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子,你看看你家乌老三,又犯浑呢。”旁边人朝女人嚷嚷着,将乌老三拦截生意的事情一股脑儿给说了。
“太娘您歇口气,等会儿孙媳妇来教训他,可别累着你了。”三嫂子轻飘飘的横了乌老三一眼,转头面朝傅子寒的时候笑得白牙都出来了。
“大人,这些是乌头家里的,虽然个头小了些,口味是绝对一样的,您要不多买点吧,反正你们船上人也多。”
傅子寒再度扬眉,眯眼没吭声,他不太明白这个三嫂子这是在截胡呢还是其他的打算。
“这些都是乌头出海捞回来的,我家嫂子人仔细,弄这些是一把好手,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没几个有她那么好的手艺。这要不是生病了,也不至于就弄了这点出来。还有我家嫂子弄的腊鱼也是美味,大人若是喜欢这口,除了这些贝肉,民女做主给您两条腊鱼当添头?”
旁边乌头着急的拉了拉三嫂子的衣袖,放低了声音:“三婶子,家里没有其他的菜了,全卖了我家吃啥?”
“你傻啊?”三嫂子瞄了眼低头挑选贝肉的傅子寒,轻轻背转过身,“看这位大人的穿着就是不差钱的,你娘的病要的不是啥小钱,鱼肉贝肉没了怕啥,咱这海边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大不了让小鱼儿跟你妹子一起去海边多赶两趟海就行了。这些东西换了钱,你就能带着你娘去城里瞧大夫。人在就什么都有,人没了可就啥都没了。”
傅子寒心里点头,这小娘子虽然看似粗鲁,但心里亮堂。
“这些还不错,行,老蒋给钱。”
傅子寒也没刻意多给,但是他转头看了眼其他人,没意外的发现其他人眼底其实也有着一份希翼,谁家都缺钱,但却能将这个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这些渔民淳朴得可爱。
“三娘子,你们村的村长或是里正可在?”
“咱村没有村长,只有族老。大人是有什么事儿?”
这是个宗族管辖下的渔村,有里正,但是里正住在五里外的镇子外面,平时很少过来。村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由几位族老协商解决的。
而且这个渔村跟内陆的氏族村落不同,他们的族老里面不拒绝女性。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男人们只要能动弹都得出海捕鱼维持生计,然而一旦出海命就是握在海龙王手里的了,总不能男人们出海之后村里有事就啥都不能处理了吧?所以除开年迈不能出海的男性族老外,颇有威望的女性族老也有两三位。
刚才打乌老三的那位就是女族老,辈分也高。三嫂子叫她太娘,就是相当于奶奶那一辈的。
“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男人们都出海还没回来,这个乌老三身体不行,没办法出海,才在家里休息。”
太娘很干脆的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站近几步。
“是这样的,老人家,我们从北边来往南边去,虽然也是靠海,但是没有你们这边的这种贝类,而且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我想跟你们村做点生意,每年固定收两次贝肉和其他海菜,但是需得处理好了便于存放才行,宁愿量少,也不可拿次等货应付充数。”
太娘有点懵,看了三嫂子一眼,忙不迭的点头。
“没问题,没问题,只是这生意老妇虽然可以做主同意,但是要签订契书的话,却得等夜里男人们回来才行。”
“无妨,我们的船明日才走,若是你们需要时间,再等一日也行。等会儿我会让管事来跟你们商谈具体事情。”
傅子寒也不可能亲自上阵,专门的事情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就算他们这次出行没有专业的商行管事,但是尹珂身边的嬷嬷,家里男人就是个商队的二把手,她小子这次跟着一起,正好这事儿交给他来办,也算是练练他的手跟胆气。
等回到船上,傅崎忍不住开口询问为何要在这里采买贝肉。
“阿崎觉得太娘她们为人如何?”
“自然是极好的,她们对那个乌头一家也很照顾。我后来去看了,乌头的娘病得厉害,都没法起身了。家里大事儿都是那位三婶子在忙活。”
傅子寒微笑着在傅崎说话的时候,写下两行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来,坐下。”傅子寒让两个孩子坐他对面,将写好字的纸面对他们。
“授人以鱼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知道的。这两个鱼字不同,也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
傅子寒引经据典的解释了一番后,傅崎明白了:“先生教我读书识字,又让蒋叔叔他们教授我武艺,其实就是在‘授人以渔’对吗?”
“没错,若是当初我救下你,直接给你一碗饭吃或是一点银钱,你觉得那样跟如今相比,你更喜欢哪种?”
“当然是现在这样!”傅崎提高了声音,转而又有点羞涩的低头,“崎不是贪慕虚荣,我是想说,得先生教导,以后长大了崎也能报效朝廷,为先生挣一份颜面。”
傅子寒莞尔,他何须得着要这孩子给他挣面子,但是傅崎能有这种想法,也说明他心里是感念的,这样知恩的孩子,他也不会担心他走上歪路。
“是啊,所以跟太娘她们达成这笔交易,至少几年之内她们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来源。这笔钱她们可以改善生活,也可以让孩子们接受其他的教育,从事其他的行当。只要他们不懒惰不奸猾,日子终归会好过一些不是?”
“嗯,谢先生(父亲)教导!”两个孩子坐正了身体,朝傅子寒躬身行礼。
第153章 渔村之幸
或许是老天爷也存心想帮帮这个村子, 接下来的好几天都是大风大浪, 但因为傅子寒提出的生意让村里的男人们上了心,第二天出海的时间晚了小半日,结果还没出去多远就发觉天气不好, 齐刷刷又回来了,期间没有一人麻着胆子往风浪里冲。
出海打渔不行, 但是赶海还是没有断。特别是风浪过后,大量的鱼蟹等海产品被冲上岸,只要勤快点,一家人的吃喝还是能满足的。
有风浪的威胁,傅子寒他们也多停留了几日。
乌头跟傅崎成为好朋友, 两人约着去海边捡海货, 没有带着糯糯一起,这小丫头气得连饭都不肯吃了。
乌头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姐姐。姐姐要在家里照顾母亲修补渔网,还得做饭做家事。两个妹妹平时都会老老实实在家帮忙,这次到船上找糯糯是因为傅子寒拜托她们帮忙拾拣小贝壳,还说会教她们做一些贝壳的小东西卖。
在后世,海边的贝壳小玩意儿简直滥市, 各种形状花纹样式, 能摆满一间特产店。而这个年代, 贝壳小首饰还是非常罕见的玩意儿。
钻眼什么的傅子寒没有工具做不出来,但是黏合成小摆设就不难了。后世可以借用模具来塑性, 而现在没有这样的科技能力,只能用木头雕刻一个框架出来, 再选取合适的小贝壳小海螺黏上去就好。
当然傅子寒还没有能耐做木工雕刻,他教小姑娘们做的,是最简单的用黏土、海螺、贝壳和最劣等的珍珠做成的小海龟摆饰。
经过简单的修饰和上色,小摆设做出来相当的漂亮,更重要的是很新奇。小糯糯在京城也算见过不少的好玩意儿了,但这么充满童趣的小海龟让她忍不住拉着父亲的衣袖撒娇,想要!
贝壳和海螺都是捡的,小珍珠是乌头带回来的贝壳里开出来不能卖钱的那种,另外就是黏土和颜料需要点钱,但这两样都是傅子寒提供的。所以他最后给了小姐妹十文钱当做买下这间小摆设。
小姐妹俩不敢收钱,糯糯却很霸道的一定要让小姐妹收下,还拿出自己的小宝箱,选了两根银簪子要送给小姐妹俩。
这银簪子是很简单的那种叉在包包头上的短簪,也没有特别精美的花纹,就两只小蝴蝶忽闪着翅膀。
对糯糯来说,这一对小银簪是她喜欢的但是也很廉价的小饰品,但是对小姐妹来说,这是她们这辈子还不算长的人生里面见过的最精致漂亮的发簪了。
小糯糯去取宝箱的时候,尹珂虽没多问,却也跟了过来,见到小姐妹连连摆手,笑着一手拉过一个,将簪子插到她们的发髻上。
“我很喜欢你们带来的小贝壳,若是可以的话,能不能请你们再带一些过来?”
旁边的傅子寒也帮腔,还特意点明了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另外还让她们把家里废弃的鱼线也带一些过来,说是还要教他们做另一种东西,那玩意儿不止小孩子,成人也会很喜欢的。
“老爷的心思真巧,妾身就做不出来。”看到桌上摆放的小乌龟,尹珂有点羡慕女儿先下手为强。
“明日给你做个新鲜玩意儿,你若是喜欢,也可以让她们多送点材料过来,你自己做着玩,也好打发海上的时间。”
第二天傅子寒教三个孩子和尹珂坐了风铃跟手串一类的女孩子特别喜欢的饰品,还有风铃贝壳木头等组合成的镇海塔,以及心灵手巧的乌头别出心裁用树枝做龙骨基座,黏合了各种贝壳和海螺以及打磨好的海石珠子做成的贝壳龙。
傅子寒心喜于乌头的心灵手巧,但是也担心他如此做会让人找到借口陷害他,所以指导着他将这条龙放入海中,并画出了蛟龙,让他照着蛟龙的样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