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 完结+番外 (漫漫行)


  有时候太在乎得失,反而会束手束脚,做不成什么大事。
  “我那个孙女,要是有县主一半的手腕,我也就放心了。”崔老太师继续道:“也是我的错,只教她做学问,却忘了她处世之道。”他的孙女其他的都还好,但是就是有些单纯良善,这也是他将孙女保护地太好的缘故。
  崔老太师看着陆若华没有接话的意思,只能继续道:“我想要拜托县主多照顾照顾阿若。”
  “老太师放心,书院纪律严明,定然不会让女公子受到委屈的。”陆若华微笑道。
  崔老太师听到陆若华的话,一时间有些被噎住了。他本以为他说出让纯安县主照顾孙女的话来,纯安县主就会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却没有想到这位县主根本不接话。如此能沉得住气,他,恐怕还是小瞧了这位县主。
  陆若华倒是没有崔老太师想得这么多,她现在只知道崔老太师叫她过来,一定是有事情要和她商谈,更确切的说是会和她做一向交易。
  所以,现在她一定要沉得住气,谁先挑明这场交易,谁就失去了主动。
  崔老太师无法,只得顺着陆若华的话,往下谈了谈他对博喻书院的建议,东拉西扯半天,崔老太师看陆若华实在不接招,叹了一口气只得挑明今天的目的。
  “我想请县主教导和磨砺一下我那孙女。”崔老太师一副商量的语气,这场交易,他是被动的那一方。无法,谁让是他有求于人呢。而对方对他的需求,却不是那么迫切。
  “如果可能,我想要县主将我那孙女引上仕途。”
  此话一出,陆若华算是摸清崔老太师的目的了,心中也松了口气。这和她预想的有偏差,但也相差不多。
  “女子入朝并不容易。”陆若华没有接崔老太师的话,淡淡道。
  “虽然困难重重,但事在人为。”崔老太师不在意地道:“县主这不就已经是五品京官了吗?”
  说完后,崔老太师又接着道:“我知道此事难为,只要县主能将阿若带进朝堂,条件都是可以商谈的。”
  “恕我直言,依照老太师的能力,您自己也能将女公子扶进朝堂,何必舍近求远来找我呢?”陆若华问道。
  “朝堂上错综复杂,门阀党锢众多,阿若是女子,只要入朝就会被划为女官一系。县主从朝堂上转入书院,应该就是在朝堂上受阻吧。朝中官员的反对,陛下的意向不明确,是县主如今面临的最大阻碍,也会是每一个女官的困难。”
  “阿若若是入朝,受到排挤是必然的。县主有大功于朝廷和百姓,又有圣眷,尚且遇到这么多的阻碍,何况阿若?”
  “所以与其让阿若被我那些学生故旧照顾,还不如让她跟着县主前途更光明些。”崔老太师看向陆若华,一脸笃定的样子。
  “老太师就不怕我一生止步于这五品官职,无法升迁?”


第107章 相思
  崔老太师听到这句话, 沉默片刻后却低声笑了出来, “怕, 怎么不怕?”这就像是一场豪赌, 赌的是阿若的一生和崔氏一族的未来。
  “做事总是要担些风险,哪有绝对安全的事?”崔老太师说完这句话后, 目光直射陆若华,“怎么县主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会就此止步吗?”
  “若是如此,老夫恐怕要收回刚才的话了。”崔老太师目光锐利。
  崔老太师反将一军, 被动的变成陆若华,不过她倒是不在意, 从容道:“若是没有自信,静徳也不会坐在此处, 若不然,就是浪费老太师的时间了。”
  陆若华说完后, 和崔老太师相视一笑。
  等陆若华回到靖北侯府的侍候, 已经快天黑了。
  “县主,大太太请您过去一趟。”大太太似乎极为喜欢拂冬这个名字,以前的拂冬已经嫁人,如今新提上来的大丫鬟还用了拂冬这个名字。
  “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吗?”陆若华一边往主院走, 一边问道。阿娘知道她最近事忙, 平日里也不打扰她,特别是晚上,如今让她过去, 一定是有什么事情。
  “侯爷那来信了。”拂冬答道。
  “是吗?”陆若华听后惊喜道:“阿爹可还平安?大哥可还平安?晋……”刚想说出晋王二字,陆若华就住了嘴,信是她父亲寄来的,就是报平安也只是报他和大哥的,怎么会提及晋王?
  算起来,晋王和她父亲兄长已经离开京城三个月了,照理说,应该已经到达边境,开始作战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她怎么能不担心。而且,她按照和晋王的约定,每隔一个月寄一封信,虽然都按时寄出,但是到现在一封回信都没有,她的心总是提起来,忍不住担忧。
  拂冬没有听到陆若华的最后一个字,只是答道:“侯爷和世子都平安,县主安心。”
  陆若华主院的正屋,便见大太太心情颇好地和她招了招手,笑道:“赶紧过来,等你好久了。”
  赶紧走到大太太身边行了个礼,然后又对着旁边的大嫂笑道:“大嫂好。”
  “妹妹好。”连氏起身回了个礼,笑盈盈地应道。
  陆若华看着大太太和连氏旁边都摆着书信,心中了然,打趣道:“阿娘和嫂子能被阿爹和大哥记在心里,可怜了我,没有一个人给我写信。”
  连氏到底年轻,又和丈夫感情好,听到陆若华的话,脸不禁红了起来。
  大太太虚点了下女儿,看了眼羞涩的儿媳妇,嗔道:“你这孩子,越老越没大没小了。”陆若华顺着阿娘的目光看去,赶紧笑着对连氏赔了礼。连氏连连摆手,表示不碍事。
  大太太见儿媳不在意,又挪揄地看了女儿一眼,面带神秘地笑道:“谁说没人给你来信,若是没你的信,我叫你来干什么?”
  “哦?”陆若华听到诧异道:“怎么阿爹和大哥还给我写信了吗?”以前靖北侯和陆哲出征的时候,也都是只给自己的妻子写信报平安。不是忘记了她这个女儿妹妹,而是战事紧张,时间宝贵,再者这平安信也多是经过往来京城的驿兵传来,驿兵携带的多是战报,虽然给将领带书信是惯例,但将领这么多,驿兵能带的书信也是有限,所以书信能少写就少写。
  “不是你阿爹和你大哥。”大太太摇了摇头,笑着道:“是晋王殿下。”说完,大太太就将一封未拆封的信递给了女儿。
  “晋王表哥?”陆若华先是震惊,随后就是惊喜,随后欢喜地接过大太太手中的信,迫不及待地打开。
  支颐不语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信中除了报平安,更多的是相思之念。
  大太太看着女儿脸上露出红晕,少见地出现少女的娇羞,宽慰地点了点头,看来不只是晋王一人单相思,阿华也钟情晋王。两情相悦,是最好的结果。
  “他也是有心了。”大太太感叹了一句,这个时候还不忘给阿华写信,可见心中是将阿华看得极重的,这样她也就放心了。当娘的,总是希望女儿出嫁后,事事顺利。
  “他一直都是个细心人。”陆若华柔声道。
  大太太好笑,这还护上了,女孩子家果然外向。摆了摆手道:“好了,信也给了你了,不耽误你看信回信,只是记得三日后将回信给我,到时候我好让返回边疆的驿兵捎回去。”
  “好的,阿娘。我知道了。”陆若华应道,随后又对着大太太和连氏行过礼,便告退了。
  回到自己院中,陆若华迫不及待地再次将信打开,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春风进来的时候,便见自家县主,嘴角挂着笑,笑得温柔而甜蜜,像是陷入爱河的少女一般。
  “县主。”春风看着自家县主愣着不说话,递了杯茶后,轻唤道。
  “春风,替我磨墨吧。”陆若华将信珍而重之地放在好,然后提笔写道:
  明月灯下寄相思,愿君平安长相守。
  随后,按照之前和晋王的约定,将自己最近发生的事情分享给晋王,她第一次觉得,和一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会如此令人愉悦。
  第二日,按照和崔老太师的约定,陆若华再次来到崔府,这一次,她见到了崔思若。
  面前的少女,十一二岁的年纪,亭亭玉立,柳叶弯眉,明眸皓齿,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和唐馨的纯净灵动不一样,面前的小姑娘更加沉稳内敛。
  “崔氏思若给县主请安。”崔思若跟在自己祖父旁边,对着陆若华见礼道。
  “叫什么县主,既是我博喻书院的学子,叫我一声山长就好。”陆若华目光和蔼地道。
  “学生见过山长。”崔思若从善如流。外面对纯安县主的传闻有两种,一说其极好相处,温柔和善,二说其心狠手辣,活似阎王,如今看来,还是第一个传闻更真实一些。
  随后,陆若华按照约定,考核了崔思若的学识后,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入学后,你每周来我这两次,我教你些别的东西。”既然答应了崔老太师,她自会兑现承诺,好好□□崔思若。毕竟,崔老太师可是付出了不少代价。
  “多谢县主。”崔思若明白,她这算是真正入了纯安县主的眼了,纯安县主亲自教授她,这是器重她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