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欢喜农家科举记 完结+番外 (鹿青崖)


  似孟中亭,原本也是要早早过来的,只是前有孟月程不想他会试,后有大婚耽误,到了七月里,应他外祖父岳启柳要求,并楚家支持,孟月程才点头让他进京来会试。
  相比之下,邬陶氏的儿子邬琪六月便进了京。原本邬陶氏万不敢让邬琪今岁会试,毕竟他们弄来这个举人,一直被审查,吓得半死。缩着头做人还稳当些,可邬自安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买来的举人,还道终于开窍了,要亲自教导一番,说什么非要叫进京城来,就算不考也要见一见世面。
  邬陶氏母子推拖不得,邬陶氏又怕儿子傻了吧唧惹了事,便只好带着儿子进了京。
  他们在青州如何一家独大,到了京城这样遍地贵族名臣的地方,也不过是寻常人家,魏铭这个解元倒是比他们稍微起眼一点,但是山东的解元,又没有办法同江浙江西一带的解元相比。往年这会试会元的名头,十有六七都是南人的,同北人关系不大。
  所以魏铭这处没什么大的热闹,还能安静地等着某些小丫到来,但是因为赶路的缘故,魏铭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受到崔稚的书信,他等着她过来,有人也早早就等着他了。
  山东乡试的主考官,大理寺的岑普派人寻到了魏铭,叫他到府里小叙。
  魏铭在乡试之后,没有明显交结的人家,当初孟家明显抛出了橄榄枝,但是魏铭都没有任何回应,众人纷纷猜测,他是跟定了岑普,毕竟岑普同孟月程政见不同,而寒门出身的魏铭不可能无依无靠,必定是跟上了搜落卷把他搜出来的座师岑普。
  岑普在京城可不是孤立无援,魏铭对他的情况心知肚明,就像孟月程是张阁老的左膀右臂一样,岑普能和孟月程对着来,他必然不是张阁老的人,而是和张阁老一样,瞄准首辅之位的秦阁老的一位得力干将。
  魏铭甫一到了岑普的书房,就已经瞧见了岑普书案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花鸟画,左下盖着秦阁老的章。


第470章 朝堂派系
  岑普是真没把魏铭当作外人,这一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着魏铭的情况,见魏铭多数时间稳稳当当地在家中学习,家里也不似想象中穷困,看起来小有资产,同县城教员、富户、读书人家都有交好,但又没有和在朝堂一事上站队的人家密切关联,貌似同孟家的六爷有些情谊,但也仅限于此。
  一年观察下来,岑普对魏铭是十足的满意,兼之他年纪小,完全可以当儿子来培养,换句话说,魏铭现在在京城,不靠着岑普也没有旁人可以依靠,岑普让他如何,他便如何。
  所以他待魏铭亲近,无过多防备,也无甚敬重可言,如同自家幕僚。
  他让人搬了凳子给魏铭做了,先问了他近来学业如何的话,又出了两个题考较了魏铭一番,见魏铭对答如流,放下心来,道,“会试之事早早就安排好了,只是主考还未定下来,今上必然是临时指派,定下了的考官立时就近贡院不得出入,就算是想探知考官意思,也是来不及的。”
  这一点来说,同乡试有些区别。毕竟乡试指派了考官之后,考官要从京城来到各省,这个时间便是了解考官的时间。而京城没有这个路途,所以对于会试的人来说,要提前掌握多个可能成为考官的大官的情况。
  这些情况,自然还是京城的京官最清楚。
  当下岑普就把有可能的考官给魏铭讲了一遍。
  前一世,魏铭苦学二十年,考中了二甲,今生他虽然学问在身,可不排除出现差错,所思所答与考官想法背道而驰。
  虽然天子脚下,考官的个人意愿不是那么要紧,但是主观上的东西,谁都说不准。魏铭好生听岑普给他普及了一番,这一听,还真听出些门道来。
  岑普给他点到的这些有可能成为考官的人,多是九卿之列,像孟月程也是有可能成为主考官的。不顾孟月程上半年才刚刚归位,不出意外的话,今上不会点他作为主考官,剩下八人也都任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些人从岑普嘴里说出来,到魏铭耳朵里,很有些不一样的意味。
  如今京里最活跃的当属孟月程为代表的张阁老一派,同时岑普隶属的秦阁老也是首辅的热门人选,这两派天然形成了对立位,除此之外,内党的手也在朝堂里搅动。
  三位大太监,掌印太监王宠、秉笔太监佟孝贤和提督太监苗安各自为政,佟孝贤明显与张阁老不对付,尤其在彭家出事后,两方势力更是势同水火。秦阁老拉拢了佟孝贤,佟孝贤也有和秦阁老结交的意思。
  现在大太监里最得宠的,当属掌印太监王宠,他没有个任何势力交结,一心一意伺候好皇上要紧,甚得今上的心。相比之下,提督太监苗安倒是安静得多。
  同样安静但是不可忽视的,还有翰林院代表的清党。
  前一世,清党并未如此安静,一边与内党打得不可开交,另一面与沈攀为首的竹党撕扯不清。
  而这一世,沈攀身死,竹院牢牢掌握在叶兰萧手中,竹党再无可能形成,这倒是让清党能够腾出手来同内党过招。
  而内党其中一大势力佟孝贤因为外甥的缘故有些萎靡不振,清党不战而胜,这一世战力有所保留,说起来,魏铭的功劳不小。
  可这些身在朝堂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魏铭这个刚刚进京的寒门小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影响朝堂大局了。
  岑普跟魏铭说着九卿的情况,孟月程如今是人尽皆知的张阁老的人,而彭家倒台之后,通政使一位空了出来,由南京户部尚书廖一冠顶了上来。
  这个缺顶的莫名其妙,几年前叶勇曲要在南直隶折腾矿监税使的时候,廖一冠就是一副坐等致仕的态度,真是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个坐等致仕的人突然被今上想了起来,把他调进了京里,任了这多少人眼红的通政使一职位。
  众京官挣得头破血流,最后被南京空降兵占了位,也真是始料未及,岑普对这位空降大官持保留态度,“瞧着不争不抢,可这都是说不好的事,被架到了这个位置上,谁还能清心寡欲乞骸骨?”
  言下之意,连秦阁老都是防着廖一冠一手的。
  魏铭暗觉有趣,若是廖一冠真就此做了阁老甚至首辅,说起来应该好好谢谢自己。
  除了通政使和不靠谱的大理寺卿,还有都察院都御史,是九卿里的热门人选,这个人叫做穆三平,是清党的头号人物。清党虽然不成体系,但是穆三平在清党内声誉极高,魏铭对此人有些印象,是直言敢谏的人,可惜身体不好,前世太孙继位没多久,便去了,这一世,还远不到时候。
  另外的九卿便是六部尚书。吏部、户部、礼部、兵部这四位没有明显的派系,要说有,也都是些在朝堂上不是很紧要、也不是很活跃的团体,至少文官看来是这样,但是据魏铭所知,礼部尚书是太子的先生,兵部尚书是今上的外家上位,户部那位确实没什么派系,吏部估计不敢有派系,不然日子难过。再就是刑部尚书长袖善舞,哪儿都有他的身影,而工部尚书却是秦阁老的人。
  岑普絮絮叨叨跟魏铭说了不少东西,有些事情魏铭看他也不是非常明白,毕竟岑普在京城也不是什么大官,在秦阁老眼里最多算是个得力干将,他想在秦阁老麾下好好发展,若是那得魏铭助力,想必事半功倍。
  魏铭把这些关系牢记在心上,岑普拍了他的肩,“好好考,京城是有大作为的地方,若你能一举选了庶吉士,那可是前途不可限量!”
  都说非进士不翰林,非翰林不入阁。庶吉士正是翰林下供给新科进士的短期官位,若能选了庶吉士,就是天子近臣,前途确实不可限量。
  魏铭上一世可没有这个待遇,他二甲之后便被授予了外放知县的职位,千里跋涉做地方官去了。
  如今想来,若是前世留在京中,只怕到了派系之争火热的时候,也不能幸免。
  魏铭思来想去地出了岑普的府邸,绕到了一家笔墨铺子门口。
  这家铺子不显眼,经营的是老两口,老两口见到魏铭书生模样,问买什么书。魏铭说不买书,“叶大少爷可在?”


第471章 金路
  在各省里面,进京赶考的团体还有各大书院。
  修竹书院作为南直隶顶尖书院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训,能来参加会试的举人数目可不少,魏铭早就收到了叶兰萧的消息,说他即将亲自带着众学子进京。
  阔别一年有余,魏铭再见到叶兰萧的时候,险些没认出来。
  从前的叶兰萧看起来封闭而沉闷,带着厌弃俗世的意味,但如今的他,或许是走出了阴霾,掌管的书院的原因,整个人沉稳有力,举手投足间颇有一山之长的气势。
  他见了魏铭,也是眼前一亮,“从微越发高了,今岁才十五吧,还有的长呢,定是要比我等南人高的。”
  说魏铭是山东大汉的身高并不算过,两人笑着叙了旧,说起正经事来。
  叶兰萧此次来京,也有重新入仕的打算,不过倒也不急,竹院目前没有什么合适的人手能顶替他,而朝堂形势不明朗,叶兰萧更在意竹院的学生不要搅进是非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