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麦一山听完奶奶的话,知道奶奶的想法不妥,但是深受感动。果然在这个家里,还是奶奶最疼他。
麦一山:“奶奶,你听谁瞎说,通知书绝对不能随便买卖,要不大学还不乱套了?我自己考不上大学,是我没本事。我可不靠买通知书上大学,要是让别人知道,得笑话我一辈子。再说咱也没处买去。”
麦奶奶本以为她想了个好办法,没想到孙子头一个反对,但是她把孙子的话听了进去,丧气地问:“真不行吗?”
麦一山解释:“奶奶,真不行。”
麦爸听了他妈的话后,只感觉好笑:“妈,这肯定不行。要是通知书能买,是个孩子就能上大学了,还考试干嘛?”
麦奶奶没好气地说:“这不是小秋不是说有人想买她的通知书吗,怎么人家能买,咱就不能买了?是不是你不舍得花钱,还是心疼你闺女,就不管你儿子了?儿砸你可别忘了,以后家里还得靠一山;等你们老了,是一山负责给你们养老。你们不能光心疼闺女,把儿子当捡来的养!”
“妈,看你越说越离谱了!小秋,你怎么给你奶说的,赶紧给你奶解释清楚。”
麦秋听了奶奶的一番话,先是气愤,接着又觉得好笑。她在心里嘲笑:奶奶真是无知,竟然以为通知书能随便买,除了奶奶敢这么想,也没谁了。
“奶奶,是这么回事……”麦秋怕奶奶胡搅蛮缠,真让爸妈同意卖她的通知书,把前因后果给奶奶讲了个清楚。
“奶奶,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你想的太多了,咱家就算有钱,也没本事给哥哥买到通知书。”麦秋这话明显带了嘲讽的语气。
虽然莫奶奶不待见孙女,但是不妨碍她一致对外。
“你同学那个姑姑太不是东西了,还敢把你的通知书留下,想让她侄女顶替你,想得怪美!要是你不问她,是不是她侄女就顶替你上大学了?”
“嗯,就是这么回事。”
“这些当官的,有点本事就欺负老百姓,忒不是玩意儿了!”
麦爸和麦妈同仇敌忾,也跟着口头讨伐莫姑姑。他们甚至还想找上门讨个说法,不想放过莫姑姑这种败类。
这会儿一家人中,只有麦一山比较清醒。他可是清楚知道麦秋为啥能考好,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外,最大的外挂应该就是凭她窃取的好运气。
乌鸦落到猪身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两边都是自私自利的玩意。
麦一山听到麦爸要去找莫家人是算账,理智的他不得不提醒:“爸,人家敢做这种事,肯定有钱有势,咱们就算把莫秋的姑姑搞下来,有什么意思?还是算了吧。说不定你现在把莫姑姑弄下来,回头人家有本事的亲戚,会私下找你麻烦,让你也丢了工作……”
麦秋也不是好东西,不值得爸为她丢工作。
麦爸气得不行,“天下还没王法了,他们办错事,还不兴咱们找地方说理去,真是太欺负人了!”
麦奶奶听了孙子说的话,怕儿子冲动办坏事,赶紧劝:“算了,只要把通知书要回来,别到处嚷嚷了,万一人家真有本事把你工作弄丢了咋办?”
一家人就指着麦爸的工资嚼用呢。
“爸,要不还能咋办,总不能告她,跟她打官司,咱可拖不起!”
麦秋虽然不怎么懂事,但是在这事上跟麦一山看法一致。没本事的人到哪都受欺负,他们家只是平头百姓,万一闹的没法收场,莫家人找她家麻烦,他们真没法。总不能天天跑着打官司说理去,那样还过日子么。
就算老百姓有理,也鲜少有愿意打官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真拖不起。关键是心里有事挂着时,没精力做其他事。再有点闲言碎语的,普通人承受不起。
麦爸在家人的劝说下,也意识到不妥,“行了,我知道,我不去找他们麻烦还不成吗?”
不过他怕闺女要不来通知书,便说:“明天正好我找人替个班,我带你去要录取通知书。”
小姑娘面子薄,麦爸怕莫姑姑厚着脸皮不给,闺女没办法,所以他想出面。
“嗯。”
有爸跟着壮胆,麦秋当然愿意了,她也想赶紧通知书要过来,省得夜长梦多。
麦家人把事情定下来,最遗憾地莫过于麦奶奶了。她以为能帮到孙子,没想到空欢喜一场。
麦奶奶私下跟孙子说:“一山,你看小秋多精明,一门心思上大学,还知道自己跑着找通知书。在上学这事上,你就不如她积极。一山啊,奶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我看要不你还是去复课吧,来年争取也考大学。”
麦一山肯定不能再去上高中,他把知识点都还给老师了,就算再上学,估计得从头学起,再说明年还不一定能考上。
“奶奶,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您放心,就算我不上学,以后也能赚大钱孝顺奶奶。”麦一山寻思,看来他得赶紧攒本钱,争取将来有钱承包土地和山头。
只要能赚到钱,奶奶肯定就不会再为他担心。
麦奶奶闻言笑得开怀,“奶奶就希望你以后好好的,不用为钱发愁。”
在老人家心里,孙子过得好,未来才有盼头。所以这个家里,麦奶奶是最心疼麦一山的人。而麦爸和麦妈,还会把部分精力分到三个闺女身上,没有麦奶奶这样全心全意为孙子。
麦一山还有麦春和麦夏两个姐姐,她俩嫁到附近的村子,过年过节肯定会回娘家探亲或送节礼,但是平时偶尔回娘家。因为过日子么,平时少不了干活忙工作,还得照顾自家孩子丈夫,很少抽出时间回来。
但是有事的时候,肯定会回娘家。
这不怀孕的麦夏惦记着妹妹上大学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挺着五六个月的肚子步行回了娘家。
麦夏一到家张口就问:“妈,小秋收到通知书了吗?”
麦妈摇摇头,叹了口气,把事情的经过给二闺女讲了一遍。
麦夏听完同样生气,“哎呀,小秋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种事?”
记得小妹从小到大运气超好的,怎么转运了?不是转好运,而是转霉运。难道她把以前的好运气用光了?
麦夏把妹妹叫出来,仔细问了详细经过。娘仨凑到一起,共同贬低了莫姑姑一顿,觉得不告发她就是便宜她。
麦夏没看到弟弟露面,奇怪地问了一句:“一山在睡觉吗,怎么我来了,他都不露个面?”
“你弟弟去地里干活了。”
“啊,他这么勤快。”麦夏惊讶地问:“一山不打算上学了吗?”
麦家只有麦爸一个人赚工资,真不算富裕,但是麦爸和麦妈倒是都让孩子上学。至于孩子们能不能考大学,全凭个人本事。
麦春和麦夏赶得年月不算好,上学时正是乱的时候,她们学到的知识有限,读完小学就没再上。龙凤胎赶得机遇好点,本村上小学时不乱,初中时学校已经正常上课,高中时早已恢复高考好几年,考不上大学,只能怪自己没学好。
“我和你爸都让他复课,他自己说不想上了。他自己不长进,我也不能拿刀逼着他去上学……”麦妈这话里强烈透露着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麦夏希望弟弟妹妹都能考上大学,那样名声好听,也许将来她也能跟着沾光。别的不说,有俩大学生弟弟妹妹,在婆家那边面上有光,娘家弟妹能给她撑起脸面,以后她孩子拿出色的舅舅小姨当榜样。
可惜弟弟考试那天竟然跑肚,竟然没缺考一门。唉,说起来弟弟更倒霉。
“等他回来我问问他,是不是真不想上学。其实我那时候没上初中,现在都后悔,当初我怎么那么傻,不知道上学好……”
人家有初高中学历的,找找关系或者可以通过考试进厂当工人,她这小学毕业的,只能在家种地。现在后悔也晚了。
第18章 第 18 章
麦妈问:“小夏, 你怎么没把洪艳带来,我给她做点好吃的, 换换饭食。”
洪艳是麦夏的闺女,已经上育红班了。他们家是农村户口,女满三十才能生二胎。
麦夏:“我寻思来问问接着回去,又没打算住下,让她过来干啥?再说我来得时候她还没放学呢。”
麦夏嫁到附近叫十里堡的村子,比红星村略偏远点。她丈夫是洪家最小的儿子, 很受爸妈疼爱。不过夫妻婚后只生了一个女孩,这不在政策允许下, 又要了二胎, 一家人盼着这胎生个男孩,子女双全就圆满了。
麦妈有个把月没见二闺女了, 便说:“庆林来接你吗?要是不来接, 天晚别回去了, 在家住一宿吧。”
麦夏想知道明天她爸和她妹能把通知书要回来不,略作考虑说:“那我在这儿住一宿, 等小秋拿到通知书再走。”
麦夏要住下,麦妈打算做点好吃的,她去后院摘点丝瓜和茄子、黄瓜, 晚饭做凉拌黄瓜,炸茄盒, 和丝瓜鸡蛋汤。