体谅。”
对于这种倚老卖老的行为,晋王皱了皱眉,依旧没有发作,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这位靖北侯府的老太太脑子恐怕不是太好用,还有靖北侯紧握地拳头,只怕老太太和靖北侯母子之间间隙很大。
“这所谓多子多福,王爷和阿华新婚,按理来说老身不该多说什么,但是老身经验多,又是阿华的祖母,阿华性子又不好,还是有些话要说得,不然王爷和世人都以为我们靖北侯府的女孩善妒,品行不好呢!”
老太太话音刚落,靖北侯目光更加冰冷,这句话在他和阿哲成婚的时候,他母亲就说过,所以他就是不听也知道老太太要说什么。果然,他的猜测就被证实了。
“我这里有四位安分的姑娘,一会儿让阿华带回去,若是阿华不好服侍王爷的时候,也好让她们服侍王爷,为王爷开枝散叶,让晋王府多子多福。”老太太说完后便有四位身姿婀娜的少女从后面走了过来,各个都长得眉目清秀,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坯子。
一旁的众人都被震惊了,从前老太太给府中的老少爷们们塞人,她们只以为老太太想为难儿媳孙媳,如今这给姑爷安排妾室的还是头一次见。毕竟这哪家嫁女儿的不都是希望女婿能少几个妾室,一心一意地照顾女儿的?
特别是三太太,都觉得想吐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善妒爱攀比,可如今跟老太太一比,她觉得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真的都不算是什么。突然感觉自己能在这么奇葩地婆母手中活这么多年,还真是命大。
靖北侯拉住气得脸都发白的妻子,冷声道:“母亲怕是癔症又犯了,早知道您病没好,我就不该在这大喜的日子放您出来。”
老太太听到这话,身子一抖,她这些年一直被幽禁在泰安堂中,虽说吃喝不愁,但是却也一直见不到外人,特别是她最忧心的外孙女阿清,直到一个月前她才得知阿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