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麦秋的衣服大多是找裁缝做的。不过在做衣服时,裁缝听从她的建议,给她做的比较合体、美观点。不像别家人做衣服,尽量不浪费布料,做肥做大。做大点可以缝起一个边来穿,穿小了再把那一截放下来,还是穿着合适的衣服。
麦秋以前知道家里穷,她要爸妈也不会给她买。可是现在家里不是有钱了吗,给她买件好看的衣服怎么了。
当然,麦秋开口的理由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妈,你看我都去京市上大学了,再穿那种土里土气的衣服,到学校会让别的学生笑话我,人家会看不起我。妈,你能不能多给我点钱,让我去城里买身合适的衣服穿?”
麦妈支支吾吾,没答应那么痛快,“小秋,咱家啥情况你也知道,真没钱。你爸还因为你的事,被调去看大门,工资降了接近十块钱,现在只有三十多块;我种那点地,刚够家里嚼用的,平时攒不下多少钱,真没钱给你买贵衣服。”
麦妈和麦爸原来本不打算告诉闺女这事。反正已经无力改变的事,给孩子说了也没用,不如不让她操心。可是麦秋一个劲儿要钱,麦妈忍不住把事情给麦秋说了。
麦秋听闻妈说爸因为她调职,赶紧问怎么回事,“妈,我爸的工作怎么了,降职了?”
“听你爸以前的主任说,还是因为莫家。你不是说你同学不能考试了,她姑姑也被开除了,估计她家觉得这事跟咱家有关,人家比咱有能耐,就找人折腾你爸,刚开始让你爸去烧锅炉,你爸嫌太脏太累不想去。后来他找了领导,给他调了个清闲职位,人家就让他去看大门了。”
麦秋:“莫家怎么这样?那事又不是咱透露出去的,他们还有脸找咱家麻烦?真是不要脸。妈,我爸没找找厂长啥的,跟领导反映一下情况,人家调查清楚的话,应该会把我爸调回原职吧。”
麦妈详细解释其中门道,“人家非得说你爸在车间犯了错,才把他调离的,你说他找谁能行。”
说来说去,还是他们家没本事。
最后,麦妈语重心长地跟闺女说:“小秋,以后家里就指望你了,你要是上出学来,分个好单位上班,咱家不至于让人欺负……”
麦秋就算不为家里,为她自己,她也会努力往上爬。她爸的工资降低了,可她哥麦一山赚的钱呢?
麦秋想到这里,问了出来,“妈,我哥不是卖西瓜卖菜赚钱了吗,钱呢,没交给你吗?”
一提这个,麦妈来气,她气哼哼地说:“你哥真是养不熟的,我可是他妈,可他赚了钱就是不给我,非得给你奶收着。你还不知道你奶,最向着你哥了。钱在她手里,除了你哥,谁都要不出来。”
麦妈也就是在闺女面前发发牢骚,这话她是不好意思出去说的,怕丢人。
要是真传出去,人家说不定会问:“你儿子为啥赚钱不给你?”
难道她要说,儿子嫌她偏心。
麦妈一点没觉得自己偏心有错。婆婆能偏心,她怎么就不能偏心了?谁让儿子跟婆婆亲,不跟她亲;她不跟闺女亲,跟谁亲?
“妈,你应该跟我哥要钱,他可是你养大的,多少得给你点吧?”
这下麦妈彻底不言语了。闺女当她没要,她要了好几回,可是儿子就是不给,她有什么办法;赶上婆婆听见,还骂她一顿。
然后麦妈不再问儿子要钱。
后来,麦一山老是往家买肉拿菜吃,也算变向贴补家里,麦妈还算欣慰。没有得到儿子的钱,有东西孝敬也行。
可是在麦秋眼里,还是有钱更好,有了钱什么买不到。
“妈,我穿得不好,在学校可会被人笑话的。我不管,你今年给我买好一点的衣服,省的让人笑话。等我赚了钱,也给你买好衣服穿。”
麦妈:“咱家存的钱不多,那点存款还得留着,万一遇到点事呢,不能都花了。”
麦秋眼珠转了转,出主意:“妈,你还是跟我哥要钱,要了钱给我买衣服;要不你让他给我钱,我自己去买也行。”
反正麦秋打主意让妈出头帮她要钱。
可是麦妈跟儿子要过几次,他都不给。这次要他能给?
麦妈还有点自知之明,“我觉得你哥不会给我钱。小秋,要不你自己跟他要吧。”
麦秋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妈,我哥对我又不好,我跟他要钱,他肯定不给我。你帮我要钱。”
麦秋跟个不懂事的小姑娘一样,把要钱的任务甩给她妈,自顾自回屋去了。
当天晚上,麦一山回来吃饭时,麦妈还真把他拉到一旁,跟他要钱。
“一山,你看这都快过年了,我手里的钱不凑手,你那里有闲钱,先给我点花。”
麦秋都回来了,麦一山更不可能把钱给他妈。他直接说:“妈,今年不用你买肉,等我卖完菜,多买点肉回来,绝对够咱一家吃的。”
言下之意不给钱。
麦妈一听着急了,直接说:“一山,你看你妹妹都考上大学了,在学校里吃不好喝不好穿不好的,人家城里人会笑话她。你给我点钱,我让她买身好点的衣服穿。等她大学毕业赚了钱,让她再还你。”
麦一山嘴角露出嘲讽地笑。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还是伸手要钱,可是这辈子,他说什么都不会给麦秋钱花。
“妈,麦秋跟我一样大,不过比我晚出生十来分钟而已,凭啥我赚了钱得给她花。我的钱留着孝敬父母和奶奶,留着娶媳妇,没有留给供妹妹买衣服的。她想花钱,让她自己赚去。”
“一山,你怎么这么说话呢。小秋这不是还上学吗,等她上完了学,还能不赚钱?以后她有了本事,还能不照顾你这个哥哥?”麦妈还是认为上了大学的麦秋比儿子更有出息。
麦一山:“没钱,不给。”说完迈着大长腿走了。
他妈想拉住他,追都追不上。
回去看大棚的路上,麦一山心话:上辈子麦秋有了本事,只顾她自己。估计是怕没出息的兄弟姐妹连累她在婆家出丑,曾经跟他们说过,没事别去找她。只有爸妈,被麦秋接过去住了一阵子。
他估计,麦秋是怕婆家认为她不孝,做做样子而已。反正她有钱,只要出钱找人照顾爸妈就行,又不用亲自动手。
第47章 第 47 章
麦秋的要钱计划失败了, 但她不死心,趁麦一山去卖菜这天, 麦秋还厚着脸皮说:“哥,我帮你去卖菜吧。”她可以管收钱,能拿到钱, 冷点也无所谓了。
麦一山哪能不知道麦秋的想法, 直接开着砰砰响的三轮车去了城里,把痴心妄想的麦秋甩在后面。气得麦秋在后面恨恨地直跺脚咒他。
直到过年,麦秋也没有去城里卖上好点的衣服, 还是在家里买的布料,找裁缝做的。当然, 麦秋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跟裁缝仔细讲了她的要求, 做出她想要的衣服。起码在她看起来, 没有那么土气,心里能好受点。
但是因为没有在麦一山这里弄到钱,麦秋心里免不了憋屈。整天跟她妈说, 她哥爱计较,不疼妹妹, 只顾自己不顾家人……
麦妈在闺女的挑拨下, 渐渐对儿子又起了嫌隙。把儿子给她买肉吃的那点好给忘到后脑勺。
麦一山拉着菜去了城里,刚到那, 就被人围住了。其中有好多熟人围着他问:“小伙子, 今天卖的啥菜啊?”
等麦一山把旧被子掀起来, 围观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黄瓜真水灵,我得要几根,拌猪头肉好吃,我家老头子爱吃。”
“这柿子红通通的真好看,我孙子喜欢吃柿子炒鸡蛋,我得买几个备下。”
韭菜更不用说,是过年包饺子必备的菜,几乎每人得买个一把两把的,很快就抢光了。
至于其他菜,估计家人有爱吃的,才买点回去。毕竟青菜真不便宜,买够自己想要的青菜,能花去十几块钱,确实让好多人心疼。心疼归心疼,这不是过年吗,心疼也得买。
过年吃的富余,说明年年有余,才预示明年有好兆头。
也就这两年日子好过了,人们才舍得多花钱买菜,头几年的时候,粗粮都不够敞开肚皮吃,那时麦一山就是来卖菜,太贵也卖不出去。
今天拉来菜多,等麦一山卖完,已经接近中午了,他准备走呢。还有人过来问:“小伙子,你还有菜吗?”
“没了,卖完了!”
“明天你还来卖吗?”
“家里倒是还有菜,不过我想换个地方卖。”
毕竟一个家属院人数有限,他怕市场饱和,不如换地方卖菜。
“我给你说个地方,明天你去医院家属院那边去卖吧,我们那边的人好多知道你卖青菜,去了肯定有很多人买。”
原来这人是个医生,来这边找亲戚办事,凑巧看到麦一山。他早就听说这边家属院有个卖青菜的年轻人,这不正好遇到了。如果他买到菜,说不定不会多此一举邀请人过去卖菜,这不是没买到吗,赶紧让人去,不然过年想吃点新鲜蔬菜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