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她看来的脏苦累活都是通过管笠安排下去做的,管笠身上积累的仇恨度不是一般的高。比如摊派任务给其他侍卫做药啊,比如在毫无线索的前提下搜寻那个早不知道是死是活被刺客冒名顶替的郑丘。再比如今天这场宴会,管笠都没空听曲子吃饭,需要带领诸位侍从,劳心费力不露痕迹完成考察目标女眷的任务。
今日请来的许多宾客,都是大雍近年来朝堂上新起来的年轻一代臣子的家眷,这些人没有经历过建国之初的铁血峥嵘,并不安于现状的平和,跟随着大雍的强盛成长起来,比保守的老臣更多了一点开疆拓土的野心。说白一些,他们都倾向于早日南下,或以武力或以威慑,将南唐收入囊中。
这些宾客的名单,原本是安如昔从赵倾城赵夫人手里磨来的,且经了唐余亲自核实。南唐黑羽卫当然是关注过那些思想危险的大雍新贵的。安如昔只是暂时想不明白,唐余为什么也同意邀请这些人的女眷来参加宴会。
最初宴会宾客更倾向于与薛府不太对付的那些朝臣家眷。
安如昔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拉些同盟,将薛府好好打压一番,宴会上她已经将对薛昴的厌恶经由言谈充分散播了出去。
第二个目的才是考察新贵之中,有否能更深度合作的人。她在唐余面前也从不遮掩,要染指南唐的决心。大反派就要有大反派的样子,哪怕心虚没实力,嘴上也要够硬够狂才符合角色设定。
她让管笠安排人手在宴会前后,从一些细节观察,或设一些小意外,测试这些女眷们的反应。在这种古代背景,以夫为纲的时代,妻子的性情家中女眷的修养多少是受其家中男主人影响的。妻子仁善家庭和美,其夫才能安心铺在朝堂为了理想和事业打拼。家中女眷行止不端,三观不正,早晚是会后院起火,或者其男主人本身就有问题,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今晚上叫管笠来,不是让他陪吃饭或其他不可描述的娱乐活动,而是问正事。管笠负责将手下那几个干活还算积极的侍卫们的反馈信息收集整理好,对长公主简明扼要地做一次汇报。
这就类似于现代社畜在下班前被老板强制开会,汇报工作成果一样。
区别是以前绞尽脑汁毕恭毕敬汇报成果的是安如昔。现在是安如昔悠然自得喝着茶,以最舒服地姿势斜倚歪靠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别人来汇报。身居高位,随便动动嘴就有小弟卖力工作,这滋味真是太美妙了。
怪不得现实世界那么多人都喜欢当领导,想不干活的时候就可以不干活,还能理直气壮对辛苦干活的人指手画脚。
不管如何想,安如昔对管笠的工作效率还是满意的。
而且管笠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至少他能对应每个人的能力将任务分配下去,能鞭策监督大家完成,还能将成果及时汇总上来,转换成简明易懂的结论。这就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
这样一个要颜值有颜值,要能力有能力,出身廖府人脉很广的良才美玉,当年怎么就沦落到长公主府里效力来了呢?
不会只是被长公主美色所迷吧。
莫非真像她与唐余推测的一样,她的父皇对她原本寄予厚望,培养模式迥异于其他皇族公主,让她习练高绝武功其实早有筹谋,连带着提前都已经为她配置好高级团队了?
莫非她那一票美男后宫,除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硬塞过来的绣花枕头以及心怀不轨已经被她毁尸灭迹的,现如今活着的每一个都有另外的身份或隐藏功能,不仅仅是长得好看那么简单?
因此唐余刚来的时候说自己啥也不会,才遭到管笠的鄙夷。哪怕唐余长得好看弹琴不错,目前仍旧遭到管笠的鄙夷。
终于领悟到员工都比自己有本事的安如昔,已经下意识收起了刚才的散漫。她必须严肃认真一些,万一不留神被这些聪明人发现异常,穿帮就不妙了。
第44章
唐余在车里咣当了好一会儿, 终于到了静珍郡主府上。
这处府邸原本是按照亲王的规格建制,结果府邸修建好之后,大皇子一天也没来住过就死了。后来在大皇子妃方氏的要求之下,这处府邸简单进行了整修, 去掉了超标的建筑物,改为了现在的静珍郡主府。
要说这为静珍郡主其实也怪可怜的,她是遗腹女。其父安如元是安重意与原配正妻生的长子, 若还活着, 那论起出身绝对是首选的太子、毋庸置疑的储君。可是安如元没有那么好的命,早年一直随安重意征战四方,偏专情于妻子方氏不曾纳妾,婚后十多年一无所出。
因为安如元没有子嗣, 太子的名头一直没有正式封下来。这事情大家心知肚明, 安重意其实也是以此相逼, 让安如元要么纳妾生子, 要么就此生与太子之位无缘。
那时候二皇子安如勋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虽然安如勋本人体弱多病功勋业绩都不如大皇子安如元,但有两个儿子, 这一点就具备了争夺储君的资本。
那时候安重意除了与正妻恩爱和睦,又收了一众妃嫔, 自己继续造人。安重意本人身体一直很好, 白天忙于朝政,晚上雨露均沾,皇后与妃嫔接二连三怀孕, 当时朝臣们并不觉得立储的事情迫在眉睫。
直到安如元战死。
好在,大皇子这一脉还有静珍郡主这位遗腹女。
唐余当时来大雍的第一目标,就是瞄着这位静珍郡主的。不过身为贡品,他会被分配到哪里并不能够完全自控。有些时候,他觉得这样反而很刺激。听天由命么?他才不是那种人,比起平顺无奇,他更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
只不过他没想到,居然真的是掉进了长公主府这个大深坑。
远在南唐当皇子的时候,唐余就听说过大雍这位另类的长公主,不过都是各种□□。想一想连降臣薛家的庶子都胆敢抗旨不娶,这长公主要有多差?难不成长得拆强人意,还是说性格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最让唐余担忧的一点,便是传闻中长公主酷爱收集美少年,府里面首如云。
唐余做过计划,研究过若真想避开长公主这个坑,他会付出的代价。可是冒着暗桩暴露被牺牲的风险,算来算去都觉得不划算,还有大雍皇帝的意愿那种变数在,索性他还是不挣扎了,顺其自然。
唐余当时自信满满,哪怕就算是进了长公主府里,他也有办法出来。
这不,他好好地出来了,还接近了第一目标。
可是他的想法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他承认,现在的他已经被长公主深深吸引了,当然还有他中了毒……便是这位静珍郡主明显对他流露出的少女爱慕,上赶着将他接回府里照顾的善意好心,都已经无法再打动他。
他愿意跟着静珍郡主走,无非是要看看她们府里与薛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毕竟事涉北疆,他很好奇寡居的方氏年年带着女儿,究竟是去干什么?
另一方面,静珍郡主府里也已经提前安插好了黑羽卫的人。静珍郡主毕竟是深居简出远离朝政的冷门,偏又是大皇子嫡支唯一血脉,曾经与大皇子并肩作战结下深厚友谊的那些开国元勋,念在大皇子的情面上,都会对静珍郡主及其未来的驸马照顾一二。
不能小看这一点香火情。大皇子的品性和功绩大家有目共睹,除了没生儿子这一条,其余都是赞誉。大皇子的陨落,可谓是举国哀痛。据说安重意扶棺痛哭,当场许诺,如果大皇子妃方氏将来生的是男丁,立刻封亲王,一切按照太子储君的方式培养。可惜,方氏生下的是女儿。
安重意虽然失望,却也无力回天。这才将培养储君的重点转移到了其他子嗣身上。
然而许是承受不住作为接班人的压力,二皇子痼疾发作,没多久也去世了。又几年,远嫁西戎的嫡长女也难产而亡。
接二连三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安重意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哪怕还有两个孙子,和幼子安如彦承欢膝下,他也仿佛再没有往昔那种意气风发。
唐余分析,安重意其实还是更偏爱长子安如元的。有了这一点偏爱,有了那些香火情,这静珍郡主的夫婿,或大有可为。
但真的来了大雍,进了长公主府,唐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获得的情报少的可怜,绞尽脑汁分析得出的结论或许也错的离谱。
安重意真的已经驾鹤西游了么?
被所有人视为废柴,一直特立独行的长公主,或许才是真的凝结了安重意后半生心血,倾力打造留给大雍的杀手锏。哪怕可能长公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事实上这个计划早就开始了。
唐余深切怀疑,大雍强烈要求南唐以皇子为贡品,这并不是恶意羞辱,而是早已设计好的引子。无论大雍现在的小皇帝怎么想,只要南唐真送了皇子来,这个皇子就都会被送到长公主府。也难怪夏冬那边在南唐挑起太子与两王争斗的事,进展那么顺利,说不得也有大雍的密谍暗中相助推波助澜。
安重意这盘棋,谋的是天下。
他身为棋子,要么顺势而为,要么是死。
看来,抱紧长公主这棵大树,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