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有甜之病娇夫君小悍妻 完结+番外 (蓝牛)


  “别了吧!你娘怎么看我,我也怎么看你们的!”魏华音深深一眼,抬脚出去。
  柳婉姑尴尬的满脸通红,死死拉住陈氏,不让她再出声。
  陈氏气的铁青着脸离开,上了马车,不等马车走远,就忍不住,恨怒的咬着牙,“我看她们死不死!”
  “娘!”柳婉姑拧着眉制止她,“咱们两家现在一荣俱荣,你说这些的话,她们没谁听了会高兴的!”
  “荣个屁!她们那种德行,还得罪那么多人,自己作的死,还以为牛逼的不得了呢!”陈氏发泄着怒火,把魏华音和白玉染做的事喷一遍,喷的唾沫横飞。
  柳婉姑见止不住,知道她要不发泄,肯定憋不住,回到家里要说出来,让人听到不好。爷奶本来就喜欢敲打娘,别在音姑她们出事的节骨眼上,再闹出事来,讨不得好!
  等她发泄个差不多,眼看着快到家了,柳婉姑赶紧劝了她一通,叮嘱她回家别说这个。赶得时候不好,音姑她们出事,她自己说的话也不太中听,就不要再提了。
  魏华音正拿着新报上来的消息,看着受伤的护卫,面沉如冰。
  “夫人!另一处估计相同的情况,地里种的根本不是夫人让种的新育苗的稻米!现在一把火烧了,也没有了证据!查稻米种子的去向,死无对证,也查不到!”护卫疼的咧着嘴回禀这次查证的情况。
  “现在茫茫人海,再查那些稻米种子的去向,大海捞针啊!”春喜脸色都气白了。
  魏华音闭上眼深吸口气,“不会等太久的!不管是谁,都等不到明年!”
  “对!要是等明年,咱们家明年新育种的肯定亩产超过五百斤。要是抢功劳,肯定这一个月就会报上去的!”魏嫂子点头。
  魏华音指了指受伤的两人,“先疗伤吧!”
  看她出去,对着收割后的稻田出神,春喜过去安排了甜食,“糖少放一点,夫人这会也吃不下太甜腻的!”
  厨房做好,她端着出来,见魏华音还是那个姿势没有动,心疼端上去,“夫人!几天你都没好好吃饭,吃碗甜汤吧!”
  魏华音回神,目光落在眼前的碗里,新鲜的莲子,新鲜的鸡头米和荸荠,菱角,上面撒了一层干桂花,飘着幽香。
  抬眼就见春喜蔓延担忧,伸手接过来。
  “夫人吃点吧!不管是谁抢咱家功劳,都抢不走的!这种绝户的事做出来可是遭天谴的!再说咱们家新稻米都是每年新培育的,第二茬儿,就已经减产明显,第三茬儿也三百来斤。他们抢也不会培育,到时候真得到,那就是欺君之罪!灭他们满门!”春喜说着愤愤然。
  魏华音笑了下,“嗯!不怕的!”
  “对!咱家不惹事,也绝不怕事!”春喜用力点头。又小心的催她,“夫人快尝尝,这些都是新鲜的呢!”
  魏华音尝了一勺,水产甘甜爽口的吃食,甜甜的味道,醇浓的香味儿,吃完一碗,把碗递给春喜,“多做一些,你们也都吃点吧!”
  “做的还有多的呢!奴婢......给姚大夫送一碗!”春喜不好意思的笑着,端着碗回去。
  已经确定另外两处的情况,魏华音反倒定下心来,就算唐凤初把这份功劳揽在身上,就算再有她前世传授的经验,他光自己,也培育不出来!揽这个功劳上身,可是会变成烫手山芋接不住的!
  京城。
  朝中已经有人上报,领功。
  不是唐凤初。


第408章 如若欺君
  白玉染估算着时间,魏华音刚到老家,这边就有人上报新稻米培育的事,要全国推广,要给他们论功行赏!就猜到家里的稻田肯定出事了!否则这些人不会这么明目张胆来报功抢功!
  “马上去查这个汪县令是谁的人!”叫来陈瑜的吩咐。
  “是!主子!”陈瑜领命,迅速下去。
  白玉染又叫来侯真吩咐一通应对之策,立马回了书房给魏华音写信。她一年又一年的泡在庄子上,那些新稻米倾注了她多少心血,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时看到稻田被毁,她还不知道心里怎样难受!他又不在,只怕连眼泪都会强忍住不流下来!
  让她收到信,放下家里的事儿,直接回京。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处理!
  魏华音收到信没有听他的立马回京,继续留下来,收集证据,她辛苦几年,不能让唐凤初那种人抢了!到后面还要她出力!甄家也不行!
  他们两个,敢抢她的,那她就要让他们知道,这烫手的山芋,不是他们能接得住的!!
  不是第一年种,还有之前种棉花的基础在,虽然庄子上的稻田全被烧了,但要证明证实,根本不难!她有绝对的实力!
  “夫人!都收集了!我们可以回京了!再耽搁,那些人连封赏都拿走了!”春喜又检查一遍,催促回京。她也怕有人突然来暗杀什么的。
  “没有那么快!朝廷不查证之后,也不会贸然就封赏!”魏华音说她。白三郎拿着扳指早早就进了京,就是想要在春闱之前让仁宣帝认下他,如此他春闱也能得个好名次!白家等了那么久,就是朝中在查证是否属实。
  春喜咽了下气,“那我们啥时候走?”她怕夫人一个心血来潮,要自己去查。那太危险了!
  “再等两天。”魏华音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完,还要等白玉染在京城查出来的情况,看她在家里能不能解决一些。
  亩产五百斤的稻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去年北方连续干旱,几乎颗粒无收,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来京城逃难的就有数万人,各地官府上报的也都不少。
  又加上和北辽开战,物资紧缺,也是导致后期停在收复燕云十三州的地方。
  真要是有亩产五百斤的稻米,那整个南晋所有种植稻米的地方全部种上,一年的产量比以往两年之多,要不了几年,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仁宣帝高兴过后,心里是有些疑惑的。因为他和白玉染一起打仗的三个月,说到难民饿死的时候,听他透漏过魏华音在培育新稻米了。
  早朝时看众位大臣都在讨论,白玉染安静的站着,基本不参与。说到要给种出杂交新稻米的封赏,他也没有什么反应,下朝也没有求见证明。
  再次早朝,仁宣帝直接提名,“白玉染!此事你这个户部侍郎,如何看待?”
  户部左右侍郎,分管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白玉染负责分管的是疆土和田地,户籍。司农之事。
  白玉染出列行礼,“回皇上!稻米提产于国于民都是利在千秋之事,也是微臣一直心中所愿之事!至于封赏,还请皇上查证无错之后再行封赏!如若欺君,可是灭门之罪!”
  “白侍郎这是不想我们南晋国百姓吃饱饭了?好不容易有人有如此之能,如此之功,你却直指他们欺君?”甄泰冷笑。
  随后立马十几道声音符合他,暗讽白玉染根本不配做户部侍郎,还分管疆土,田地的重任!
  “白爱卿此话何意啊?难道你不为我朝能研发出高产稻米而高兴吗?”仁宣帝明知故问。
  “微臣自然高兴!只是就微臣所知,新稻米研究早已经有数年之久,且成效甚微,并不达标,从未推出。所以微臣对此事才有感发!”白玉染看他紧逼,眼中闪过冷笑。
  左相刘伯骥出声,“白大人是否了解其中内情?也与我们知晓是否真的有人冒功!”
  “三个村子,几十户人家,辛劳种植培育出的,左相大人张口有人冒功,不怕这滔天罪责下来,上百条人命冤死!?他们虽然无权无势,可我们为官者,就是他们的父母!理当为他们负责!皇上一向爱民如子,只怕听了这话,也心中不悦了吧!”甄泰看到他又帮白玉染说话,站出来就怼。
  刘伯骥呵呵笑,“右相误会!本官也是想要知道内情真相!尚若有人辛劳几载春秋,却被人冒功,岂非让真正的功臣寒心?让这为民造福的新稻米蒙羞?此事亦是流传青史之功,又让百姓和后世如何看待我朝?”
  “左相大人言之有理!若是有人冒功,这数年研究才有此番效益,若让无功之人冒功,那之后的新稻米,可还种的出?”大理寺卿也站出来说话。
  朝中那些官员看有人支持白玉染的空口白话,也都纷纷发声,支持报功的百姓和那汪县令。认为白玉染才是搅弄风云,想要冒功之人!
  仁宣帝派去调查的人也很快回朝,不仅有种植过程,还有每日晴雨表,育苗过程,和培育过程,同样说是已经几年了。
  魏华音所收集的证据,除了专业性的,都和他们相同,不过是记载宁安县的晴雨表。
  等她一行人赶到京城时,另一路人马以汪县令为首着,带着几十个庄户人,拉着新收的稻米已经提前到了。
  京中已经有大波议论,有人混在里面带头声讨,“高产新稻米是人家老百姓勤劳辛苦一年的成果!是穷苦老百姓的希望!白玉染和魏华音做着生意,当着官,干啥非要抢人家穷苦老农民的功劳!?”
  “就是!这两年她们的功劳还不够大吗?一上来就各种功劳功劳!之前是救驾之功,现在还想抢人老农民的劳动成果!太不要脸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