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殿下鼓励,臣定会谨记教诲,在学问上精益求精。”朱楠之如坐在锋芒之上,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第90章 权衡
他琢磨过太子为何要问起战国四公子的问题, 因为涉及到君臣猜忌一事, 所以他并没敢做答。
没想到姜琬倒会取巧, 硬是把名望和人品都好的信陵君挑出来, 单单拿孟尝君的对外政策来说事儿,竟把君臣这方面的关系转移到别处去了。
听着是舒服。
太小看他了。
朱楠之心中极不舒服。
太子玩味地看着两位青年才俊:“方才的话刁钻了。”语气一转, 又道:“本太子近来烦的很,若有古怪之处,二位爱卿莫怪。”
“殿下,臣愿为太子分忧。”朱楠之琢磨一番太子的话,抢在姜琬前头道。
官场最忌沉不住气。
姜琬在心里暗戳戳地想, 这点儿上, 朱楠之不行。
“哦, 楠之知道本太子在烦什么?”太子讳莫如深地笑了。
“臣, 臣不可妄测君心,但凭太子吩咐。”朱楠之道。
简而言之,就是说他愿意为太子效犬马之劳了。
这话说的虽笨,但忠心十足十的表了个够,太子听后唇边露出一抹淡笑:“甚好, 甚好,有了楠之,本太子可消一半的愁了。”
说完命人赏给他几柄玉扇, 一只檀木雕花笔筒, 君臣甚欢。
此间, 姜琬一直在旁饮茶, 神色非常淡然。
太子道:“君逸,见过你姐姐了吗?”微叹口气:“唉,你们知道,前日皇上下了令,命本太子将她送到教司坊,以如玉的个性……”
他的眼神忽然变得多情又发愁起来,完全是消沉于风月的模样,任凭谁都能看出他对姜如玉有意。
朱楠之见状,立刻很有颜色地道:“臣忽然想起御史台还有点事儿,臣请先行告退。”
原来太子烦的是美人儿的事儿,怪道姜琬一直不发话。
这时候不自己走,还等人家把他赶出去吗。
“去吧去吧。”太子蹙眉挥挥手,命人把他送出府。
晚风拂进来,微生凉意,一天的暑热总算要过去了。
“不说点什么?君逸?”太子道。
姜琬神色忧移,轻叹一声道:“太子殚精竭虑还不如一醉解千愁!”
自古太子在登基之前,未有不被皇帝忌惮的。
太子如今想招揽自己的人马,一旦被皇帝得知,他会怎么想这个儿子。
轻则被认为有青云之志,重则被看作在筹划提前登基……
反正这事儿搁不住琢磨。
“君逸是让本太子藏拙吗?”太子自斟了一杯茶道。
“如今陛下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太子有陛下庇护着,尚有多年能享乐的时日。”姜琬低声道。
从皇帝那边看,他肯任命皇后之弟、太子之舅为宰相,算是很信任皇后和太子了,暂且没有猜忌之意,作为太子,在姜琬看来,没必要打破眼下的平衡。
“是啊,人生苦短,得享乐时且享乐。”太子笑笑:“走,你我去见见如玉。”
姜琬忽然起身跪了下来,叩首道:“殿下,臣有一事相求。”
“哦,君逸有事求本太子?”太子的语调微微上扬。
姜琬直接道:“恳请殿下给顾玠个出路,他的才学远在臣之上。”
太子听后弯了狭长的墨眸:“咦?本太子为何只觉得他美貌,而不曾发现他有何过人之才学?”
姜琬:“……”
殿下啊殿下,您难道以为江南第一才子是浪得虚名?
若是当初没有东阳郡主的婚事那场变故,您老人家觉得今科状元还有别人家什么事儿吗。
瑱王和东阳郡主那件事儿,对顾玠来说,那真是飞来横祸。
也怪他名气太大,相貌、出身又没的比,所以才树大招风啊。
反过来想,顾玠冤的很,这难道怪他?要不是皇帝下诏赐婚,他怎能和瑱王扯上关系。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皇室的人办事不靠谱,说反就反,谁能想到。
“顾玠才学更胜美貌。”
太子淡淡来了句:“是吗?”
姜琬又叩首:“太子若给他个能展示才学的身份,他必不负太子所托。”
“臣日后也必定……”唯太子马首是瞻。
这话他没说出来,生怕有结党之嫌。
“听本太子的话,对吗?”太子扇着扇子靠过来,在他耳边轻声道。
“是。”姜琬咬牙道。
这一步走出去,可谓如履薄冰。
如果太子是个可靠的主儿,能和皇帝搞好关系,他自然是抱了个大腿;反之,如果太子沉不住气,弄出什么幺蛾子来,自己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不过姜琬在心里盘算过,皇帝算得上仁厚,太子也算孝顺,父子反目的概率极小……除非发生基因突变那种不可控的事件,到时候,那只能说是天要亡他了。
第91章 书童
太子拂袖转身往外面走, 姜琬只得起身跟上, 往姜如玉住的地方去了。
歌妓们所居之处乔木常青,芳草如茵,别具雅致。
姜如玉正在对着一株紫薇花发呆, 蓦地瞧见二人, 神色一笃,启齿行礼道:“殿下。”
“在想什么呢?”太子上前挽了她一把:“时常见面的, 哪儿来这么多虚礼。”
姜琬在旁轻咳一声:“如玉姐。”
姜如玉对他使了个小性子:“你怎么还没走?”
她对顾玠的气没地儿撒, 正好姜琬一头撞过来了。
姜琬赔着小心道:“太子恩典,好不容易让弟弟来探望如玉姐一次, 怎能就走了。”
太子呵呵笑道:“你们兄妹这是在怪本殿下不近人情, 没让二位时常见个面啊。”
说的二人登时一身冷汗,姜如玉赶紧拉着姜琬朝他行礼, 诚惶诚恐的, 弄的太子有些不自在。
他多想姜如玉对他和对顾玠和姜琬一样, 有什么说什么, 有脾气就发脾气,那才轻松。
“如玉,你从今天开始, 可以出太子府了。”
“殿下。”姜琬吓的一个激灵, 以为得罪了太子爷,如玉要被赶出太子府了。
姜如玉也脸色激白, 抿唇不语。
太子瞧着二人的神色, 徐徐道:“你当初不是真的入了乐籍, 本太子让人私下拦了下去,你的名字不在乐籍中,收拾下,与姜琬出府去吧。”
姜琬:“……”
姜如玉:“……”
反转太快,以致于姜琬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那个迅速地给太子行了个大礼:“……”
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顾玠的事儿,咱们没那么容易,本殿下再想想。”太子又道。
“是,殿下,臣都明白,臣今天说过的话,时刻会记住。”姜琬生怕他改了主意,就差指天发誓了。
太子拿扇子在掌心上敲了几下:“趁着天黑,你们悄悄出府吧,别弄出大动静。”
他向来做决定很利索,很少拖泥带水。
想让姜琬助自己稳固太子之位如此,此刻下令放走姜如玉也是。
***
从太子府出来,姜琬和姜如玉还宛如在梦中一样,两人对视半晌,同时开口:“这不是在做梦吧?”
姜琬先摇了摇头:“如玉姐,是真的,你没入乐籍,你也不是昭城公主的侍读了,你自由了。”
姜如玉拉着他的手在身后的树上重重地拍了两下:“疼吗?疼吗?”
姜琬当然疼了,强忍着很男人地道:“如玉姐高兴就好。”
“我是问你疼不疼?”她真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姜琬哭笑不得:“疼。”
掐你自己一下不就知道了。
“我跟你去哪儿?”姜如玉忽然脑筋急转弯,问了个现实问题。
姜琬嘻嘻笑道:“姐,我前几日在柳树胡同里租了套院子。”
半个月前姜徵来信,不是说全家要进京来瞧瞧他吗?他赶紧踅摸了个三进三出的院子租了下来。
其实他也不是买不起,当年在京杭大运河上救的另外一个富户——沈家,沈老太太得知姜琬中了状元后着人送了五千两银子来贺喜,被姜琬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不是他清高,而是怕被人扣上个官商勾结的帽子啊。
别看他现在手里丁点儿权力都没有的,可只要上了仕途的台阶,就不得不忌讳这个。
“真的?”姜如玉伸手拍了拍他的脸颊,没出息地感动哭了。
自己的兄弟终于靠谱了。
姜琬哭笑了下:“放心吧,以后咱们姜家的事儿,都由我来出面。”
姐弟两个在街角处雇了辆马车,回到才租下没几天的院子,幸好青升勤快,加上胡安玉的从旁协助,打理的很好,很有大户门第的气派。
“公子,您可算回来了?”青升神色古怪地看着姜如玉,不知该如何称呼。
“青升,这是大小姐。”姜琬道。
小书童被姜家买回去的时候就听说他们家有个大小姐在宫中给公主做侍读,后来出了点儿事儿,他就想他们家大小姐一定美若天仙,今日一见,果不其然,眼前的姜如玉跟他想的分毫不差,他拘谨道:“大小姐。”
姜如玉点点头,心下疑惑,家里怎么给姜琬买了这么个纤弱的小厮,年纪又小,能帮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